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去世后,多少年后就没有人上坟祭祀了?

城市的老人去世后,能给上坟的估计也就是两辈人吧,三辈(重孙辈) 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我爷爷是在老叔家去世的,因为上辈的关系不好,爷爷去世,老叔都没有通知我父亲,以至于我们都不知道爷爷葬在哪里,所以,我就一直没有给我的爷爷上过坟。不过,我父亲在世的时候,每年到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和大年三十下午,总是要找一个十字路口烧点纸,一般我都跟着去,不知道这算不算上坟。

我父母去世22、3年了,现在我们和我儿子每年清明都要去上坟,也算是传到孙子辈了,等到我不能动了,我儿子也会代表我们去给他爷爷上坟。但是,我儿子的儿子,就是我孙子,能不能给太爷爷上坟?估计没希望。因为我孙子身体比较弱,考虑到墓地阴气太重,所以,我们一直都没带他去看望太爷爷。将来能不能去,我们也不强求。

等到我不在了,我孙子会给我们上坟吗?其实我并不奢望,但是我敢肯定,我的孙子能够做到。

我的孙子对爷爷的感情太深了,就连有时候我住院,孙子几乎每天都要和爷爷视频看爷爷。我的孙子就怕爷爷犯糊涂没饭吃,总是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忘了订饭。还说,如果爷爷不喜欢吃医院里的饭,他就让妈妈给我订外卖。

孙子对爷爷这么关心,做爷爷的心里好感动!这么懂事的孙子,我坚信等我不在了,小孙子不会忘了爷爷。当然,如果我的骨灰拋向大海,我真的就没有什么要求了。

在农村,有“扫墓不过三代”的讲究,这三代,是指儿子、孙子和曾孙。但是农村的坟地,大多都是家族式的,辈分比较多,而农村人上坟的时候,除了给父母、爷爷奶奶上坟,还会顺便“看望”更上辈的人,给小辈做一下介绍,让老辈人“知道”家族兴旺,子孙绵长。

不过,随着殡葬制度的改革,农村占用土地下葬也会越来越少,将来农村人去世如果也是墓园化了,曾孙辈还能不能上坟,可就很难说了。

现在城市没有这个条件,现在城市墓地非常贵,除非特别有钱,可以买一片家族墓地,一般人很少有这个条件。所以要想给更上辈的人上坟,也的确很难。

去年,我已经给父母续交了20年的墓地管理费,就是说,我父母可以在墓地稳住40年,再过20年,儿子也老了,也不指望曾孙会给太爷爷太奶奶上坟,所以这个时间正好也是40年左右。40年以后墓地如何处理,我们想管也管不了了。

其实,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有的还不如我们家,甚至还有的压根就没有人去上坟的墓地。所以说,作为城市人,能40年有人上坟已经很知足了,农村虽说“扫墓不过三代”,想必多几年也多不多少。




这是一个揪心的问题,昨天是清明节,父亲和叔叔大吵了一架,叔叔对父亲说:你作为长子,你作为大哥,你应该好好反省一下,你退休后给父母上过坟没?给父母烧一张纸没有?

我父亲一下毛了说:你不要给我扯淡,父母在的时候你没陪父母过一个年,你没为父母尽一点孝。父亲去世后,母亲跟着我24年,兄弟七个谁管过母亲?谁有抽空回来看过母亲吗?母亲的零花钱我按时给她,她跟着我吃喝不算!现在父母不在了,你给我说这些?我才退休三年,离开老家三年,以前一直我给上坟,你回去过一次吗?我现在离得远,回不去,你离得近,你就不能回去上上坟?大家的父母,为什么就是长子一个人的责任?父母再世我付出那么多,你们有谁看见的?

叔叔说:本来就是长子应该做的,咱们父母儿孙满堂,去世后连个上坟的都没有,惹人家看笑话!母亲在世的时候,我叫她来我家,她自己不来,能怪我吗?

