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日本投降后航空母舰和长门战列舰都不给中国?

日本的这些武器不是你说想要就能要的,毕竟当时我国的国际地位就摆在那里,在美、苏、英等国没发话前,当时的蒋介石国民政府是不敢乱拿的。当然即便是日本给了我们这些舰艇,蒋介石军队也不一定能用得起,这又是为何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二战结束后,日本作为战败国自然避免不了高额的战争赔款,但此时的日本也是囊中羞涩,所以为了安抚盟国的情绪,他们只能拿出残破的武器装备来供盟国瓜分。不过在日军的武器装备中,也就只有他们海军的舰艇是稍微能拿得出手的。

但财大气粗自视甚高的美国对于日本海军剩下的这些破铜烂铁却不感兴趣,不过他们也不愿意白白让给其他国家,因为怕其他国家装备这些舰艇后会威胁到美国海军的霸主地位。所以在美国人的提议下,盟军决定不对日本海军的大型舰艇,像航母、战列舰等进行瓜分,只对中小型舰艇进行分配。就这样像长门战列舰这样的大型舰艇,尽管我们十分地眼馋,但无奈美国人从中作梗,最终也就只能作罢了。

不过在随后的中小型舰艇分配中,我们倒是挺幸运的。因为我们分得了日军所提供的135艘军舰中的37艘,并且在分得的舰艇中最大的一艘“霄月”号驱逐舰排水量也有3000多吨,而这一吨位差不多赶得上巡洋舰了。但这一驱逐舰也有缺陷,那就是它的动力系统有严重的故障,说白了就是该舰已无法正常行驶。

而拿到“霄月”号驱逐舰之初,国民政府的人还有点小兴奋。但当看到它的动力系统有故障后,国军不假思索地就将其直接拆解了。因为一是国军没有这个技术去修复,二是国军也没有这个钱去维修使用。而说到钱的问题,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的确借了不少钱,这其中向美国借得最多,像1939年借了2500万美元、1940年借了4500万美元、1941年又借了5000万美元等。所以在二战结束后,蒋介石政府可谓是债台高筑!

在高额外债面前,加之手底还有四百多万军队要养,所以蒋介石政府对于发展海军舰艇也是有心无力了。而从日本获赔的三十多艘舰艇,它们最终的结局也都和“霄月”号驱逐舰差不多,不是被拆解就是被遗弃掉了。

综上所述,以当时我国国民政府的实力来说,日本赔不赔我们航母或战列舰其结果都是一样的,毕竟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去使用,所以无非就是这些舰艇烂在哪里的问题。当然这其中美国人帮我们做了决定,果断出手销毁了这些日本舰艇。




这是个悲剧故事,就算白送蒋介石一艘长门号战列舰、一艘葛城号航母,只加满一次燃油就会让国民政府破产,或者让一百多万国民党军没饭吃。

总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悲剧。



第一个悲剧,美国人不许将日本战列舰和航母给中国用,或者说不给蒋介石用。当时国民党拿到的日本赔偿舰,最大只有几艘驱逐舰,比如“雪风”号。这个理由比较冠冕堂皇,似乎成了旧中国没拿到航母和战列舰的借口。

第二个悲剧,就是国民党没有足够的人才开动航母和战列舰。“重庆”号作为一艘轻巡洋舰,军官和水兵的训练都耗费了两年,这才不过区区500多人。而“长门”号战列舰需要人员1734人,“葛城”号航母需要人员1500人,如果加上舰载机飞行员,要求能力更高。这些都不是民国时期能够培养出来的。



第三个悲剧,才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国民党没钱,用不起。

仅仅以燃料为例,“长门”号战列舰燃油容量为5000吨,“葛城”号航母是3750吨。民国的燃油不论是汽油、柴油、煤油还是重油,基本都要靠进口。

民国后期的油料价格一直在飙升,纸币也一直在贬值,不能用汇率来计算,市面价格大概是一加仑汽油或煤油相当于50公斤大米。战舰燃烧的是重油,差别就忽略不计了,反正民国漂没后都差不多。



