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一亿左右,净利润15%的公司,如果被收购大概是什么价?

我熟悉的一个公司,年产值在2个多亿,不到3个亿,公司利润率差不多20%,前2年一个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想收购,老板要价10个亿。

你这个公司规模、体量和利润率低了些,我估计应该在3-4亿左右差不多了。




收购价格与公司质地有关,与公司行业有关。

年产值一亿元净利润15%,这个公司盈利不错,净利润率已经达到15%,公司质地已经不错了。

1500万利润。按照目前主板IPO23倍利率计算,总市值大约是3.45亿元,但是这一数值不符合主板上市条件,只能通过借壳重组或者被收购的形式进入资本市场,当然也可以被非上市公司收购。

公司估值与所处行业有关,如果是处于新兴产业,估值可以大大提高,如果是处于周期行业,估值就会大大降低,一般制造业估值处于中间。

因此单纯以1亿元1500利润,要说明总市值是不可能的。需要楼主提供公司所处行业才能决定。如果属于生物医药、芯片半导体、云计算大数据等估值更高,一般制造业估值估值更低。

还要看公司成长性,如果属于新兴产业,公司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0%以上,估值可以达到30倍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一般制造业年复合增长率在10%左右,市盈率大概率只有20余倍。




产值和营收是两码事,你的15%利润是以产值计算还是实际营收来算的题面没有明确。假设你不是劳动密集型的落后产能,你的企业是具备一定技术和产品优势的实体,就以产值的15%即1500万算,那么收购价应该是资产加年利润去估值,利润溢价15倍就是2.25亿;固定资产看土地区位及土地性质估值,一般可以溢价1倍左右,土地估值假设3000万,那么溢价后是6000万,其他建筑及设备按会计残值的60%计算,假设残值5000万,那么估值就是3000万。以上合计2.25亿+6000+3000=3.15亿,如果是轻资产商贸服务业,仅以利润测算估值不会超过5倍(7500万),互联网及高科技公司估值又是另一套逻辑。当然以上是大体算法,需要强调的是影响最终收购价的因素是所在行业要素、产品及技术要素、品牌要素、资产要素。可以对照自身企业一项一项加分或减分,最终会得出收购价格。




如果年产值1个亿,净利率能达到15%,应该是具有一定技术含量的企业,或者是所处行业竞争环境比较好的企业。

就目前来看,大部分制造业的净利率在10%以下,但同时1个亿的营业规模还是相对比较少的,要收购这个企业,我们需要从行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增长前景以及公司未来3年的业绩情况三个方面去看。

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及市场热度

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市场的热度,这将会对企业的估值产生巨大的影响。

比如前些年的医药、军工和环保行业,比如今年的锂电池回收行业,那市盈率都是天上去的。比如今年的锂电池回收行业,就异常的火爆,参与进来的上市公司非常多,包括新能源汽车厂商、动力电池生产商以及电池相关的材料生产商,都纷纷插足这个行业,开始布局。

比如新三板的芳源环保今年做了一次定增,定增融资方案显示:本次计划募集22100万元,以每股12.0元的价格发行1700万股,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而芳源环保本次定向增发投前估值为213600万元,定增市盈率203.03倍,与行业平均市盈率相比高406.81%。

要知道芳源环保2017年的净利润才1052万,这个估值是高的可怕。即使是后3年有很高的业绩承诺,这样的市盈率还是让人心有余悸啊。

再比如广东甘化收购一个军工企业,估值也是高的离谱。

2018年9月,广东甘化披露资产购买草案,公司计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升华电源100%股权,交易价6.6亿元。

而升华电源2016年度、2017年度、2018年1-4月实现净利润分别是2519.50万元、562.02万元和-4890.34万元。

收购前一年的净利润是负的,这个市盈率是无穷大,对于这样的企业,一般人可是不敢收购。因此广东甘化也只能采取现金收购,再让升华电源购买上市公司股份这样的方式避过证监会的审核。而为什么要着急着进行并购,因为剥离了主业的广东甘化,这几年来一直没有利润来源,如果不是靠着变卖土地来过过日子,估计早就被ST了。

所以如果你碰上了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市场热度又很高,即使你公司的规模很小,甚至不用盈利,也可能取得非常高的估值。

产品的技术含量及市场前景

看完了公司所处的行业以后,那我们就得回归到公司的产品了。行业好,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广阔,那自然未来的想象空间就大,那对应的估值肯定也会更高的。

