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

婶子今年快70岁了,原本是在上海带孩子的,国庆期间回老家参加婚礼,本来说好在家过十几天就回城里的,结果儿媳妇打电话不让过去了。


婶子有两个儿子,在过去几十年一直都是顺风顺水的,可是到了晚年,突然过得就不舒心了。

她的两个儿子还算是很孝顺的,但是小儿媳却越来越嫌弃她,直到让她留在老家,这就已经表明了态度,那就是不想和她住在一起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主要还是在于婶子并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

在婶子的心里,她希望两个儿子都过得一样好。

她觉得大儿子经济条件差一点,就总想着让小儿子补贴大儿子。

这就是所有矛盾的起源。

一、给大儿子买房盖房,不给小儿子一分钱帮助

婶子的大儿子结婚比较早,高中一毕业没有多久就结婚了,那个时候家里所有的积蓄都给大儿子结婚了。

再后来,小儿子考上了大学。

小儿子很争气,大学期间一直都是勤工俭学的,没有花家里一分钱学费。


等到小儿子毕业的时候,攒了一点钱。

而这个时候,农村开始流行去城里买房子。

婶子就把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还把小儿子的所有积蓄都要了去,凑在一起付了一半的首付,给大儿子在老家的城里买了房子了。


本来,大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子了,这也算是过得很好了。

虽然不是在上海买的,但是毕竟有个财产了。


可是接下来,婶子一看小儿子又攒了一点钱,于是就又想把老家的房子给翻新。

但是她不是在自己的老宅翻新的,而是在大儿子的宅基地上翻新的。


那几年老家流行盖二层楼的别墅,不管有钱还是没钱,村里人都会盖房子。

这二层楼是在大儿子的宅基地上盖的,这套房子自然就算在大儿子的头上了。


不过,当小儿子想结婚的时候,身上就没有几万块钱了。

他结婚的时候,婶子说她一分钱也拿不出来。

就连给小儿子媳妇的彩礼钱,都是小儿子自己出的,甚至连酒席钱也是小儿子自己出的。


其实婶子手上还是有一点钱的,只不过她是一个聪明人,她觉得要给自己留一点养老钱,以备不时之需。

她为什么这么做,主要还是觉得小儿子好说话,小儿媳妇也好说话。

二、给大儿子带了十几年孩子,轮到小儿媳生孩子了,却找理由不给带了

婶子大儿子结婚生孩子比较早,那个时候她也四十多岁,所以带起孩子来自然有精力。

当时大儿子大儿媳都在上海打工,就把两个孩子放在老家,留给婶子带。

婶子把两个孩子带得很好。

那个时候也没有智能手机什么的,婶子每天就全心全意带两个孩子。

再后来,大儿子在上海的郊区买了一套房子,就把两个孩子接过去了。

婶子也跟着过去带孩子了。

虽然两个孩子大了,可是每天早晚还是需要人接送的,也需要人帮忙做饭。

婶子经常说她腰疼腿疼,但是一直没有去看病。

两个儿子都让她去看病,可是她总是说不舍得花钱,想再忍一忍。


再后来,小儿子媳妇生孩子了,她就过去伺候月子。

小儿媳妇的计划是等出了月子她就去上班,孩子就由婶子来带。


可是这个时候,婶子只照顾了半个月,就说自己的腰疼得受不了了,去了医院一查,医生说得开刀做手术。

婶子就回到老家去做手术了。

然后就在老家养了半年。

小儿媳妇不得不辞职在家带孩子。


这件事,小儿媳妇是有意见的,但是她也只能忍着。

三、给小儿媳妇带孩子时整天捧着手机,从不尽心尽力

婶子给大儿媳妇带孩子带得很好。

大儿媳妇的两个孩子当时在农村做留守儿童,性格确实比较乖巧,家里也没有什么玩的,白天打打闹闹,晚上早早就睡下了,婶子带起来比较轻松。

可是给小儿媳妇带孩子却带得不开心。

小儿媳妇的孩子性格活泼开朗,比较顽皮,不是特别听话。

婶子这个时候年纪也大了,觉得带这个孩子让她很头疼,慢慢地就失去耐心了。

当小儿媳妇不在家的时候,她就让孩子自己玩,她在一边玩手机。

给大儿媳妇带孩子的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婶子还得不时忙着田里的活,连电视剧都顾不上看。

