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赵括这么好骗,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

说赵括纸上谈兵,都是事后诸葛亮,如果换成你是赵括,在胜负未分时,扣心自问你有啥能扭转局势?或者结局连他都不如!

赵括:我不是在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是左右春秋战国走向的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的失利,使得赵国短时间内损失了40万精锐,最终导致六国无法在抗衡强大的秦国,被秦始皇逐一消灭。

长平之战是在左右春秋战国走向的决定性战役。长平之战的失败使赵过短时间内失去了40万精锐,最终导致六国无法再与强大的秦国抗衡,天平也逐渐向秦国一方倾斜,到了秦始皇时,吕不韦灭了周王室,打通了秦朝东进的障碍,六国宇逐一被其消灭。

围绕长平之战的得失,历史评价一直是一边倒,认为秦国之所以能够大胜,完全是秦国一连串的连环计,白起的神机妙算,又遇上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所导致,当然还有其他原因,

但赵国的主帅赵括,带着赵军倾巢而出,最终陷入了秦军精心布置的包围圈,是最重要的败笔。赵括也因此,成为了数千年来,一个反面教材,一个只懂理论,遇上实际情况,不懂变通,导致家族英明尽丧的富二代。

虽然历史以来,后人一直把赵括说得一文不剩,甚至认为他不过是草包一个,但是要知道,后世品评价赵括,都是得知了胜负,站在成王败寇的角度去评说的。

更因为秦朝胜利后,对于赵国的一切也进行了否定,而且相关赵国的史籍也失传,因此无人知道当时整个过程是怎么样的,更重要后世延续了秦国对赵括的评价,而现在赵括的记载,都仅是《史记》一家之言,赵括的其他历史记载都散失了,这点还真值得推敲!

因此即便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对赵括的评价也不高,而真正把赵括和纸上谈兵绑在一起的,正是司马迁的《史记》。

但大部分的史学家,很少站在赵括的角度去看长平之战,赵括真的如此不堪吗?事实上并非如此,赵括当时并非只懂纸上谈兵,他的能力可不低,甚至比要比汉朝的战神韩信都要高出不少。

为何如此评价赵括呢?

一:赵括拥有一流的理论和思辨能力

都说赵括纸上谈兵,但是要知道,在战国时代以赵括的年纪,能被众人认可并获此殊荣,是必须有真才实学的,

《史记》记载,赵括的父亲赵奢是一代名将,估计赵括少时就仰慕父亲,因此自小随着父亲学习兵法和兵事,也因为赵奢的原因,他较早就接触了军营,相比起一些世家弟子,赵括可谓是具有一定便利条件。

而赵括还继承了赵奢的聪慧和思辨能力,由于博闻强记,加上逻辑思维清晰,即便是赵奢也说不过他,要知道赵奢在赵国和秦国,都是具有一定威望的。

赵奢更是赵国人民心中的战神,因为赵奢当年阏与之战中,给秦国一个怯战的印象,等秦军主将放松警惕后,以赵国最精锐奇兵忽袭阏与,并且听许历的意见,占据了制高点北山,

导致秦军处于被动的局面,赵奢在击溃了秦军几次进攻后,趁着秦军疲惫和混乱,利用有利地势,忽然带着上万的赵军,俯冲秦军。

此时秦军毫无斗志,而赵军经过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战斗力是出了名的彪悍,无力抵抗的秦军四散溃逃。赵奢一战定乾坤,彻底解了阏与之围。秦国在阏与少有的吃了大亏,随后一直对赵国是忌惮不已,秦赵两国也维持了一定时期平静。阏与之战的胜利,让赵奢列入了东方六国八名将之列,

赵奢并非是单纯的武将,他还是一位具有一定管理能力官吏,所以他是一位能文能武的名将,综合能力很强,但却说不过赵括,

由此可见在理论上,赵括是青出于蓝胜于蓝,更确切地说,赵奢将自己一身的本领,都言传身教给了赵括,这样做既希望是赵括能成材,也希望赵括能继承赵家荣光,成为赵国的保护神。

二:赵括带兵能力不逊于其父

虽然在史记中,司马迁描写赵奢夫妻,都说赵括不行,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材料,甚至赵括的母亲,还多次出面阻止赵王定赵括为帅,但最终赵王毅然选了赵括换下了廉颇。

这里头司马迁强调了秦朝的离间计,也强调了赵括的理论能力,但却多次以赵括的父母角度,去突出了赵括不堪大任,而且这段竟然占据了赵括传的三分之一,司马迁如此不惜笔墨,就是给人一个印象,父母都否定了赵括,赵括的确就懂纸上谈兵。但如果赵括要是胜利了,个人估计司马迁就不会选这段记载了。

如果你尝试从另外一个角度看赵括,就会发现赵括可不简单,起码他能将40万赵军指挥起来,而且还能运作自如,甚至到了最后赵军还跟着他突围。

我们看起来很平常的事,可实际上并不简单,首先,要知道赵括是指挥40万人,这个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令人头痛的数字,做过老板或者管理的都明白,

要管理5-10个人干活很容易,但要管理100-1000人,拿就会出现无穷多的事情,但你要管理上万人的时候,工作量和遇上的事情,也足够令人忙个不停,而且你还有面对客户,面对财务,面对供应商,诸多的事情要解决,

