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1389年,蓝玉出征北元。半夜冲进北元王妃的帐篷,侵犯了她。王妃羞愤下自缢而亡。朱元璋大怒,蓝玉却不以为然: “我活捉了八万蒙古贵族也有罪?一个女人算什么?”

虽然北元是战败国,可是作为一国之主的妃嫔,理应由朱元璋来决定她的命运。

朱元璋本想招降北元,将其纳为自己的附属国。

蓝玉的行为激起了北元从贵族到平民的愤怒,破坏了朱元璋的筹划。

众所周知,朱元璋脾气暴躁,杀人如麻,对待臣子从不手软,闻知此事勃然大怒。

蓝玉却并不惧怕,甚至在他得胜回朝的路上,又做了一件大逆不道之事。

回京途中,蓝玉连夜抵达喜峰关,等不及守城官吏开门,就命令属下一炮轰开喜峰关的大门,洋洋自得地入了城。

这不禁让人感到迷惑,蓝玉为何如此嚣张大胆,对朱元璋毫不畏惧呢?


一、蓝玉是大明王朝最杰出的将才

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蓝玉渐渐脱颖而出。

从1371年开始,蓝玉南征北战,四处征伐。

从四川到蒙古,从河北到西蕃,经过八年的征战,蓝玉被封为永昌侯。

此后蓝玉又攻打云南,占领大理,因为骁勇善战,用兵如神,得到朱元璋的垂爱,蓝玉之女被册封为皇十一子蜀王朱椿的王妃。

只要蓝玉参与过的战役,从未有过败绩,可谓是常胜将军。

晋升为大将军后,蓝玉领兵大破北元,在这一场战役中,蓝玉显示了过人的智谋和勇气。

当时,蓝玉带领十五万明军北征沙漠,深入敌穴。探知北元皇帝在捕鱼儿海后,蓝玉令军队日夜兼程,不见烟火,赶到捕鱼儿海南边。

白天风沙飞扬,遮掩了明军的行踪。

元军也没有料到明军竟然敢深入沙漠,因此毫无防备。

深夜,蓝玉派一队前锋逼近敌营偷袭,大军随后紧紧跟上,将元军一举击败。

这一战,明军俘获北元贵族近八万人,并得到了大量金银珠宝、牲畜。

北元的军事力量遭受重创,几乎一蹶不振,此后多年再也不敢骚扰大明王朝的边境。

蓝玉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在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徐达、常遇春去世后,蓝玉成为当之无愧的武力值担当。

一次又一次的胜利,点燃了蓝玉的嚣张气焰。败军俯首称臣的狼狈模样,让蓝玉误以为自己天下无敌。群臣和君王的赞誉,给了蓝玉有恃无恐的错觉。

朱元璋对蓝玉确实非常器重,将他比作汉武帝时候的大将卫青。

朱元璋是出了名的心狠手辣,从不因为臣子有功就原谅他的过失。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丞相李善长,他是大明王朝开国六大功臣之一,为大明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可是,在李善长77岁时,朱元璋以谋逆罪处死了他,并诛杀他全族七十余人。

蓝玉的功劳相比李善长还稍有不如,而他侵犯元妃,炮轰大明关卡都不是小罪。

可是朱元璋却对蓝玉格外开恩,只是将原本想封给蓝玉的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并将蓝玉的过失刻在免死铁券上。

这样的惩罚既不伤筋动骨,也达不到侮辱贬低的效果。

如果仅仅是因为蓝玉是个难得的将才,朱元璋是不会对他如此宽容的。

蓝玉之所以这样骄纵,更主要的原因是他背后有一个大靠山。

二、蓝玉背后的大靠山

朱元璋生性多疑,几乎连睡觉都要睁着一只眼睛,生怕别人害了他。

唯有一人,能让朱元璋完全放下戒心,甚至将自己的所有资源心甘情愿地与他共享。

这人就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

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是大明王朝的继位原则。朱标刚出生就被视为大明王朝的下一代帝王。

朱元璋为了这个儿子不惜倾尽所有,期望大明王朝在朱标的手中能够辉煌繁盛。


朱标五岁时,朱元璋就安排了文臣之首宋濂做他的老师。

十三岁时,朱标被册封为太子。

为了培养出一代明君,朱元璋全方位地为朱标配备了顶级资源。

太子的文科老师是左丞相李善长,武科老师是右丞相徐达,负责太子安全的是常遇春。

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如刘伯温、汤和、邓愈、冯胜等人都是太子府的属官。

在徐达、常遇春、刘伯温、冯胜、李善长、邓愈相继离世后,蓝玉作为顶尖的将才成为朱元璋寄予厚望的未来帝王的辅佐者。

蓝玉除了具有超强的军事能力外,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朱标忠心耿耿。

蓝玉姐姐的女儿常氏嫁给了太子朱标,蓝玉是朱标妻子的舅舅。

而蓝玉的女儿又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盘根错节的亲戚关系,让蓝玉家族和朱元璋家族的联系异常紧密。

