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结婚的人,等老了是不是很惨?

大伯受家里拖累,30岁说亲,刚准备订亲,就被弟弟搅黄了。到了四十多岁,他还没娶妻,却不顾家人反对,养了一个女孩,被弟弟说成是养“童养媳”。

“我这辈子就是太心软了,为了他们几个!”今年60出头的大伯说出这个话的时候,多少有些不甘心。

我一直好奇大伯为什么这辈子都没有结婚,但年龄小的时候,跟他不好聊这个,年龄大了,我又结婚远嫁了,大伯更不可能跟我说这个。

这次借着奶奶病重,我回到了村里,变着花样问了几遍,大伯终于开口跟我讲了他的故事。

奶奶一辈子生了5个孩子,大伯是长子,爷爷去世后,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在过去那个年代,都信奉多子多孙多福气,加上家里确实需要男劳力,所以爷爷奶奶这辈子生了5孩子。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长到2岁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夭折了

第二年,大伯就出生了,因为是个儿子,第一个孩子去世的悲伤很快就被冲淡了。

爷爷奶奶本来还想一鼓作气多生几个,谁知以后的七八年,奶奶都没再怀孕,直到过了三十岁,才以每两年生一个的速度生下了我二伯、我爸和我姑

生完我姑后,爷爷和奶奶商量不再生了,四个孩子已经足够,好好养大,只要能供出一个有出息的,相互帮衬,将来的日子就不会太差

我大伯从小就很聪明,爷爷奶奶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他们觉得,大儿子就是扛大梁的,所以对他格外用心。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家里这么多张嘴的情况下,他们还会从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送大伯去上学。

大伯也不负众望,年年考试都是第一名,一直上到初中毕业,大伯的好日子也就到初中毕业

那年大伯15岁,最小的姑姑才3岁,爷爷跟同村人一起去赶集,突然一头栽倒在路上,再没起来。



奶奶听到这个消息,直接哭晕过去了。醒来后,奶奶在村里人的帮助下,办好了爷爷的身后事。听大伯说,奶奶很坚强,除了收到消息哭晕那次,一直到爷爷下葬,再没在人前流过一滴眼泪

大伯还说,其实奶奶夜里蒙着被子哭过,他夜里起来上厕所听到的。

爷爷没了,大伯一夜之间彷佛也长大了,他跟奶奶说:“妈,我已经初中毕业了,就不再上学了,我回家跟你一起照顾弟弟妹妹吧,二弟、三弟也该上学了,他们好好读书就行。”奶奶这次终于没忍住,在孩子们面前,哭了。

村长看奶奶一家可怜,觉得大伯有文化,读过书,就让他到村小学去当代课老师,每个月还能拿工资,大伯对此很感激,以后每次见到村长都毕恭毕敬的,还总是给村长的孙子开小灶,辅导他学习。

大伯到了适婚的年纪,很多姑娘愿意跟大伯相亲,但一提到要一起照顾弟弟妹妹,姑娘们扭头就走

奶奶年轻的时候也是有些姿色的,爷爷刚走那几年,有些人也托人打听过,奶奶当时没有别的条件,只有一条,帮她把大伯他们几个孩子养大。那些人看着大伯还好,看见下面几个半大的孩子,就都打了退堂鼓。

没过几年,大伯也到了适婚的年纪,但家里家徒四壁,弟妹一大堆,哪有姑娘愿意嫁过来

大伯当年不是正式老师,拿的是代课费,那点钱,连一家人吃穿都裹不住,他还得在工作之余跟奶奶一起下地,挣一家人的口粮。

当时,我二伯跟我爸也在上学,家里一分闲钱都没有。就这样,耽搁到了三十岁,二伯上完初中,也开始挣钱,家里只剩我爸和我姑在读书家里条件稍好一些,有了一些存款,大伯做主,把家里房子重新修整了一下。

大伯的年纪实在耽误不起了,村里经常做媒的花婶给大伯介绍了邻村的跛脚女孩,26了,别人嫌弃她残疾,所以一直拖着没嫁人。

俩人相看了一眼,觉得还行,女孩除了走路有点不方便,其他的跟正常人一样。正准备订下来时,对要父母捎话过来,要3000彩礼,少一分都不行。



当时的3000块钱不是小数目,那几乎是家里仅剩的存款,看着还在上学的我爸和我姑,奶奶重重地叹了口气,大伯也无精打采地耷拉着头,不知道怎么办好。最后还是奶奶咬着牙,跟大伯说:

老大,答应吧,你都30了,再不找,就没有姑娘愿意跟你了。钱咱还可再挣,不行妈舔着脸还能借点,你不能一辈子不娶媳妇啊。”

就这样,大伯去银行把家里的存款都取出来,准备给姑娘家送去。谁知这个时候,二伯回来了,顺便搅黄了大伯的亲事。

二伯带着大肚子的二伯母回家,用家里仅剩的钱举办了婚礼

虽然大伯把上学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妹妹,但二伯并不懂得珍惜,他从小学习不好,每天净跟村里那些游手好闲的人闲逛,被大伯逼着上完初中,说啥也不去学校了。大伯要打他,他歪着脑袋梗着脖子冲大伯喊:

你有什么资格打我,你是我哥,又不是我爸,管得太宽了吧!”

大伯叹了口气,高举的手又放了下来,大伯从小到大都没跟谁动过手

二伯闲晃了两年,就出去打工了,时不时也往家里寄个200、300的,说是给弟弟妹妹的学费。

这次二伯回来,还带了个大肚子的姑娘,回来就让我爸和我姑叫“二嫂”。奶奶和大伯一看这种情况,都傻眼了。

二伯说,他在外面自己找了个媳妇,已经怀孕5个月了,回来给大家看一眼,顺便把婚礼给办了。

奶奶听到这话,气得不行,拿扫帚把二伯打了两顿。生气归生气,人家姑娘都这样了,婚礼怎么也得抓紧办啊。

奶奶让二伯把自己在外面挣的钱拿出来办婚礼,二伯说:我哪有钱,我要有钱,就在外面风风光光娶媳妇,谁还回这小山沟办婚礼?我这些年不是寄了些钱回来吗?都花光了?

大伯说,家里的房子没法住了,他前两年修整了一下,家里还有几千块钱,但他也要娶亲,着急用,然后把自己的亲事跟二伯简单说了一下

二伯一听:“你这算什么亲事,八字没一撇呢?你都30了,婚事再缓缓也没事,我这等不了了啊,你看看这肚子,再等,孩子都出来了!大哥,我的亲大哥,你就行行好,这次先让着我吧。”



二伯母倒是讲理一些,说她也是苦出身,爸妈嫌她赔钱货,十几岁就让她出去打工挣钱,给哥哥攒钱娶媳妇,那个家她已经不打算回去了,所以她不要彩礼,没有婚礼也行,只要我们家承认她。

奶奶不忍心委屈了姑娘,就用家里的钱先给二伯办了婚礼。大伯之前相看的姑娘家不肯通融,亲事告吹了。

二伯结了婚,又带着二伯母出去打工了,他们说村里太小,抽根烟就走完了,呆不住。

二伯这辈子就这样了,奶奶和大伯都管不住他,也懒得管了。

幸好我爸和我姑很争气,一直读到大学,我姑还考上了研究生等到我爸和我姑读完书,都在城市里安了家,大伯已经40好几了。

这期间,大伯终于成了一名正式的老师,村里有几个离婚和没了丈夫的女人,也上赶着想嫁给他,但是大伯都拒绝了,他说,这么些年都过来了,有没有媳妇已经无所谓了。

他都快奔50 的人了,就想好好照顾奶奶,把老人送走,弟弟妹妹有出息,他这辈子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谁知,大伯的命运,竟还有一个转折。

47岁那年,大伯收养了一个小女孩

大伯47岁那年,他的班里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小女孩突然辍学了,大伯深知,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山村,要想逆天改命,只能靠努力上学。

于是他专门跑到小女孩家里,想劝她家人让她继续上学。去了才知道,小女孩3岁时候,爸妈出外打工出车祸,俩人都没了,家里就剩一个年迈的奶奶,俩人相依为命。

孩子奶奶本来也想让小女孩上学,但自己刚查出得了重病,也活不久了,准备把女孩送到孤儿院,所以就不让她上学了。

大伯看着这一贫如洗的家,想到已经懂事的小女孩被送到孤儿院那种地方,她真的能过得好吗,她以后的命运会是怎么样?