而赵括接手的是廉颇留下40万大军,更重要的就是他还接手廉颇留下的两个难题,

难题一:是战还是守,众说周知,廉颇干不过秦国,就一直以守势来拖垮秦国,但廉颇的这个做法,却也极大消耗的赵国的实力,最终赵王临阵换将,是经过综合考虑的,与其让廉颇这样的拖下去,不如让赵括去拼一把,

毕竟当年阏与之战,赵王首先想到的还是廉颇,但廉颇却丢出一句: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就撂了挑子,

可结果呢?赵奢在阏与取得了大胜,估计赵奢归来,廉颇是最难堪的,而纵观战国四名将,廉颇的战绩,真的是可圈可点,完全是有被拔高的嫌疑。

虽然廉颇的方法看上去思路正确,但其实却存在更大隐患,就是赵国再也耗不下去了,赵王急需摆脱这个不利局面,可廉颇呢,没有更好对策。所以此时赵王以赵括换廉颇,在选择上并没有错,因此秦国的离间计不过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

而赵括在长平之战,初期也是称职的,首先在古代,通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的条件,赵括一位年轻的将领,接管了廉颇经营数年的长平大营后,

竟然没有任何的将领出来扛他,特别40万的赵军运作如常,这必须说赵括是在管理能力上,并不逊色于赵奢,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赵奢当年带的人也不过数万,但赵括一接手就是40万,

这40万人中,有廉颇的人,也有赵国的宗室,更有其他世家的宗亲和贵族,更有来自赵国各地的平民,但历史记载他们都很听从赵括的话,可见赵括还是能服众。

后世的韩信,虽然说过他带兵多多益善,但限于当时的条件,终其一生也没有领军超过40万人,更别提像赵括一样,管着40万人的吃穿用度,还得思考摆脱困境,击败秦国。就单单从兵力的管理上,赵括事实上是胜过韩信的。如果有人不服,尝试管理100人试试,就知道其中的滋味了,也明白赵括其实并不简单。

再创辉煌,赵括的构想

在百忙之余,赵括还得思考如何摆脱不利局面,甚至如何一举战胜秦军,再延续其父亲赵奢辉煌,创造比阏与之战还有彪悍的战绩,这是才是赵括日思夜想的重点。

毕竟赵括明白赵王换他来的目的,并不是让他按照廉颇的老路走,继续的坚守与秦军对持,而是寻找有利的时机,或者补抓,或者是创造战机,一举基败秦军。

所以赵括是肩负使命而来,他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毕竟40万赵军真的没了,赵国也可能就此灭亡,赵王同样明白这道理,但是赵王派遣他来,肯定对他的能力是信任的,

赵王认为,起码他的结果不会比廉颇坏,反而或者能够和赵奢一样,扭转战局创造出又一个辉煌,毕竟赵奢当年一句话,赵王记忆尤深,

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

赵王就是看中了赵奢和赵括身上,敢于亮剑的精神,而这也是廉颇缺少的。

赵括的构想同样也是主动出击,所以他对秦军也是做了一定的研究,并非是纸上谈兵,毕竟他也是熟读兵事,对于规律和方法运用也是烂熟于心,肯定是对秦军有了一定的了解,

不过正是这样的心理,却恰好别第一名将白起给补抓住了,白起针对他的思路,进行了一个更大胆的构想,最终以退为进,将赵括的20万大军引了出来,再倾秦国全国之力,围困赵括40余天,

而赵括在初期最大的失误,是作为主将贸然领军出征,没有镇守在大后方,如果他留在了大本营,那么另外的20万人将会对秦军造成了威胁,白起的计谋也是成功一半,至少赵国损失没那么大,

另外的一个失误,就是赵括没有及时组织兵力,强行突围而出,而是希望等待救援,这就给秦提供了机会,最终赵括在率领精锐突围时,被射成了刺猬,导致赵国群龙无首,最终40万赵军无奈的归降了秦国,但秦国这次胜利,也可以说是惨胜,

所以白起才为了削弱赵国,将40万赵军坑杀了,要知道即便是赵括的失误,这些人形成的战斗力,依然给秦军带来不少的损失,如果赵括是想到其他妙计,或者识破了白起的计谋,将计就计,那么秦军或者被这40万赵军碾压。

因此可见,赵括并不是白起骗进包围圈的,而是当时局势使然,赵括使命就是要打破当时的僵局,同时要获得一场胜利来鼓舞人心,而他更想学父亲一样,一战而定乾坤给与秦军重创,但可惜赵括的对手,是具有一代名将白起,最终在秦王和白起举国之力的包围下,赵括失败了,成为纸上谈兵的代表人物。

其实如果换其他人,赵括面对的情况,也是无解的,但起码赵括有敢于亮剑的勇气,这也是值得称赞的,而赵括的教训也告诉了后人,即便是理论能力很强,依然要懂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只有理论结合实际,再实践中去印证理论,才会获得成功。




赵括没那么好骗,白起也没那么精明。

什么阵前换将,都是演义的戏份,真实的战争没有那么多三十六计。在实力形成碾压的情况下,兵法毫无作用。但是,在实力旗鼓相当的时候,兵法能发挥作用吗?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这句话本身就有一个天大的漏洞。那就是:你要骗人,所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你要骗人,首先就要确立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就是:你比对手聪明、你知道对手不知道的情报。



但是,哪里有那么多不聪明的对手让你骗?又哪有那么多关系生死的情报是你知道而对手不知道的?