那么经过一番计算,一吨燃油大约相当于16吨大米,那么“长门”号加满油就是8万吨大米,“葛城”号加满油就是6万吨大米。

然而国民政府却没那么多大米。当时国民政府的收入多数还是靠征粮,工业和贸易收入基本都是悲剧。1946年全年,国民党征粮才7.6亿斤,不精确换算相当于38万吨粮食。



也就是说,一艘战列舰和一艘航母,只需要加一次油(还没考虑武器和人员经费),就要吞掉国民党超过三分之一的征粮。当时,国民党需要供养400万军队,等于100多万军队的粮食被战列舰和航母吞掉了。这还没考虑到贪污腐败问题。

可见,战列舰和航母这种吞金兽,国民政府是玩不起的。(陶慕剑)




这个首先是因为当时中国国力太弱,在分配战利品时没有话语权,其次则是因为当时国民政府真的用不上。

日本投降以后,作为战败国,其武装力量被彻底解散,武器装备全部收缴由盟国处理,日本的海军自然也在其中。

此时的日本海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已经无法和当年风光时相比,残存的军舰只有战列舰4艘、航母6艘、重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3艘、水上飞机母舰2艘、驱逐舰41艘,其他还有潜艇、炮舰等。

而且这些军舰不少在战争中已经遭到重创报废,比如说4艘战列舰中,只有“长门”状态较好,其他“榛名”、“伊势”、“日向”都已经遭到重创,完全报废了,除了拆解当废钢铁之外毫无利用价值。因此实际日本海军的实力,比纸面上还要差着一截。

坐沉的“日向”号战列舰

这么一堆破烂货美国当然看不上眼,它自家都有一堆军舰等着退役本,所以大手一挥,决定将所有的大型军舰全部报废拆解,将驱逐舰、护航驱逐舰、驱潜舰等135艘中小型军舰作为日本对给中、英、美、苏四国赔偿的一部分,大家瓜分。

在抗战中几乎损失了所有军舰的中国对于日本的这些破烂货倒是有些兴趣,不过因为自身实力有限,在分配战利品时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而且抗战期间中国海军军舰大部损失,海军人员主要是在长江布雷和日军作战,缺乏足够操作军舰的人员,真的给艘战列舰这类大型军舰也没有足够的人员来操作。

因此在美国提出建议以后,中国并没有发表太多意见,同意了美国制定的方案。

战败时“长门”号,最后挨了一颗原子弹

最后美国将这135艘军舰按照吨位大致平均分成4份,然后四国代表抽签决定大家得哪一份。中国代表抽到了第二份,其中包括7艘驱逐舰、17艘护航驱逐舰、2艘驱潜舰、1艘运输舰和7艘其他辅助舰,总吨位约3.6万吨。

在中国所得到的军舰中,秋月级的"宵月"号和阳炎级的"雪风"号这两艘驱逐舰,是残存日舰中吨位最大、舰况最好的两艘,因此这个抽签结果应该说不错。此后这34艘军舰分4批陆续抵达中国,很快被编入国府海军。

日本海军二战时最有名的祥瑞“雪风”号

然而这批赔偿舰交付中国以后,状况并不是很好,问题多多(据说这是因为日本海军部分死硬分子不甘心,故意在交付前在发动机中加入了海水所致),加上国民政府忙着打内战,经费缺乏,无力维修,海军技术人员不足,所以实际发挥的作用有限。而有一些军舰更是没有服役就报废拆解,这其中就包括了赔偿舰中吨位最大的"宵月"号。

因此如果真的把“长门”给了国府海军,估计也是报废的命。

海防舰




美国不想给。国民政府也不感兴趣,本来也没打算要。

日本宣投降时,由于太平洋战区和日本本土由美军受降。所以日本联合舰队的残余船只也基本由美军接收。

据事后公布的数据,美军总共收缴了:

战列舰一艘,即长门号,当时已损伤。

另外还有榛名号等三艘战列舰被炸沉在了军港内,可以打捞起来修复。但修复难度很大。

(榛名号在吴港遭轰炸)

