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当皇帝后对他的哥哥怎么样?

对哥哥们怎样不知道,

但对他大哥唯一的儿子

是非常好!

对侄子好即是对大哥的交代。

侄子朱文正的爵位一直传至明末

朱文正的封地在广西桂林,现在他的府邸遗址还在,期间朱文正也曾恃宠而骄犯过事,但朱元璋看在大哥和侄子随他南征北战劳苦功高的份上并没有夺其封爵,这让他哥哥的唯一血脉得以延续,直至明末,几乎与明朝相始终。

追封

朱元璋的哥哥姐姐们在他起事前都已经去世,但朱元璋是最小的孩子,都受到过他们的照顾,所以称帝后对他们一一追封,这是个荣耀。不光是对亲侄子如此,对亲外甥李文忠(姐姐的儿子)也是荣宠有加。

通过这两件事,可以看出来了吧?朱元璋是有情有义的一个人!





谢邀

朱元璋一共有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因为朱元璋本身就是贫民家庭出身,所以对于自己的亲人并没有太多的猜忌防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都是怎么对待自己的哥哥姐姐的

一,大哥朱兴隆。

大哥原名叫朱重五,在朱元璋还是放牛娃的时候,因为发生了很严重的旱灾和瘟疫,再加上朝廷贪腐横行,无心赈灾,结果他父母和大哥都先后去世,朱元璋登基后追封大哥为南昌王,值得一提的是朱兴隆有一个很厉害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亲侄子朱文正,在朱元璋起兵之后,大嫂王氏便带着朱文正来投奔于他,朱文正跟随朱元璋后便展现出了他极具天赋的军事谋略和胆识,屡立战功,最著名的就是洪都保卫战,以区区四万的兵力抵挡住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85天的疯狂进攻,可以说洪都保卫战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经典的以少胜多的守城战,奠定了朱元璋战胜陈友谅,一统天下的基础。可惜的是后期朱文正对朱元璋的封赏不满,欲暗通张士诚密谋,即便如此朱元璋念及亲情和多年来的战功也没有杀他,只是将他软禁,后来还封了他儿子为靖江王,这也是明朝唯一的非朱元璋血统的藩王,可以说朱元璋对他大哥这一脉很厚道。

二,二哥朱兴盛。

二哥原名叫朱重六,在他大哥和父母死后,朱元璋和他二哥将亲人埋葬后,便不得不分开,各自逃生。可惜他二哥命不好,没等到朱元璋称帝那一天便早早去世了,他的儿子朱旺也死的早,后来朱元璋追封二哥为盱眙王,追封侄子为昭信王。

三,三哥朱兴祖。

三哥原名叫朱重七,史书对他的记载几乎空白,从朱元璋和二哥朱兴盛一起埋葬大哥和父母来看,并无三哥朱兴祖的身影,由此可以推测,三哥去世的时间应该比大哥更早,后来朱元璋追封三哥为临淮王。


除了以上三位哥哥以外,朱元璋还有两位姐姐,借这个机会也大体说一说吧!

首先是大姐朱氏,由于大姐出嫁的早,而且性格原因与娘家的往来也很少,朱元璋起兵后曾遭到元军的追杀,被迫逃到大姐家里避难,可是大姐夫妇怕连累到自己所以就没接纳朱元璋,这导致朱元璋后来对此耿耿于怀,一直不肯追封大姐一家,但血浓于水,而且大姐也早已去世,当年的那点怨气也都随着时间消逝了,最后他还是追封了大姐为太原长公主。


而二姐呢,她和大哥一样,也有一个很厉害的儿子李文忠,因为她当年嫁的人家家境还算好一些,所以常常接济朱元璋,朱元璋对此很感激,建国后追封她为曹国长公主,由于二姐去世的也早,朱元璋便把她儿子李文忠收养在身边,教他行军打仗,而李文忠也不负朱元璋的期望,多次领兵出征,立下赫赫战功,最后位列明朝开国第三功臣,洪武十七年,李文忠去世,被追封为岐阳王,谥号“武靖”,并配享太庙,可惜的是李文忠忠勇一世,却有个不成器的儿子李景隆,靖难之役后李景隆先是葬送朝廷主力大军,再打开城门出卖朱允炆,导致了朱允炆丧失江山,这都是后话了。