但是给小儿媳妇带孩子的时候,她是到小儿媳妇家里的,这个时候又有了智能手机了,她就一天到晚玩手机。

这一幕都被小儿媳妇看在眼里。

四、婶子对两个儿媳妇态度不一样

婶子给大儿媳妇带了十几年孩子,但其实和大儿媳妇很少在一起相处过,因为当时婶子是在老家带两个孩子的。

俗话说:“远的香,近的臭。”

她和大儿媳妇很少见面,再加上当初娶大儿媳妇是花了彩礼钱的,还盖了房子,这对大儿媳妇说话就多了几分客气。

可是对小儿媳妇态度就不那么好了。

因为她觉得小儿媳妇是倒贴钱嫁进来的。

她给大儿媳妇带孩子时,她腰再疼腿再疼,她为了省钱一直拖着不去看病,才把病给拖重的。

轮到给小儿媳妇带孩子时,她觉得小儿子赚钱多,她觉得小儿媳妇可以辞职在家带孩子,她就去看病了。

五、婶子在小儿子家带孩子时常年看病花钱

给大儿子带孩子时,婶子很年轻,身体就很好。

给小儿子带孩子时,婶子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就不是特别好了,常年不是这个病就是那个病的。

对此,小儿媳妇肯定是有怨言的。

她觉得应该两个儿子对半分,可是小儿子不表态,觉得自己给妈妈花钱天经地义。

不过,小儿媳妇是一个比较通情达理的人,她对此虽然有怨言,但是对婶子还是客客气气的。

六、婶子太懒了,让小儿媳妇忍无可忍

婶子一天到晚刷手机,让小儿媳妇很厌烦,但是还算能忍受。

可是婶子总是不把家里收拾干净,这就让小儿媳妇越来越不满了。

虽然说起来做儿媳妇的没有义务让老人做家务,可是如果老人真的什么家务都不做,那有几个做儿媳妇的会高兴呢?

婶子是从农村来的,她有很多坏习惯是小儿媳妇不能忍受的。

比如她进房间总是不记得换拖鞋,小儿媳妇给她买了两双拖鞋,一双是放在厨房门口的,但是婶子却故意不穿。

她说:“弄那么干净做什么?家里又没有人来!”

婶子洗衣服也是把全家人的所有衣服包括袜子都塞进洗衣机里洗的,可是小儿媳妇看不惯,她觉得应该分开洗。

而婶子就说:“我这样洗衣服很多年了!在农村,哪个人的衣服不是都放在一个大盆里洗的?”

小儿媳妇有一个爱好,喜欢隔三差五晒被子,还让婶子一周给孩子换一次床单,可是婶子却不照办。

她恨不得一年只晒一次被子,几个月才洗一次床单。

七、婶子喜欢捡垃圾

婶子没事就去垃圾站等着,有人扔废品,她就去捡。

一开始的时候,她就放在阳台,小儿媳妇不同意。

她后来就背着小儿媳妇把废纸壳藏在了床底下。

小儿媳妇发现以后,就特别生气。

她不喜欢家里有这些垃圾,觉得很不卫生,可是婶子一直改不了。

两个人为这件事经常赌气。

八、婶子一年到头经常回老家

婶子给小儿媳妇带孩子时,人情来往特别重。

她动不动就提出要回老家,不是这个结婚,就是那个去世的,要不然就是各种祭祀风俗什么的。

但其实不回去也是可以的。

而婶子却坚决要回去。

她每次回去,小儿媳妇就焦头烂额,还得请假在家带孩子,有时候也得花钱给孩子找托管班。

这个国庆,有一个侄子结婚,本来回老家待个三四天就可以了。

但是婶子提出来要在老家过半个月。

小儿媳妇一听就很生气,但是也被逼无奈,只好答应了。

就这样,她们的矛盾就一点点增加了。

这个时候,小儿媳妇家的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学习压力挺大的。

小儿媳妇每天提前下班去接孩子,被领导训了好几次。

她感到很委屈,就想着干脆辞职算了。

于是,她就给婶子打电话了,她说:“我准备辞职自己带孩子了,你就在老家别回来了。”