比如吉利并购沃尔沃。

当年沃尔沃可是亏损的,但是沃尔沃的知识产权和制造设施以及在全球的经销渠道,才是吉利愿意出高价的关键原因所在。

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沃尔沃就处于持续亏损状态,销量严重下滑。2008年,沃尔沃全年销量374297辆,较2007年下降18.3%,而2009年,沃尔沃销量跌至334808辆,较2008年又下降10.6%。

经过近3年的谈判,吉利如愿以偿,李书福以18亿美元蛇吞象收购沃尔沃。而沃尔沃也同样给了吉利带来了更多的技术、渠道等多方面的支持,使得吉利成长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前11月同比涨幅超过30%的车企有5家,吉利遥遥领先。

在车市下行的大环境下,吉利成功做到逆市上扬。2018年1-11月共销售新车140.75万辆,同比增长29%,已完成全年销售目标的89%。

而根据乘联会的排名,吉利不仅蝉联自主品牌销冠,而且也是排名前五的车企中唯一自主品牌。

说真的,沃尔沃在国内卖的确实不怎么样,非常小众的一个品牌,但是吉利确愿意花大价钱将沃尔沃拥入怀中,那肯定是看中了公司的技术和汽车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所以如果你有核心技术,但是没有资金做大做强,那也一定会有相比普通标的更高的溢价。

公司未来3年的业绩情况

这一点主要是看股东根据公司的情况,对未来3年净利润的预计情况来看。

比如大股东对行业前景非常有信心,虽然今年的净利润只有1000万,但是预计未来3年的年均净利润可以达到5000万,那即使是按照10倍的市盈率,那你的估值也可以达到5亿,而不是1亿。这就是差距。

但同时,收购方也会和大股东进行对赌,这个业绩不是打打嘴炮就过去的了,而是要进行对赌的。如果不能如期实现,要以股份或者现金的形式对收购方进行补偿。

这个就是所谓的业绩承诺,否则无法保障收购方的利益。这种业绩无法实现的情况在上市公司收购中比比皆是,各种变脸和精准完成也是耐人寻味啊。

所以如果你所处的行业很好,那你未来的净利润实现高速增长的概率就会比较高,这时候你公司的估值也会水涨船高的。

总的来看,这个收购的价值,还得看你所处的行业、公司的技术水平以及未来3年的净利润水平而定。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制造业的市盈率普遍在8-10倍,假如你1500万的净利润,那估值就在1.2-1.5亿区间;如果你是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行业,市盈率可能在12-15倍左右,那估值就在1.8亿-2.25亿。如果你各方面都处于风口,净利润又很高,那市盈率可能是20倍或以上,那估值就是3亿以上。

以上就是个人基于经验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不易,谢谢点赞。




现实中的收购要考虑的因素有多方面,除了最基本的固定资产价值盘点之外:品牌、商誉、未来发展前景、市场的占比、客户基础等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这些综合性的因素构成一个溢价率(比如一家企业连续3年保持快速增长达到了这1个亿的销售收入及1500万的利润跟一家连续3年保持快速下跌到1个亿的销售收入跟1500万元的利润,那么估值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天一个地)。

由于你这个问题你并没有说明完整详细的情况,仅仅依据销售收入及净利润的话,那么我们可参考的判断的仅有一个市盈率。

市盈率

市盈率=总市值/净利润,也就说:净利润*市盈率=总市值,代表着一家公司在市场上的价值。现实中对于私募股权基金(风投机构)来说,对于一家企业的估值参照指标之一就是净利润乘以行业的综合平均市盈率(在根据实际情况略有上调或下降)。

由于本题中,你并未给出具体的行业,下面我们就以几个行业为例进行判断,以静态市盈率的加权平均数进行估值:

1、农副食品加工业:23.72*1500万元=35580万元

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40.67*1500万元=61005万元

3、造纸和纸制品业:8.2*1500万元=12300万元。

可见不同的行业,其估值的差额很大,现实中1个亿的销售额估值会比我们上述计算的低(毕竟1个亿的销售额,基本不可能上市),而为A股上市的企业都是各行业的佼佼者,其市盈率高也就理所当然。

此外本笔估值之所以可以这么高,15%的净利润也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因为这个利润率已经远超A股多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水平了。

总结

其实使用市盈率仅仅为一个参考值而已,现实中最长使用的核定方式还是按照资产负债表中企业的净资产+企业的其他溢价因素来综合计算考虑一家企业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净利润   沃尔沃   溢价   公司   市盈率   年产值   广东   吉利   制造业   业绩   利润   情况   未来   财经   行业   技术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