大伯偷偷摸了把眼泪,跟小女孩说:“小静,不管到哪,一定要坚持把书读下去,听到了吗?”

大伯准备走,却被小静拉住了衣角:“老师,我想念书,我喜欢上你的课,我以后还能跟着你读书吗?”

大伯那一刻,真的是不忍心,冲动地转身抱住小女孩:“小静,愿意跟老师回家吗?”

小静立刻点点头,问奶奶,可以吗?小静奶奶哭着拉住大伯的手:“老师,但凡我有办法,也不愿意孩子去孤儿院啊,我的小静可懂事了,小小年纪就会照顾我这个老太婆,就是她的命太苦了,要是你愿意收留她,我下辈子一定好好报答你!”

说完就要给大伯跪下,被我大伯一把拉住了。

大伯要收养孩子的消息被弟弟妹妹知道了,我爸和我姑比较明事理,但也说出了自己的担心,大伯年纪也不小了,如果确实要收养,要考虑自己的情况,而且手续一定要完备。

二伯听见不乐意了:“大哥,你咋想的,这辈子媳妇都没娶到,还养什么孩子!你不会是给自己搞个童养媳吧!”

大伯听到这话,被噎得半天说不出话,还是奶奶把二伯骂了个狗血喷头,说大伯收养小静是她允许的,谁都不许有意见。

就这样,小静成了我的堂姐,大伯也有了自己的女儿

结语

大伯今年60多了,退休金有三四千,我爸和我姑逢年过节也会给他转些钱,但都被他又返还给我们这些小辈了,他总是说自己钱够花,不用我爸他们操心。

小静堂姐也已经大学毕业,准备结婚了,她住在省城,几次三番想把大伯接过去,大伯都以奶奶为借口拒绝了,没办法,堂姐只得每个月打些钱回去,就说是给奶奶的,她怕大伯不收

奶奶年纪大了,渐渐有些糊涂了,逢人就说她只有一个儿子,就是我大伯。我爸他们拿回去的东西,她都省着给我大伯留着,他说其他的孩子都是白眼狼,只有一个儿子对他好,大伯听了总是帮我爸和我姑辩解几句,奶奶也不听。

听了大伯的故事,我觉得大伯真的很了不起。即使是爷爷在世,他也不一定能为子女付出这么多,但他的儿子,为了弟弟妹妹,终身不娶,帮助他们一个个成家立业,这其中的辛苦,没经历过的人,是很难体会的吧。

大伯说,等把奶奶送走,他就去外面走走看看,这辈子在村里呆了几十年,连首都都没去过,怎么也得去爬一爬长城,看一看升国旗啊。我笑着跟他说,大伯,等你啥时候想去了,带上我,我也没去过呢。




我妈有一个老闺蜜,我们叫她宝姨。她今年七十九岁,一辈子没有结婚。我们家里人一直拿她当亲戚走动。每逢过年和八月十五,我们姐弟都会买好礼物去看望她。

我们小时候得过她许多帮助,当时我家住农村,一直都缺衣少穿的,每逢换季的时候都会收到她邮寄来的包裹,我印象最深的是她寄给我的一条带红黄条纹的小连衣裙,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这种衣服是我见都没见过的。

