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曾经以开玩笑的方式试探黛玉,打算把薛蟠推销给她,对她的这一行为你怎么看?

我鄙视宝钗的行为,这叫有眼不识金镶玉!

宝钗对黛玉的嫉妒也是收敛不住的,所以才有这么歪的鬼点子。

宝钗再怎么施展心术,都不及黛玉高贵。林黛玉的高冷是印在骨髓中的,不容贬低。

亏得宝钗想的出来,把她玩世不恭的哥哥推销给黛玉,无论黛玉本身或是以贾母为首的重要人等都会嗤之以鼻!

宝钗人微心却高,挤兑黛玉藏心机。

怎奈宝玉不领情,可叹黛玉随花去。




薛蟠想娶林黛玉这是事实,薛宝钗也希望林黛玉嫁给自己哥哥薛蟠,而自己就没有任何障碍的嫁给贾宝玉,对薛宝钗和薛蟠来说,结局实在是太完美了,所以薛宝钗试探林黛玉这件事,也是薛家打的如意金算盘,同时暗示了林黛玉将来可能被权贵人物争夺。

下面本文来详细解答这个问题。

薛宝钗试探林黛玉,让林黛玉嫁给自己的哥哥薛蟠,看下书中原文:

薛姨妈道:“你不厌我,就认了才好。”宝钗忙道:“认不得的。”黛玉道:“怎么认不得?”宝钗笑问道:“我且问你,我哥哥还没定亲事,为什么反将邢妹妹先说与我兄弟了,是什么道理?”黛玉道:“他不在家,或是属相生日不对,所以先说与兄弟了。”宝钗笑道:“非也。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来,我方才说你认不得娘,你细想去。”说着,便和他母亲挤眼儿发笑。黛玉听了,便也一头伏在薛姨妈身上,说道:“姨妈不打他我不依。”

薛宝钗薛姨妈母女二人和林黛玉说的这些话,根本就不是玩笑,而是内心就这么想的,因此像是用开玩笑的语气说了出来,林黛玉心中也非常明白,一家有女百家求,林黛玉自然不会生气,也不会同意嫁给薛蟠,假如林黛玉没有病死,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而林黛玉真的可能会被薛蟠抢去作老婆,林黛玉嫁给了薛蟠,也难逃死亡厄运,因为薛蟠这类的花花太岁,绝不会像贾宝玉那样对林黛玉百依百顺,林黛玉的小心眼,不是被气死,也可能被薛蟠虐待死。

读红楼梦,首先一定要认识到红楼梦这本书描写的是一场梦,这场梦是无数人被警幻仙子拉入了太虚幻境,每个人又都用多种不同的身份,经历了一场场梦境,然后又组成了一场大梦,这场大梦就是红楼梦。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用很多种身份做了几场不同的梦,林黛玉分别用晴雯,香菱的身份各做了一场梦,晴雯的结局病死了,香菱本来和冯渊是一对,结果香菱被薛蟠抢去做了小妾,最后又被夏金桂和薛蟠虐待而死,说明了一件事,林黛玉即使没有早亡,真可能如薛宝钗所说那样,嫁给了薛蟠,那么林黛玉的结局和香菱的结局是一样的,依然是死路一条,极可能被薛蟠虐待而死。

作者写薛宝钗想让林黛玉嫁给薛蟠,也是红楼梦留下的一个伏笔,未来的结局,也可以让林黛玉真的嫁给了薛蟠,贾家被抄家后最后败落了,薛宝钗嫁给了贾宝玉,林黛玉如果没死,薛蟠自然要打林黛玉的注意,贾宝玉也不再是什么宝二爷了,而薛家此时要比贾府强,薛蟠也不会再顾忌贾宝玉,拿出点钱来给王夫人,王夫人一定会做主将林黛玉嫁给薛蟠,也不会管林黛玉是做妻还是做妾,所以,林黛玉在红楼梦里如果真的没有死,那么林黛玉的结局才是最惨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被薛蟠抢去,因为书中有很多伏笔,暗示贾宝玉落魄后,被人抢夺过东西,冯渊被薛蟠打死,香菱被薛蟠夺走,香菱就是林黛玉的化身,石呆子的古董扇子,被贾赦和贾雨村夺走,石呆子影射贾宝玉是最明显的,石呆子的二十把古董扇子,原文说这些扇子上的画是“古人写画真迹,画的是湘妃、棕竹、麋鹿、玉竹……画上的这些其实代表的都是林黛玉,而林黛玉在红楼梦原文曾经说过贾宝玉是只呆鹅,贾宝玉本就是青埂峰下的一块顽石,所以石呆子就是贾宝玉,古董扇子就是林黛玉,贾府没落,贾宝玉落魄后,权贵一定是通过贾雨村的手,夺走了林黛玉,而猥琐的薛蟠在红楼梦当中代表的就是不学无术的权贵。