朱元璋相信,蓝玉会是朱标最坚定的支持者,也是朱标最信任的臣子。

朱标继位后,蓝玉将会辅佐他维持大明王朝稳定,为大明王朝开疆拓土。

而这样能干又忠心的悍将,实在是可遇而不可求,没有人可以替代他。

因此,朱元璋虽然对蓝玉的狂放有所不满,却能够对他一忍再忍。

蓝玉对此心知肚明,只要自己不造反,朱元璋就不会将他问什么重罪。

朱标只要好好活着,蓝玉就会安然无虞。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蓝玉的靠山倒塌得如此意外和突然,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三、蓝玉之死

1392年,太子朱标偶感风寒,竟然一命呜呼。

他的死宛若一个核弹在大明王朝爆炸,炸得整个朝廷几乎翻天覆地。

向来刚强的朱元璋嚎啕大哭,大半生的心血付诸东流,任谁也难以承受这个打击。

从悲痛中恢复过来,朱元璋开始考虑大明江山的未来。

左思右想,朱元璋跨越过儿子们,选择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作为皇太孙。

朱允炆只有15岁,孱弱幼小,又毫无从政经验。

朱元璋已经64岁,不可能再像培养朱标一样,呕心沥血地培养下一代继承人。

他只能采用短平快的手法,迅速除掉朱允炆继位后可能面临的所有威胁。

特别是那些曾经为朱标准备的助力,个个都是精挑细选的顶级人才,可是幼小的朱允炆是否能够驾驭得了他们呢?

一个接一个地掂量过去,太多的人都让朱元璋很不放心。

其中,蓝玉是让朱元璋最为担忧的一个。

他突然想起有一次蓝玉借着酒劲对百官夸口: “我的兵谁也指挥不动,只听我的号令。”

当时以为蓝玉只是吹牛,没想到朱元璋到蓝玉军营中视察,让几个士兵退下去,没想到他们竟然真的不听号令,直到蓝玉亲自指挥后,他们才退出军营。

这让朱元璋感到既讶异又不安。

蓝玉所做的那些忤逆之事一件件浮上朱元璋的心头,这样的人,朱允炆根本对付不了。

如果自己不在了,朱允炆继位后,蓝玉不可能听从朱允炆的号令。

再深入想下去,蓝玉外甥女常氏死得早,她留下的一子叫做朱允熥。因为比继室的儿子朱允炆年龄小,因此失去了继承大统的资格。

毫无疑问,蓝玉更倾向于选择朱允熥继承皇位。

桀骜不驯,胆大妄为,却又拥有超强的军事才能。这些元素组合在一起,朱元璋不禁心惊肉跳。


蓝玉的存在,就是埋藏在大明江山的不安定因素,必须除之而后快。

眼看自己年岁已高,时日无多,朱元璋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制造了“蓝玉案”。

在朱标死后的第二年,朱元璋只用了80天,就诛杀了与蓝玉有牵连的15000多人。

蓝玉是死得最惨的一个,他被人剥皮填草,悬挂在城墙上示众。

朱元璋给蓝玉定的罪名是“谋逆罪”,可是不仅没有蓝玉的口供,其他人的供词也是破绽百出。

蓝玉家的染匠交代,蓝玉让他帮忙采办武器,待日后成了大事,就会让他升官发财。

仔细想想,作为大将军的蓝玉再蠢,也不会让一个染匠去置办武器,甚至还将“自己要谋逆”挂在嘴上,逢人便说,极不可信。

其实蓝玉是否真的谋逆并不重要,在君权至上的时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蓝玉显然明白这个道理,他被抓后,甚至都没有为自己辩解一句,而是沉默地奔赴刑场。


生命的最后关头,如果他回想起曾经意气风发征战沙场的旧日时光,心中一定是五味杂陈。

那些用汗水和鲜血换来的荣耀,就因为自己的嚣张跋扈而如云烟般消散。

如果他能够隐忍低调一些,会不会能够得以善终呢?

对于蓝玉的死,你是如何看的呢?




明朝名将蓝玉,他是常胜将军常遇春的小舅子,深得常遇春兵法的真传。如果说常遇春是一个高傲的人,那蓝玉则可以说是一个狂傲的人。

蓝玉作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大将军,却因为自己狂傲的性格和肆意妄为让自己丢了性命,确实让人扼腕叹息。

蓝玉到底干了些什么荒唐事让朱元璋痛下杀手呢?