她还给我家寄粮票,寄钱,甚至连毛线,劳保发的白手套都邮寄给我们。

她和我妈是中学同学,两人十分要好,这种友谊保持了一生,甚至超过了亲姐妹。

先不说我妈明明是个城里有钱人家的大小姐,为什么会流落到农村生活。也不想说宝姨为什么放着大好的青春终身未嫁。

今天,就想说说宝姨的老年生活。

她住着城里的两间平房,是祖产。四周邻居们都有着几辈人的交情。

就现在人的眼光看来,宝姨的穿着打扮都不过时,是一个有内涵,又时髦的老太太。

她穿旗袍,一年三季都穿,冬天穿棉服。她的旗袍和棉服都由一位上海老裁缝量身定做。

她会拉手风琴,浓厚的琴音响起时,她的表情十分到位,手势也优美流畅。

她会唱京剧,是京圈里有名的票友。

她爱读书,古今中外的名著都能娓娓道来。

她还善交际,在她低矮的小屋里时常聚着三五个好友。

也有单身男士出入她的小屋,但没有人说长道短。

她一直是我的偶像,她的生活处处透着高级感。

她唯一的缺点是不会做饭,也不肯学,说有油烟味。

但她会熬粥,尤其擅长煲养生汤。

年轻的时候,她在单位食堂吃。退休后偶尔去饭店吃,大多数时候吃零食,什么酸奶,干果,面包,水果,薯片,都是她的最爱。只有蔬菜是吃生的。

几十年一直如此。

头几年学会了点外卖,就更方便了。

她很少生病,即使病了也不去医院,一般挺挺就过去了。她信仰《红楼梦》里的治病方法,只要静静地饿几顿就没事了。

她有一个懂中医的朋友,一个星期去给她请一次平安脉,那时她就心安理得地靠在沙发上,像一个受宠的皇妃,等着人伺候。

我妈经常跟她视频通话,不放心她身边没人照顾,打算接她来我家养老。

她不肯,说她自由惯了,怕受拘束。

我妈吓唬她,说她万一哪天睡着睡着觉就没了,都没人知道。

她大笑,说,那是她一生追求的善果。

她现在笃信佛教,每日打坐念经。没有病容,也不见老态。

我想佛祖定会保佑她,如她所愿。

她是我见过的,终身没有结过婚的人,直到老年也很幸福。




我是半分雨,欢迎点赞评论加关注




我见过一个没结婚的老姑娘,活到九十四岁,年青特别风光,在机关单位上班,爱美衣服一天焕一身,工作单位好,人有长的美,说媒的人特别多,相亲次数也不少,眼高一个也看不上,慢慢说媒的就少了,岁数也大了。一直没在找。

退休之后,一直一个人生活,虽然穿衣特别爱美,吃喝特别节简,后来老了,不能自理,雇了个保姆,没有个近人,保姆伺候的也不尽心,保姆常把她一个人搁家里出来玩,最后病重几天,娘家侄子来了,说是来分家产了,老姑娘有楼和一百万存款,他侄子怕老姑娘死到家里,送到医院两天死了,身边沒个近人能行吗。是不是死的很惨,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故事。




