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腊肉在东北“没市场”?

东北人不吃腊肉,不仅仅是口味的原因,这点南方人不知道,难怪吃不下去!


在南方的很多地区,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就要杀猪挂腊肉,尤其是云贵川最爱吃了,现在养猪的人已经变少了,但是哪怕家里面没有养猪,也会去街上买很多的肉来挂起来做腊肉

在贵州等地还会做成烟熏肉,整个肉身被熏得黑乎乎的,看上去非常的恶心,但是人家就喜欢这样吃,我们挂的腊肉从来不会烟熏,而是抹上盐巴和白酒腌制一晚,就直接挂起来了,等到风干了,就收起来放在冰箱里面,或者放到阴凉的储藏室

然后想吃的时候炒一盘,味道特别的香,肥而不腻,只不过肉质有点硬而已,但就是如此可人的美味,东北人却不喜欢吃,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腊肉?

既然东北人不喜欢吃腊肉,那为什么南方人却很中意呢?除了西南三省之外,很多的省份也是喜欢吃腊肉的,比如湖南、甘肃陇西、广西、江西、广东等等

之所以喜欢吃腊肉,这跟气候环境有关,因为南方的气候比较潮湿,冬天温度也很少达到0℃以下,新鲜肉不好保存,但是腊肉就不一样了,保存的时间可以很久,毕竟腊肉都是经过熏干或者风干的,还有不同的地方,制作出来的腊肉口味也不尽相同

湖南的湘西还有贵州多雨潮湿,不适合风干,所以只能做烟熏肉,云南的话,基本上都是风干的

腊肉成型之后,瘦肉看上去特别的鲜红,肥肉也是晶莹剔透的,吃起来也很香脆,但是广东人喜欢吃甜的,所以他们的腊肉还有一股甜香味


广东的腊肉吃起来有一股甜味,是因为在腌制的时候,不但放了盐、酒、酱油还放了糖,不像贵州那种需要烟熏,而是太阳晒一晒或者风吹一吹就干了,还有的会直接在室内烘干,所以没有烟熏味,越吃越香

我们云南做的腊肉,直接放酒和盐巴腌制就行了,同样是挂在屋子里面风干,吃的时候也没有烟熏味,但是时间久了腊味很重,四川人的口味是最喜欢麻辣的,所以炒腊肉的时候,放的花椒和辣椒特别多

在油锅里面放几个干辣椒,这样就更加的香脆,而且也有了辣味


贵州的农村,最爱做烟熏肉了,到了寒冬时节,每家每户的屋子里就会挂着一排排的腊肉,这也是他们著名的土特产,吃起来的时候,有一股柴火的清香味,表面虽然看上去被熏得特别黑,但是里面依然是油光透亮的

至于哪里的腊肉好吃,很多人表示,贵州的烟熏肉最好吃,因为我有一个表妹嫁到了贵州,过年的时候她带回来了很多腊肉,我妈在她家吃了之后表示,比我们云南的好吃多了,但是我没有吃过,我也不知道什么味道


接下来就说一说如此美味的腊肉,为何东北人就是不喜欢吃呢?

其实我觉得这跟每个地区不同的口味有关,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气候造就了不同的饮食习惯,比如北方人以面食为主,可我们吃面食的话,很快就会腻的,但是他们也不喜欢吃米饭,以前我跟几个河南人在一个公司上班,主食她都要吃馒头。看着她吃白米饭,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但是让我天天吃面食的话,绝对吃不下去,甚至吃一两顿就腻了,所以我们在好奇东北人不吃腊肉的同时,或许他们也会这样想,为什么南方人就这么喜欢吃腊肉呢?怎么忍受得了那一股怪味的?


北方人过年的时候喜欢吃饺子,我们云南人过年的时候,从来没有见到哪家包饺子的,因为南北存在着诸多的差异,饮食习惯不同也是很正常的,不能用我们的口味去衡量他们,就好像我们是用筷子吃饭,西方人却是用刀叉,彼此可能看着不顺眼,但是双方都乐在其中,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

农村人去城市人家吃饭的时候也不习惯,他们的碗太小了,而且做的饭菜也比较少,都不好意思多吃,但这就是城市人的生活方法,城市人消耗的体力没有农村人多,自然而然吃的也比较少

气候原因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气候的不同,东北的冬天是特别冷的,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但是南方的冬天就没有那么冷,有时候白天甚至还很热,所以不利于鲜肉的保存,但是东北就不同了,到了冬天的时候,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冰箱,肉是不容易腐烂发臭的,所以更适合吃新鲜的