所以,有时候兵法和诡道就是在自欺欺人。兵法没用、诡道扯淡,那么什么才是关键?这个关键也许就是一场赌博的概率问题。

01.秦赵之间是实力碾压的较量,还是旗鼓相当的较量

自秦芈八子和魏冉以来,秦战国就是想打谁就打谁,而且打谁谁死。白起的各种创奇战绩,都是在这个时代中创造出来的。长平之战杀赵国杀得够狠,但白起杀起楚国来一点儿也不比赵国差。



赵国在这个时间段怎么样?说实话,不怎么样。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基本上就没什么大作为,想制造个热点上头条都不行。最多也就是跟北边的无赖燕国,互相搞点儿摩擦。

但是,赵国的军事实力在赵武灵王之后完成了一次升级。一个是动员能力强,国内组织虽然不够集权但军事动员却相当强,简单说就是能征到兵;另一个是赵地尚武,与草原民族充分交流后,战士、军队和打法上都不弱。再加上另外一点,就是赵国一直没怎么打大仗,实力得到了保存。所以,赵国应该是关东六国中军事实力最强的一个,也是唯一能与秦国一战的战国。



还有就是上党十七城,这个地方确实应该归属秦国。因为韩国割地赔款,就已经把上党割给了秦国。但是,上党地区毕竟距离秦国本土太远,所以秦国的作战能力打到上党就必须打个折扣。而赵国呢?上党地区距离赵国国都邯郸非常近,穿过太行径道就是上党地区。所以,在上党这个关键局部,赵国拥有距离优势,能够更有效率地把战力投入过来。

所以,秦国的确非常强,但赵国也不弱,特别是军事上。在上党地区,赵国的战争效率更高,所以完全可以弥补国力不足的劣势。因此,秦赵长平之战,是一场旗鼓相当的较量。

02.赵括在长平之战发起了一场赌博,原因是逼不得已

长平之战爆发于公元前260年4月,老将廉颇对阵秦将王龁。起初之时,廉颇一点儿也不保守,赵军一点儿也不惧敌,率先向秦军发动了进攻。进攻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把秦军赶出上党高地,只要秦军退守到河内、赵军全定上党,那么赵国就获得了地利优势。



廉颇想得是挺好,但是战场较量却真心打不过,因为秦军太能打。可以说,赵军在关东六国就没遇到过这么硬的对手。非但打不过,赵军还被秦军追着打。战场硬刚、赵军刚不过,于是赵军就只能后退坚守,退到了丹水以东。这时候是公元260年7月。

这是战场形势的变化,秦军咄咄逼人、赵军猥琐发育。而庙堂形势也发生了变化,赵国要换帅,以赵括取代廉颇。而且,也不是换个主帅那么简单,赵括不是一个人来的长平前线,他还带来了二十万赵国援军。



数字肯定有出入,战国战争都是动辄十几万和几十万的规模,所以必然有虚夸的成分。但是从中可以知道的是:赵国换帅加增兵是确定的。所以,长平之战的规模就扩大了。战争规模扩大,战争消耗就要扩大,这时候就得拼国力。战场上四个百十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家的粮食多。

按理说,赵国应该比秦国更有优势,这个优势就是上党的关键局部优势,原因就是离家近。但事实却是秦国的家底真心厚,赵国拼家底根本就拼不过秦国,甚至都差出了两个数量级。所以,在长平这个关键局部,赵国一点儿优势都没有。

既然拼国力拼不过,那就只能速决战。赵国要发动全线进攻,目的就是在粮食和资源全都耗尽之前,最大限度地输出战争暴力。这样做,可能会有两个结果:

一个结果是把秦军赶出上党地区,只要赶出上党,秦军再想爬上来就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这就是廉颇起初的战争设想。廉颇做不到,赵括能做到吗?主将不重要,重要的是赵括带来了20万援军。本来双方是势均力敌的对峙,突然之间赵国增加了20万人,这就是新的外部力量注入。



另一个结果是以自损一千来杀敌一百,就是要把秦军给打疼,为接下来的和谈增加筹码。甚至在双方都有了极大消耗的情况下,就会引来齐、魏、楚、韩等外部势力的介入。秦赵都打废了,其他几个虎视眈眈的战国自然就要介入一番。这样的话,战争就会提前结束。

所以,在赵国方面看来,战争胜败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结束战争才是主要问题。而赵国之所以着急结束上党之战,就是因为国力不允许。再耗下去,赵国就得耗成经济破产。因此,赵括主动进攻,也是一种不得已。

03.秦昭襄王也要在赌桌上梭哈一把,目的是把赵国打废

燕国和齐国太远,秦国就是想打也打不着。而且,远交近攻之下,秦国与燕齐还建立了友好关系。所以,在秦国人的眼中,就是除了燕齐二国,其他的国家都要打。楚国打废了、韩魏打服了,单单就剩下一个赵国了。



所以,秦国一定要占领上党,也一定要狠揍赵国。秦国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而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要跟赵国来一战。

但是,秦国没想到秦赵之战来得这么快。秦国也有自己的算盘,那就是在拿到上党十七城之后,再兵出太行山与赵国较量。

但是,赵国也不是傻子,摆明就是不允许秦国拿到上党高地。所以,取上党和揍赵国,这两件事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了。