一、霸凌北元王妃

蓝玉在攻陷北元王朝后,他以胜利者的姿态肆虐一切。牛羊战俘无数,连元主的老婆也被他欺负了。怎奈这位北元王妃也是性情刚烈之人,被霸凌后的王妃羞愧自尽而死。

按理说,哪怕元朝是战败者,但对于战败方的王妃,将领不是应该把她们交给朱元璋定夺吗?

蓝玉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倚仗军功无视朱元璋,而且此举也违背了朱元璋下达的民族政策。因为朱元璋不仅要征服元朝统治者,更要征服元朝人的心。

蓝玉的行为简直就是在给朱元璋和明朝抹黑,对此朱元璋当然是非常愤怒。但是考虑到蓝玉的功劳实在太大,朱元璋并没有过多的责罚他。

二、蓝玉班师回朝强攻自家城门

得胜班师的蓝玉不可一世,由于蓝玉的北伐大军班师回到喜峰关的时候已是深夜,他嫌守城将士开门慢了,直接让自己的将士强攻城门,对自己的城池破门而入还引以为傲。

这种行为在朱元璋看来简直是丝毫不能容忍,连自家城门都等不及要强攻了,保不定蓝玉哪天会不会强攻京城呢?

所以朱元璋就此下定决心要除掉蓝玉,本来准备要封蓝玉为梁国公的,也变成了凉国公,这是朱元璋要对他下手的预警。

蓝玉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优秀将领,但他太过于居功自傲,认为拿下了元朝,霸占一个王妃似乎没什么大不了。可这在皇帝看来可是绝对的原则问题,因为君和臣的关系绝对不可逾越。

笔者认为蓝玉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霸占蒙古王妃,一是因为他居功自傲,以为朱元璋不会拿他怎么样。另一个原因则是在于蓝玉的性格,说白了他还是一个鲁莽的粗人,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考虑后果。班师回朝的蓝玉张狂到什么地步呢?

他曾公开对朱元璋表达不满说:

我不堪太师耶?

意思就是说,朱元璋给他封的官职不够大,以他的功劳和能力难道不应该当个太师吗?

朱元璋忍无可忍,最终命令锦衣卫找机会以谋反的罪名除掉了蓝玉。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此言不虚。蓝玉因其狂傲和鲁莽的性格,行事骄纵不法,从一代名将到位及人臣,再到身败名裂,最终被凌迟处死灭三族,死后还被朱元璋录入《逆臣录》,真是让世人嘘唏不已。




洪武21年,蓝玉色心大起,但他的手段太激烈,最终,王妃羞愤难耐,选择自尽。朱元璋勃然大怒,可蓝玉不以为然,他知道,朱元璋不敢杀他。

蓝玉是明朝著名将领,也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深得常胜将军常遇春的真传。

洪武21年,蓝玉率领15万军队北上征元,大获全胜。元主的儿子、公主、妃嫔等都沦为阶下囚。

按照朱元璋的计划,蓝玉应当把这些人妥善带回来。毕竟,他派兵北伐征元,破蒙古一带,目的就是想要征服这个民族,而不是杀人掳掠。

然而,蓝玉却破坏了他的计划。

当时,蓝玉既不上报朱元璋,也不听身边人劝阻,当即对着元主妃嫔下手,手段激烈,最终导致元妃自尽,民怨沸腾。

纵观整个明朝,敢越过朱元璋,直接侮辱敌军妃嫔的人,只有蓝玉一个。

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答案很简单,他非常清楚,朱元璋不敢杀他,也不会杀他。

其一,蓝玉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

蓝玉敢霸占蒙古王妃的第一个理由,是他的地位无人可以替代。

他知道,朱元璋不会因为这件小事找自己麻烦。

历史上真实的蓝玉,有勇有谋,屡立战功。

在《明史》的记载中,蓝玉饶勇略,有大将才”。

可见,蓝玉是个有真才实学的大将军。

  • 洪武7年之前,蓝玉大多以副将之名,外出征战;

  • 洪武7年之后,蓝玉开始担任主将,带兵打仗,并且履立奇功,如:先后俘获元国公贴里密赤、征讨西蕃的叛变动乱等。

洪武12年,因军功卓著,蓝玉被册封为永昌侯。自此,他成为了公认的军事天才。

被封为永昌侯的蓝玉,没有躺在功劳簿上睡觉,而是继续征战,且所向披靡:

  • 洪武14年,蓝玉以左副将的身份,南征云南,不战而拿下昆明,而后攻下大理,平定滇池……回朝后,被朱元璋大加封赏。

  • 洪武21年,蓝玉已成明朝当之无愧的大功臣,此时,明朝的头号战将徐达、二号战将常遇春相继去世,蓝玉也成了明朝大将第一人。

他的地位,无人能与之争锋,也无人能取而代之。

而这一年,正是蓝玉霸占蒙古王妃的年份。

洪武21年,元顺帝的脱古思帖木儿继承皇位,骚扰明朝边疆,朱元璋派蓝玉出征,决心一举破元。

整整15万大军,都归蓝玉一人掌控。

蓝玉没有辜负朱元璋的信任,在他的指挥下,大军运动自如,从情报到行军,基本一气呵成。

这场大战,大获全胜:太尉蛮子被杀,部众投降,元主及太子的妃嫔、公主,3000多官属人员、7万7多男女被俘虏。

此外,蓝玉的战利品还有以及宝玺、符敕、金银印信、15万多头马、驼、牛、羊……

不久之后,蓝玉又攻占哈剌章营,获人、畜六万。

这样的功绩,堪比已经去世的徐达、常遇春。

此时,蓝玉是明朝唯一活着的战神,朱元璋需要他,绝不会因为侵占皇妃这样的小事杀他。

其二,蓝玉的亲缘关系稳固,牵一发而动全身。

蓝玉敢霸占王妃的第二个理由,是因为他的亲缘关系稳固,朱元璋要动他,就是动整个功臣集团,会导致朝廷动荡。

蓝玉是响当当的皇亲国戚。

他是常遇春妻子的弟弟,而常遇春又是太子朱标的岳父。换言之,蓝玉就是朱标的舅父,而且深受太子朱标的信任。

太子朱标,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打压蓝玉,就等于打压太子的势力。

朱元璋巴不得儿子能扛起大旗,又怎么可能动手摘除儿子的羽翼呢?

另外,蓝玉还和开国功臣冯胜、常遇春家族有密切的姻亲关系,大家抱团取暖,根基稳固。

冯胜,在开国功勋中,被朱元璋列在了第三位。

诏列勋臣望重者八人,冯胜居于第三。

常遇春的长子娶了冯胜的女儿,次子和三子分别与开国武将胡大海、吴良的女儿联姻。而蓝玉与开国武将叶昇是姻亲,又试图与曹震结亲。

此时,朝堂之上,基本形成了以常家为大核心、蓝家为小核心的联姻圈。

这种抱团现象,的确有功高盖主的危险,但也让皇帝不敢轻易处罚他们。

而蓝玉的女儿,还是蜀王朱椿的王妃。

这种里三层、外三层的亲缘关系,让蓝玉成了朱元璋的自己人,只要他不想着造反,就算把俘虏过来的妃嫔、公主,都侵占了,也不会受到任何实质处罚。

其三,朱元璋的优待,给了蓝玉信心

有句话说得好:别人对你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你自己允许的。

蓝玉敢霸占王妃的第三个理由,是因为朱元璋一直优待他,他已经打心眼里认为,他做任何事,都会得到朱元璋的宽容。

换句话说,某种程度上,蓝玉欺凌蒙古王妃,是朱元璋“允许”的。

明朝开国初期,朱元璋对武将很优待活着的给爵位、死了的封谥号,允许他们畜奴,赐予他们实权,田宅财物、法律特权、子弟世袭权等给了他们。

对于开国武将们的子女,朱元璋也特别注重奖赏和联姻16个女儿,八个嫁给了开国武将的后代。而开国武将的女儿、孙女们,也都嫁给了朱家皇子。

开国武将们利用身份,横加干预地方政治,甚至影响百姓生活,赶出抢占民田、强抢民女的事情,朱元璋也都不做任何处置。

当时,很多武将强抢民女,逼良为娼,朱元璋基本上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濂全集》:台临海王参理妹有姿色,许适嵊县竺氏,其内兄方敬觇其将嫁,夜率众劫至家,逼为妻。王诣永嘉侯朱亮祖讼,事下邑,方贿吏欲傅轻典。君(熊鼎)知有贿,急逮吏治之,吏具状,竟至方死葬,而归女竺氏。

在这种状况下,蓝玉理所当然认为,朱元璋不会因为侵占王妃,而处罚他。

此前,蓝玉也做过很多比这还要过分的事情,比如纵容手下横行霸道、偷偷开始畜养庄奴、抢占民田、赶走查问御史……而朱元璋都没有处罚他。

很自然,蓝玉的气焰就更嚣张了。

北上破元时,蓝玉抓到元妃后,不假思索地霸占,在回朝途中,甚至直接闯大明关卡……

或许,蓝玉压根不觉得这是在挑战皇权,而是在行使朱元璋给他的优待。

此时,蓝玉就好像被惯坏的孩子,自然敢对王妃动手。

蓝玉霸占王妃之后,受到了处罚吗?