所以薛宝钗对林黛玉的试探,开玩笑的让林黛玉嫁给薛蟠这段话,暗示了林黛玉将来会被权贵从贾宝玉手里夺走的可能。




宝钗一直知道黛玉与宝玉之间的关系是不寻常的。

第二十七回,薛宝钗准备去叫林黛玉,因为看到了贾宝玉进去了,她便退了出来,就是因为她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做事常常不避嫌疑。

第二十八回,因为贾元春赐给了贾宝玉和薛宝钗一样的礼物,又因为薛姨妈对王夫人说,薛宝钗的金项圈儿是一个和尚给的,要找有鱼的人方为婚姻。薛宝钗便要远着贾宝玉,并且庆幸贾宝玉被林黛玉缠住了。

第五十七回,因为紫鹃说林黛玉要回苏州,便让贾宝玉失魂落魄,并大喊不让林妹妹走。

薛宝钗为何在深知宝玉与林黛玉之间情深难移的情况下,要说出薛蟠看中黛玉,准备聘黛玉的玩儿笑来呢?薛宝钗主要是想为哥哥的情意做一个了断。

薛蟠当初一见林黛玉“酥倒”,而薛蟠又是一个任性好强的,并不会因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感情而回避,就如同他不会因为秦钟与贾宝玉的感情而回避一样。相反,他还要去争一争,就如同她想争取柳湘莲的感情一样。

林黛玉不是香菱,薛蟠自然不会抢亲,他只能让薛姨妈代替自己想贾府提亲,薛姨妈是一个务实的,自然不会去做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当然,薛宝钗也不可能那样做。所以薛蟠想向林黛玉求亲的事情不了了之。

不过薛宝钗还是要问过林黛玉的,因为只有通过林黛玉的嘴去拒绝,才能够让薛蟠真正的死心,于是就出现了第五十七回薛宝钗开林黛玉玩笑的那一幕。

当然,林黛玉冰雪聪明,自然对薛宝钗的苦衷也是理解的。这也是为什么林黛玉听过薛宝钗的玩笑之后,并没有与薛宝钗翻脸的原因。




其实很简单,当我们平日生活中,大家公知某女与某男已经订婚,或者虽未定婚,但二人的关系已明朗化,是众人皆知的事,只是还未最后捅破这层窗纸时,一般的闺蜜间会打浑,调笑,以增加淡话的有趣性的一种有效的调味剂,对于作品来说增加可读性,更使人觉的有趣而引人入胜,吸引读者读下去,在这里曹雪芹并无多少意义,这是小儿女间相互打趣的一种方法,不必过分解读。

这更说明曹雪芹驾御语言的鬼斧神功。

一般戏曲小说,都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办法展开故事,而曹雪芹偏偏双线合股,更显出颜色的鲜艳,你看,薛宝钗的一句玩笑话,增加了多少笔墨,多少意趣,文字跳跃,又多美丽,生动,这是吸引人的一种高超的写作方法!

至与林黛玉与薛蟠好比,娇小姐与莽李魁一样有趣,这是不可能的。




很多人不喜欢宝钗,不是没有原因的。

宝钗就像那种隐藏很深的笑里藏刀的社会人,表面上的为人处事无懈可击,可是时不时流露出的稍嫌过分的玩笑,反映的恰是某种嫉恨的阴暗心理。

比如题主说的这件事。

在书中,这事发生在“慧紫鹃情辞试忙玉”之后。紫鹃用一个黛玉很快要回苏州老家的谎言,引出宝玉无可遏制的发狂,几乎是让贾府上下都看明白了宝玉对黛玉的一往情深。虽然碍于家族面子,以贾母为首的长辈咬紧牙关不承认宝玉的发狂是因为情根深种,而矫饰为宝玉和黛玉兄妹情深而已,但谁都知道其实就是宝玉爱极了黛玉。

宝钗自然也知道。实际上她那么聪明,比别人都更早发现了这个事实。


然而,当这件“风波”结束,薛姨妈在宝钗和黛玉面前闲聊“姻缘天定”的话题时,宝钗顺势对黛玉开了个不合时宜的玩笑。

宝钗对薛姨妈撒娇,黛玉开玩笑说刺激她这个孤儿呢,薛姨妈就安慰黛玉说其实自己很疼她。黛玉顺势说那就自己就干脆认薛姨妈当娘,而薛姨妈也很配合地表示同意,但宝钗出来打岔了:“认不得的。”

为什么认不得?宝钗开始故弄玄虚,问黛玉知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堂哥薛蝌都定亲了,自己亲哥薛蟠反而还没定亲?