于是,秦赵和谈期间,秦国也没闲着,也在拼命向长平前线增派军队。至于秦国的间谍有没有能力主导赵国庙堂临阵换将,以赵括代廉颇,最好还是当个笑话听得了。

赵括他老爹马服君赵奢把秦军揍疼过。战国时代都是贵族领兵和军事世家出将,谁也不能说赵括就一定是纸上谈兵。秦国也不可能知道赵括就是一个废物,而且还是一个特别自信的废物。

而且,赵括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坚决贯彻赵国庙堂的决策,就是要尽快进攻、尽快结束长平之战。而这一点是老将廉颇做不到的。打仗,既有军事问题也有政治问题,而在政治问题上,赵括比廉颇强。



赵括进攻,秦国的最佳策略就应该是只守不战,就是要跟你耗。但秦昭襄王就是不这么干,非要在战场上把赵军打废。于是,秦国不仅增兵而且换将,白起成为秦军前敌总指挥。秦国这就是准备梭哈的节奏。

04.赌博赌得是概率,秦国的胜面大但赵括也不是毫无胜算

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整个长平之战,白起一共歼敌四十五万,不是一下杀了四十五万战俘。而秦军呢?秦军的死伤也超过二十万人。不仅战场损失严重,而且秦国基本上也打光了家底,所谓“国虚民饥”。如果秦国不是打不动了,秦昭襄王也不会接受丞相范雎的建议,准许韩赵割地停战。

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



从中能够看到的是,赵括主动进攻,并非完全徒劳,他虽然没有能够通过自损一千以杀敌八百,但是也做到了自损一千以杀敌五百。秦昭襄王、白起以及秦军战士,这一仗赢得一点儿也不轻松。秦国和秦军,结结实实地被赵括打疼了。

赵括的赌的是要尽快结束战争,秦国赌的是要彻底打废赵军。可以说,秦国赌赢了而赵括赌输了。一赢一输,总要找找原因,这个原因大体有三:

一个是秦国胜于庙堂,增大了赢面。秦国庙堂目标明确而且从一而终,就是要拿到上党郡、就是要干废赵国。而赵国庙堂却一直犹豫不决,先是犹豫要不要上党,再是犹豫要不要停战,最后还要犹豫着临阵换将。在自己的犹豫中,赵国失去了一切筹码。

另一个是秦国的实力和秦国的决心。如果秦赵实力完全对等,赵国一定能够取得上党的关键局部优势。但是,秦国实力太强,所以赵国一直就没有在上党这个家门口占到任何便宜。赵括决战长平的时候,赵国庙堂除了恐惧就是害怕。而秦国呢?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秦昭襄王基本上就是御驾亲征了。白起在前面打仗,昭襄王这家伙直接跑到河内郡搞运输来了。而且,决战关头,秦国还在拼命向前线投入力量,整个河内郡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都送到了白起军中。这个力度、这个决心,完全是赵国没法比的。

再一个就是白起的想象力。孙子兵法讲: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白起玩得是什么?白起玩得是以五十万大军围你赵括五十万大军。此种想象力是赵括这个初出茅庐的贵族子弟比不了的。

但是,白起也在冒险。因为五十万围五十万,但有一点被突破,赵括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要么把秦军赶下上党高地,要么自损一千杀敌八百,甚至都有可能自损八百杀敌一千。



白起为什么能有这么神奇的想象力?秦昭襄王为什么敢以梭哈的方式与赵括应赌?这个原因就是秦战士真得太能打,这群人死战不退而且几乎从无败绩。秦昭襄王敢跟赵括玩梭哈,是因为对秦战士有信心;白起敢玩五十万围五十万,也是因为对秦战士有信心。

最后总结:

凡人没那么好骗,赵括这个名将世家也没那么好骗,其之所以主动发起进攻,是因为赵国庙堂的政治决策、是因为赵国国力所迫,还是因为自信自己的二十万赵国援军。

长平之战,就是秦赵之间的一场豪赌。在这场豪赌中,赵括并非毫无胜算。因为他的目标很低,要么把秦军赶出上党、要么以自损一千为代价而杀敌八百,全部的目标就是尽快结束战争。

长平之战在秦国方面是两个人共同担当的,一个是秦昭襄王,就是要跟赵括赌上一场,而且梭哈着赌:一个是名将白起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就是敢把你几十万大军给包围吃掉。

秦昭襄王和白起,敢与赵括应赌,主要是因为秦国的目标很明确、秦国的准备很充足,而且秦国的国力真能扛住这场大战。而最关键的一个硬筹码,就是秦战士和秦国军队真得最能打。




你可以看一下有部历史纪录片。其中有一段动画描述了最后的大决战!

当时白起进行了战略大撤退!前后边战边撤,放弃了2—3道防线,后撤了很远。并且秘密埋伏士兵于侧翼!

赵括当时的局势是手里没有余粮,必须速战速决!赵括也不是傻子,基本将军觉悟还是有的。如果一开始秦军就撤退埋伏,赵括也绝对不会上当!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败退中。赵军消耗了粮草,却不断取的胜利,但杀敌较少。这样赵括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加,但却面对敌人可以随时回来,以及粮草越来越少窘境!