婶子一听就慌了,她如果不去小儿子家,那就只能去大儿子家了。

可是大儿子家的两个孩子都上大学了,她去了大儿子家不用带孩子,她担心大儿媳妇有意见。

不过眼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了,她就只能先在老家过着了。


婶子有此遭遇,完全都是她一手造成的。

她对两个儿子没有一碗水端平,没有给小儿子家出过一分钱,带孩子还不尽心尽力,那又如何能让小儿媳妇心甘情愿给她养老呢?


老人确实没有给儿媳妇带孩子做家务的义务,但是如果在儿媳妇困难的时候不帮衬一把,那也别指望儿媳妇在晚年时照顾她。




近60岁的姨外婆又打电话来找我婆婆借钱,我让婆婆严词拒绝她,因为她自己有儿有女呢!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给她借钱,不是帮她而是害她。



姨外婆是我婆婆最小的姨,因为年龄差不多,两个人从小在一个院子里一起长大,后来两人还一同嫁到了同一个村子里。她比我妈辈份高,所以我们叫她姨外婆。



姨外婆当初嫁的人家可比我婆婆嫁的人家,家庭条件好多了。以至于以前每到过年回娘家时,所有人都是一个劲儿地围着姨婆转,夸她命好。



姨外婆生了一儿一女,儿子当了好些年兵,复员后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大山里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女儿大学毕业后嫁了一个好人家,据说家里是做大生意的。



在儿子婚后不久,姨外公突发脑溢血去世了,家里一下子失了顶梁柱。因为姨外婆平日里很贪玩,根本就没有管过家里的大小事,姨外公的店她也不会经营,她就连店铺带货打包转让了。



村里人问她:“李姐,你把店铺转了干啥?让儿子去打理啊?好不容易做起来的口碑老店,值钱着呢。”她只是笑笑,不说话。




结果有一天她来我家,当着一屋子的人说:“我才没那么傻,给小华(她大儿子)打理,赚了钱都归他们两口子了。我这样一转让,钱多钱少都进了我自己的兜里。”



话说,姨外婆一直是瞧不来这个儿媳妇的,说她家里太穷了,和自己家门不当户不对的。在她儿子结婚那天,贺新郎时,新郎要跪拜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姨外婆赌气,躲在房间里不出来。



第二天,他儿子去接新娘,因为新娘家住在大山里,那个路九拐十八弯的。车队缓慢地行驶在盘山路上。可有时候心里怕什么,它就来什么。



正当他们的婚车要转过一个大山头时,对面快速驶来了一辆泥头车,猝不及防!司机操作失误,车子侧翻,翻落到旁边的一大片竹林里。



所有人吓得惊慌失措,赶紧沿旁边的小路,下去救人。司机还好,就手肘擦伤了一点,但是新郎就没有那么幸运,腿摔得失去了知觉。



新娘没接到,新郎先被送进了医院,你看这喜事给闹得!接亲的人里面,有人小声地议论:“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最后诊断结果出来,腿粉碎性骨折,要做手术。



家里的流水席还是正常的开席,因为亲朋好友都到齐了,大家一波接一波地吃着酒席,就是迟迟没见一对新人。最后听接亲回去的人说了这事,大家也是一阵唏嘘。



新娘子收到消息,还穿着婚纱就急急忙忙地赶往了医院。姨外婆得知消息也赶过去了。她见到儿媳,扑上去,抓住她头发就是一阵撕扯,嘴里还骂骂咧咧。根本就没想着先看看儿子咋样了?