邻居家有两个女儿,姐姐58岁,妹妹55岁,两姐妹都没结婚,姐姐过得很好,妹妹过得就惨了。

不结婚的姐姐,老了依然过得很好

妹妹住在父母留下的老房子里,身体不好,常年要吃药打针,外表看起来就像六十多岁的老太太。


姐姐已经买了房子搬出去单过,偶尔会回来看看妹妹,但没待多久就被妹妹赶出去,姐姐看起来年轻多了,就像四十多岁的样子。


年轻时候的妹妹长得比姐姐漂亮,又受父母的宠爱,读得书比姐姐多,却落得如此下凄惨下场,让人唏嘘。


姐姐小时候长得不好看,个子矮,皮肤黑,小眼睛,人看起来还有点傻傻的,一直不被父母待见,只读完初中就被逼着去亲戚的店里打工了。


从16岁到22岁,整整6年,姐姐没见过自己的工资,她妈妈特意交待了亲戚,工资只能让她去领,姐姐辛辛苦苦下来,每个月只能拿到50块零花钱。


23岁的时候,姐姐慢慢地看清了现实,也有了自己的主见,就不顾父母的反对,跟随同学去了东莞,在一个制衣厂当了一名车工。


每到发工资的时候姐姐只寄回去一部分,自己偷偷留下一部分钱,她去报名参加了电脑培训班,并且在那里认识了后来成为她男朋友的林杰。


女大十八变,那个时候的姐姐已经长开了,变得漂亮了,林杰对她展开了热烈的追求,林杰外表不怎么样,但嘴巴很会讲话,把姐姐哄得很开心。


林杰有空就带着姐姐去逛街,送她小礼物,从来没被人如此宠爱过的姐姐恋爱了,他们相爱了两年,彼此都27岁的时候,到了见父母的环节。


他们先去林杰家里,林杰家在农村,家里三兄弟,他是老二,家里只有三间土砖房,因为穷,三兄弟均没娶媳妇。


看到老二带了女朋友回来,林杰父母自然是高兴的,恨不得当天就让他们入洞房。


姐姐带林杰回家的时候,两个人内心都很忐忑不安,怕父母反对他们两个人在一起。


没想到姐姐爸妈看到老实巴交的林杰后,当即同意他们在一起。


“但是……”姐姐的爸爸看着两个年轻人,把“但是”两个字拉得很长。


姐姐的心都跳到噪子眼了,林杰更是屏住了吸引,他小心翼翼地说:“叔叔,你有什么要求尽量提吧。”


“我们家生的两个都是女儿,要娶我家大女儿,必须当上门女婿,你回家跟父母商量一下吧。”


林杰听了后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不用跟父母商量了,我现在就能答应下来,我们是真心相爱的,在谁家生活都一样,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你们的。”


“还有……”这下轮到姐姐的妈妈开口了。


“娶我家大女儿可以,除了当上门女婿,还必须准备50000块,用作结婚的开支。”


林杰为难地说:“叔叔阿姨,我们现在只有存款10000块,婚礼可以一切从简。”


“少一分钱都不行,”这一次,姐姐的父母异口同声。


姐姐也请求父母少收点钱,她愿意不办婚礼,把钱省下来,可是父母在钱的问题上没有任何让步。


最后,姐姐的婚事就这样被父母棒打鸳鸯,分手了。


林杰本来就因为家中贫穷才答应做上门女婿的,没想到当上门女婿还要准备50000块的结婚礼金,要知道当年50000块都能建一幢房子了。


从那之后,姐姐就死了心,再也不谈恋爱了。


姐姐又去了东莞,进厂打工,她已经是一名熟悉的制衣厂车工了,工资有了提高,挣的钱除了一小部分寄给父母,大部分都自己存起来了。


姐姐在45岁的那年辞工回了老家,拿着多年的积蓄,全款买了一套一楼的小房子,她在家里干起了老本行,帮人修改衣服,因为手艺好,生意越来越好,日子过得也越来越好。


这些年,也有不少人给她介绍对象,但她都一一拒绝了,姐姐说这个年龄了就不要去给人当后妈了,自己有房子,能挣钱,买好了养老保险,银行里还有一笔存款,养老无忧了。


现在,姐姐白天只用6个小时工作,别的时间她用来跑步、骑单车去户外看花,或在家里做美食,看书,生活过得从容不迫。


姐姐的小房子打扫得很干净,家里种了很多鲜花,养了两只猫,一只英短,一只银渐层,两只猫陪着她,度过了很多快乐的时光,她说余生就这样过也挺好的。


不结婚的妹妹,老了过得很惨

妹妹比姐姐小了三岁,小时候长得漂亮,人见人爱,父母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了她,她读书不好,父母花高价让她读了个大专。


大专毕业后,父母又找关系让她进烟草公司当了一个合同工,也许来得太容易的东西都不会珍惜,妹妹上班半年就不肯再去了,她说同事个个都不喜欢她,干得没意思。


不上班了,妹妹想做生意,父母又倾尽所有,花了10万块给她开了一个服装店,刚开始的时候生意还不错,后来她嫌守店辛苦,就请了两个店员守店,她自己去打麻将。


开店两年,不仅没赚钱,还亏了5万块,最终关门大吉了。


那个时候妹妹已经25岁了,她在牌桌上认识了一个男朋友,男朋友有两个姐姐,一个妹妹,虽然家庭条件一般,但也被宠坏了,男朋友26岁了也没个正常工作,妹妹每天与他一起,整天以打麻将为业。


男朋友没钱了就问父母要,或问姐姐要,问妹妹要,这个给200块,那个给100块,过着看起来很潇洒的日子。


妹妹带男朋友回家见父母,她爸妈还没说话,她就开口了,这婚她是结定了,让父母给他准备10万块陪嫁,她妈气得当即晕了过去,在医院住了十天才出院。


男朋友本来就不是意志坚定的人,经过这一闹,两个人慢慢就分手了。


妹妹分手后依然不知悔改,反而更沉迷于打麻将了,每天与不同的男人周旋,也没人再给她介绍对象了,她自己也没有心思再去恋爱结婚了。


在她50岁那年,父母双双因病而逝。


父母去世后,留下了20万存款,两姐妹一人分了10万。


姐姐劝妹妹要为将来打算一下,这样下去总会坐吃山空,老了又没养老金怎么办?