我猜为了追上敌军,这时候赵括不得不带领骑兵提前出发追击敌人。这样导致两个后果:骑兵和步兵脱节,没有足够的斥候(骑兵)搜寻附近地区!当他以为可以追上秦军,并给秦军致命一击,然后班师回朝的时候。秦军埋伏已经完成。等赵军步兵进入埋伏圈以后,从后面包围赵军。

至此赵军完了!

事实上,这就好像二战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一样,士气高涨,步步紧逼,但后勤不足。不过隆美尔技高一筹,把两个德国师带出了,逃了回去。




赵括自幼跟着父亲熟读兵书,兵法战术装满了整个脑袋,可赵括在长平之战中的大败,和他一生所学没有太大关联,因为他执行的不是自己的战术,而是赵孝成王固执的命令。

长平之战是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肉磨盘”,强盛的赵国被一战打得常备军近乎损失殆尽,更可怕的是对赵国的壮年劳动力毁灭性打击,在战国后期,秦国得以一家独大威震群雄,就与这一战中赵国的衰落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在长平之战前,秦赵互相有军事摩擦,但是都有一定的克制和默契,双方将领该怎么打,打‬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必要死战,这些其实都是有习惯的,只是让战国群雄都没想到的是,白起竟敢杀降,要彻底灭掉赵国的底蕴。

所以对于长平之战的定义,这根本就不是一场“堂堂正正”的军事碰撞,长平之战胜负是一回事,而长平之战后,秦国所获得的成果,不是胜利本身带来的,可以说是白起的虚伪、狠毒带来的。

坑杀数十万俘虏,这种实际性效果远比一场胜战的名声好听得多,而赵孝成王也在战后才领悟,他追求的东西,和秦昭襄王追求的东西,压根就是两回事。

赵孝王成要名,要面子。

秦昭襄王要利,要未来。

长平之战的“最初模样”。

像长平之战这种一场就能“吞掉”天下十数分一青壮人口的“歼灭战”,会是战国的常态战争吗?

很显然,这个假设根本不可能,假如真是这样,战国时代只要发生十次战争,那么就会提前结束了,因为人口都打完了,可事实上,战国时代各国之间的战争发生次数数不胜数,长平之战就是一场“特例”。

所以长平之战伊始,根本就没人想过赵把秦灭掉,还是秦把赵灭掉。

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就是秦赵两国的“领土纠纷”。

领土问题是战国时期很经典的“纷争矛盾点”,强国就喜欢强取弱国的领土,一是为了扩充自己的统治面积,充实基本盘,第二一来也有“战略位置”考虑,在战国历史中,韩国就屡次被秦国强迫“割地”,多数时候都是为了战略位置。

而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国又开始逼迫韩国割让“上党”,以此作为秦国通往中原的重要渠道,假如韩国答应了,接下来的故事无非就是“假道伐虢”,那么这个计划韩国如果还考虑自己的生存,自然是不同意,除了韩国以外,赵国也不会同意。

于是韩国灵机一动,玩了一招“驱虎吞狼”,韩王很愤怒地表示,既然你秦国点名要上党,我偏不给你,我送给赵国。

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

明知道是韩国搅浑水,但赵国却接受了这个阳谋,表示入场和秦国做过一场,毕竟这个时候的赵国,根本就没有那么忌惮秦国,也就是赵武灵王不在了,国君换成了一个胆子不大的后辈,若是赵武灵王在世,秦国也得忍让三分。

看到韩国祸水东引,秦昭襄王很愤怒,于是趁势让本来就在攻打上党的王龁带着大军围攻上党,与此同时,赵孝成王已经迅速派出军队来到上党“转移”百姓,目的就是为了彻底“搬空”上党,可见此时赵国压根没有想着和秦国有多么大的战争冲突。

至于百姓转移的地方,正是距离上党不远的长平,得知赵国玩了坚壁清野这一套,秦昭襄王让王龁带着大军围攻长平。

四十七年,秦使左庶长王龁攻韩,取上党。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四月,龁因攻赵。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长平被秦军围困,不过一开始,秦军的将领还只是王龁,而不是白起,同样的,赵国方面,赵王派来的第一位大将也不是赵括,而是有着“绝对防御”之称的廉颇。

廉颇打仗,守多于攻,但是守不是单纯为了躲避,而是为了减少自己的错误,等待对手犯错误,找到适合的时机,一举扭转乾坤。

这一次出战,廉颇的计谋也不例外。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次秦军出动的人数一开始远远大于赵国这一方,廉颇深知秦军一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作为支撑,所以防守一定就是最好的办法。

按照之前的战争经验来看,秦军最后会因为对峙局面的优势逐渐偏向赵国一方,然后渐渐后退,如果顺利撤走还好,就怕廉颇抓准时机对着他们一顿冲击,那么秦军不仅白白围了那么久,脸还丢尽了。

这就是长平之战最初的模样,长平之战一开始,就因为廉颇的战略注定发生不了太大的变数,你要说这种绝对防御的情况下,秦军还能把赵军屠个一干二净,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长平之战的“进阶版”:秦王不爽,赵王不服。

这场战争还没开始,就被一个经典的战略宣判了最后的结果,但是面对这个结果,秦昭襄王表示不能接受,或许是秦国此时太需要一场胜利了,秦国不甘心对峙,更不甘心撤退,就算是花点代价把长平打下来也是好的,起码得把上党的百姓抢回来吧。