“都怪你,我看你就是个克夫相,看吧,我儿子还没娶你过门,这大祸就临头了,你这个扫把星。”儿子喊着:“妈,快别打了,这事哪能怪小玫啊,是司机操作失误了。”



听着儿子一边龇牙咧嘴,忍着疼痛,一边护着儿媳的样子,姨外婆气不打一处来,“让你不要娶她,你偏不听。没过门就倒了大霉,以后有你苦头吃。”



结婚的时候,儿媳收了3万的彩礼,亲家母全部送了回来,给儿子做了手术,还给了小两口一万块,说是给女婿的术后康复营养费,并嘱咐女儿,“好好照顾小华,以后两个人好好过日子。”



姨外公去世后,姨外婆觉得在老家住着没有意思,她看到儿媳,觉得是给自己心里添堵。于是,她带着转让店铺的一大笔钱,投奔了嫁在外省的女儿。



一直只听说她女儿家里做大生意,具体做什么,我们也不知道。每次姨外婆和我婆婆视频,都能看出来家里条件确实不错,还请的有保姆做饭。姨外婆住那啥事都不用做,每天撒欢儿的玩就是了。



姨外婆儿子的腿慢慢康复了,只是留下了一点点跛脚的后遗症。两口子一商量,拿着部队复员时发的补贴,在县城首付买了一套房子,搬去县城住了。老家就关门挂锁了。



姨外婆的女儿对她还是很照顾的,可谓是相当的尽心,想吃啥就买啥,出去逛街,看中的衣服鞋子,买!因为生活无忧,住的时间长了,姨外婆又结识了一群新的朋友。



她经常跟着这群阿姨一起出去游山玩水,到处旅行。还经常发各种小视频到社交平台,引得我婆婆是一阵羡慕。“你姨外婆的命是真的好。”




有一天,姨外婆的女儿跟她诉苦,说自己老公的事业遇到了瓶颈,要面临转型,需要一大笔钱,问母亲能不能多少借点?等运营正常了,立马就还给她。



姨外婆思来想去,跟女儿说:“丫头啊,我这是留的一点养老钱,你看女婿做那么大的生意,认识那么多的朋友,也不在乎我这老太太的三瓜两枣,再说你爸不在了,我要是生个病,指着这钱救命呢。”



女儿听姨外婆这样说,虽然心里很失落,但也没办法。老人不愿意借,总不能强求。她只好陪着老公到处去找人借钱,最后不得已还借了些贷款。



姨外婆的儿子搬到县城后,开了一个社区便利店。儿媳妇原本读的就是护士专业,应聘在县妇幼保健院做了一名护士。



没错,她儿媳妇的学历比儿子高。姨婆常说:“这可不是好事儿,以后会压着我儿子一头。”儿媳当初看上她儿子,也是因为自己心里有一个军人情结,就是想嫁个当兵的男人。



话说姨外婆没借钱给女儿,但是她听信了一起玩的一个阿姨的话,把钱给人家拿去,做了投资。说是一本万利,每天只需要坐等收益进帐的那种。



尽管女儿家是处于水深火热中,姨外婆依然是我行我素,仿佛这些糟心事和她完全无关。旅行,参加老年大学的各种社团活动,跳广场舞,打麻将,日子过得悠哉游哉。



儿媳生下大宝的时候,姨外婆就象征性地回来看了一眼,“是个女孩啊,那还要生个二胎的。”儿媳的同事听着姨外婆这样说,都背地里悄悄议论:“小玫这婆婆可真是个奇葩。”



儿子希望姨外婆留下来帮忙照顾一下小孙女,可是姨外婆说:“你自己开店有钱,她上班也有工资,我帮你们带孩子,一个月给我开多少工资啊?还有,我不做饭啊,你最好是请个保姆做饭。”