妹妹总是说船到桥头自然直,依然拿着钱去打麻将。


姐姐摇了摇头,想着毕竟是亲姐妹一场,就花10万块给妹妹买了一次性社保,妹妹以后每个月起码有一笔生活费,也不至于贫困潦倒。


妹妹52岁那年,得了严重的痛风,还有别的综合症,她再也回不到麻将桌上了,去得最多的是医院,吃药,打针,加上一日三餐不规律,人也迅速地变得苍老了。


姐姐可怜妹妹,经常会煲好汤或做一些菜带过来,改善妹妹的伙食,但妹妹的脾气还是像小时候一样,一言不合就生气,骂人,姐姐经常被她气得一走了之,慢慢也不经常来了。


好在姐姐是一个善良的人,让妹妹居住着父母留下来的房子,当初还自掏腰包,拿出10万块给妹妹买了社保,让她起码能解决温饱。


现在姐姐58岁,看起来像四十多岁,妹妹55岁,看起来却像六十多岁,两个人都没结婚,晚年生活质量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写在最后

不结婚的人,老了后有些人过得很好,有些人过得很惨,这跟她们的性格有关。


年轻时懂得合理规划生活,有自己的技能,努力挣钱,给自己买好养老的房子,准备好养老保险与金钱,生活中能劳逸结合,有自己的爱好,加上良好的心态,不结婚的人老了也能过得很好。


反之,年轻时不学无术,过一天算一天,没有生存技能,没有养老的房子,又没有存款,年老了就会过得很惨。


想要晚年过得好,其实说到底都得靠自己。

健康是根本,

金钱是基础,

好的心态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我今年54岁,我的一位女友和我一般大,至今未婚。

她不是不婚主义,相反执着婚姻,喜欢孩子,无奈年轻时因为个人条件太好,以至于挑花了眼,错过一次又一次的美好姻缘。

她身高1.68米,苗条,相貌上上等人,大专学历,独生女,父母都是医生,本人国有银行工作,体制内待遇。就这条件在当时的九十年代初,有几个男孩子能配得上,光学历这一条就刷下去多少人!银行现在是不行了,那时候有多吃香,工资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记得我陪她相亲不知道多少次了,鸡蛋里都能挑出骨头,反正就没一个人入她的法眼。眼看着身边一个个小伙伴娶的娶,嫁的嫁,她还不着急,宁缺毋滥是原则。35岁的时候,她当上了科长,可谓年轻有为,这下门槛又提高了,纵观全市,估计也没几个能与她匹配的,对了,我们的地级市并不大,全省第五。好的单位屈指可数,好的单位里的佼佼男更是凤毛麟角。

四十二岁的时候,她又升了一级,她更孤单了,心中的那个他始终没有出现,但是,脸上的小皱纹却不约而同开会了。这时候给她介绍的未婚男人不是心理有毛病就是生理有问题,条件稍微好点的就是离异或者带孩子。

她开始失望,随着时间的流逝,失望变成了绝望,再也不相亲了,决定一个人走完一生。现在的她已经完全适合独身生活了,住着200平米的大平层,开着奔驰,每年都出去旅游,国内国外,养了两只布偶,两只拉布拉多。

还是那么漂亮,一点也不显老,想吃就吃,想穿就穿,对自己毫不吝啬,仕途依旧一帆风顺。我们相聚的时候,丝毫感觉不到她的伤感和忧郁,倒是我们好多有家有孩的人,每天要面对一大堆破烂事。她的父母都不在了,她只为自己活着,没有牵挂,没有糟心事,仅有的烦恼远远不及我们。

她说老了,就把房子车子一卖,找个高品质的养老机构过完余生。

你们说,她会惨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亲事   大伯   村里   存款   小女孩   爷爷   奶奶   婚礼   弟弟   家里   姐姐   父母   房子   妹妹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