于是乎,秦国开始使计谋了,这是他们在近五十年来摸索出的新招,几乎百试百灵,那就是“离间计”。

秦国让在前线的军队互相传播一个“话术”,那就是营造出秦军很怕“赵奢”的心理,因为当年赵奢曾制造出反败为胜的“阏与之战”,这一战确实把秦军打得损失惨重,而且占领制高点的赵奢第一次发挥了“制高点”的作用,杀得秦军胆寒。

虽然赵奢死了,但是赵奢那个饱读兵书的儿子赵括还在世,秦军口口相传,幸好这时赵军的将领是“缩头乌龟”廉颇,如果赵奢的儿子赵括做将领的话,那么秦军只能跑了。

而秦相应侯又使人行千金于赵为反间,曰:“秦之所恶,独畏马服子赵括将耳,廉颇易与,且降矣。”

秦军自己说还不够,还花钱让赵国人也传播这句话,不久之后,这句话就传到了赵孝成王的耳中,赵孝成王忽然就想起了“马服子”(赵奢被封为马服君)赵括这个人物,他细细一想,觉得秦国人说得还真有道理,因为他们怕赵奢,那不像是装的。

就这样,秦国的“离间计”生效了。

赵王听到秦军的传言以来,三天两头都在思索着该如何应对,随着传言声音越来越大,加上此前廉颇确实太憋屈了,因为廉颇的防守,让赵军损失了几个战略位置和将领,虽然问题不大,但是赵孝成王觉得很丢脸。

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

就这样,赵孝成王开始“作死”了,他下令要求廉颇别缩了,赶紧带人去主动攻打秦军,这个命令可谓是很有趣,不懂的人就看热闹,懂的人就知道赵孝成王上头了,比如廉颇,对赵孝成王的意志就置之不理。

没办法啊,喊他带人去送死,这怎么可能理会。

也是因为廉颇情商不咋地,这时候没有好好处理和赵孝成王的关系,他但凡好好和赵孝成王说几句道理,赵孝成王都不见得做什么蠢事,就因为廉颇屡次驳了赵孝成王的脸面,赵孝成王觉得自己好委屈,一边被对手嘲讽,一边还被自己人无视,于是理智部分开始减少。

与之相对的,就是冲动部分增加。

赵王既怒廉颇军多失亡,军数败,又反坚壁不敢战,而又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什么叫冲动?

正中敌人计谋,就叫冲动,不久之后,赵孝成王以廉颇带军“折兵损将”,还一次都没有赢为理由,让廉颇从前线卸下兵权老老实实回来邯郸挨骂,代替廉颇的,正是赵孝成王所听说的,秦军人人都害怕的“赵括”。

而且赵孝成王做得很绝,他都没有说让廉颇当赵括的副将,就算给赵括分享分享经验也是好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冲动了,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了。

秦军方面一听到赵军换了赵括上来,立马暗自欢呼,然后秦昭襄王立即偷偷摸摸换了白起作为前线主将,让王龁退为副将跟从白起,只是这个计谋很隐秘,秦军下令,谁敢透露阵前换将的事情,那么就连坐谁。

秦闻马服子将,乃阴使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而王龁为尉裨将,令军中有敢泄武安君将者斩。

从军事情报方面,也可以看出秦赵两军的优劣势了,因为赵孝成王深信秦国的传言,所以换了赵括上去,他恨不得拿个喇叭全天候在秦国播放,而秦军则是偷偷摸摸,封住了大家的嘴巴,军事素养,高下立判。

所以此时,压力全部给到了赵括。

赵括:我也没有办法,要不就赢,要不就亡。

赵括究竟是不是“自负”之人,历史给出的史料无法判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赵括的确懂的兵法很多,不然也不会被后人嘲讽“纸上谈兵”,只可惜,长平之战,并不是考验赵括的“全面兵法体系”,而是要求赵括发动一场“主攻战”。

接到赵王的命令,赵括前往长平,这一战对他来说很重要,他是否能继承父亲的名号,全看这一战,而且这一战,他是有限制的,比如他不能再缩着不动,必须得做点什么,才能挽回赵孝成王丢脸的局面。

随着赵括进入主战场,赵国方面的兵力正式达到巅峰,起码高达四十万之众,来到长平不久,赵括立即主动出击,这下子可把秦国高兴坏了。

赵括至,则出兵击秦军。秦军详败而走,张二奇兵以劫之。

其实秦国此时也有点“疯狂”了,秦昭襄王和白起也不是胜券在握,只是他们只求和赵国决一死战的机会,而离间换将,把老将廉颇变成赵括,这是为了让他们的死战难度减少一点,假如赵括是个军事天才,那么他们也认栽(赵括此前极有可能已经带过兵打仗了,然后被秦国人洞悉了真实的水平,只是历史没记载)

而白起也不是善茬,他看着赵军庞大的规模,一开始也有点怵,最重要的是,秦国这一招离间计,也有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会给赵军加大士气,要想啊,赵军跟随着一个秦军“闻风丧胆”的赵括作战,心中的斗志和军队的士气多么高昂?