航空母舰八艘,全部都有损伤。

巡洋舰十艘,其中八艘有损伤。

驱逐舰41艘,其中12艘有损伤。

潜艇58艘,其中4艘有损伤。

护航驱逐舰95艘,其中26艘有损伤。

布雷舰18艘,其中3艘有损伤。

改装布雷舰2艘,其中1艘有损伤。

改装布网舰18艘,扫雷舰26艘,改装内河扫雷舰24艘,基本没有损伤。

炮艇14艘,其中3艘有损伤。

驱潜舰157艘,其中31艘有损伤。

运输舰14艘,其中4艘有损伤。

巡逻艇30艘,其中3艘有损伤。

另外还有油船、供应舰3艘、破冰船、靶船、训练船、布雷舰、改装货船、医院船等、残余商船,总计两千多艘。排水量加起来有一百多万吨。

对于这些舰船,国民政府认为:我国抗战时间最久,损失最大,对物资之分配,应享有优先权与最大之分配比例。

但由于美国方面认为平分对美国最有利,不想因为偏袒中国,导致美国与苏联和英国之间起不必要的争执。(美国海军吨位世界第一,无所谓分多分少,一艘不要都可以。美国主要是怕麻烦,不想为了中国与苏、英扯皮)

因此,对于日舰的处理,国府的意见就被无视了。最终确定成了平分原则。

确定分配原则后,下一步就是确定分什么。

由于国府对大型舰艇不感兴趣。(国府对两千吨左右的驱逐舰,五千吨左右和五百吨左右的商船最感兴趣)

以及美苏有矛盾,协调不来。

比如对日本联合舰队原旗舰三笠号(日俄战争时期立下大功,当时已经退役),苏联主张从博物馆拖出来拆除,美国坚决不同意。而且苏联的海军一直都比较孱弱,相对而言,技术水平不如日本。如果为了三笠号与苏联妥协,把长门让出去,美国又不愿意了。

同时,美国和英国不缺军舰,对日本军舰兴趣不大。

所以美国便主张,干脆,大型军舰直接销毁算了。大家都别要。苏联对此,表示同意。国府也无疑义。

于是这条主张便通过了。

决定拆除轻巡以上军舰后,日本海军省随即被撤销,然后改为第二复员省。

原本归海军省管辖的军舰,移除军籍。巡洋舰以上,即航母、战列舰等。以及潜艇,全部销毁。

小型舰艇和辅助性舰船,除留一部分给日本战后政府做维持治安或继续扫雷外,剩余舰艇由美、英、中、苏分配。

插一句,销毁不是单纯的拆掉或炸掉。销毁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作为靶舰被击沉,比如长门号。有的直接凿沉,有的在工厂里解体,有的拿去做商业用途。

对于剩下的百余艘中小型军舰(都是没有远航能力的驱逐舰、海防舰、运输船、布雷扫雷艇等),美、苏、英、中四国代表在1947年,于东京进行均分仪式。

均分的方式很简单,就是抽签。

疑似抽签现场照片(来源于网络影像资料)

中国代表的运气不错,抽到了第二签,领回来有七艘驱逐舰在内,总排水量大约3.5万吨的舰队。

说运气好,是因为这里面有几艘好船,也就是没受伤的军舰。比如雪风号,参加了太平洋战争的大部分战斗,被国军接收时,还是全须全尾,几乎没有什么损伤。

另外还有宵月号驱逐舰,1945年初服役,几乎就是新船。(满载排水量3700吨)

考虑到当时国军海军的情况——基本没什么像样的军舰,缺乏海军技术人员。白送一艘航母也找不到人开。

以及国军打内战的实际需求——不需要大型军舰船,因为解放军没海军。国军也不需要远洋航行。排水量在几百吨、几千吨左右,能在长江和近海巡弋的驱逐舰最好用。

还有国府的经济现状——没钱,没资源,养不起上万吨的大船。

所以对于这支接收的日本舰队,国府上下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支舰队,分多次接受,详表如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中国关内战场和越南北部由中国政府受降,因此在中国战场的日军装备便由中国军队缴获。

据统计,截止至1946年4月,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上接收了1066架飞机和1400艘舰艇。

数量倒是挺多的。不过这些装备大多数不能使用,完好率极低。一千多艘舰艇,仅有三艘大型军舰和六艘驱逐舰可用,其余能用的多为小艇。

总的来说。虽然中国是战胜国,但由于我们当时弱,与同为战胜国美,英,苏,并不平等,因此中国当时在参与分配日舰过程中,几乎没有话语权。虽与美国几经磋商,仍无法获得作为反日本侵力量付出的巨大牺牲应得的补偿。