我是咸鱼,欢迎大家关注。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于贫农世家,也是出生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底层。朱元璋一共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大哥朱兴隆、二哥朱兴盛、三哥朱兴祖。

  • 朱兴隆

朱元璋的大哥原名是朱重五,后朱元璋为大哥改名为朱兴隆,并将大哥追封为南昌王。在公元1344年,淮北地区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和瘟疫,朱元璋的大哥和父母都因此先后去世。朱兴隆的妻子带着儿子朱文正逃荒而去。

朱元璋参加了红巾军以后,朱兴隆的妻子带着儿子朱文正投奔朱元璋。朱元璋也视朱文正如自己的儿子,将他带在身边一同领军作战,并屡立战功,被升为枢密院同敛。朱文正英勇善战,洪都之战中坐镇孤城抵挡住了六十万大军的进攻,军功卓越,更被朱元璋所看重。洪都之战后被提升为全军最高衙门“大都督府”的“大都督”。可惜后期朱文正对朱元璋的赏赐感到不满,因此暗自私通张士诚密谋。被朱元璋发现后,朱元璋念其军功卓越,又是大哥的儿子,多年来更是把朱文正当自己的儿子对待。因此朱元璋只是免去了他的官职,并将他软禁于桐城,最终郁郁而终。

朱文正死后留下了儿子朱守谦,朱元璋将当时八岁的朱守谦奉为靖江王,这也是非朱元璋儿子的明朝藩王。朱元璋也将大哥的长子朱圣保封为山阳王。

  • 朱兴盛

朱元璋的二哥原名叫朱重六,后来也被朱元璋更名为朱兴盛。在父母和大哥去世之后,二哥也和他分开各自逃命。不过二哥也没有撑到朱元璋称帝的那一天,早早离世,他的儿子朱旺也去世较早。朱元璋称帝后追封二哥朱兴盛为盱眙王,追封其侄子为昭信王,朱兴盛夫妇及其儿子也被安葬与安徽的凤阳明皇陵中。

  • 朱兴祖

朱元璋的三哥,原名朱重七,后改名朱兴祖。朱兴祖在史书中的记载很少,因此推断朱兴祖去世的很早,并且没有子嗣。公元1368年,朱兴祖被追封为临淮王。

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还有两个姐姐。大姐被追封为太原长公主;二姐被追封为曹国长公主。并将二姐的儿子李文忠收养在身边,被追封为岐阳王。

朱元璋对待血浓于水的亲人,非常的尊敬和重视。还特意在老家凤阳建造明皇陵,把自己的父母和哥哥们的墓都迁入皇陵,使后人祭拜。




朱元璋有三个哥哥,分别是大哥朱重五、二哥朱重六、三哥朱重七。


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他的原名,并不叫朱元璋,而是叫做朱重八,这个名字与他三个哥哥的名字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数字不一样,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并不是因为他们家族的特色,而是在朱元璋小时候,像他们这种穷苦人家,连名字都不配拥有。

元朝末年,只有像当官的或者读书人,才有资格取名字,若是穷苦人家有孩子出生,一般都是找个数字来代替,比如朱元璋的祖父叫做朱初一,父亲叫做朱五四,而他和三个哥哥,就是五六七八。

虽说出身贫穷,但架不住朱元璋逆天改命,硬是从开局一个碗,打到了坐拥天下,成为了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既然当年的朱重八都成为皇上,那他的哥哥们是不是也会沾沾光?最起码也弄个王爷来当当?

事实上,朱元璋的这三个哥哥,确实被封为了王爷,不过只是挂名的王爷,因为这三位也是福薄之人,早在朱元璋没当上皇帝之前,三个人就早早去世,对于小老弟朱元璋对自己的封赏,也是无福享受。

之所以朱元璋的三个哥哥死得早,实在是他们家里,曾经真的是太穷了,穷的父母去世都没钱安葬,穷的大哥饿死,二哥远走异乡,三哥当了个倒插门女婿,最终使没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弟弟朱元璋,成为了开国之君。


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也是一位多子但少福之人。

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中,向来追求多子多福,认为如果儿子众多的话,就能让日子过得更兴旺,安徽濠州的农民朱五四,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朱五四的祖上,并非安徽濠州人,而是远在江苏的句容人,不过在其年幼时,朱五四的父亲,也就是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从句容迁居到了泗州盱眙(今江苏盱眙),而在朱初一死后不久,朱五四就又迁居到了安徽濠州。

