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如果撤出中国,会引发什么连锁反应?

正好在这里回答个问题,当年的跳楼事件,其实当时跳楼的原因并不是富士康待遇不好,相反而是待遇太好了,补偿的太高了,第一个人轻生原因是失恋了,结果,富士康根据深圳市所在的城市补偿,给了其家属80万

而且当时的工资是分成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基本工资,另一部分加班工资,富士康当时基本工资和加班工资在当时深圳都算是高工资的,是其他加工厂的两倍左右,

但导致出现恶劣情况的原因是,富士康公司采取了,一种所谓的政策,我只要你的一双手,就是同一宿舍住着不同车间和不同班次的人。你上班,别人下班,你下班,别人睡觉,永远无法交流,上班时在每条生产线有专门负责监督的线长,这个人什么也不做,就来监督所有员工,不许交流,包括规定上洗手间的时间不能超过八分钟,结果导致富士康,很多员工极端自闭,压缩,员工就像机器根本没有交流

在样一个极端自闭的情况下,有一个员工出现感情问题,选择了轻生,结果厂家为了安抚家属,按深圳补偿标准赔偿了80万,其他很多员工一看自己辛辛苦苦,十年不吃不喝都拿不到80万,于是为了家人纷纷段短时间内连续跳楼,开始出现跟当今一样的严重社会影响和实际问题,在政府发现问题介入的时候己经走了十几个,

富士康后来把补尝金降到了十万每人,深圳政府也派了心理疏导组,包括工会人员介入,包括多方的发力才阻止了这场人间的悲剧。

第二件事,发生在多年以后,这次出现的逃离事件,我就不细讲了,来说说富士康离开河南会怎么样?

第一受损失的是富士康,富士康能搬哪里去?是其他省份还是其他国家,越南吗?请问越南有完整的产业链吗?你以为手机就是20万工人能产出来的吗?相关配套的东西很多,大约100多万人和无数的工厂,生产玻璃的,生产手机屏的生产芯片的生产喇叭的生产集成电路的等等等,现在搬出中国,去其他国家搞生产,重新建设要不要投资,需不需要时间?基本上是空谈,地球上目前唯一能够全产业链的,只有中国!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有充足的劳动力,劳动力不只是人口而是有着高学历的技术工人,

郑州作为交通枢纽,九省通衢有交通优势,亚欧大陆桥,陇海铁路,京广铁路,航空港等都是无与伦比的优势,在机械人没有完全代替人去生产之前,离开当前都是生产制造产业的一个重大的打击,会无形提高生产成本

富士康只是一个产业的终端,还有很多产业链配套,如果没有这些产业配套,它的生产成本会非常高,选择河南并不是只让河南受益,而是双赢,相中了河南廉价的劳动力,是苹果以低廉成本生产和富士康代工的一个必备条件,存在即合理,对于世代处在中原的人民,这点算个啥?外族入侵自然灾害人祸,河南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几千年来都是如此,你来或不来,我都在这里不增不减,不会因为一个富士康走了,就让河南走向贫穷,河南自古多灾多难一路走来,勤劳智慧的河南人民就是骨子里的中国,靠双手劳动创造财富不会因为走了一个富士康,就会让河南人民过上苦日子!

现在来谈一下富士康的转移到越南的可能性,是可以转移过去,但是转移过去以后会有更多的问题,生产成本远远大于现有的,

最关键的中国还是一个消费大国,中国目前有全球最大的市场,如果苹果放弃中国市场,只会培养一个让他胆寒的敌人,华为,小米等一批中国企业都会在逆境中生长,有了完整的配套的产业链,我们在国际竞争中才会更有优势,决定销量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性价比,没有中国的综合成本几乎谈不到性价比!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中国自强不息的发展,中国不仅有广大的劳动力,还有更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是其他国家无可比敌。

综上所述,富士康留在河南是双赢,走了,离开河南会让富士康的路越走越窄,就是一个代工企业,又没有自己的品牌,没有市场,什么都不是!




富士康如果撤了的话会发生什么连锁反应呢?很多人肯定会说:撤了就撤了,也无所谓了,不就是一家代工厂吗?他撤了别人会来顶上的。

还有人会说一句看起来在什么地方都很有道理的废话——地球离了谁还不是一样转。往往后面还会补上一句:富士康离开了我们,损失的是他们、不是我们等等。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看很多人把问题给想简单了、想得太容易了。

富士康是一家超级巨无霸型的生产型企业,应该算是世界上目前最大的代工厂之一了。从1988年开始,富士康对大陆进行投资、进行转产。

我初步查了一下:目前富士康集团在大陆一共有36个地方建立了厂区、建立了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雇佣的员工加在一起超过了100万人。

例如:郑州富士康是大陆地区最大的一个超级大厂,巅峰的时候有员工30多万人,现在也有员工20多万人以上。据网上统计的数据来看:富士康几乎占据了郑州经济的半壁江山、也为河南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那么富士康走了以后会发生哪些连锁反应呢?我觉得最少有三个连锁反应。

