战争爆发后,再紧急生产1万枚精确制导武器,是否来得及?

来不来得及要看是什么样的国家在打仗,大国自然来得及,而小国一般来不及。虽然现在战争的节奏加快了,可能很多小规模甚至中等规模的战争短时间就可以分出胜负,但是真正面临举国之力进行的战争的话,即便是大国面对小国,也未必能够打的很轻松。而现在和平已久,大多数国家的武器装备储量其实并不多,短时间内就会被消耗一空,如果是大国打小国,两星期足够了,但是一旦两个大国打起来,大家觉得仅仅够用两周的弹药,能将另外一个国家消灭吗?

拥有万枚级别导弹储备的国家只有中美两国,大多数国家的弹药储备并不充足!

说一个我个人找到的数据,美国战斧导弹的储备数量大约一万枚,我国反舰导弹的储备数量大约4000枚。我国对陆攻击巡航导弹的储备数量没有查到,但是我们每年生产的各种反舰对地打击导弹的数量大概率不超过500枚,这种生产速度跟整个军工产业的产能相比,肯定是很小的比例。这说明我们平时生产的弹药仅仅作为储备使用,以应对战时的需要。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谁会大规模生产军工产品?再大的经济体量也承受不起一直高速生产军工产品啊!

现在正在发生的战争,俄罗斯和乌克兰从现代高科技战争,打到了二战级别的火炮战,最近甚至出现了一战时期的堑壕战。说明什么,说明双方的弹药储备见底了。像什么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等装备,并不是不要钱,能够生产多少,跟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很大的关系。苏联解体之后这么多年,大毛和二毛的日子过得都很艰难,想让他们平时大量储备弹药,很显然他们根本就做不到。战争刚开始双方还有像样的信息化战争的样子,但是打到现在,还哪里有现代高技术战争的样子?如果再打两年,估计双方还会在阵地上拼刺刀也说不定呢。

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弹药储备尚且如此,何况大多数国家呢?大家不要看军事技术发展有多快,导弹技术有多先进。实际上平常大多数国家都是进行高性能武器的研发,对于现有武器的储备数量并不大。像中美这样世界上仅有的两个超级大国,弹药储备在战时也就可以打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战争再打下去的话,就要看谁的生产能力更强了!

大国军事目标的数量在十万级别,现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弹药储备都不足以击败一个大国!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言论,说的是现在生产的武器是为了战争时期做准备。像军舰了,导弹了,在战争爆发之后根本来不及生产战争就会结束。这种论调背后,其实是过度夸大军事科技对战争的影响了。大国对小国的战争可以短时间内依靠绝对的力量打赢,但是大国对大国根本就不可能。很多同学热衷于讨论美国击败俄罗斯需要多久的话题,在我看来即便是打常规战争,像美俄这种拥有极大战略纵深的国家,在面对攻击时的韧性是难以想象的。

即便是世界第一军事强国美国,在面对俄罗斯的时候也不能保障一定能打赢,哪怕不用核武器,毫无顾忌的攻击也不行。原因很简单,美国现有武器储备只能伤到俄罗斯整体实力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少。一旦俄罗斯这样的军工强国转入战时动员体制,依托强大的工业实力和庞大的资源体量,短时间内就可以成长为一个军事超级大国!

二战时期,德国对伦敦发射的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的数量数以万计,但是并未将英国的伦敦彻底摧毁。一万枚弹药连一个城市都无法摧毁,更何况是一个大国呢?像中美俄这样的国家,单单战略目标的数量都是以10万为单位计算的,仅仅依靠上万枚弹药的储备,不动用核武器想要结束战争,很显然做不到。有人做过统计,哪怕只是一个工业城市,十万级别精确制导弹药的数量也不足以摧毁。我看到过一篇关于用弹道导弹摧毁一座军用机场需要多少导弹的问题,后来经过缜密的计算,一个拥有数条跑道的军用机场要想彻底摧毁,需要在短时间内不间断发射200多枚弹道导弹,而这只能保障瘫痪这个机场两个星期的时间,一旦后续不持续跟进补充射击的话,根本就无法摧毁。

大国攻击弹药储备数量不足以消灭大国,同时防御性措施也做得很到位,现有大国之间进行导弹攻袭战即便是将弹药消耗完,估计也无法给对手造成多大的杀伤!

像中美俄这样的大国,战略目标数量多,而且还是防御密集度最高的国家。这三个国家都具备拦截从弹道导弹,到巡航导弹再到隐身飞机再到各种精确弹药的能力。而且中美俄三国防空系统绵密,部署弹药众多。咱们就以美国为例,假如对我们进行万枚级别的导弹攻击,我们自己的防控体系就可以将其中的绝大部分拦截下来。能造成破坏的,也就是最初那突然袭击的小部分而已,当我国转入战时体制,成体系防空系统一旦启动,我们可以拦截从中程弹道导弹到隐身飞机内的几乎所有目标。而且可以利用不同的武器进行多层拦截,仅仅依靠万枚级别的进攻武器,根本不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损失!当然了,洲际导弹是拦不住的,不过洲际导弹发射的时候就是核战真来了,也就没有了拦截的意义了!