儿子很无奈,但没办法,他知道妈妈这是懒了一辈子了,想让她老了来伺候人,她可真是找各种理由搪塞你。最后这个念头只好作罢。



姨外婆又去了女儿家。儿子的岳母听说了这事,在女儿休完产假时,她来给他们带孩子了。岳母心疼女儿女婿,她不要工资,还自己贴补着给孩子们改善伙食,给小外孙女买新衣新鞋。



姨外婆女儿家的生意是越来越不景气,最后把家里的保姆都辞了,女儿自己也出去工作了。没办法,姨外婆只好留在家里,帮她送孩子上学。每天饭菜都是女儿下班了回来做。白天姨外婆出去下馆子,都不自己做饭。



有一天,姨外婆突然找女儿帮忙,说自己被人骗了。投资了一大笔钱,结果对方告诉她全部都亏了,血本无归。她不相信啊!可是她根本就不懂这些。去找懂的人一问,人家看着那一堆的数据,告诉她确实是亏了。



这件事简直就像晴天霹雳,惊到了女儿的耳朵!她不敢相信,自己当初苦苦哀求母亲,能够在生意落魄时,拉扯自己一下,她一分不出。



现在却告诉她,几十万打水漂了?而且是母亲完全不懂的炒股,她真的是气愤,伤心,无奈,无助。



姨外婆在女儿家待了一段时间,说自己身体有些不舒服了,想回老家住,女儿也没有挽留,她便回了家。



回到老家后,姨外婆又和村里的一个单身老头搅和在了一起,还摆了两桌,算是正式结婚了那种。老头只有一个女儿,嫁得比较远,偶尔回来看他。老伴因癌症,走了好些年了。



而且这事,姨婆也是自作主张,没有和儿子女儿说,孩子们知道这事,还是通过别人的口中说出来的。儿子给她打电话,要她注意身体,别被人骗了。



她非常生气地说:“骗啥,我一分钱没有的老太太,骗我啥?”女儿倒是想着,老妈在自己老家,有兄长照应着。就没有打电话问这事,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自从姨外婆搬到老头家去住之后,她就到处托人,把自己老家的这栋房子给卖了。拿着这笔钱,她也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带着老头到处游山玩水,用她自嘲的话说,就是“秋后的蚂蚱,得抓紧时间蹦跶。”




蹦跶了不到两年,老头竟然得了癌症,不久就撒手人寰。老头的女儿回来收走了房产,因为当初姨外婆和他只是摆了两桌,并没有领证,面对女儿拿回房产,她也只能捶胸顿足,撒泼耍赖,可是没用,法律不承认。



一时间,姨外婆无家可归了,钱也被挥霍得差不多了,她终于想到了儿子。儿子儿媳也是尽了孝道,让她住了下来。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真的是让儿子儿媳对她越来越失望。



姨外婆从来不管家里事,每天起早摸黑地打麻将,那时间把握得比儿媳上班还要精准。每天天黑回来,还要儿媳给她做饭吃,她还各种嫌弃,说不合胃口之类的话。



她每次一进门,鞋子一脱,袜子随手一扔,导致儿子媳妇搞卫生时,到处都能收到她的臭袜子。



儿媳交待了,大人的衣服不要和孩子的衣服放在一起洗,她偏不听。洗完澡就把自己的衣服丢进了洗衣机,全然没顾里面放着孩子的衣服。



吃完饭,儿媳要辅导大宝的作业。她则拿个手机,躺在沙发上,看各种小视频,还把声音开到最大。每次孩子都说:“奶奶,求你了,你声音能不能小一点,我做作业呢。”





类似这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行为枚不胜举,儿子一家对她是无限包容着……



要说姨婆的命确实好,啥活都不用干。但是她却落了一身病,糖尿病,高血压,甲亢,都找到了她身上,所以每天吃的药都是一大把。



她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东西乱放,不爱收拾,从来不会整理一下自己的房间和做家务。



有一次,儿子岳母把2岁的二宝从乡里送回了家,想着让奶奶帮忙带几天,她要抢着时间干点农活。



姨外婆刷着手机,孩子自己爬到了桌子上,拿到了一颗药含在了嘴里。正好儿子回来取东西,看到孩子嘴里白色的丸子。“妈,不要给孩子喂糖吃,牙齿会坏的。”



“什么糖果?我没有喂啊?”等姨外婆跑过来一看,是她的药。吓得她后背一凉,还好孩子含着,还没有吞下去。赶紧一把从孩子口中掏了出来。



为此,儿子还说道了她“妈,你也这么大岁数的人了,不是我做儿子的说你,做事能不能靠谱一点?”