答案是没有。

正如蓝玉所预料的那样,朱元璋并没有处罚他,只是小惩大戒。

原本,朱元璋打算册封蓝玉为“梁国公”,最后改封他为“凉国公”,然后在丹书铁券上记下蓝玉这段违规操作。

严格来说,这是一种惩罚。

可这种惩罚,对蓝玉而言,不痛不痒。

另外,朱元璋还当众夸赞蓝玉,称他堪比卫青。

由此可见,朱元璋压根没有因为蓝玉霸占王妃,而处罚他。


或许是安全感太充足,成了凉国公的他,开始肆无忌惮地收义子,堂而皇之地培植势力,甚至经常干涉地方政务。

对于他的这些举动,朱元璋视而不见,依然惯着他。

例如,洪武25年,蓝玉家奴的麦苗,被军马践踏,家奴怒而打伤军马。

换了别人,打伤军马,绝对性命不保。

可朱元璋却说:“家奴伤马,只因为有点蠢,但军马伤了麦苗,说明掌管军马的官校失职,应当被杖责。”

《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五年冬十月乙丑)西河中护卫奏:“军旗牧马践凉国公家奴麦苗,奴妻掷嫌,伤马足与孕驹,俱毙,请治其罪。”上曰:“纵马践麦苗,非也,掷镰伤马,此一时之忿妇人之愚也,勿问。但掌马官校失约束,不得无责,命杖之。”

再比如,蓝玉曾派人去云南贩卖私盐,结果东窗事发。

盐业,在任何朝代都由官府把控,不允许任何人贩卖。根据《大明律》,蓝玉犯了此罪,拖出去砍了都不过分。

结果,朱元璋却说:“蓝玉是功臣,就没收这些盐罢了。”

《国初事迹》蓝玉令家人中到云南盐一万余引,倚势兑支。事发,太祖曰:“此是便扰民利,沮坏盐法。但是功臣家中到盐引,尽行没官。”

由此可见,蓝玉无论做了多过分的事,朱元璋都始终纵容。

在朱元璋的纵容下,蓝玉四处横行,做了很多天怒人怨的事。

如果太子朱标没去世,蓝玉的人生会一直顺遂下去。

只可惜,天公不作美。

朱标突然去世,而朱元璋直接杀了他一个措手不及,以谋反的罪名,捉拿他入狱,3天不到,蓝玉就被处以“剥皮实草”的刑罚。

剥皮实草,是朱元璋发明的,对付贪官污吏的残忍刑罚。

蓝玉肯定不会想到,自己戎马一生,位及人臣,最终却落得一个身败名裂被凌迟灭三族,被朱元璋录入《逆臣录》的结局。

写在最后

蓝玉的结局,让人唏嘘,但是,纵观蓝玉的一生,他其实也没有那么冤枉。

他或许没有谋反之心,可他太狂妄、鲁莽,行事骄纵,太不把皇帝当回事,不知道收敛……就算朱标没死,等朱标当上了皇帝,他的结局也未必是好的。

历史上,任何一个不懂得分寸,不守君臣之礼的大臣,最终的结局都不会太好。

色字头上一把刀,但蓝玉敢霸占王妃,可绝不止动了色心。

他只是非常清楚,朱元璋绝不会杀他,仅此而已。

是蓝玉不霸占王妃、不硬闯关卡,被封凉国公后,吸取教训,谦逊守礼,或许还能保住性命。毕竟,朱元璋对待那些老老实实的功臣,还是很好的。

只是,话又说回来,以朱元璋登基之初,对武将的“处处溺爱”,能及时收敛、时时反省的人,又有几个呢?

欢迎留言。




元妃身为北元皇帝的妃子,虽然被俘,但身份不变,而他蓝玉仅仅只是一名大将,为何敢于明目张胆的侵犯?难道是朱元璋授意?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


蓝玉,明朝开国大将常遇春的内弟。如果要给明朝的开国大将排名,那么常遇春必定名列前茅。论军事实力,常遇春仅仅弱于第一大将徐达,能够与李文忠、冯胜之辈同驱并进,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名列开国六公爵之一的原因。


身为常遇春内弟的蓝玉一入军营就注定了他的机会要比别人更多,事实也是如此,但是由于当时的名将资历太深,他压根没有出头的机会,基本上每一次出征都是充当副将,从未当过主将,而这一切一直到洪武二十一年才发生改变。


朱元璋虽然统一了全国,但是北边的元朝残余势力(统称“北元”)总是时不时地侵犯边境,占领边境地区,令朱元璋不厌其烦,每次一打他就跑,一撤兵他就又来。




洪武五年,朱元璋派遣徐达率领十五万大军赶赴边境,准备歼灭北元势力。而在这一次的出征当中,蓝玉恰好担任徐达的副将。


很不幸,这一次出征虽然开头有几场小胜,但是决战却以失败告终,非但不能达到歼灭北元势力的目的,而且还中了埋伏,差点全军覆没。


这一次的出征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是蓝玉在此战中的行为却是十分的出彩,要不是他率领一小部分的军队拼死抵御住元军的进攻,掩护主力撤退,说不定徐达就得完蛋了。


