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108个人关系都那么好吗?

未必。梁山好汉早已经分出两大派系;小派系若干。1、晁盖派系:晁盖、公孙胜、林冲、刘唐、阮氏三雄、史进、燕顺、朱贵等。2、宋江派系:宋江、吴用、花荣、秦明、张清、李逵、燕青等大多数。3、鲁智深、武松、杨志。4、武松、张青、孙二娘。5、林冲、鲁智深、曹正。6、卢俊义、燕青。7、李俊、阮氏三雄、张顺。




很多人都羡慕梁山好汉的兄弟情,大家在一起情同手足,大口吃肉,大腕喝酒,好不快哉。但梁山看似和谐的背后,实则隐藏着复杂的人际关系。

一、梁山上的三大派系,团体利益的暗战

1.宋江派系:宋江的死党:花荣、李逵、吴用,对宋江形影不离,言听计从,宋江被毒酒赐死后,三人也一同自尽。宋江的郓城同事:雷横、朱朱仝,二人原是郓城都头,曾私放过宋江,对其有救命之恩。归顺宋江的山头:如清风山的燕顺、王英、郑天寿,以及后来嫁给王英的扈三娘。宋江的江湖粉丝团:如前来投奔的石勇、杨林,以及李逵招募来的汤隆、焦挺、鲍旭等。宋江派系共有37人,人数最多,约占梁山好汉的三分之一。

2.鲁智深为首的“三山派”:二龙山: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桃花山:周通、李忠。少华山:史进、朱武、陈达、杨春。“三山派”一共13人,他们原本就是占山为王的土匪,到梁山的目的则是为了抱团取暖。

3.以晁盖为守的“石竭村派”:如晁盖、吴用(后来倒向宋江)、刘唐、阮氏三兄弟、白胜、、杜迁、宋万、朱贵、朱富。他们都是梁山的老班底和创建者。晁盖死后由林冲代替了老大位置,但林冲性格软弱,导致话语权逐渐降低,沦为第三大派系。

二、好汉里的仇人们,和谐下的不稳定因素

梁山说到底也是个大型黑帮组织,大家平时论秤分金银,彼此称兄道弟,看似就像一家人。但有些人私下并不对付,甚至是不同戴天的仇人。

1.杨志与晁盖、吴用等人:杨志原是将门之后,却因误杀泼皮牛二被发配,好不容易某个生辰纲差事,却被吴用设计劫走,还得他报国无门,被逼落草为寇。杨志心里恨透了晁盖和吴用,却也也无可奈何,一股怨气无处发泄,最终抑郁得病而死。

2.朱仝与李逵:朱仝原本是郓城县衙的都头,武艺高强,因为帮助好兄弟雷横吃上了官司,被发配沧州。但朱仝人长得帅,沧州知府大人对他很赏识,并把照看小衙内的差事交给朱仝。朱仝作为代罪之人自然感恩戴德,对小衙内尽心尽力。然而李逵为了让他上梁山,偷偷抱走小衙内,并一斧将孩子劈成两半,气得朱仝要跟他拼命,后来碍于宋江亲自出面说和,朱仝也不好发作,但郁闷可想而知。

3.扈三娘与李逵:扈三娘人长得漂亮,又有一身好武艺,在家有老爹、哥哥惯着,在外还有未婚夫祝彪宠着,养成一身大小姐脾气。宋江三打祝家庄时,哥哥扈成深知梁山厉害,再三保证和祝家庄解除同盟,脱离关系。但城破后,李逵在祝家庄杀红了眼,又跑到扈家庄,将男女老少一家全部杀死。可扈三娘眼见家中遭受灭门惨案后,也只能忍气吞声,还嫁给了丑陋的矮脚虎王英,要说对他有感情,你信吗?