不过由于国军对舰艇的要求很现实,不追求吨位排水量。所以分配的结果,还是比较令国民政府满意的。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事比较冷门,小编查了三个小时的资料,才有了点头绪。咋说呢?没有把这些战舰啦,航母啦给中国,也只能算是运气不好。

当时蒋介石是打算全盘接收的,美国人也点头同意了,英国人自己的战舰都消化不了,二战结束也面临退役处理的问题,日本人那战舰就没有瞧的上眼的。

本来这事都谈妥了,最后出了问题,才导致什么航母,战列舰没捞着。

在这里,小编得插上一句。

在翻阅资料的过程中,小编看到有些人说日本的航母战列舰之所以没分给中国,是因为中国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开。

小编憋着笑,都有点子肚疼了。说的这是啥呀?

当年国民党海军司令陈绍宽,那是咱中国提出航母第一人,他可给蒋介石上过要建造航母的建议。

当然这事蒋介石没答应,但是为了保住陈绍宽这个人才,推诿的答应用二十年的时间组建航母编队。

就为这个承诺,当时陈绍宽可是建立了海军学校的,所以您要说人手不够,这真心不搭。

当然这么说干巴巴的,咋也得要个历史依据不是?咱就按照当时的历史脉络,把这事揉开了和大家伙聊上一聊。

日本人的赔偿。

话说日本人吃了两颗原子弹,再加上苏联出兵进攻他的关东军,日本人总算是知道自己要完蛋了,于是在绝望中投降了。

作为一个战败国,而且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起国,他是绝对没有脸皮保留军队的。

那么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他的海军还是有点实力的,所以日本人战后残存的舰艇,必须解散。

当时日本的舰艇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爬在日本本土,大约有五百三十五艘,您看着这数目挺大的,其实大型的水面舰艇,您比方说巡洋舰啦,水上飞机母舰啦,这类型的也就二十四艘,而且还都是破破烂烂的。

毕竟这些家伙要是好的话,早在冲绳战役的时候,就会被日本人派到前边堵窟窿眼去了。

另外一大块就是咱的沿海,这数目比较庞大,大约有两千一百六十二艘,看着数量是挺大的,其实军舰啥的不多,这些舰艇都是登记在日伪名头下的舰艇。

那么国民党在接收的时候,就只留下了一百九十二艘,海军用。

其余的交给海关,水上警察,港务等等消化掉了,当然有一些发还给了原来的主人,之所以发还是因为这些船是被日伪军给征用的。

咱沿海的这些个舰艇这好说,都是咱的,这跑不了,最为主要的就是日本本土的那五百多艘战舰,这可是一块大蛋糕啊。

咋分呢?小编把这个过程给大家伙嚼咕嚼咕。

咱把时间拨到1945年的十月底,这点上日本人已经投降了,美国直接通知了各方,将这些日本军舰平分给四国,这也预示着蒋介石之前想要全面接收这些军舰的想法彻彻底底的泡汤了。

咋说呢?其实分割日本这些个瓶瓶罐罐,早在开罗会议的时候就有了。

您想哇,开罗会议那还是1943年十一月份的事了。

1943年十一月二十一号的时候,蒋介石没有在意日本军舰的事,大家伙坐一块主要讨论的是战后政治安排和合作的事,所以蒋介石当时提出的方案里头,对于日本军舰的分割,大概意思就是全部交给联合国处置,其中的一部分交给中国,这就完事了。

所以这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详细的方案一个都没有。

那么蒋介石啥时候想要将日本军舰全部收入囊中呢?

这是开始于开罗会议之后,中国和美国的两次会晤,蒋介石才有了这个想法。

为什么会有呢?当时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商震,从马歇尔哪里打听出一个消息,说啥美国的军舰自己都不够使了,这就没法协助中国战场了,那么美国代表团就放出口风,他们要重新考虑海军关系。

蒋介石得到这个消息肯定慌了,为嘛呢?蒋介石调兵遣将,他就是依靠这些个军舰,现在如果不让用了,这咋整?

所以蒋介石就把主意打到了日本这些个军舰上了,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这小编净扯,之前国民党不是收了两千多艘吗?”

是啊!你可别盯着这些个船,他们的吨位太小,办不了事净添乱,你拉一个班的兵力来回调遣能干啥?