朱元璋试图歼灭北元残余势力的目的虽然没有成功,但是北元却因此认识到了明朝的强大,不敢与往常一样,在抢的同时占领明朝的城池,而是抢完就跑。




北元虽然没有过分的举动,朱元璋却一直咬牙切齿,恨不得倾全国之力歼灭北元这只整天在耳旁嗡嗡嗡的大苍蝇,但是由于常年的战争需要休养生息,再加上辽东地区尚未收复,不敢再大规模的攻打北元,只能忍让,暗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给予北元最后一击。


而这最后一击的时机在洪武二十一年终于来临。


在这之前,明朝已经收复辽东地区,盘踞在辽东地区的北元将领纳哈出率领二十万大军投靠明朝。没有了纳哈出这个大敌,再加上休养生息多年,肃清沙漠,在此一举!


朱元璋放眼望去,昔日的大将到这时已经全部凋零,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冯胜,死的死,老的老,已经没有人能够堪此大任,只有一个人能够堪此大任,这个人就是蓝玉。




蓝玉虽然没有担任过主将,更加没有亲自率领过十五万的大军远征,但是朱元璋凭借他独到的眼光,长时间的观察,看出蓝玉就是他心目中那个肃清北元势力的人选。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北元,代表明朝与北元进行最后一次决战。


一将功成万骨枯,蓝玉此战如果成功,必将青史留名,在明朝的历史上与徐达、常遇春、李文忠、冯胜并列,但如果失败,必将受到万人唾骂。


一个名将该有的判断


到沙漠中打仗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先查清楚敌人所在的位置,方便进军,要不然漫无目的的在沙漠中四处游走,粮食迟早会出现问题。也因此,蓝玉在宣布出征的同时,已经派遣人马到沙漠中寻找北元的主力部队位置,得到的结果是捕鱼儿海。




蓝玉率领大军直扑捕鱼儿海,到达距离捕鱼儿海四十里的百眼井时,一个不幸的消息传到蓝玉的耳中,粮食与水已经出现了缺乏的情况,如果继续进军找不到敌人的话,那么将会出现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部分士兵将会饿死在沙漠或者渴死在沙漠;


第二种情况、在撤退的途中碰到北元军队全军覆没。


蓝玉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之中,这是他第一次率领十五万大军出征,如果说就此撤军,该如何面对朱元璋,该如何面对死去的名将,但是如果不撤军一旦出现意外,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经过冥思苦想,蓝玉决定继续进军,坚信北元军队依旧存在于捕鱼儿海,并没有转移。事实证明,蓝玉的决策十分正确。




北元的最高统治者脱古思贴木耳知道蓝玉正率领十五万大军往他所在的捕鱼儿海前进,但是他却并没有转移阵地,而是依旧存在于捕鱼儿海,因为他认为茫茫大漠无粮无水,蓝玉除非吃了雄心豹子胆,要不然绝对不敢挺进大漠深处。


蓝玉战战兢兢的率领十五万大军冒着风沙往捕鱼儿海前进,而脱古思贴木耳则躲在营帐里与众多北元贵族、大臣开宴会。当蓝玉的十五万大军到达脱古思贴木耳那十几万大军的大营前时,就如同饿了许久的老虎看到一只丧失了反抗能力跟牛一样,直接扑上去就是一顿乱咬。


群龙无首的十几万元军,根本不是整装待发的十五万明军对手,明军随意的在元军的大营内砍杀,元军毫无反抗之力。




脱古思贴木耳看着一片混乱的大营,深知以无力回天,只能率领着自己的长子天保奴与丞相失烈门,以及几十骑兵匆忙逃跑,扔下了十几万的大军,十几万的牛羊,以及众多妃子、儿子、公主。最主要的是,连元朝使用了上百年,代表着正统的玉玺都扔了下来。


此战史称“捕鱼儿海之战”,成就了蓝玉。


无法无天


徐达虽然收复了北平,将元朝的皇帝赶到长城以外,但是却没有歼灭元朝的军队,导致了北方边境一直不稳。徐达没有做到的,他蓝玉做到了。


蓝玉在班师回朝的途中看着他那数量惊人的战利品(脱古思帖木儿的妻子、儿子、女儿共一百多人、各种王公贵族三千多人,以及七万士兵、十几万牛羊),心中得意万分,估计他都觉得他已经胜过了常遇春,李文忠,邓愈,直逼徐达,甚至超过徐达。