三、貌合神离的兄弟关系,各种矛盾陆续爆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梁山108好汉尽管都在“替天行道”同一杆大旗下,但由于入伙前每人出身背景不同,文化习惯各异,造成了集团内部派系林立,纷争不断,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

如宋江和晁盖两派在梁山“一把手”争夺中,许多人默默选边站队,在晁盖攻打曾头市一同前往的将领寥寥无几,最终不明不白被一支毒箭射死,而宋江则顺利上位。

还有就是“诏安派”和“造反派”的路线之争,林冲因为宋江放走高俅而活活气死。以及在征讨方腊回归途中,武松、鲁智深先后出家,李俊和童威童猛兄弟中途离开,以及阮小七带人纵马嬉闹,都说明了梁山内部关系早已貌合神离,以及造反派对宋江的不满。




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108个人的关系都那么好,是不可能做到的。虽然他们是梁山好汉,在大的原则下,懂得识大局、顾大体,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某些人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是必定会发生的,这一定会影响这些人的关系;有的甚至是大矛盾、大摩擦,这就更会影响这些人的关系。

先说两个有小矛盾的,再说两个有大矛盾的。

第一个有小矛盾的,是鲁智深和李忠。鲁智深看不起李忠的小气,上了梁山也会如此。

第三回中这样写道:为了资助金老汉父女,鲁智深“便去身边摸出五两来银子,放在桌上,看着史进道:‘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史进说:‘直甚么,要哥哥还。’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鲁达看着李忠道:‘你也借些出来与洒家。’李忠去身边摸出二来两银子。鲁提辖看了见少,便道:‘也是个不爽快的人。’”

史进的大气令鲁提辖佩服,李忠的小气令鲁提辖低看。这个小矛盾,对鲁提辖来说,是很难解除掉的。

第二个有小矛盾的,是雷横让人捆绑了刘唐,刘唐对雷横有看法。刘唐对雷横的不满,也是一时半刻不能消除的。

第十三回中这样写道:“雷横道:‘这殿里又没有庙祝,殿门不关,莫不有歹人在里面么?我们直入去看一看。’众人拿着火,一齐照将如来,只见供桌上赤条条地睡着一个大汉。天道又热,那汉子把些破衣裳团做一块作枕头,枕在项下,昏昏的沉睡着了在供桌上。雷横看了道:‘好怪,好怪!知县相公忒神明,原来这东溪村真个有贼!’大吼一声,那汉却待要挣扎,被二十个土兵一齐向前,把那汉子一条索绑了,押出庙门,投一个保正庄上来。”

这个“大汉”,就是刘唐。后来被晁盖以外甥王小三的名义救下。雷横他们的这“一条索绑了”,刘唐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要想使刘唐与雷横一点矛盾也没有,确实很难。

第一个大的矛盾,是朱仝对李逵的矛盾。

为了让朱仝上梁山,事先想好办法,让李逵把朱仝带着的小衙内害死,以绝他的后路。

第五十一回中这样写道:“柴进道:‘容复:小可平生专爱结识江湖上好汉。为是家间祖上陈桥让位之功,先朝曾敕赐丹书铁券,但有做下不是的人,停藏在家,无人敢搜。近间有个爱友,和足下亦是旧交,目今在那梁山泊内做头领,名唤及时雨宋公明,写一封密书,令吴学究、雷横、黑旋风俱在敝庄安歇,礼请足下上山,同聚大义。因见足下不从,故意教李逵杀害了小衙内,先绝了足下归路,只得上山坐把交椅。吴先生、雷兄,如何不见来陪话?’”

尽管柴进在这番话中,把李逵杀害小衙内的原因说得清清楚楚,朱仝就是不放过李逵。

第五十二回一上来就这样写道:“朱仝对众人说道:‘若要我上山时,你只杀了黑旋风,与我出了这口气,我便去。’李逵听了大怒道:‘教你咬我鸟!晁、宋二位哥哥将令,干我屁事!’朱仝怒发,又要和李逵厮并,三个又劝住了。朱仝道:‘若有黑旋风时,我死也不上山去!’”

后来,在柴进建议下,先把李逵留在他的家中,让朱仝同吴用、雷横一块上山,这才算了结。

李逵和朱仝这样的矛盾,怎么可以一下子解决呢?