在冬天甚至不用冰箱,直接放在外面或者是地窖里面就完事了,但是南方的冬天,肉不放冰箱里或不做成腊肉,很快也是会腐烂发臭的


再说,东北的冬天就不适合做腊肉,哪怕是做得出来也不好吃,口味跟南方的完全不同,所以也就没有养成吃腊肉的习惯

在过去生活条件比较差,有冰箱的人家很少,但是南方人有一个习惯,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要开始杀年猪了,这么多的猪肉一下子吃不完,因此只能采用挂腊肉的方式来保存,不这样的话很快就臭了

南方的冬天也是最适合腌制腊肉的时节,这样就能够长期地保存猪肉了,习惯养成了,就很难改掉了,哪怕是现在有冰箱了,也要腌制腊肉,一方面是很喜欢吃腊肉,一方面是冰箱也放不了多少

再说东北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是无法做成腊肉的,因为腊肉都是要经过自然风干的,要是把肉挂到外面,就会迅速地冻住,又怎么来做成腊肉呢?


写在最后

所以说东北人不喜欢吃腊肉,完全就是养成的习惯,因为南北气候的差异,很多的生活习惯都是不同的,食物的做法也不同,如果让一个东北人来南方生活二三十年,他肯定会爱上腊肉的,他们那边不可以做腊肉,那么从小就吃不到,所以自然而然就不爱吃了

再说有一些腊肉是经过烟熏的,东北人直接受不了那股味道,就连一些南方人也受不了,因为在南方的很多地区不存在烟熏肉,而是腌制后直接风干,就算是风干的腊肉,也会存在一股腊味,东北人又喜欢将肉炖烂了吃,如果让他们炖腊肉吃,简直是难吃到了极点,炖出来的腊肉连我们都吃不下去


腊肉就只适合炒着吃,但是炒好的腊肉,东北人也不喜欢吃,因为他们不喜欢吃太干的食物,同时也受不了腊味

总的来说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俺是地道的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我告诉你原因吧!

首先你要了解一下,在俺们东北有一种味道叫”哈喇了”,就是指植物油或者动物油氧化酸败了,坏了的味道和气味。

南方人喜欢吃的腊肉、腊肠由于制作工艺的风干过程都会导致肉里面的动物油脂发生氧化从而产生一股浓重的哈喇味!而我们东北人世世代代从小到大耳濡目染就都认为有哈喇味的食物都是坏了的,肯定是不能再吃了啊!

回想当年我在广州第一次吃腊肉做的菜,现在想起来还好笑呢。那可是在一家五星级的宾馆开年会,有一道菜好像是腊肉炒豆角,我刚夹了一块腊肉放嘴里立马一股浓重的哈喇味让我本能地捂着嘴把它吐到桌子上的餐巾纸上,我身边正好是个南方同事不知道我怎么了,我悄悄问他这肉是不是坏了?他一边大口嚼着腊肉一边偷偷笑着告诉我腊肉就是这个味儿啊!很香啊!艾玛,我可是真的受不了啊。直到现在我也还是无法接受和适应那种美味!

所以说腊肉和腊肠等南方人喜欢吃的美味佳肴在东北却根本没有市场。这也许就是根深蒂固的一种风俗习惯或者文化差异吧!你们都是哪里人?喜欢吃腊肉吗?




我一个好姐妹是哈尔滨的,曾经给她寄去了一大箱腊鱼腊肉。谁知道她家里人根本不爱吃,无奈,最后又给我寄回来了。


这个好姐妹是在广东认识的,后来她回老家了,就经常给我发来一些东北的特产。比如粘豆包、辣白菜、红肠、小蘑菇之类的。出于感谢,我就特意买了不少猪肉、大草鱼腌起来,叫家人做成腊肉。




兴高采烈给她寄过去了,结果,没过几天她又给我发回来了。说是没人吃,送给亲戚朋友都不要,丢了也怪可惜的。


开始以为是他们家人不懂得吃呢,这么好吃的东西都不要。后来,才知不是只有她们一家人吃不惯,是大多数东北人都不爱这个味道。


那么,接下来我就根据自己的个人了解谈谈腊肉为什么在东北没市场?