激动的蓝玉在没有经过朱元璋授意的情况下,做了一件令朱元璋怒不可遏的事情,那就是仅凭自己的色心,强行与元妃发生关系,元妃不堪受辱,自尽身亡。




按道理来说元朝已经灭亡,惹怒元朝并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朱元璋不应该生气才对,可是朱元璋为什么生气呢?其实朱元璋生气的原因很简单:


第一、蓝玉侵犯元妃的举动破坏了民族和平政策。朱元璋对待蒙古民族与其他民族并无异,在徐达北伐的时候,朱元璋还特地嘱咐徐达绝对要平常对待蒙古人民,徐达当着朱元璋的面答应朱元璋,事后也是这么做的。


北伐成功,为了体现出民族和平共处的政策,朝廷官员中有一部分人就是蒙古人,这项政策一直到明朝灭亡才结束。明英宗朱祁镇时期,曹钦造反,通知朱祁镇的人就是蒙古出身的吴瑾。


第二、蓝玉虽然身为大将军,但仅仅也就是一个大将军,元妃那可是北元皇帝的妃子,再怎么沦落也沦落不到他蓝玉一个大将军侵犯。如此明目张胆的以下犯上,如果纵容下去那还得了。


侵犯元妃只是蓝玉在班师回朝的途中做的第一件出格的事情而已,还有第二件。




蓝玉到达喜峰关前,已经是夜晚,就在守关人员准备开门的时候,突然间看到城外的大军气势汹汹的扑过来。守关人员吓了一大跳,直接愣住了,由于大军太过于勇猛,还没等守关人员开门,就已经攻破了城门,强行进入城中。


先是侵犯元妃,再是强行入城,蓝玉的所作所为,朱元璋已经无法忍受,但是想到他毕竟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如果说一回来就处罚他,那是肯定不行的。朱元璋为了警告蓝玉,将准备封给蓝玉的梁国公中的“梁”字改为“凉”,希望他能够就此止步,好好的当一个功臣。


但蓝玉终究不是一个能够安分守己的人。


狂妄的结局将是死亡


一战成名的蓝玉变得不可一世,做下一件又一件迫使朱元璋杀掉他的事情。




身为国公的蓝玉,家中有一大堆的家奴,这些家奴仗着主人是蓝玉,在当地胡作非为,强占百姓的田产。蓝玉对于家奴的非法行为,非但不加以制止,反而还加以纵容。负责调查此事的官员到达当地调查蓝玉的家奴,竟然遭到蓝玉的殴打驱逐。


蓝玉根本不明白,他此举是有多么的严重,相当于反抗皇权,反抗朱元璋。要知道,官员可是朱元璋派过去的。


纵容家奴也就算了,蓝玉竟然敢在军中不断地安插自己的亲信,这对于朱元璋而言,已经到了绝对无法忍受的地步。军队是负责维护皇权的,如果说军队由他蓝玉说了算,那么谁是皇,谁是将,这天下又是谁的?


有一次,朱元璋召见蓝玉,蓝玉的身后有三名将领,朱元璋大手一挥,命令那三名将领退下,可是那三名将领却连动都不动。朱元璋以为是那三名将领的耳朵出现了问题,再一次命令,可依旧是一动不动。朱元璋纳闷了,再一次命令,那三名大将还是一动不动。


这时只见蓝玉大手一挥,那三名大将就退了下去。将军说的话比皇帝说的话还管用,蓝玉这辈子算是活到头了。




编造罪名朱元璋比谁都擅长,只需要将需要编造罪名的人所亲近的一个人抓入监狱当中,严刑拷打,逼迫他说出自己想让他说出的话,那么一切就大功告成了,胡惟庸就是这样被朱元璋整死的,而在胡惟庸之后的就是蓝玉。


蓝玉明明没有造反的行为,顶多也就是有造反的势头,却突然间被朱元璋抓入监狱当中,原因很简单,有人举报你造反。身处监狱的蓝玉彻底成为朱元璋的玩偶,朱元璋随意抽打蓝玉,逼迫蓝玉写下认罪书以及预谋造反的经过。


忍受不住疼痛的蓝玉,虽然没有造反的念头,但是却在朱元璋的逼迫下,洋洋洒洒的写下了长篇认罪书以及预谋造反的经过。于是,轰轰烈烈的蓝玉案拉开序幕。


蓝玉本人被剥皮示众,而他在军队中的亲信则被一一处死,总之凡是跟他有关的人皆难一死,总计一万五千人。




结语


真的很难想明白,蓝玉的军事天赋明明那么高,为什么还是会犯狂妄这种低级的错误。况且,在他之前已经有一个胡惟庸作为例子,他为什么还是步入了胡惟庸的后尘?或许人这种东西一旦生下来什么性格就注定了吧,一个人不论有多么的优秀,总是会有致命的缺点。