父亲说:父母去世了怕人看笑话?你对父母的所作所为你闹的笑话还少吗?让母亲收拾东西去你家过来,母亲满心欢喜地收拾和期盼,最后来一句“我家房子太大,母亲住不习惯,再说过年我家的客人都是有头有脸的,母亲老了咳咳吐吐的,怕别人笑话,我没面子”,你说这话想过母亲的感受没有?知道别人咋笑话你吗?你这是人说的话?咱们母亲虽说老了,干干净净的,哪点让你丢人了?父母在世你不孝,你不尽你该尽的责任,父母去世你给我谈这些,做这些没用的给别人看有什么意义?母亲丧礼收的礼节你老婆拿走了,留下人情我一个人还,对于父母我问心无愧,你自己好好想想,不要对我说这些,你没资格。

叔叔一直以为自己权高位重了不起,无论什么事只知道指挥别人!父亲没退休之前在老家时,叔叔自己从来不回来,每次打电话就说:把母亲照顾好一点,身体不舒服及时去医院。母亲想吃啥给她买给她做,叫大嫂用心一点,现在又不缺吃喝,老人根本吃不了多少。

父亲好脾气,叔叔咋说他就咋做,从来不反驳,因为叔叔是我们家的门面。奶奶一直跟我们家,从来没人管过。奶奶去世了,过年过节叔叔给父亲打电话:买点香和纸,还有鞭炮,去给父母上坟,不要忘了!

他自己不回来,坐家里远程指挥,他们不说父亲也会去做,尤其叔叔这样一说,让人心里很不舒服,他自己咋不回来呢?我气得经常骂人!父亲退休后住在重庆,回老家需要八个小时。对于爷爷奶奶上坟的事情,就没人管了。

大家都不管,都认为父亲退休了,有空闲时间,应该父亲回去给爷爷奶奶上坟,他们都没时间,再说不关他们的事。我父亲一直认为:父母在世的时候好好对他们,好好孝敬他们,父母过去后整一些花里胡哨,不切实际的东西没必要,再说去世了无论做啥他们也不知道,死去元知万事空!去世后做啥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再说父亲的腰椎滑脱,根本不能走路,大夫说的只能在家静养。尤其走路疼得钻心。如果回老家坐车又走山路,这对父亲根本不可能,平时在家都很少出门,咋回老家上坟?做为兄弟之间,不能体谅一下别人的难处吗?

作为已故的长辈上坟这件事情,的确是难题,尤其现在的年轻人都离得远,回去一趟真不容易。如果单单为了回去上坟,肯定不现实。不是太重要的事情,没人愿意往老家跑。

上坟扫墓其实是为了缅怀先人,纪念祖先的一种淳朴民风,这种精神是提倡孝道,不忘根本,承担责任,培养子孙后代的孝敬心和感恩心,应该传承下去。不过现在的年轻人的观念比较薄,有的甚至不信这些说法。

以后上坟祭祀估计是没上辈人那么积极了,不上坟不祭祀可以,但是一定要把已故的长辈和先人记在心里,知道祖先的墓地在哪里。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在世的时候多尽孝心,比啥都强!




中国有句老话叫:“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如果出了“五服”,就要另外找个地方埋葬,而房子里住过三代人以后,也就会搬离到别的地方,而绝大多数人清明扫墓,也只限于五服之内,再往前的就没人知道。

公墓打来电话,说我姥爷的墓地需要续交管理费,过期就会挖出来

姥爷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姥爷是土葬,可是后来土地重新分了以后,姥爷被拉去火葬,安葬在了县城里的公墓里,母亲在家的时候,到日子都会去给姥爷扫墓烧纸。

这些年因为我们都成家了,母亲也跟着我们来到外地帮忙照看孩子,只能每次春节回家再去给姥爷烧纸纪念。

有一天我下班刚走进门,母亲就把手机递给我说:“今天我手机一直响,也没有名字,我没敢接,你看看是不是骗子。”

我拿过来母亲的手机一看,有几个陌生号码的来电,我能体谅母亲,她没有文化,人又善良,所以我怕母亲被骗,之前有嘱咐母亲不要乱接电话。

我随后回拨了一个电话,没多久电话接通了,我问对方是谁,对方有点不耐烦的说:“我是XXX墓园的,你是不是XXX的家属?。”

母亲靠得很近,当她听到对方说出名字以后,一下子把电话抢了过去,在询问了一下之后,才知道是姥爷的坟墓管理费过期了。

管理人员告诉我母亲,老爷墓园的管理费马上到期了,让我们抽空把管理费续上,延期的话,墓园就会就按无主坟处理,如果不按时交钱的话,墓园就会将姥爷的坟墓挖开,然后墓地卖给其他人。