之所以前后两次迁居,没别的原因,就是为了讨生活,朱五四也没别的什么手艺,但种地是一把好手,但由于天灾和兵祸,原本的天地要么被毁坏,要么被占领,只得寻找能耕种的土地,以此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在安徽濠州安定下来后,朱五四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佃户,为地主刘德家种地,每日里辛勤劳作,虽说大部分收成都交给了刘德,但也勉强能养活自己的一家老小。

朱元璋和他的三个哥哥,两个姐姐,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日子虽然清贫,但家有父母,自己和哥哥们也逐渐长大,日子还是很有奔头的。

假设没有意外,想必朱元璋和哥哥们日后会继续他父亲朱五四的老路,成为一个合格的佃户,娶妻生子,重复劳作,过完这一生。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安徽多地发生大旱,其中濠州最为明显,大旱导致庄稼颗粒无收,农民无以为继,被饿死的不计其数,此时又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元政府自保尚且十分困难,更别说赈灾了。

因此,朱五四一家,终于在这场天灾前没能扛过去,当年四月,先是朱五四在初六那天被饿死,紧接着,朱元璋的大哥朱重五在初九那天也被饿死,大哥没死多久,其长子也被饿死,到了当月二十二,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在放心不下这个家的不舍中,也撒手人寰。

一个月之间,朱元璋失去了多个亲人,这种惨状,在现在是无法想象的,但都真实的发生在小小的朱元璋面前。


即使是十分悲痛,但日子还要过,首当其冲的,就是想办法将父母亲人安葬,为此,朱元璋求爷爷告奶奶,想给父母找一块坟地,本想地主刘德会大发善心,结果被一顿臭骂,赶了出来。

最终,还是同村人刘继祖看朱元璋可怜,于心不忍,将自家的一块闲地赠与他,方才解决了朱元璋安葬父母的事情。

因为三哥朱重七早就“倒插门”,大姐和二姐也已嫁人,因此,在安葬完父母后,朱家就仅剩朱元璋和他的二哥朱重六,为了活下去,二哥远走他乡,自此杳无音信,而朱元璋则成为了皇觉寺的一个小沙弥。

皇觉寺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最起码有口饭吃,可没过几年,时局更乱,各地起义暴动频发,而朱元璋幼时的小伙伴汤和,在参加红巾军后,就写信邀请朱元璋一同前来。

这封信,差点要了朱元璋的命,但也改变了朱元璋的命运。

在接到信最初,朱元璋本无意前去,毕竟他也只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人就会怕死,看过信之后,犹豫良久,想着从长计议再说,谁知道,这件事被庙里的几个和尚得知,便要前去官府举报朱元璋与义军来往。

幸亏一个与朱元璋关系较好的和尚,偷偷将情况告诉他,朱元璋被逼无奈之下,将信烧毁,连夜就前往濠州城里,投奔驻扎在此的红巾军郭子兴。

自此,朱元璋算是正式的走上了反抗元朝的道路,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在公元1368年,朱元璋与南京称帝,年号洪武,建立大明,是为明太祖。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当年的穷小子朱重八,如今成了一国之君,那么作为他的直系亲属,也自然成为了皇亲国戚,估计朱五四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家有一天会和“皇”字有关系。

但即使成为了皇族,朱元璋的亲人们也基本上无福享受,因为大多数已经不在人世,饿死或者病死,总之,朱家基本上没什么人了,虽然朱元璋将三个哥哥以及父母均进行了追封,但这也改变亲人不在的事实。


那么,朱元璋是怎样追封他三个已经死去的哥哥呢?