就这两千多艘,总吨位也就7.9万吨,您自己平均一下,心口这块那是拔凉拔凉的,咱别的不说,就说日本那信浓号重型航母,他也就这分量,舰员才拉了两千四百人。

那么国民党有了主意,这就打听一下其他国家对日本军舰的态度了。

所以在之后,国民党先收集了一下日本这些个军舰的材料,然后在1943年十一月的二十三号,和罗斯福进行了高峰对谈。

你看从蒋介石到开罗,然后第一次会晤,中间就隔了两天的时间。

这次会晤中,蒋介石提出了要求,他是这么说的:

账后日本在华公私产业应完全由中国政府接收,以补偿中国政府及私人所受损失之一部。

这话听着似乎和日本人那军舰没啥关系,其实这就是一句问路石一样的话。

那么这话说出去之后,当时的罗斯福那是深表认同。

这就算是一个表态,这老话说的好,趁着热乎劲才能打出好铁不是?

于是当时国民党的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交给蒋介石一份“关于开罗会议中我方应提出问题之草案”,这里头就涉及到日本战舰的条款,就完全删除了“部分交予中国和听候联合国处置的描述”,就变成了交由中,美,苏,英联合参谋会议或远东委员会处置。

这一改变,就相当于处理日本舰艇的事由被动变成了主动,暗含的意思就是蒋介石打算全部接受日本战舰。

当然这个过程中,蒋介石又接触了一下丘吉尔,而丘吉尔表示他们英国人的战舰相当的充裕,而且丘吉尔对于英国海军的实力,那是相当的自信,原话是:

抽调出来的海军舰队,可以超过敌人所能派遣至孟加拉湾之任何海军。

言外之意看不上日本人的这点东西。

英美的表态已经很清晰了,所以在十一月二十六号的时候,蒋介石邀请当时美国海军总司令共进午餐。

吃饭吗?其实就是谈事情,中间蒋介石将一份资料交给了这位美国海军司令,其实这份资料就是日本在1942年和1943年日本的造舰计划和现在的吨位。

拿这个相当于在试探美国军方对日本战舰的一个看法。

美国海军司令的表现很好,没有抗拒这份材料,而是大谈特谈他在日俄战争期间,在中国看到的一些个事情和经历。

还表达,在这场战争结束之后,中国海军依照法律法规解除入侵的俄国军舰,结果让日本人强行的拿走了,从这件事情上,他看出了日本人的无理和蛮横。

最后又聊到美国在各大洋,军舰的分布,太广阔了,他们都感觉到了补给的困难。

哎!再然后才聊到了点子上了,日本军舰就应该全部归中国所有。

好吧,事情似乎发展的很顺利。

咋说呢?靴子没有落地,你永远不知道落下来的是不是靴子。

当后来三国联合军事会议召开,国民党为了彰显一下顾全大局的国际形象,就没有在这次会议中把日本舰艇的事提出来。

在往后,事情就发生了变化。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已经猜出来了,这个变化出在了哪里了?

对!没有毛病,是苏联。

咋说呢?你不得不承认,苏联是一个军事强国,但这个强还是体现在了他的陆军上了,至于海军,显然是一个短板。

苏联还是很喜欢拿到日本军舰的,您要知道在二战后期日本就打算用他们剩下的航母换取苏联的飞机,一方面补充空军,一方面就是向苏联示好,让苏联充当美国和日本之间的调停人。

所以说日本的舰艇对美国和英国没多大吸引力,但对于苏联来说还是有的。

那么在历史上,您就看到了开罗会议结束之后,罗斯福和斯大林在德黑兰的苏联大使馆进行了一场短暂的谈话。

这场谈话中,罗斯福主动示好,谈话中说道了战后英国,美国在大海上的商船队伍,并想让苏联也有可能发展一下商船运输。

好吧,这个话题显然是两国要为战后利益布局了,商船运输这算大头,那么日本军舰的处理,这就算个添头一样的小礼品。

美国开始倾向于将日本舰艇进行共同瓜分的处置方案。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罗斯福为嘛会有这样的想法呢?”