所以白起能做的,就是“削弱”对方士气,并且打造“骄兵”心理。

于是赵军出击,秦军很配合当起了演员,“佯败”后退,赵军顿时更加欢呼雀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廉颇,大多数人都还是和赵孝成王一样的“冲动”心理,此前被围困得跟缩头乌龟一样的他们,这时候打得秦军连连败退,自然欣喜若狂。

而这,就是“兵家大忌”,士兵都上头了,所谓骄兵必败,不无道理。

赵军逐胜,追造秦壁。

那么赵括有没有发觉这可能是一种“阴谋”呢,可能他发觉了,但是除了前进他做不了什么,因为赵孝成王根本不可能允许他这个时候静静观察,最重要的是,赵国数十万大军的补给线已经来了,战争机器已经启动,无人能够后退。

所以赵括的命运已经注定了,要不就是赢,要不就是死。

而赵军的“后勤”大军开动,这才是白起的重要计谋,从长平之战的记录来看,一开始秦军“诱敌深入”,他们的人数大致是少于赵军的,而主要的军队干什么去了?

一部分诱惑赵军,当演员。

另一部分就是去断赵军的后勤了。

在白起的策略中,他就是让赵军“不攻自溃”,本质和廉颇的思想一致。

壁坚拒不得入,而秦奇兵二万五千人绝赵军后,又一军五千骑绝赵壁间,赵军分而为二,粮道绝。而秦出轻兵击之。赵战不利,因筑壁坚守,以待救至。

就这样,白起的计谋很快得逞了,他用一股不小的力量去断掉赵国的后勤,此时他用来诱惑赵军“深入”的成本已经回本了,接下来,赵军就是“瓮中之鳖”,没有了后勤补给,赵军投降是迟早的事情。

白起杀俘,长平之战的真正大变数。

当赵括知道自己无法阻挡白起断粮道的时候,就明白大局已定了,这一战他的手段稚嫩,最主要就体现在大后方没保护好,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常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熟读兵法的赵括却犯了基本的错误。

可是此时的赵括也没有灰心,因为赵军有着绝对的人数力量,假如猛得反扑,秦国也不好受,最后说不定还有突围的机会。

事实上,赵军的优势还真的在于人数,所以秦昭襄王也赌上了国运,他临时发动征兵,就为了和赵军决一死战。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至九月,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

所以长平之战,秦军也根本不轻松,就算赵括再草包,常规的大军搏杀起码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变数,数十万赵军肯定会把秦军杀得一片血红,这种碰撞是对等的,因此秦昭襄王要做的,就是“顶住”,靠着河内郡的人口顶住,只要耗死赵军,他们就赢了。

严格来讲,长平之战没有赢家,因为最后的大战,就是双方最直接的肉搏,这种毫无计谋可言的战争,除了双方都损失人口以外,没有更多的意义。

最后,赵军终于坚持不住了,后勤的断绝让赵军陷入困局,最终演变成了内乱,而此时赵括也很“识相”地进行冲锋突围,也很“识相”地被秦军射杀。

赵括一死,赵军群龙无首,最后派出代表和秦军和谈,表示愿意投降,秦军自然应允。

事实上,秦赵两军这个时候损失相差无几,两军大概都是折损五万人左右(甚至秦军损失更大一点,很多士兵都是临时征召),因为都是最直接的肉搏战,而正是因为损失相差无几,白起认为根本就掌控不住这四十万降兵,秦军根本没有那么多力量来控制他们,于是他请求“坑杀赵俘”。

武安君计曰:“前秦已拔上党,上党民不乐为秦而归赵。赵卒反覆。非尽杀之,恐为乱。”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赵人大震。

严格来讲,杀俘这件事,根本就不属于“长平之战”的范畴内了,因为白起做的这件事情,和跑到一座城池中屠杀老百姓无异,整一个长平之战赵军总共损失“四十五万人”,而白起坑杀的就有四十万人,这意味着,白起坑杀的数量,乃是此前大战损失的“八倍”之多。

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就算赵军失败了,赵国也输得起,因为以往的“常规战”,就没有杀俘的先例,但是白起却违背道德如此行事,这才是让天下人想象不到的,假如知道白起会这样做,赵军的反扑也绝对会灭绝秦军,毕竟上升到了存亡之争,就没有人会软弱。

结语:

长平之战是一场惊世骇俗的大战,一个强大的军事变法国家,竟然因为一个君王的不甘而一步步走错,再加上赵括被“神化”的地位,一切都中了秦国的计谋。

而秦国在长平之战前后,都展现了一种“兵不厌诈”,甚至是“兵不论德”的特点,不管是此前的离间计,还是后来的诱敌深入、坚壁清野,以及最后的坑杀俘虏,这也让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倍受指责,毕竟种种行为和战国时代的“道德”的确是相去甚远。

赵括最终也成为了这一场战争的“背锅者”,他确实要负很大责任,但也不可能全部责任都在于他,当时的局势,赵括到底是有几分无奈,而他也没想到,自己最后还是赢不了,只能走向灭亡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纸上谈兵”让赵括背负了两千年的骂名。一说到赵括,许多人都会说,该人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典型教材,赵国之所以在长平之战大败,就是因为赵括率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造成的。事实真的如此,赵括就真的这么好骗吗?


其实不然。事实上,赵括并非只会“纸上谈兵”的纨绔子弟,而是真正的将军。长平之败,赵括有过,可廉颇亦有过。非但如此,赵国上下,相如有过,虞卿有过,平原君有过,而首要之过非赵王莫属。纵观秦赵大决战前后,赵国在重大战略决策上接连犯错,可谓是只知兵法却不识诡计,焉能不败?