过来两天,我和母亲赶到了那个墓园,当天还真的看到了一些人拿着工具在拆一个坟子,而且在墓园办公室外的空地上,散落着一些破碎的骨灰盒和骨灰罐,一个工作人员拿着登记表在画着什么。

后来管理人员告诉我们:那些空地上的骨灰盒,都是找不到家人或者家人不交管理费才这么做的,其实他们也不愿意挖死者的坟墓,但是墓园有墓园的规定,他们也只能照做。

我看到有些骨灰盒的都腐烂了,里面的包裹着骨灰的红布也都破烂不堪,有些骨灰都漏了出来,撒了一地。

最终我们交了2000块钱以后,姥爷才得以继续在墓园里“安家”。

那通过这件事,也让我看清了一件事实,就是很多逝去的人因为没人祭祀,而被当成无主坟处理了,那么普通人去世后,多少年以后就没人上坟祭祀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老一辈早就给我们暗示过了,老话常说:“人过五代另起坟,房过三代必走人”。

意思就是人如果出了“五服”,就要另外找个地方埋葬,而房子里住过三代人以后,也就会搬离到别的地方,而绝大多数人清明扫墓,也只限于五服之内,再往前的就没人知道。

普通人去世,大约260年以后就无人上坟祭祀

在农村,大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但是亲人也有远近之分,怎么判断亲近的远近呢?

很多老人就会说:“如果出了五服,就感觉没有那么亲近了。”

那么,老人说得“五服”是什么意思呢?

农村所谓的“五服”,也就是现今老人常用来说的几辈人的意思。

我老家是这样定义五服的,从自己开始推算,依次是父亲、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这五代人为“五服”之内的同族宗亲。

不过也有的地方是从自己往上到爷爷辈,往下到孙子辈算五服的,每个地方或许都不一样。

一般在五服以内的话,无论怎样,都会知道五服内的亲人埋在什么地方,而像我们家挖出来的棺材,就是过了五服以后,成为了一座无名坟墓。

而五代人中,自己的父辈、祖父辈、曾祖辈、高祖辈逝去以后,很多地方是安葬在自家的农田里,葬的多了,农田就被占用的太多,有的人家一亩地里有十几个坟头。

所以,一般到了第五代以后,地里已经不能再安葬了,所以就会另寻他处,也就是这个时候,开始影响自己的后人祭祀先人了。

久而久之,新起的坟因为后辈都健在,所以日常还有人打理,而之前逝去的祖父辈、曾祖辈、高祖辈年轻一辈或许都不知道在上面地方,慢慢地也就不再过问,这也是农村老人常说的:“上坟不过三代”的意思。

所以,一般来说人,三代人的年龄加起来差不多260年左右,也就是说,大约260年以后,逝去的人就可能无人祭祀了。

没人祭祀的坟墓会怎么?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搬离了农村,也就预示着农村将有越来越多的坟子无人祭祀,而城市里的墓园里会有更多的人安葬,那么,农村和城市无人祭祀的坟墓最终的命运是怎样的呢?

其实农村和城市除了地理位置不同以外,无人祭祀的坟墓最终的结局很可能是一样的。

1、农村的坟墓会慢慢消失

在古代,有钱人家对殡葬相当重视,一是要考虑风水,二是还要考虑防盗,所以,一般选的墓地都是一些深山或者地下很深的位置,不要说现在很难发现,就算是以前也很难找到。

就算是穷苦人家的人死去,也大都不愿意让死者暴尸野外,会选择在深山里找个山洞。

当然,还有一些超级穷的人,死后会随便找个荒郊野外的地方,用石头将尸体盖住,对于这样简单的坟墓,很可能家属前脚刚离开,一转身猛兽就把石头扒开,将尸体叼走了。

而近些年来,受传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偷埋乱葬、侵占耕地等现象依然严重,特别是近年来耕地、林地及铁路、公路主干线两侧等禁止建造坟墓的地区仍有大量违法坟墓存在。

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殡葬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偷埋乱葬、以罚款代替火化、骨灰装棺重葬等现象比较严重,既加重了人民群众负担,又占用了大量耕地。

因此,“移坟还田”在很多省份开展,“省下方寸土,留给子孙耕”,这是地方奉劝各家各户把地里的坟墓移走的宣传语。

坟子在农田里确实占用了土地,可是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来说,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片蓝天之下,死了以后不埋在土里埋哪里呢?