第二个大的矛盾,是被张清用石子打伤的众好汉与张清的矛盾。

在第七十回中,记载的被张清打伤的有郝思文、徐宁、燕顺、韩滔、彭玘、宣赞、呼延灼、刘唐、杨志、朱仝、雷横、关胜、董平、索超等多员大将。张清在上山之前,一下子打伤这么多好汉,他们能一下子忘记掉吗?这个大矛盾,是不容易化解的。

当然,当梁山遇到外面的敌人时,这些矛盾会让位给梁山的大业的。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那是不可能的,施耐庵写的水浒传,过于理想化了,八方共域,四海一家,是作者的愿望,真的称兄道弟,不计前嫌,那这些人心也太大了吧!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高矮胖瘦,丑俊年长年幼,脾气秉性,五花八门,各不相同,怎么可能真的相安无事呢?但是水浒传这部书就是挺特殊的,似乎他们之间真的很少有矛盾,兄弟之间还真没吵过嘴,更别说反目成仇了,要说这些人心大还真是心大,岂止是心大,简直是没心没肺!梁山好汉吗!哪能像普通人那样,婆婆妈妈,小气百样的,大是大非面前都是能拎得清的。大的矛盾没有,应该小矛盾不断,因为不是小说主题,施耐庵也没有必要写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谁和谁是一伙的,谁和谁有矛盾,让我捋捋,首先说杨志,杨志是杨家将的后代,因为脸上有块青色胎记,被称为青面兽杨志,武艺和豹子头林冲不相上下,和林冲干了一仗,挑着担子上东京找门路去了,因为丟了花石纲,怕治罪逃跑了,老在外面飞着,不像话呀!不知道从哪弄来一担金银,准备孝敬高俅,谋个差使,结果被高俅轰了出去,一担金银也白搭上了,身无分文,只好汴京城卖刀,偏又惹上泼皮牛二,杀了牛二贪上官司,被发配大明府,幸得梁中书重用,押解生辰纲,如果顺利的话,杨志就飞黄腾达了,人要倒霉,喝凉水的塞牙,晁盖,吴用,阮氏三雄,公孙胜一伙,用蒙汗药药翻了杨志,和众军汉,劫了生辰纲,杨志后来虽然也上了梁山,但是对吴用一伙肯定也还是心怀怨恨的,是他们断送了他大好的前程。再说秦明,秦明好称霹雳火秦明,这个人脾气爆,点火就着,攻打青峰山时,被捉,宋江出了个坏注意,让人假扮秦明,去害一城百姓,还杀了秦明全家,最后不得不投青峰山王英,郑天寿,宋江说媒,娶了花荣的妹子,才算了事,估计秦明内心深处恨宋江,王英,郑天寿。最后说说,美髯公朱仝,美髯公朱仝是郓城县衙里的都头,因为受插翅虎雷横的连累,吃了官司,发配沧州,到沧州后和沧州知府关系不错,取得信任,小衙内喜欢他,朱仝负责看管小衙内,晚上看灯时,趁朱仝不注意,让李逵杀了小衙内,朱仝要跟李逵拼命,是吴用不认李逵回山,避免冲突,朱仝因为李逵的人品,不想上梁山,大家好言相劝,勉强入伙,但是他对李逵恨之入骨,老死不相往来。梁山好汉也是各怀心腹事,根本就没有那么团结,就是施耐庵把他们理想化了。




梁山泊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以义气为纽带,大家在大哥宋江的带领下,貌似一团和气,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奋斗,但实际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之间真的都把对方当成了生死兄弟吗?如果了解了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上梁山的原因,就会发现这一切都只是表象而已。

我们先来看看《水浒传》中梁山的兴盛史。梁山泊原本只是山东济宁府下的一个山头,因黄河决堤改道,滚滚黄河水倾泻到梁山脚下,并与古巨野泽连成一片,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水泊,号称“八百里梁山泊”。有水阻拦,梁山泊就成了易守难攻之地。在柴进的资助下,白衣秀士王伦纠集了摸着天杜迁和云里金刚宋万,以及旱地忽律朱贵几人在此落草出家,手下也有几百喽啰。林冲也曾在火烧草料场,彻底断了后路后前来投奔王伦。