除了主动拦截防御系统之外,大国还拥有众多加固类型的防御洞窟设施。洲际导弹超加固地下发射井,战略核潜艇就不说了。就是平常的常规武器,一般也有被动防御设施,例如山洞,加固混凝土地下工事,加固飞机库等,这些加固目标都是平常经年累月建设起来的,短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能力完全击毁。别说现在了,就是二战时期,德国出动五百多万大军进攻苏联,最后也不过打到莫斯科城下而已。大国军事目标众多,防御实力强大,同时又经得起消耗,想要开展短时间内就将大国击败是不可能的!

说点大家感兴趣的,有老兵曾经跟我描述过我们大三线建设的时候,在纵深的洞窟设施有多牛。有些机场就建在山洞里,门的宽度就高达五十米,可以直接将飞机从山里开出来。现在的所谓精确制导钻地弹,对岩石的最大钻深不过几十米,对于上千米的高山,即便是动用核武器,能打得穿吗?

小结:只要不打核战争,战争拼的始终都是工业生产能力。战争爆发后紧急启动战时体制,工厂转产武器装备,对于我们这样体量的大国,是绝对来得及的。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大国具备在非核战争条件下第一击就将我们全部摧毁的实力。只要我们短时间内不被完全击败,那么完全来得及进行紧急动员。其实不但我们做得到,世界上绝大多数有一定战略纵深的国家都可以做到。至于说一万枚导弹,对于大国来说根本就不是事儿,不过是一万枚大炮仗而已!如果火力全开,不说中美这样生产能力的国家,就是印度和俄罗斯这样的国家也可以做得到的!别总觉得武器先进了,战争就是一瞬间的事情,等真打起来,您就明白什么叫战争总动员了!




不应该荒废“大三线”的军工厂。深山老林里的三线军工,是伟人高瞻远瞩的杰作!永不过时。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备战备荒为人民!




谢邀,来不及!

之前说过,我们的武器库存,如果是在全面战争的时候,大部分高精尖武器也只有2周左右的库存。

如果在战争爆发后再紧急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你的武器生产设施往往是全面战争开打后的第一轮打击目标。当然不仅仅是我们的高端武器库存量不高,而且是全世界范围的所有的军事大国高端武器的库存量都不足以维持长期战争的消耗的。

例如美国,他们的所有的战斗机、导弹、智能武器的工厂其实都是在全世界知晓的地址上。当年苏联规划过打击美国的本土目标的时候就规划出四类主要打击目标。

第一类目标是美国的核弹发射井,在第一波打击之后就要让美国的所有核弹发射井无法继续发射核弹

第二类目标是美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例如东海岸上的那些密密麻麻的小圆点,打击这里的目的就是第一波攻击就要大幅度的摧毁美国的国家实力

第三类目标,你可以看到很多西雅图周围的小圆点,这些都是美军武器供应商的工厂,通过这次打击,摧毁掉美国的武器生产能力。

第四类目标是地图上稀稀拉拉的一些小圆点,这些都是已经探明的美军军事基地,打击这里只是为了瘫痪美军的军事设施

其实在全面战争打响后,继续进行武器生产已经是一个奢望了。

尤其是高精尖武器,这些武器的生产依赖于特定的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在一轮打击后,工厂流水线被毁灭,很难再建立起来新的生产秩序。这时候别说生产出精确制导武器了,就是连之前的库存零件再做组装都很困难。

但为什么很多大国对精确制导武器的库存量都不大呢?原因也有两个,第一,精确制导武器的价格太高,如果大量库存任何一个国家都花不起钱,第二,全面战争的展开往往会在1-2周内就毁灭性的消灭了对手,也不需要太多打持久战的库存。




首先表明我的观点:曾经有军事专家说过一句话。如果是两个军事大国之间,按照现在高强度、高科技、高消耗的战争来看的话:其现有的高精尖武器装备最多支撑一个月就全部打完了。

实话告诉大家:大型战争爆发以后,大部分武器装备都是事后生产出来的。一旦战争爆发以后,生产一万枚精确制导武器来得及要生产、来不及也要生产的。

我个人认为,强国与强国之间的最终对决主要看两样东西:一是,强大的国力和经济实力;二是,一个国家的战时生产能力。

其实目前来看的话所有的军事大国、军事强国,现有的高精尖武器的库存都不是很高。世界最强军事国,美国人的武器装备库存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多、那么充足的。

举个例子:这次的俄、乌冲突中就出现了这样的现状。俄罗斯的武器装备以及精确制导武器就出现了库存告急的问题。现如今俄罗斯不得不把前苏联时期的武器库存拿出来使用了。

说句很多人不太爱听的,之所以俄军出现了很多误炸平民的情况,也是缺少高精度的制导武器造成的。

除了俄罗斯是这种情况以外,美国人面临着同样这的问题。今年五月份的时候,拜登就视察过美国军火商巨头洛克马丁公司的“标枪”反坦克导弹生产线,并要求:他们加班加点的多生产这种武器。