还别说,更不靠谱的事接踵而至。姨婆在家煮着一锅汤,有牌友打电话来,三缺一。她看小孙子睡着了,挂断电话,火急火燎地就出门了。



家里冒烟有异味,邻居打了物业电话,工作人员破门而入,才发现厨房灶面的玻璃都烧裂了,锅子里的骨头成了黑炭,要不是邻居发现,事故的后果不堪设想。




更让物业人员震惊的是,家里还有一个2岁的小孩,可一个大人都不在家。孩子正搭着椅子,站在窗户边往下喊着:“奶奶,奶奶。”



接到物业电话的两口子,慌忙赶回了家,看到厨房的凌乱,傻眼了!当小两口打电话给姨外婆时,她还极不耐烦地说:“我今天输了,晚点回来。”



话说,姨外婆在我们这有个外号,人称“财神。”为啥呢?和她玩过牌的都知道,她逢赌必输,而且只玩大的,她一去,别人都抢着和她组一桌,因为“财神”送钱来了。



儿子儿媳对她只能表示无语了!要说这些年,儿子儿媳对她也算是可以了。可她那张嘴啊,还逢人就说媳妇的坏话。



“以为自己有份工作就了不起啊,当初看不上她,现在我也看不上她,每天还摆个臭脸,像我欠她几百万似的,做给谁看呢?”



儿子找人来换了新的厨具,交待姨外婆说:“妈,你出去玩可以,记得一定把孩子先送到我店里,检查了电器有没有关,再出门,不然出事了,后果严重。”



她还冷不丁地来一句:“吓唬谁呢?不是没出事吗?”儿子媳妇只好把小宝又送回了乡里外婆家。



姨外婆自从手头没钱后,三天两头地来我家,找我婆婆借钱。每次都是:“小妹,给我拿2000。”借钱的语气理直气壮,拿出了自己是长辈身份的那种,每次婆婆都是马上给她拿钱。



而来我家借钱的次数,被我撞见的都不下十次。有一次婆婆说自己手上也没钱了,她竟然跑回乡里,到我公公店里,找我公公拿了2000,还说是我婆婆让她去拿的



我婆婆没生气,我生气了,这做得过分了啊!我问了婆婆:“妈,为啥每次姨外婆找你借钱你都给啊,宁愿自己省吃俭用的?”



“她是我妈妈最小的妹妹,也就比我大了5岁,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我自己的妈只有56岁就走了,一看到她,就想起我的妈妈。而且你姨外婆和我妈妈长得好像。就这点,我就忍不下心不管她。”




就因为一句“和妈妈长得像”,我婆婆就无数次地支援她,而姨外婆似乎尝到了甜头,三天两头的就跑去公公店里拿钱。直到有一天,公公开口问她什么时候还钱的事。



“姨,你在我这拿了也有四五次了,我现在自己要进货,要钱周转,你看是不是多少先还点?”



“你这是什么意思?我要是有钱还来找你借钱?我来借钱你要我还钱?我是你姨,你怎么对我说话的?”



公公打电话来告诉了婆婆这事,“你这个姨,真的是无可救药了。以后不要再给她借钱了,她现在有手有脚的,我们自己都还在奋斗,还轮不到我们给她养老啊?”