第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东北没有习惯腊肉的口感,因此不喜欢吃。




这个很好理解,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每个地方都有其各自的特色美食,口味也有千差万别。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明显的就是南米北面,南方人一天不吃米饭可能就难受,而北方人呢就恰恰相反,他们的味蕾钟爱的是各种面食。


东北人虽然也爱吃米饭,但是他们那里是没有腊肉这道美食的。每个生活在老家的人都已经习惯了自己熟悉的味道,是从小到大刻在味蕾里的。就像我们吃惯了加盐咸咸的菜,突然去吃很甜的菜就接受不来是一个意思。




第二:东北气温低,是天然的大冰箱,可以很好的保存各种肉类,并没有制作腊肉的习惯,而且气候也根本做不出成功的腊肉。


腊肉,是南方人为了较好的保持肉类不变质而想出的应对方法。南方整体气温偏高,即便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肉类也只能放几天就会变质。


那时候冰箱还没有诞生,人们杀一头猪不可能三两天就可以吃完。吃不完的那些又该怎么办呢?就有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用食盐把肉腌制起来防止变质。




后来为了更好的保存这些肉,又衍生了晒干、熏干等方式。因为主要是在寒冬腊月时分制成,所以称之为腊肉


后来,这种做法就被南方人代代相传。大多数南方人因而也习惯了这种从小吃到大的东西,并且由之爱上了这个味道。


东北就恰恰相反了,它拥有漫长的冬季,经常是冰天雪地的,长期都是零下几十度的低温。这样的温度下,什么食物都能冻得硬邦邦的。即便是杀一头猪一时吃不完也不要紧,往外面一放,保存整个冬天都不是难事,根本不用担心肉会发臭变质。


即便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冰箱,但是东北人喜欢在雪地里放食物都不是什么稀奇事。毕竟,外面很宽敞,随便放。


有鲜肉吃,也自然不需要去想其他办法来保存。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东北的气温也根本做不出成功的腊肉。


南方的朋友们都知道,腊肉需要先腌制好几天才能制作。东北的室内有暖气,不适合腌肉。而放室外吧,就直接冻上了。这样的环境之下,根本无法制作出好吃的腊肉,就自然吃不习惯了。




南方各省份均有制作腊肉的习惯,不过又分别有属于自己独有的那一套制作方法。


广西广东和湖北,一般是晒制。而湖南、江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普遍都是熏制而成。不管晒得还是熏的,制成功以后都有独特的香味。


无论是切片直接蒸着吃,还是炒辣椒、炒笋子或是炒其他时蔬都别有一番风味!这对于我们南方人来说,可是一道道极品美味。令人一想到,就口水直流,恨不得马上吃两碗米饭!




对于大多数南方人来说,这既是印在脑海中的家乡美味,更是一道令外乡游子跨不过去的乡愁!但对于大多数东北人的味蕾来说,这属于完全陌生的味道。既吃不惯,也从心底里无法接受!


综上所述,这就是为什么在南方非常受欢迎的腊肉到了东北却不太受欢迎的原因!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口味都是不一样的。不过这说的是普遍现象,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有少部分东北人也是很喜欢吃腊肉的。


对于同一种食物,无论是吃与不吃、喜欢还是不喜欢,都需要尊重与理解!朋友们,你们爱吃腊肉吗?欢迎留言交流!




这话我有发言权!我老家湖北的,从小伴吃着腊肉腊鱼长大的,参加工作后主要在山东与东北待着。过年时,从老家带过腊肉,自己在当地也尝试做过,再好的腊肉在北方干燥的气候过不了几天,腊肉就变得硬邦邦的,刀切不动,远远没有在湖北腊肉那种硬中带软、晶莹剔透的感觉!如放在冰箱里,完全没有老家那种露天风干的口感!所以腊肉合适阴冷湿润的自然环境,只有部分省份环境最适宜!




东北早在六十年代以前,也有东北版的腊肉,过年杀猪割下一个大腿,用大酱涂在猪腿上,用纳鞋的绳子系好,挂在厨房廪子上因为是冬天,又沫了大酱,不用耽心变质,挂在厨房,烟熏火燎,不用特意点火熏。也有放在酱缸里的。东北人把这种肉叫咸辣肉,能正确写出这三字大概没有,往往写成“咸拉肉”,甚至写成“闲拉肉”,“咸辣肉”。有句俚语说某人是闲人就说“酱缸淹膀蹄闲拉肉”。在成立公社后,突然谁家也不淹腊肉了。在东北人心目中,吃咸腊肉是没有新鲜肉可以吃的情况下,才不得已吃它。儿子在四川上班,年底带回一编织袋四川单位分的腊肉,送给众亲属,他妈吃了几口,咋把肉整成这味呢?这肉除他二姑会过日子舍不得扔外, 别人保管都得扔了。诺大一块只吃一点,没有再做,显然是拿去喂狗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腊肉   东北人   哈喇   鲜肉   贵州   南方人   云南   面食   口味   气候   冰箱   美味   味道   冬天   习惯   财经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