明朝大将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众所周知,“乞丐皇帝”朱元璋能够从一名乞丐成长为一代王朝的开创者,必定立不了能攻善战、统帅三军的将领,其中大将军蓝玉就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为大明江山攻城略地、开创基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蓝玉从一名普通士卒成长为大将军,既有皇亲国戚的提点,更立不了自身的优秀,但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聪明将军,却也有不容忽视的弱点,色胆包天,他在攻打元军时,竟敢霸占蒙古王妃?难道他不怕军纪处分吗?不怕皇帝责罚吗?他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事情还要从这里说起。

1、蓝玉攻陷元军,凌辱蒙古王妃。

《明史》记载,公元1388年,朱元璋命蓝玉带领15万大军北上破元,蓝玉得知元朝皇帝在捕鱼儿海,于是抄近路抵达了捕鱼儿海附近,结果没有发现元军,准备打道回府,好在定远侯王弼认为这样回去没法向皇上交代。于是决定继续寻找,皇天不负有心人,蓝玉最后还是发现了元军踪迹,趁夜色赶路,杀了元军一个措手不及,元主顾不上带自己的老婆,只带上太子突围逃跑,其余全部被俘虏,共计八万余人,宝玺、符敕、金银印信等物品也被缴获。

蓝玉听说抓到元主的王妃后,立马让人押解过来,这个蒙古王妃是元朝第17带皇帝“元益宗脱古思帖木儿”的皇后,虽说是两个成年儿子的母亲,但是依然风韵犹存,再加上蓝玉长期征战在外,无处发泄,于是他就霸占了蒙古王妃,怎奈这位北元王妃也是性情刚烈之人,被霸凌后羞愧自尽。

2、蓝玉为什么敢霸占蒙古王妃?

按礼制,蓝玉在攻陷北元王朝后,俘获的一切东西都要交皇帝处置,更何况是元朝的皇族王妃,将领是应该把她们交给朱元璋定夺的。但是,蓝玉以胜利者的姿态肆虐一切。不仅凌辱了元主的老婆,还致其自杀身亡。蓝玉到底为什么敢这样做呢?

一是蓝玉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倚仗军功无视朱元璋。再加上自己手握重兵,在他眼里,作为一个将军,打败了敌人,霸占一个女子又算得了什么?

二是蓝玉战功赫赫,见朱元璋对自己礼仪有加便日渐恣意骄横,还私自蓄养庄奴,义子数量比朱元璋还多,所以行事越来越霸道,辱御史、毁长城、戏太师等,除了朱元璋,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

三是家庭关系比较硬。蓝玉的姐夫是常遇春,常遇春是太子朱标的岳父,蓝玉是太子妃的舅父。再加上蓝玉与太子朱标关系莫逆,视朱标为主,是太子党的武将派首脑人物。

四是蓝玉性格狂妄。随着战功的累积,骄傲之心膨胀,达到了功高震主的地步,觉得自己对大明江山功劳巨大,奸污一女俘虏也不会被处罚。有一次当着许多人的面,他直接大喊说:“凭我的功劳,难道不可以当太师吗?”足见其性格的狂妄。

3、蓝玉的悲惨结局。

蓝玉奸污了蒙古王妃后,朱元璋对此非常愤怒,但是考虑到蓝玉的功劳实在太大,朱元璋并没有过多的责罚他。

到了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定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正在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朱元璋深感不安,以谋反罪将其逮捕下狱,并被剥皮实草,抄家,灭三族,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一万五千人。

因为蓝玉的狂妄,再加上手握重兵,在太子朱标死后,因为朱允炆年龄太小,将来恐怕很难驾驭住这群骄兵悍将,朱元璋为给皇太孙朱允炆扫清一切阻碍和有可能威胁到朱允炆统治的一切人员,因此他决定将蓝玉作为血腥屠杀的首要目标。骇人听闻的“蓝玉案”就此开始,蓝玉被锦衣卫告发谋反,随后被关入大牢,原本朱元璋想把他碎锅,但念及自己的儿媳妇,蓝玉的女儿,他命令刽子手把蓝玉的皮剥下来,送给蓝玉的女儿蜀王妃。

俗话说:欲让人灭亡,必先使其疯狂。虽然本质上讲,蓝玉是政治的牺牲品,是太子朱标最重要的陪葬品。但小编认为:可怜一代大将蓝玉,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武夫,因为他的骄躁和目中无人,不知道急流勇退,最终落得剥皮诛九族的下场。殊不知为人臣子,只有忠心为国方能长久,是自己的骄横、狂妄害了自己。

不知道大家看完后,如何评价蓝玉?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天天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明朝   蒙古   王妃   大将   大明   妃嫔   王朝   家奴   元朝   武将   将领   太子   鱼儿   皇帝   儿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