虽然话是这么说,但是移坟还是推行了下去,几千几万的坟墓就此消失在田野里。

而这期间,如果是很久没有被人祭祀的坟墓,就会被集中处理,从此这个墓主人彻底从人间消失。

退一步来说,就算没有被移坟,由于长时间没有祭祀,用土堆砌的坟头在雨水和风霜中慢慢地变为平地,多年以后,人们为了建设高楼大厦,这些墓葬就会被破坏,“死人穴”上被人们盖上了新房子。

2、城市里的坟墓也会慢慢消失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城市里的公墓并不是说花了钱就可以永久使用了,而是跟房子有产权一样,公墓也是有产权的,而且产权期更短,只有20年,20年以后就过期了。

公墓使用期限达到20年以后,如果子孙不接着续期,墓园就会通知墓主的后代子孙,告诉他们使用期限到期了,需要缴费续期。

如果逝者的亲属到期限没有续期,公墓管理方就会将坟墓认定为无主墓,相当于是逝者后代主动放弃了这座墓了。

随后,墓园就会将无主墓来进行信息公示,等到公示三个月以后,逝者后代还是没有来缴费的话,那墓园就会自行处理了。

在公示期三个月过完以后,墓园就会安排人员将骨灰盒取出,然后修正以后,将公墓进行售卖。

而被挖出来的骨灰盒,工作人员会贴上标签,并会在空地上放置一周左右,如果一周内没有人认领的话,那么工作人员就会就近集中深埋,或安放在骨灰塔中。

但是骨灰塔墓园任何的防护措施,在骨灰塔里存放的骨灰盒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腐蚀,但是墓园也算是“仁义”了。

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无主墓是不可能一直任其存在的,虽然说处理的做法有些残忍,但是公墓也是要赚钱的,而且平时公墓管理方也会派人管理墓园的环境卫生,这都是成本。

因此,管理方是不可能任由那些无主墓一直存在的。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公墓也是需要请人打理的,这些花费都是需要逝者的家属承担的。

如何让后人祭祀自己久一点?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市里,如果是埋在农田或者公墓里,后人很可能就会慢慢慢地忘记。

网上有这么一种方法,可以让后人祭祀自己久一些,我认为方法还是不错的:由于墓地价格越来越高,有些人就花钱买房子存放亲人的骨灰。

别看只是小小一座公墓,实际上费用是非常高的,网上的资料显示,北京朝阳陵园的收费是158000元起 ,外侨公墓的收费是148000元起,最便宜的是永宁陵园,但收费也是7800元起。

要知道一座公墓的面积是非常小的,单人或者合葬的公墓占地面积都不超过1平方米,很显然公墓的均价比房价还要高了。

有些地方的房价只要几千元,只要花上10几万就能买上十几平方的房子,而且居住权是70年(听说现在是永久的了),仔细一算,比公墓还划算,于是就有人有了新的想法。

早些时候在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网红”小区,3000元一平米的房价一经开盘就即将售罄,并且吸引了大量的慕名而来的外地求购者。

据知情人透露,这个小区特别偏僻,远离市区,而且交通特别不便利,房子卖得那么好,就是因为很多人买房子不是用来给活人住的。

中国人自古讲究“人死为大”,有死亡那就势必要为其操办后事,而以前的“入土为安”的土葬已经被火葬代替,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国家提倡遗体火葬。

火葬带动墓地需求量大增,而墓地的价格也越来越高,于是很多人就想到花几十万买一套住宅房,住房产权70年,买来不住人,专门用来存放骨灰,还不用缴纳墓地管理费,这也是很多人买“骨灰房”最主要的一个原因。

毕竟谁都不愿意去世后,子女们因为心疼高额的墓地费用不给自己续费、拜祭,自己就真的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写到最后:

人终有一死,对于死去的人来说,具体是真的消失了还是去了哪里我们无从得知,但是我认为死去的人从心里是不愿意麻烦自己的亲人的。

因此,祭不祭拜的他们或许并不清楚,或许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多尽尽孝道才是我们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