长平大战缘起于“上党之变”。上党的突然易手,使得秦国苦心经营的河外优势在顷刻之间荡然无存。在这一轮秦赵博弈当中,赵国由于秦国的大意,一开场是占了上风的。但谁能料想,这个一开盘就取得的巨大优势,后来竟然反而成为了赵国的巨大包袱,致使赵国的战略战术一错再错,终致溃不成军。

赵国在占据上党取得军事优势的同时,也就承担了在博弈中“做出选择”的义务。本来是战是守唯赵定夺,可令人遗憾的是,面对事关国运的重大决择,赵国君臣前后矛盾莫衷是一,在这场“战略大考”当中交了一张不及格的答卷。


秦赵对抗当中,秦国的战略目标是非常清晰的:削弱乃至攻灭赵国,为秦扫平六国一统天下开路。而赵国的战略目标却是摇摆不定的:一方面,赵人深知秦强赵弱,赵国需要奋发图强方可求存;而另一方面,自阏与之战赵奢大破秦军之后,赵人便以“首胜强秦”自诩,心中怀有和秦国一争天下的豪情壮志。

占据上党俯瞰河内,就意味着赵国必须在坚守不出抵御秦军和大举进攻一分高下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战略当中做出选择。而且赵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做这个选择,上党之变就是秦赵大决战的开始。随着秦国大军隆隆开赴前线,赵国的选择空间在急剧的缩小:是以坚守保邯郸,还是以决战战争天下,赵国君臣需速做决断。


在这关键的时候,赵国两员大将廉颇和赵括在用兵的根本方略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议。廉颇主张深沟高垒坚守上党;赵括却提出集中已抵达上党的二十万精兵主动攻秦。一番争执后,廉颇以王命领军之权否决了赵括的提议。赵军依廉颇部署三线设防。

实际上,赵括的力主进攻并非是他急躁冲动的表现,而是他对局势有了深刻理解后提出来的正确意见,在当时的形势下,赵国唯有用军事来支持伐交,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以战求和”之效果。大方向没错,可赵括的进攻之策却是错的,若依赵括之策进兵,赵军的右翼便立遭白起暗设于沁水的三万奇兵伏击。赵括实战经验不足的弱点也在这次争论中暴露无遗。


赵国君臣上下的犹豫不决,给了秦国宝贵的时间调兵遣将压向上党,并在南线筑起高壁坚垒,双方这一对峙就是三年。赵国五十万大军兵屯上党,粮草消耗之大可想而知。再这样长期对峙下去,赵国一旦粮食欠收,便是坐困愁城之势,这时的赵国有点坚持不下去了,赵军有了急于决战的心情。

在听到未经证实的白起病重之传言后,赵孝成王立刻撤换了廉颇,起用了赵括。可是,三年对峙下来,上党形势已然大变,此刻再用赵括“弃壁垒壕沟而轻锐猛攻”,实在是为时已晚。世人都说是赵括的轻敌冒进,以致大败,可又有谁设身处地替赵括想想呢?这场战争其实是两国君主智力与毅力的较量,是赵孝成王先抗不住了,临场换将。对长平之败,赵括是有责任,但最大的责任更应该由赵王来负。


那么,赵括率领的45万大军又是怎样跳进白起包围圈的呢?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赵括到达前线后立即改变策略,开始向秦大举进攻,此时白起认为时机已经成熟。秦军主力佯装败退,并在长平东南构筑壁垒工事。赵括果然中计,追击秦军进入埋伏。此时两支秦军部队悄然出击,一支2.5万人去断赵括后路,另外一支5千骑兵去攻打赵军大本营。断其粮道。

白起将赵括团团围住,却围而不打,只出动骑兵反复骚扰,慢慢对付赵军。而赵括只能坚筑壁垒,等待救援。围困持续了46天,疲惫、饥饿不停地侵袭着赵军,腐蚀着赵军的战斗意志。秦王得悉赵军主力长平被围后,悉数征召15岁以上的男子组成临时兵团并亲往前线。从赵军两翼直插到赵军大本营背后。彻底切断了赵军的退路。


赵括意识到情势之危,将部队分为四个部分,殊死突围。此时战争已经进入到最惨烈的阶段。40万赵军被秦军团团围住,4次突围均告失败。惨状可想而知。疲惫,饥饿,伤病等一系列绝望在四处蔓延。这也许就是白起所期待的。绝望中的赵括决定组织最后一次突围。可在秦军坚不可摧的阵前,赵军一个个倒下……,赵括也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被射死。绝望的赵军最终被秦军彻底摧毁。


大国交兵,胜负常在战场之外。长平决战,赵国虽占先行之利,却未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从而陷入于己不利的长期对耗之中,关键时刻战略决策和军事指挥又连出昏着,当攻不攻,当守不守,大败亏输,原是当然。反观秦国,当守则守,当攻则攻,用兵伐交配合默契,战略决策清晰果断。

两国君王谋臣决策能力的高下和前线将士综合战力的比拼,优势都在秦国一边。此战秦国大获全胜,一举奠定扫平六国一统华夏的基础,乃是秦国战略博弈水平高出赵国一筹的结果,而决非对方将领一时冲动的侥幸。表面上的偶然性之下,隐藏着极为深刻的必然性。


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 侵权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秦国   河内   秦王   离间计   庙堂   包围圈   纸上谈兵   韩国   将领   计谋   兵法   战国   损失   优势   战争   能力   财经   万大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