这其实也从侧面告诉了我们:美国人的武器库存也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加大生产力度来援助乌克兰以及补充库存。

题主所说的精确制导武器的价格一般都比较高,基本都达到了几万美元乃至几十万美元一枚的状态了。

这样一来的话,平时即使是大国、强国;即使是跟美国这样的超级军事大国——战略储存量也必然不会很多的。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人类历史上第一场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海湾战争就能看出端倪来了。在这以前的战争中,人类是很少用到精确制导武器的,恰恰是在这次战争中精确制导武器大放异彩、震惊了全球。

可是在海湾战争中一共投掷了大约8.5万吨的弹药,但是只有不到20%是精确制导武器。最多只有1.5万吨是智能弹药,这其中包括:战斧巡航导弹、爱国者防空导弹和更多的激光制导炸弹等等,加起来一共也不到3万枚。

可是这样的打法基本打光了美国人4大军种十几年的、除去空空导弹之外的所有精确指导武器的储备量了。到了战争后期,甚至一些大威力的激光制导钻地弹,都是美国国内的兵工厂,用退役的大口径炮弹的炮管临时加工而成,里面的炸药也是连夜浇筑的。

海湾战争的弹药消耗,其实到30年后的今天都没有完全补齐,美国人内部储存的战斧式导弹再也没有超过1000枚。此后的几次冲突中,再次使用战斧导弹,美国人都是最多几百枚就打一仗了。

大家不要忘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海湾战争发生的时候苏联还没有解体,美国人还处在综合国力最巅峰的时期、各种弹药的储备量比今天可大多了。可是也出现了:精确制导武器不足的情况,现在那就更不用说了。

现代战争都是高科技战争了,一般高强度的正面战争几个星期、最长几个月也就结束了,例如:科索沃战争打了78天、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正面战场也就打了几个月而已,所以美国人储存的精确制导武器也就基本够用了。

可是一旦战争变成了旷日持久的消耗战的话,那么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役装备、储存的精确制导武器都是不够的。这样一来,战争爆发后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特别是生产高精尖武器和弹药的能力才尤其关键了。

试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一场战争打个几年的话,全世界哪个国家能够在战前生产如此多的武器装备和精确制导武器呢?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一天发射100枚高精确制导武器的话,一万枚也最多100天就打完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战期间的美国人了.

美国人在参加二战之前基本上属于军事实力严重不行的状态。当时美国人还没有从经济大萧条中走出来、还在坚定地执行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孤立主义”政策等等。另外还在两边做生意赚钱,根本就没有做好彻底参战的准备。

1939年的时候,美国陆军人数是187893人;国民警卫队19万人左右;武器装备以及海空军实力也就是一般般的存在。除了海军实力比日本人强大一点以外,陆军、空军都不是日本人的对手。

大家反过来想一下:如果美国人当时家里面已经储层了上百艘的航母、几十万架的飞机、数十万辆坦克的话,估计借日本人几个胆子——他们也不敢、也不可能去偷袭珍珠港、去跟美国人开战的。

可是美国参战以后,美国人靠着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工业生产能力,一年就可以生产飞机4.7万架,坦克3万辆。平均每天生产128架飞机和82辆坦克。

另外美国在参战的三年多时间里一共造了147艘航母,其中有113艘是轻型护航航母。战况最激烈的1943年,美国人一共生产了50多艘的航母,这就意味着:当时美国人一周就有一艘航母被制造出来而且还能立刻投入战斗。

美国人在参战前以及参战后的具体实际例子已经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如果是大战、长期战的话,战前的那点武器装备的储备量肯定是不够的。

最终能不能打赢、打胜一场战争,靠的只有一样东西:战时的生产能力和暴兵的速度以及综合国力了。

如今世界上总体处于和平状态,强国之间都是有核武器压阵的,彼此爆发大规模决战的可能性几乎没有。我个人认为:平时并没有必要储备大量的精确制导武器,保持在一定的库存量就可以了。

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现如今为什么很多没有必要对精确制导武器的进行大规模的储存呢?主要原因有三个:

第一,精确制导武器的价格太高,一枚最少就要好几万美元了,如果大量库存任何一个国家都花不起钱。另外不单单制造要花钱、储存和保管也是要花钱的,时间长了还有可能过期。

第二,如果真的是强国与强国之间决战的话,也不需要太多打持久战的库存——大家都是有核武器的。话说回来,现在两个核强国之间爆发正面决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了。

第三,如果真的变成持久战、消耗战的话,只要保持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战时完全可以大批量地制造的,例如:二战时期的美国。

最后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一场战争持续数年之久的话,武器弹药的消耗将是天量级的,完全靠战前储存的话一点都不现实、也根本不可能做到。




第一波,都是高技术武器,到后边就是作坊都能生产的武器了。到这个阶段,就是谁人多+资源多谁牛逼了。所谓50万发子弹消灭一个人的指标将降低到二战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精确   武器   俄罗斯   弹药   战时   武器装备   美国人   美国   强国   导弹   大国   库存   紧急   战争   国家   财经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