而随着墓地的价格飙升,农田里也不让随意埋葬,往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消失”,比如海葬。

其实我们祭奠逝去的亲人时,真的无需坟墓,毕竟家里有照片,有牌位,到时间了给“他们”送点钱财就可以了。

最后想说的是,随着农村人口的流逝,种姓会在不久的一天变得四分五裂,而在几代人以后,面对自己的孩子,我们唯一能说的就是:“我们的老家,回不去了。”

或许只有这个时候,我们的思绪中,才能回忆起在老家的某个田地里或者某个墓园里,我们的祖辈之前埋在那里,只是如今可能再也找不到了。




研究表明,人死后只需要这么多年的时间,就会被忘得一干二净,看完太扎心了!

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需要经历,但是人类跟动物不同,人不但在意活着时候的生活状态,就连死后也特别的看重

所以,一些老人在临终前,会特别嘱咐自己的后事,比如分配他的财产,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要如何对待自己的遗体,需要在家里面供一供,然后把他埋到他想要去的地方,比如我舅妈去世前,就吩咐儿女们,要埋到大儿子的土地前,因为儿媳妇早逝,所以她特别放心不下大儿子,说是要看守着他的土地

那么一个普通人去世之后,多久会被人忘记,他的墓地又多久不会有人打扫了呢?

普通人去世之后多久会被人忘记?

一位有很大影响力的伟大人物,哪怕他去世几百年之后,依然有人记得,像孔子已经去世2500年了,他的文化和思想依然被人们传承着

但我们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能让人永远记住的寥寥无几,很多人都会很快就被忘记了,而且这个时间并不是很长,等到那个时候,恐怕就没人给你扫墓了,就算还有人在给你扫墓,也不知道你到底是谁了

更不会知道你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将会被这个世界忘得一干二净,仿佛从来没有来过一样,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所以说死后的世界是非常残酷的,在土葬时期,死后虽然还有尸骨,但是终究有一天人没来祭拜你的时候,都不知道你是谁了

我们这边每年的清明节和11月份左右,都要去坟地上祭拜,但是有很多坟都不知道是谁的,包括七八十岁的老人,也没有任何的印象,有一些坟墓是没有立碑的,还有的就是树立了一块墓碑,上面的字也模糊不清了,只能看见写着大清某个皇帝时期,根本不知道墓里的主人是谁,只是老一辈一直传承下来要去祭拜,告诉我们是我们的祖先,或者是跟祖宗有家属关系的人物

根据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去世之后,只需要短短50年的时间,就能被世人忘得一干二净,甚至一些以前很有名的明星去世之后,二三十年就很少有人提起了,所以普通人只要50年的时间,就足以被遗忘了

那么你死了之后,意味着50年之后就再没有人记得你了,这也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我们都希望被世人铭记,但是除了少数的名人之外,没有多少能够做到

人之所以害怕死亡,是因为肉体死亡之后,彻底没了意识,再也没有任何的感受能力了,会陷入一片黑暗和虚无之中,所以这是最令人恐惧的,我们都舍不得亲人和这个世界

当一个人死亡之后,他还会活在亲朋好友的心中,人们时不时的还会回想起你,聊着跟你的过往,但是等到50年之后,最后记得你的一个人也去世了,那么你就真正死亡了,再也没有人会提起你

普通人多久没有人会去祭祀?

这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也有可能是50年后,还可能是20年后,有的可能是几百年之后,比如果现在我们去祭拜的坟墓,有一些是清朝年间的老坟,因为墓碑上写着道光年间,还有的是乾隆年间,这些坟地都特别的久远了

但是我们还一直在祭拜,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人,只知道是我们的祖先,或者跟祖先有亲戚关系的,所以只要有后代在流传,就会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让后人不要忘记祭拜祖先,哪怕跟我们的关系已经很疏远了