老实的黛玉猜测是因为没有适当人选,宝钗挤眉弄眼地说不对,接着暗示那是因为薛蟠有心上人了,就是黛玉——所以不能让黛玉认薛姨妈当娘亲,否则就无法嫁给薛蟠了。


……宝钗笑道:“非也。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就下定了,也不必提出人来,我方才说你认不得娘,你细想去。”说着,便和他母亲挤眼儿发笑。黛玉听了,便也一头伏在薛姨妈身上,说道:“姨妈不打他我不依。”薛姨妈忙也搂他笑道:“你别信你姐姐的话,他是顽你呢。”宝钗笑道:“真个的,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

宝钗明明知道黛玉和宝玉心心相印,明明知道自己那不成器的哥哥根本配不上黛玉,那她为什么要在黛玉面前说这样的话?

有答主说万一试探成功,万一薛蟠真的娶了黛玉,那宝钗可就舒心了。一个大障碍解决,她可以顺利嫁给宝玉了。


但很显然,这个结果是不可能的。作为读者的我们都知道,虽然薛蟠对黛玉一见倾心,但是黛玉绝对不可能接受这个“呆霸王”,宝钗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又何必进行这种无谓的试探?

事实上,就连薛姨妈自己都说自己这个宝贝儿子配不上黛玉,只有宝玉才匹配。薛姨妈都那么明白,有什么理由聪明的宝钗不明白?

既然明白还非要说这些,只能说这个举动反映了宝钗深层次的阴暗心理:她就是想恶心黛玉。

虽然做得不露痕迹,但仔细分析还是看得出来的。

首先,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宝钗一心执行“金玉良姻”的计划,不仅仅是听从长辈的安排,还因为她自己也确实对宝玉动了心。


这不难理解,毕竟宝玉是宝钗在可选范围内的最优解了。除了身世、品貌、才学外,宝玉的温暖性格其实也是很容易让豆蔻年华的女孩子沦陷的。宝钗虽然世故,但也还是年轻女孩,还是向往一份美好感情的,而宝玉基本上可以满足。

无奈宝玉心中只有黛玉。当宝钗确认了这一点之后,虽然行为上表现为退缩,但心里肯定有失望和不甘,这也不难理解。

所以在她的潜意识里,对“情敌”林黛玉有一份敌意的。虽然因为她的理性和对宝玉的感情并不是特别深,这份敌意在明面上并不突出,但不等于不存在。

其次,以宝钗对人情世故的熟稔,她不可能不知道宝黛之间两情相悦,没有自己可以插足的缝隙,也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无论哪方面都配不上黛玉,硬要把两个人拉扯在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对黛玉的冒犯。


所以就连薛姨妈都不会说出这种对黛玉不尊重的话,而宝钗却看似没有多想地说出来了。本来以她的聪明,以及表面上和黛玉的友好程度,是不应该说出这些无意中有点贬损黛玉的话的。

但她说了。在明明应该聪明地善解人意的时候,她就突然不聪明了,不善解人意了。

这就是宝钗不讨人喜的地方。以上两方面的分析结合起来,不难看出宝钗这种行为表现出的就是深层的阴暗潜意识:即使知道自己和宝玉无望了,但就是不喜欢宝玉和黛玉在一起。哪怕不能做什么,有机会宣泄一下这份嫉恨,恶心一下“情敌”,还是可以的。

其实在书中,反映宝钗深层阴暗心理的例子不止这一个。


饭桌上,黛玉因为生宝玉的气走了,宝玉心神不定只想快点吃完饭去追黛玉,因为有王夫人在场,大家都心照不宣假装看不出来,只有宝钗一而再再而三地当众“提醒”宝玉快点吃饭、去哄林妹妹——明知王夫人不喜欢黛玉,当着王夫人的面这么说,不是存心让宝玉为难,让王夫人更加厌恶黛玉么?

清虚观张道士提亲被拒,宝玉和黛玉闹了一场别扭后重归于好,亲事落空的宝钗一腔郁闷无处宣泄,趁着宝玉言语中的无意冒犯大发雷霆,夹枪带棒地揶揄宝玉和黛玉演了一出“负荆请罪”——不就是当众暗示宝玉和黛玉过分亲密不守礼教么?这也是全书中宝钗最沉不住气的一次,知心大姐姐的人设差点没守住。

还有,一番不要看闲书的言论收买了黛玉的心,让黛玉真心实意拿她当好姐姐之后,面对袭人奉上的一杯茶,老实不客气地先拿起来喝了半杯,又直接把剩下的残茶塞到黛玉手中让黛玉喝掉,全程自然得看不出任何轻慢黛玉的痕迹——但实际上就是轻慢甚至是侮辱,只不过世故的宝姐姐利用了单纯的黛玉,知道此时一心把她当好友的黛玉是完全想不到这些动作有什么不妥的罢了。


种种貌似“无心”的不合时宜的例子,偏偏发生在号称最善解人意的宝姐姐身上,只能说,那就是隐晦地揭露了她对黛玉嫉恨交加、冷酷无情的一面。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海阔天空随便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宝玉   红楼梦   权贵   扇子   呆子   姨妈   阴暗   暗示   玩笑   聪明   结局   哥哥   姐姐   感情   自然   方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