第一个反应很简单、也很直接:富士康撤离的话会导致大量的人立即失业、需要重新就业了。

富士康目前的直接就业人口达到了100万左右,这部分人首先就会失业了。但是单单这么算就有点不客观、不全面了,还有巨量靠着富士康吃饭的产业或者二次就业人口,例如:富士康配套的企业和供应商、周边的商业配套、当地的物流,港口,码头、大量的商贩、还有很多富士康的家属们等等。

其实这笔账很好算,富士康如果内部有100万人就业的话,那么起码能带动周边上千万人的就业岗位。大家试想一下,富士康走了以后这些人怎么办呢?是不是要找工作、再就业,眼下真的这么容易吗?

第二个连锁反应:富士康企业所在的当地经济肯定会遭受巨大的影响。这一点我就不展开分析了,例如:当地的外贸出口、当地的财政收入、当地的各项经济指标等等。

第三个连锁反应:富士康走或者留,有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风向标。

这几年欧美一些发达经济体都在积极地干一件事情:找到新的供应链、从而把我们踢出世界产业分工中去——脱钩这个词很多人肯定听过的。

不得不说的是:我们这里发展了这么多年,有着良好的营商环境、低廉的人力成本、基础设施和交通也很方便、外加上我们自己还有庞大的市场和熟练工人、相关配套的产业链等等。

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现象:美国人天天发动欧洲国家的企业与我们脱钩、把工厂搬到东南亚甚至是印度去。可是欧洲的企业们都在犹豫、都在徘徊、甚至不愿意跟着美国人的脚步走,例如:德国。

如果此时富士康将工厂搬到了越南、搬到了印度去的话,这无疑给这种“脱钩论”打了一针强心剂——显然对我们是极度不利的。

以上就是富士康现在搬走会造成的连锁反应了,大概有三点:就业是个大问题、经济发展和各项指标会下降,另外还有可能产生风向标的作用。

有些人又开始说了:乐天玛特走了、谷歌走了、三星也走了,我们不还是照样的过日子、照样吃一日三餐吗?于是乎就得出一个结论:富士康走了,我们还是照样过日子。

从逻辑上来说的话,这种讲法也没有问题。当年我们一家外企都没有的时候、没有改开的时候,大家也是在过日子的。唐宋元明清的时候我们还是在过日子的,可是日子跟日子是不一样的,日子之间是有差距的。

眼下我们要做的不是搞“零和博弈”、不是天天在那里高呼:谁走了都一样的废话。我也知道谁离开了谁都能活,可是为什么不能活得更好一点呢?

富士康和前面的企业不太一样,他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是能够解决大量就业的企业、是能够极大地促进外贸出口的企业……

这样一家企业走了以后,眼下会给我们的就业、经济发展、外贸出口、营商环境的口碑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的——这一点也是个无可争议的事实。

人家真要走我们留不住,但是一定要尽量去留,这不是意气用事的事情,而是实实在在的切身的利益问题。

最后我想说,在我们的产业升级还没有完全成功、还没有占据产业链顶端的时候,富士康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极其重要的。如果现在富士康真的走了的话,无疑最高兴的就是美国人了,离他们的完全脱钩目标又进了一步了。

我劝大家还是不要干: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富士康走了之后,也许对有些人无所谓,可是那些富士康的员工、指着富士康吃饭的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我劝有些人不要只顾着敲击键盘的一时之爽,而失掉常识与底线。




我认为不会有太大的反应。他走了就会另外一家代工企业上来,比如说中国的比亚迪也是代工企业,而且做的也不小。

它走了,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和产能还是存在的。它再去国外建厂和形成产能是需要时间的。一个富士康就能决定中国的风向吗?它不是去东南亚建厂了吗,似乎效果并不理想吧!

正因为总是有人说富士康走了会影响多少任务,才会让它如此豪横。它走啊,明天它就走啊。

乐天玛特走了,影响中国人吗。谷歌走了,影响中国人了吗?美企走了很多了,影响中国了吗。

它不会走,它也不敢走。它走了,就是伤我们一百,自损一万。它走吧,有它四十,没它也五八。

很多国家 企业都想摆脱中国,想去中国化。我想说的是,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但是世界可以没有富士康,中国也可以没有富士康。中国人也可以没有富士康。




日资走了,格力等替代,三星走了,华为崛起,富士康走了,比亚迪会多增几家代工公资,美国拒绝中国加入空间站,中国人自己研发,高铁,航母,航空就是先列。




1、郑州和河南依靠富士康带来的出口经济,遭受直接影响。

2、20万郑州富士康员工失业,相关的100万人口的生计出现困难。

3、影响全国各地的富士康的信心及相似外资的投资信心,老的会逃离,新的不会再进来,损失不可估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三星   连锁反应   中国   越南   郑州   代工   河南   深圳   产业链   劳动力   过日子   人口   员工   产业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