婆婆却悄悄地给姨外婆打电话,让她以后要借钱,不要去找公公,先问她。



前几天晚上,我正在陪大宝读绘本,听到姨外婆又打电话来找婆婆借钱,哭得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说自己不想住在儿子家了,儿媳给她脸色看,然后各种儿媳怎么怎么不好的话,吐槽了个把小时。



“小妹,你知道的,我以前是多风光啊,我的条件比你的条件都好多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我这人命不好,招了个不好的儿媳妇,家道败落,你给我再借一万块钱,把你老家的钥匙给我,我去那里养猪,我要自己赚点钱了。”



我5岁的儿子就悄悄问了一句:“妈妈,是不是又是来家里借钱的那个奶奶,她好讨厌哦。”而那天,我婆婆自己刚从医院住院回家。她住院的钱都是我出的。



我婆婆只能实话实说,“姨,我自己手头也没有钱了,老家钥匙可以给你,你真要养猪啊?这可是很苦的啊。买猪崽的钱我可以帮你想办法,一万块我拿不出来,你以前借的我也从来没问你要过,这你也知道的。”



姨外婆气得在电话里破口大骂。“你现在是条件好了,就瞧不起我这个穷姨了,是不?借一万块钱都说没有?那我明天来拿钥匙,你把买猪崽的钱给我准备好。”



等婆婆挂断电话,我就过去跟她说了:“妈,你真的不要再给姨外婆借钱了,她这个人就像爸说的,比你们大不了几岁,自己有手有脚,身体还健康着,让她自己去做事情,给自己攒点养老钱。你要是还给她借钱,不是帮她而是害她。”





第二天,姨外婆来我们家,我听着她各种吐槽自己儿媳的不好,女儿的不孝,儿子的窝囊。一向因为婆婆的关系,对她毕恭毕敬的我,终于忍不住开了口。



“姨外婆,做人都是相互的,这么些年,您有关爱过自己的儿子女儿吗?您以前是不差钱,但是您宁愿相信别人,花光所有的钱,也没有帮助自己的儿女一分,这怪谁呢?”她沉默了。



“再说,您天天提着锣一样的,到处说儿媳不好。但在我眼里看来,您媳妇已经做得很好了,下班回来还要给您做饭吃,您无数次的骂她,她还嘴了吗?还是她到处说您的不是了?”



婆婆让我先去吃饭,意思是让我不要再说了。姨外婆拿着婆婆给她的钥匙,还有3000块钱,悻悻然出了门。



我留她吃了饭再走,并强调了一句:“姨外婆,这3000块钱可是婆婆借的我的,希望年底您的猪卖个好价钱,到时我可是要收账的啊,我自己两孩子要养,不容易。”



她垂着头,没有答话,进了电梯。婆婆送她下楼去了。



前天听婆婆说,姨外婆确实买了4只猪崽,在我们老家开始养猪了。但是她儿子媳妇怕她吃不起这苦,要把她接回家。



可悲可叹!就我姨外婆的人生轨迹来看,她确实是把一手王炸打得稀烂的典型代表。



在我们旁人看来,她的儿女确实做的是不错的,没有以怨报怨,对母亲也算是尽心尽力。可是老人自己的所作所为,一天天的寒了儿女们的心,也寒了我们这些亲人的心。



所以,就题主所问:人老了,若发现子女在慢慢地讨厌自己,自己该怎么办?我的答案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出必有因,儿女为什么慢慢地讨厌你?老人也需要从自身找问题,找到切实的问题所在了,才能对症解决



就拿姨外婆的事来解析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1、“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人心都是肉长的。她自始至终带有偏见地看待儿媳,觉得自己家庭条件好,自视清高,瞧不上儿媳。


可是儿媳并没与和她一般见识,还是尽力地接纳她,并包容她所做的一切。换来的是什么?是十年如一日地瞧不起。



2、有钱的时候,各种挥霍,没有帮助子女一分钱。也没有给自己存点养老钱。宁愿相信别人,也不相信儿女。



今朝有酒今朝醉,自私自利,冷漠刻薄。老了为难了,把一切责任推给儿女不孝顺?



