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坐滴滴遇到过什么细思极恐的事?

滴滴平台存在多重猫腻,陷阱重重,严重剥削压榨司机,各种套路乘客。1、下单界面,极其复杂,乘客一不留心就误入各种陷阱。作为乘客,我就想打个快车,尽快达到目的地。结果面对复杂的界面,我按照系统提示下单,结果成了一口价,什么是一口价,就是平台强制司机给我优惠了一笔,打了7折或8折,司机的服务能好吗?平台如果想给乘客优惠,平台自己承担,而不是强制司机优惠,本来平台抽成已经高得离谱,这样司机基本没利润,甚至还要赔钱,明显是在激化司乘矛盾!特别是着急赶车,越想快点打到车,按照平台指引下单,基本都是拼车,完全是在套路乘客,而乘客直接面对的还是司机,司机又毫无权限来处理订单,只会加剧司乘矛盾!!!一个头部出行平台,总是指望激化司乘矛盾,毫不讲理惩罚司机,然后再通过一些优惠券来留住顾客,总是玩套路,细思极恐!!!2、对于平台的抽成,真的是刷新一个普通人的认知。在我看来,滴滴平台就是一个订单撮合平台,撮合一单抽个5%我觉得就很合理了,平时打车和司机师傅聊天才知道,平台一般抽成都在30%,如果是一口价可能抽到40%-50%,最可怕的是拼车单,理论上,一个五座车刚好拼4个人,起终点很近,平台可以抽成80%以上,细思极恐!细思极恐!!细思极恐!!!这比周扒皮都黑得多啊!难怪下单一不小心就是一口价、拼车单,系统利用平台优势各种诱导!以蝇头小利诱导乘客,然后大刀狂砍司机。3、滴滴平台为了挣钱不择手段。因为经常打车,就发现猫腻只有大家想不到,没有滴滴做不出来的。比如我这边正常快车单,司机接到手却成了特惠一口价,平台多抽成20%左右,却把责任推到乘客身上,又是在激化司乘矛盾,而一旦乘客投诉,滴滴平台不分青红皂白就给乘客判责,然后还想通过处罚司机再赚一笔。另外同一问题,滴滴官方对司乘的回答却不同,比如跨城订单,滴滴官方给司机的回答是和乘客协商,给乘客的回答确实不收取!!!这不是赤裸裸的激化司乘矛盾吗?作为一个出行行业的头部企业,成天不想着怎么做好出行,系统导航专门绕路激化司乘矛盾,滴滴导航超过3公里车程绕路概率95%以上;定位系统故意定位不准激化司乘矛盾,比如我的下单地址准确定位到小区西门,滴滴地图也清楚显示西门这个位置,但就是给司机导到对面,能调头还好,有些不能掉头的地方,想到对面就是两公里,偶尔出现是系统问题,总是出现就是滴滴的伎俩了;派单系统就更不用说了,说的是全局最优,可是订单是动态的,这个逻辑就是错误的,极不方便乘客,也让司机空跑增加很多;最后再说说客服,完全是摆设,完全是用生命在演绎什么叫nc、什么叫sb,好歹披着人皮根本不会说一句人话,处理问题完全不带脑子!曾经打车就遇到过,司机反应平台计价有问题,客服说系统显示没问题,司机讲道理,我都听得明明白白,参照平台规则,平台偷司机收入!!!客服依旧回答系统显示没问题,完全违背逻辑的问题,一个小学生都清楚地道理,客服可以恬不知耻不带脑子,只会说系统没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滴滴卖国!卖国!卖国!毫不犹豫地卖国!!!一个头部出行平台,每一步都在坑害司乘,危害国家安全!真的是细思极恐!细思极恐!!细思极恐!!!




感谢邀请。

刚刚过去的乐清女孩被害案件引发了广大群众的热议,这是继上次的空姐遇害案件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案件。

不可否认,滴滴公司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他们能够进一步完善滴滴的监管情况,那么这样的惨剧也许就不会发生。

微博上还有一些明星发声,有的决定卸载滴滴,有的表示为女孩的遭遇感到十分惋惜。但是,我认为更大的责任在于滴滴司机本人。我们也应理性看待这一事件,切不可矫枉过正,因噎废食。

相信很多人都做过滴滴,那我也来分享一下我坐滴滴所经历过的细思极恐的事情吧。

那天我开学,由于学校距离家比较远,所以我选择了早一点出发。可没想到到了火车站却发现火车竟然晚点了很久,只好无奈地等下去。终于坐上了火车,经过一路的旅途后,终于下了火车。可下车后才发现天都已经很黑了,平时都一直是坐公交车到学校的,而现在这个点显然已经没有公交车了,我只好选择了滴滴。滴滴司机看起来是一个十分严肃的人,但是上车后他却很健谈。一直问我很多问题。问我是哪里人啊,还问我学什么专业的啊。其实我特别不想回答,因为当时内心其实有些恐惧。后来他可能看出了我的恐惧,便不再问我问题了。



就这样一直开着车,我们都很沉默。可是在这种安静的氛围中我反而感觉更加害怕了,可能是因为一个人坐车的缘故吧,只好和同学通过手机聊聊天,时间也很快地就过去了。最后下车的时候,他和我说,其实是她的女儿要考大学了,然而自己对这方面一点都不懂,所以很感兴趣,就想问问。我这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我想太多了。

其实,现在的好人还是有很多的,坏人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对于女生来说,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遇到问题时能用清醒的头脑去应对。




滴滴平台的确发生过几次不良事件,但是我仔细回想了一下,还真没有发生过什么细思极恐的事情。但是,我朋友讲过一件关于滴滴司机的,听完让人毛骨悚然的事。

我朋友之前开过一段时间滴滴。他给我讲,有一次在晚上载到一位乘客,在车上俩人聊天,聊天过程中,发现乘客是一位运管,吓得我这位朋友一身冷汗。在那个时候,跑滴滴没有运营证就等同于黑车,被运管抓住就是5000—20000的罚款。下车的时候,我朋友说钱就不要了,给你把钱退回去,这位运管也没有要,说该是多少就是多少,这会我又不上班。回头想想,真的是细思极恐吧!

滴滴平台发生过几件不良的事情,我们应该抱有一种善意的心态去看待此此种现象。滴滴平台,一出事就弄的满城风雨,一件事情就似乎定型个整个行业,这对于滴滴来说是不公平的。为什么滴滴一出事就动静这么大呢?因为他是网约车平台,和传统的出租车来说,他是网络下的产物,网络对于信息的传播是瞬时的,全覆盖的。而传统行业出租车不是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只是惊不起太大的网络舆论罢了。

所以,我们应该正常的去看待滴滴平台发生的不良现象。




我有一次和朋友出去聚会,然后同事喝酒喝多了,我们就跌跌撞撞的上了车。然后车开的有点颠簸,再加上同事真的喝醉了。然后我同事就把车窗开下来透透气,一下子没控制得住,吐他车上了。

然后到目的地驾驶员就不让我们下车了,非说让我付给他洗车的钱。估计也是看我们的年纪小吧!30块钱的路费,叫我们给200块,说剩下的钱去洗车。我们这么说,那么说,砍价给他100块钱才放我们走。




最细思极恐的就是遇上滴滴打车这样不要脸,贱至天下,欺负弱小,欺负底层打工人,总之就是店大欺客,无耻之极的一个渣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客服   猫腻   套路   头部   乘客   司机   矛盾   订单   同事   不良   事情   发现   朋友   财经   系统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