其实很简单,罗斯福想要拉苏联人下水和他一块打日本人了,驱使别人火中取栗,你还不提前给点利益,这显然是不成的。

毕竟为了这档子事,美国人都可以拿中国人的利益对苏联进行交换,你就更加别说一些个在美国人看来没多大用处的舰艇了。

当然了,这事蒋介石是不知道的,于是在1945年的二月份,雅尔塔会议召开的前夕,蒋介石还在指示即将去苏联的外交部长宋子文,要提一下战后对日本的处置方案,也就是希望从苏联这里得到处置日本舰艇的支持。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问了:“难道蒋介石认为苏联会同意?”

咋说呢?其实在中国,苏联一直就很看好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党,您没有想到吧。

打国民党建立黄埔军校开始,苏联就一直帮着国民党,黄埔军校的经费以及黄埔军校需要的枪炮弹药,苏联当时给了不少。

而给中国共产党的支持那是相当的有限,也就几千块而已。

再往后,抗日战争爆发,苏联的飞机,苏联的飞行员也来过中国战场。

所以苏联和国民党的交流不浅的,这也是为什么您在历史上能看到这样的一幕,苏联人在沈阳用坦克驱逐中国共产党的事情发生了。

这些个事说起来,纠缠的也深,这篇文章也不是说这事的,咱就不深入的说了。

好了,咱接着聊日本军舰的事。

那么这个雅尔塔会议,可以说是美,英,苏三国的一个分赃会议,会议上他们拿中国的领土做了私下交易,却一点风都没有给中国透露,可想而知这个日本军舰的事,那是凉的不能再凉了。

那么在雅尔塔会议中的联合公报中,苏联,美国和英国发了一个没收或者销毁德国全部军事装备的声明,这意味着日本大型军舰的处理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文本了。

在这一年的七月份,波茨坦会议上,有了德国军舰的处理方法,但这一次主要是督促日本投降,所以波茨坦公告并没有对日本军舰的规划进行描述,换个说法就是,日本军舰的处置方法可以参照德国军舰的处置方法。

好吧,关于日本军舰的处理方案,算是一个高开低走,开头挺热乎的,后来美国对于中国的这个期盼来了一个冷处理。

所以很多事情,没有落地,啥结果都会出现的。

当然纸上的终究是纸上的,要变成现实,中间还是有时间进行斡旋。

于是在抗战胜利之后,外交部长王世杰收到了“美国对日本海军之处置方法”。

上边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战斗舰,巡洋舰基本上已经损毁不能用了,那么剩下的驱逐舰和小型舰艇,就由中,美,苏,英四个国家共同分了就完事了。

这个方案苏联已经同意了,至于英国和美国,您就别想了,他们之前要是没有通气,绝对不会通知中国的。

说道这里估计有小伙伴要说了:“你这小编说的就没有道理了,之前不是说苏联是冲着日本大型军舰去的吗?这咋又变了?”

此一时彼一时吗?日本人都完了,美国已经不需要什么帮手了,所以美国人也不客气了,苏联显然已经成为了他的潜在对手,所以大型军舰,门都没有!

而且这个时间点上,美国的总统换上了杜鲁门。

杜鲁门不愿意看到一个从这个分配方案中壮大起来的中国。

当时美国的想法,是想在亚洲安插一个他们可以利用起来的国家,显然日本这个完全被他们监管起来的国家,那是在合适不过了。

既然已经有了一个,再起来一个壮大的国家,这显然不符合美国人的要求。

所以结果可以想而知了。

当然为了这一点东西,最后美国人又塞进去一个法国,还提出了五国共分这点日本军舰的提议,这一点您没有想到吧!

说道这里,您也就可以理解了,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压制,变成了最后的扶持,转变的那叫个快。

对日本军舰的分割,美国用一个简单的抽签,就把中国在二战中出力最多,损失最大给抹杀的一干二净。

对于美国人来说抽签好啊,反正他们都用不上。

而且在抽签之前,美国人已经把中国需要的潜艇什么的都沉到了大海里头去了。

能用来抽的东西已经很少了,再加上这么一抽的话,能得到的东西就更加的少了。

咋说呢?国民党对日本军舰,谋划了四年多的天气,结果就是这?得到了总吨位两万六千吨的舰艇,而这里头也仅有一艘运输舰。

所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和军队,说什么技巧性的外交,那就是扯。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战列舰   中国   苏联   国民政府   舰艇   航空母舰   军舰   驱逐舰   日本人   日本   美国   航母   蒋介石   国民党   损伤   海军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