3、有手有脚,身体硬朗,能自食其力的时候,不自己干活挣钱,却是自己找个老头逍遥快活。在孩子们面前倚老卖老,为老不尊。钱花光了,落魄了,才想到回来找子女。



4、利用我婆婆与她的亲情血缘关系,一而再再而三地借钱,甚至把借钱的手伸向了我公公,消耗我公公婆婆对亲情的信任。



正如我公公所说,“她们也是同龄人,没有给她养老的义务。”而且,姨外婆还一再地拿自己辈分高来压制公婆,让人尊敬她,她这样的行为,值得尊敬吗?!




就她这样自私,刻薄,只管自己,不管他人,懒惰还到处败坏家庭的老人,连我们做外人的,都慢慢地讨厌她了,何况是朝夕相处的儿女儿媳?!



所以,希望老人在发现子女慢慢地讨厌自己时,能反思一下自己在相处的过程中,是不是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毕竟人都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我对你更好。人心换人心。虽然说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




那么,老人如何避免被儿女们嫌弃呢?以下几点值得参考。


1.做父母的,如果身体硬朗的情况下,一定要未雨绸缪,自食其力,给自己存点养老钱



因为现在社会,孩子们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帮不了子女,能够做到不给子女添负担也挺好。那么,等子女条件好了,你们的晚年日子也会过得相对来说好一些。



2.如果手头有钱的父母,可以把钱存起来,或者拿出一部分,做一些有意义,正规的投资理财。



年纪大了,身体会慢慢出现一些问题,手头的钱要留着看病救命,一定不能肆意挥霍!不然等到你需要钱时,把所有的压力给到子女身上,子女心有余力不足时,你来怪子女不孝顺,为时晚矣。




3.“先有婆,后有媳。”既然儿子和儿媳组成家庭,就不要带有任何偏见地去对待媳妇



把媳妇当成自己的女儿对待,诚心相对,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矛盾。如果你自己凡事看不惯她,还争锋相对,再能容忍的人也会有不满。所以不要逢人就说儿媳的坏话,这样很遭人嫌。



4.在子女有困难,而你手头还宽裕的时候,能帮一点是一点吧



不要一毛不拔,也别把子女当成贼一样防着。宁愿相信别人都不相信子女,这样的做法,不是让人很寒心吗?!



5.人老了,也要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



和子女住在一起,只要子女说出的是正确的要求,就协商着来,而不是我行我素,固执蛮横,一意孤行。这样也会增加相处的矛盾。要做个通情达理,讲卫生,爱收拾,勤劳善良的老人。



6.想要自己的晚年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要有自己的窝,二是随时能拿出来救命的钱话很现实,但是绝对是真理。





最后想说:“树叶不是一天黄的,人心也不是一天凉的。”孝顺的儿女始终孝顺



就算你没有给他们一分钱,没有给他们什么房产,没有给他们带一天孩子,他们也没有弃你不顾。因为他们知道“生养之恩大过天!”他们对你是无尽的爱和包容。



但也真心希望,出现被子女讨厌的问题时,老人能够反思一下自己。长辈也要有个长辈的样子,不能为老不尊,自私刻薄



毕竟好的家风和爱的传承,是从上往下,再反哺往上的。这才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父母今天的样子就是我们明天的样子,为人子女者,也要给自己的孩子们做个好榜样,传承孝道。好好地孝顺老人,就当是为自己的未来打个样。



真心希望每个老人都能老有所依!但有句话说得好“福来者福往,爱出者爱返!”



我是@兔小妞的心灵札记一个用心记录的人。都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但如果遇到自私的父母,做儿女的也要尽量包容,因为百善孝为先!


您对老人慢慢地被子女嫌弃,这件事情的看法是怎样?欢迎评论分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子女   婶子   孙子   小姑   儿媳妇   婶婶   大儿子   儿媳   小儿   外婆   婆婆   媳妇   讨厌   家里   儿子   女儿   发现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