大哥朱重五

朱重五,又名朱兴隆,不过这个名字,是朱元璋当皇帝之后,嫌大哥之前的那个名字老土,因此就把大哥的名字改为朱兴隆。

朱重五死的时候,父亲朱五四刚死不久,两个人相隔也就三四天,一个是四月初六,一个是四月初九,死因均是饿死。

在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追封大哥朱重五为南昌王,朱重五有两个儿子,长子也在当年饿死,只有次子活了下来。

说到这个次子,也算是大大有名,他就是在洪都保卫战中一战成名的朱文正,也就是说,朱文正是朱元璋的亲侄子。

洪都保卫战是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一场较为关键的战役,守将朱文正在兵力极少的情况下,硬抗陈友谅数十万大军近三个月,创造了历史上保卫战的经典案例,也为当时的朱元璋争取了很大的时间。

不过,这个原本应该一飞冲天的军事奇才,却在后期骄横跋扈,因为封赏问题,与朱元璋闹不和,以至于想投靠张士诚,气的老朱几乎杀了他,念及他是大哥唯一的后人,最终将他幽禁,朱文正也因此郁郁而终。

二哥朱重六

朱重六是在朱家人都去世后,唯一和朱元璋相依为命的亲人,其父母就是他和朱元璋一同安葬的,但在安葬完父母后,为了讨生活,朱重六远走他乡,而朱元璋则参加了起义军,之后兄弟二人再无消息。

直到朱元璋当了吴王之后,自己的二姐夫李贞带着儿子李文忠前来投奔,朱元璋从李贞的嘴里才知道,二哥朱重六早就病逝在异乡,曾经也有个儿子,叫做朱旺,不过因为营养不良,也早早夭折。

所以,朱重六也是没能熬到自己弟弟当皇帝的那一天,为此,朱元璋也是十分唏嘘,将二哥朱重六改名为朱兴盛,追封其为盱眙王,将自己那个早夭的侄子追封为绍信王。


三哥朱重七

朱重七在史料中记载很少,包括在朱五四夫妇埋葬时,也没有他的身影,应该是在父母尚在时,因为家境贫寒,当了上门女婿。

不过,既然在父母去世时都没有出现,想必朱重七应该也是在当时的天灾人祸中或是饿死或是病死,总之,他也没能看到自己弟弟登基称帝。

朱元璋登基后,将三哥朱重七改名为朱兴祖,追封其为临淮王。

朱元璋还有两个姐姐,虽然同样是朱元璋的至亲,但是在朱元璋当皇帝后,待遇确实差别极大。

大姐早早的就出嫁,嫁给了邻村一个叫做王七一的男人,不过婚后因为日子也过得很艰难,因此也很少顾及娘家,毕竟当时谁都过得不容易。

但最让朱元璋记恨的,是他在参加起义军后,某次被敌兵追赶,想逃到大姐家寻求暂时的庇护,但大姐和大姐夫却因为怕连累自己,直接拒绝了他,虽说最后朱元璋也逃出生天,但也因此对大姐极为恼火,并在和二姐相认后,将二姐称为大姐。

大姐没有子嗣,朱元璋登基后,也没有对大姐追封,直到侄子李文忠,也就是二姐的儿子有次回乡祭祖,百般哀求之下,朱元璋才极不情愿的追封大姐为太原长公主。

而朱元璋的二姐,明显就和朱元璋的感情好多了。

二姐名为朱佛女,嫁给了盱眙人李贞,李贞和朱佛女夫妇,对娘家十分的照顾,虽然都是穷苦人家,但也竭尽所能的进行帮助,因此,小时候的朱元璋就十分喜欢二姐夫妇二人。

不过二姐也是一个无福之人,在生下儿子李文忠不久,便因病去世,享年36岁。

朱元璋称帝后,先是追封二姐为孝亲公主,之后又改封为陇西长公主,最后因李文忠被封曹国公,又将二姐改封为曹国长公主。

二姐夫李贞,在朱元璋还没当上皇帝时就前来投奔,其子李文忠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成为了大明的开国功臣,位列国公,而李贞却没有太大志向,当了个闲散的公爵,后半生逍遥富贵,得了善终。


小结:

朱元璋可以说是历朝历代的帝王中,起点最低的一个,与他类似的,也就是汉高祖刘邦,但刘邦大小还是个亭长,而朱元璋却家里人几乎死绝了,正是因为他品尝过亲人离去的痛苦,才会在当皇帝之后,对自己的至亲非常好,但虽说一个个封侯拜相,却也不能让他们起死回生,也是心里安慰罢了。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父亲名叫朱五四,朱元璋发迹后,将他父亲的名字改为朱世珍,母亲陈氏。朱世珍夫妻俩一生共生育了子女6人,其中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大儿子朱重五,后更名为朱兴隆,娶妻王氏,育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朱圣保,次子朱文正。