还有的可能是五六代人之后就没人来祭拜了,因为年代久远,经过风吹雨打,有一些坟头都已经平了,人们都不知道是哪家的坟

坟的四周可以是用水泥或者砖块修筑的,但是坟头必须是土的,不能用水泥浇灌,因为要做到传承,一代又一代的人要来添新土,预示着香火旺盛

如果后代一直有儿子,祭拜的时间会长一点,因为属于直系亲属,如果他的后代只有女儿没有儿子,那么女儿出嫁之后,等到他的孙子辈,可能就不会来祭拜了

所以当一个人去世之后,五代人之内还是会来祭拜的,超过五代人几乎没人祭拜了,也没有人记得你是谁了

不过有一些名人的墓地,可是香火不断的,几十代人都还在祭拜,所以说这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有一些可能两三代就没人祭拜了,还有的甚至20年就没人祭拜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呢?因为现在实行了火化的政策,人死后基本上都要上公墓了,但是死者是不分年龄的,有一些年纪轻轻的就去世,都还没有娶妻生子,所以没有留下任何的后人

那么等到20年之后,父母可能也去世了,或者没有后人来给他续费了,所以就会被工作人员从公墓里“请”出来,连坟墓都不在了,又有谁来祭拜他呢?

写在最后

祭拜先人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传承,告诉后来人不能忘掉我们的祖先,同时也要把根留住

现在一些公墓里的老坟已经无人扫墓了,有些还拖欠了管理的费用,因为有些人已经搬了家,电话号码也换了,怎么也联系不上,还有些已经出国了,还有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儿女也去世了,所以隔了几代人,已经淡化了他们的感情,甚至对老一辈的人没有多少印象,也就没来缴费了

祭拜的通常都是父母以及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往上的就很少有人祭拜了




大约五十年左右,也就是两代人,最多三代人。

因为普通人去世后,他存在人的记忆中的时间,很难超过五十年。

上坟,除了祭祀之外,还有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显示传承。

谁家家坟清明无人添土,寒衣无人烧纸,意味着这脉人断了香火。

所以,古人发迹之后,最先最重要的是回乡祭祖,修坟置地,其次才是盖房置业。就是为了显示这一脉香火鼎盛,人丁兴旺。

在我家乡,无论子孙多有钱有势,地下可以修得万年不破,但坟头必须是土坟,就是为了子孙可以年年上坟添土。

反之,偶有坟头用水泥铸上的,表示子孙基本不会回来。这种坟要么有本家族人看着別被人为毁坏,要么就是有女无子。无论哪种,等子这一辈人故去后,都无人再理会。

为什么说普通人故去,两三代人后,无人上坟祭祀。

因为,过了孙子辈之后,感情淡了。

有孝子贤孙之说,却无贤重孙之语。

哪怕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现实中大有人在,但当老祖故去五十年左右,再下一代谁会在意?

平民出身的皇帝如刘邦,朱元璋,开国之时,也只追封到祖父一辈,因为再往上,无迹可寻。

普通人故去五十年左右,只余数块残骨,无论祭祀还是上坟都以没意义。

这时,就算有后人有心清明添土烧纸,也不过一锨半锹而已。这时留下的坟头不过尺于高,一个人曾存于人世最后的痕迹。

我家祖上,曾出过知府,时至今日,还有人叫那一片地方为——官家坟。

我年幼时,还经常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来上坟,辈分都高得吓人。

我上小学五六年级时,偶有人来,葬下骨灰,之后,再无人来。

前几年迁坟时,只联系到一家。通过我那位还在世的"老爷″,又联系到天津和山西两脉,但人家都没理会。骨灰之人的孙子都不在了,只怕还嫌弃你多事不该通知。

据说上海和北京还有人,但根本联系不上,只能做罢。

那里如今盖成工厂。

挖地基时,骨灰盒就挖出三四个来,连我父亲都不知道是谁的。只是说,他记忆中还有五六个没挖出来。

盖房那家本来要把骨灰盒随意扔掉,但我父亲出面阻止。最后,随便找个角落,挖机挖了那么一下,统一埋了,然后压平,于今无处可寻。

也算入土为安,然而又有什么意义?

普通人故去,三代人之内有人上坟足够了。

这还是有儿孙的。

有女无儿的人家,等女儿去世后,外孙再多,也无人来祭拜。

说这句话可能会被喷,但这是实话——儿子和女儿的区别就是在于传承,就是有些许区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祭祀   普通人   孙子   骨灰盒   墓园   姥爷   公墓   骨灰   墓地   坟墓   爷爷   年后   父亲   母亲   父母   农村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