后来晁盖和吴用一伙人因为智取生辰纲事发,在宋江的通风报信下逃走前来梁山入伙,王伦原本担心晁盖等人会喧宾夺主,不想收留他们,在吴用的挑唆下,林冲火并王伦,晁盖成了梁山第二任主人。不久宋江事发被发配,晁盖带人劫了法场,将宋江迎上了梁山。但晁盖此举却是引狼入室,给自己招了一个强大的对手。宋江架空晁盖,屡次带兵下山,新来的好汉皆认宋江,江湖甚至不闻晁盖之名。随着锦毛犬段景柱的到来,梁山矛盾激发,晁盖带兵攻打曾头市被药箭射入身亡,宋江破解了晁盖临终遗言,成了梁山的第三任首领。

此后的梁山成了宋江的天下,在吴用的献策献计下,梁山无所不用其极,采用种种令人不耻的手段强拉人上山入伙,最终才形成了一百零八位好汉齐聚义梁山的盛况。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利益之争。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梁山好汉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阶层,有着不同的追求,梁山又没有完善的思想教育制度,又怎么可能形成兄弟齐心的局面?就是招安,也是有人赞成、有人反对。只是宋江手段高超,善于笼络人心,拜拜大部分,孤立少部分,这才推动了最终的招安。


而招安后四处征讨,梁山也是分成了两大阵营,分兵作战,宋江和吴用带领自己的亲信花荣、秦明、李逵等人为一路,另一路则由二当家卢俊义和军师朱武带着剩下的好汉统兵作战。在征战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到,也就武松和鲁智深、武松和孙二娘、董平和张清、扈三娘和王英等人有过互相救援的举动,看起来是真正的兄弟,关系极好。其他好汉之中甚至还有过抛下兄弟的举动,关系未尽那么好。

从原著的描写中,我们就可以知道梁山好汉中有很多人之间都是有着嫌隙,甚至还存在仇恨的。只是在替天行道的大旗下,被义气绑架,被迫无奈放下了仇恨而已。


就像是卢俊义和吴用、李逵之间,卢俊义对这两人未必就会认同他们为兄弟。在大名府做自己的员外不好么,有名有利,又不用过刀头上舔血、担惊受怕的日子。但随着吴用和李逵的到来,卢俊义家破人亡不说,自己还受了牢狱之灾,如果不是燕青相救,险些被董超和薛霸两名解差整死。只是后路已断,卢俊义才无奈上了梁山,放下了心中的仇恨。


就像朱仝和李逵以及宋江之间,关系就肯定不会好。朱仝和宋江原本还是旧日相识,关系曾经还相当不错。作为水浒传中难得的老好人,朱仝却被宋江这个专坑熟人的人害了。朱仝对宋江有救命之恩,但宋江在上了梁山后,为了加强自己一系的实力,就想拉朱仝上山。他派李逵将小衙内杀害,彻底断了朱仝的后路,朱仝声名扫地,后路被断,老实人也被气得发了大火,直言想让我上山,得杀了李逵才行,有我没他,有他没我。我想这件事也彻底断了朱仝和宋江之间最后的一丝情意。后来宋江被害,朱仝等人掌握兵权却无动于衷,我想就是这原因。

就像杨志和七星聚义的七人一样,关系也未必会好。杨志一直觉得自己是名门之后,为了恢复祖上的荣光,杨志一直四处奔走,寻求上进之路。原本押送生辰纲可以说是杨志最后的机会了,却被七人组劫走,杨志前途被毁,最后甚至被牛二一介地痞所逼怒而挥刀,彻底绝了正常报国途径。杨志上梁山完全是被迫,未必心甘情愿。在我看来,杨志的武功并不低,甚至不比五虎中比较弱的两位差,但他在梁山对外征战中战绩并不突出,可能就是心气已失,不愿为梁山出力的缘故。


人是群体动物,在梁山这个特殊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被义气这两个字所绑架,身不由己只能被迫前行。即使心中有恨,也只能埋在心底、强颜欢笑。在征战完方腊回朝接受封赏的那一刻,梁山的魂就散了,这恐怕也是吴用在得知宋江的死讯后无奈自尽在宋江坟前的原因,因为他也知道梁山再也不可能重回从前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水浒传   郓城   青峰   李逵   梁山   沧州   衙内   关系   派系   生辰   后路   好汉   矛盾   兄弟   江湖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