二儿子朱重六,后改名为朱兴盛,妻子姓名不详,有一个儿子朱旺,但很早就去世了。

三儿子朱重七,后更名为朱兴祖,过世较早,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大女儿嫁给了佃户王七一,但没有生育就去世了。

二女儿嫁给了李贞,儿子李文忠。在李文忠5岁时,其母去世。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25岁参加参加郭子兴领导的农民起义队伍红巾军,改名为朱元璋。

(朱元璋像)

从朱元璋一家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他的确出生贫苦百姓家庭,甚至都没法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所以只能以兄弟的排行,或者出生的年月为名。

但朱元璋似乎注定非凡,从他出生时就发生了一连串奇异的事件。

传说朱元璋出生于农历八月初八,佃户朱世珍夫妻俩正在东家刘德的田地里忙活。妻子陈氏只觉得肚子一阵绞痛,赶忙起身往家赶,但还没有回到家,就在途中的二郎庙里生产了。当晚,朱元璋家的茅草棚里突然冒出红光,众乡邻以为朱家失火,纷纷赶来相救,却虚惊一场。

朱元璋生下后不会吸奶,肚胀如球。朱世珍非常着急,但无钱延请医生,只好将他抱到附近的寺庙,求和尚施以援手。但和尚却笑呵呵地说,今晚子时前,此子自会吸奶,肚胀也会消失。

果不其然,到晚上时,朱元璋居然张嘴吃奶了,几天后,腹胀也痊愈了。

公元1368年,40岁的朱元璋经过十多年的南征北战,终于将统治了中原近一个世纪的蒙元人赶回了草原,建立了明朝,在南京登基,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为了巩固大明江山,大肆屠杀功臣,造成了很多的悲剧。那么,他又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的呢?

(朱元璋起义图)

实际上,朱元璋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没能活到他即位的那一天。

大哥朱兴隆死于1344年,因旱灾和大面积的蝗灾,导致瘟疫流行。朱兴隆和父母都没能挺过来,先后离世。朱元璋和二哥向邻居刘继祖要了一块地安葬了父母后,就各自逃命去了,嫂子王氏也带着年幼的侄儿朱文正亡命天涯。

朱元璋在称帝后,于洪武元年追封朱兴隆为南昌王。当年因灾失散的嫂子和侄儿后来投奔了朱元璋,朱元璋视朱文正为己出,将他留在身边,多有照顾和培养。

朱文正后来成为了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任职大都督,节制所有军事,在军中的地位仅次于朱元璋。尤其是在和陈友谅的洪都大战中,以区区4万兵力坚守洪都85天,创造了历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为朱元璋赢得了宝贵的战略时间。

但在此次战役之后,朱文正认为朱元璋赏罚不公,投靠了张士诚,被朱元璋提前获知,遭软禁,在牢里郁郁而终,年仅29岁。朱文正死后,其子朱守谦被朱元璋封为靖江王。

(朱文正剧照)

二哥朱兴盛被朱元璋追封为盱眙王,其子朱旺被追封为昭信王。同时,诏令专人将朱兴盛一家的遗骨,葬入了位于安徽凤阳的明皇陵中。

三哥朱兴祖被朱元璋追封为临淮王。

朱元璋的大姐后来虽然被封为太原公主,但传说当年朱元璋被元军追杀时,大姐见死不救,朱元璋心生怨恨,本不打算追封。直到洪武三年,李文忠回乡祭母,发现其姨母夫妇的坟墓早年被人糟蹋,已惨不忍睹。朱元璋迫于压力,才对大姐夫妇予以追封,封姐夫王七一为驸马都尉。

二姐虽早逝,但留下了儿子李文忠,父亲李贞带着他历经颠沛流离,才在滁州找到了已是红巾军将领的朱元璋。后来,朱元璋一直将李文忠带在身边,着力培养。李文忠最终成为了明朝有名的开国功臣,官至大都督府都督、荣禄大夫,兼主管国子监,被封为曹国公。

1384年,李文忠病逝,朱元璋追封其为岐阳王,配享太庙,其子李景隆承袭曹国公爵位。

纵观朱元璋一生,杀伐不断,以冷血残酷著称。但他对待手足还算不错,充满了仁慈之心。

(参考资料:《明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盱眙   皇帝   兴隆   明朝   哥哥   都督   安徽   侄子   兴盛   大姐   大哥   儿子   姐姐   父母   公主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