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985工程大学重新洗牌,你觉得哪些会新入选哪些会淘汰?

985、211、c9都是历史名词,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会继续受到社会各方面认可。

既然是历史,就不可能更改,既不会增,也不会减,否则就是篡改历史。

这些名词代表的是高校的光荣历史,谁也无法剥夺。也不要想时空穿越把自己喜欢的看好的学校硬塞进去或者取而代之。

同时,c9、985、211有些学校确实在退步,其中的格局也在不断变化。任何c9、985、211高校也别想一辈子扛着历史的光荣牌匾阻挡这个体系内和这个体系外的高校超越自己。

c9、985、211的牌子是不会摘的,也不会再给其他高校,但它们代表的大学水平不是世袭罔替万世不易的!




明确的的说,一个都不会淘汰。这些院校都是国家均衡考虑后选出来的院校。很多人只是片面的看学科评估结果,或者学校录取分数线,就业情况,甚至三大奖获得情况,院士增选等。这样的眼光只是以排顺序为主导的眼界。

网上普遍认为会被淘汰的几所院校就是西农,东大,海大,央民。潜在目标包括华东师范,重大,湖大,兰大,电大。那么现在来说说这些院校的不可替代性。985的名额分行业类和综合类,谁也不能跨类别抢名额,那样就走极端了,要么比规模,要么比精度,规模精度都没问题的二十几年来只有清北。

先说行业类院校,北师大,华东师大,目前行业前两名,无可替代,所以不考虑。

海大是唯一的全学科海洋大学,如果海大被踢出,那么只有厦大还在研究海洋理论,但是没有院校研究海产(农业大学基本不研究海洋生物及海洋渔业),那么这么大一个行业无领头院校,不符合国家政策。

央民同理,作为985里唯一的民族院校,也不能推倒。

东大,原名东北工学院,其实骨子里也是行业院校,黑色金属,当年黑色金属的老大,与中南形成南北互补,黑色有色互补。如果排除,只能北科技上,可是问题东北作为曾经的重工业基地,肯定本地院校对企业的支持更直接有利,而且钢院也不比东北工学院强多少。那么谁又能替代呢?

电子科技大,到是有西电这个强力对手,但问题西南地区只有三所985,如果再把电子科技大去掉,西南教育体系真的就不平衡了。西南交大和西南大学距离985院校还是有距离的。平衡起见,只能牺牲西电。很多人看不上成电的原因,无非就是几十年没增选上院士,奖项也比较少,学生就业和分数线和西电也半斤八两。事实上成电在电子计算机类的确和西电旗鼓相当,但是其他学科,西电已经比不过成电了。这就是985加成的效果。

西农,中农作为两所985农业院校。是对中国农业的政策保底。很多人认为西农可以被南农,华中农取代。其实根本不可能。第一西农是唯一一个农林水草渔学科齐全院校,在这一点,中农都没西农学科全,更别提其他院校了。第二,中国农业的地区差异性决定了,西农在西北黄淮地区的不可替代性。中农农业生产技术应用上主要服务华北,兼顾东北,东北农,河北农,内蒙农大才是中农业务重合体。南农华农浙大都是长江流域,这几所院校不仅业务重合,而且还和湖南农大,四川农大,西南大学等院校业务服务目标重合。而西农是服务于西北,西藏,黄淮小麦产区,各有各的地盘。真正和西农业务重合的院校是河南农大,山西农大,山东农大,甘肃农大,石河子以及这些区域的科研机构。如果去掉西农,同区位其他院校补不了位。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服务近一半国土面积农业的院校,谁去替代?这也就是南农,华中农不能替代西农的本质原因。不是这两所院校不优秀,只是985给农业院校名额少了,没给留位置而已。

再说综合院校,兰大,重大和湖大曾经的辉煌还没有完全散尽,那么反过来找,还有哪所综合院校比他们好。即使几校衰落了十几年,后来者也并没有超越,那么在二十多年前又凭什么取代?与他们竞争的院校是郑大这类综合院校。那么和郑大一类的院校又是那些?可不是现在这些网红院校哦。

双一流的出现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名额,但同时避免学校标签化,给原985院校以压力。但是可以肯定的说,985院校不会退出双一流大学,但其他潜力院校会加入,这才是最终的结果。




您好,很高兴回答你提出的问题,针对于你提出的问题,我将用自己的见解帮你解答。

985工程高校是为适应发展提出来的,尽管已经过去很多年,它却成为高考学生填报志愿与企业用人单位招聘的一个衡量标准。尽管现在为适应发展提出“双一流”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称谓,但是985工程高校在人们脑海当中的印记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现在每年高考与企业招聘的时候,985工程高校仍是是备受大家关注。985工程高校不会在重新评定,因此也不会有成员退出与加入。但仍然不妨碍我们讨论假如重新评定的情况下,哪些高校会退出,哪些高校会加入。下面本人将讨论自己的观点:

现在的985高校经过很多年的发展,虽然同是985高校,但是部分高校的实力差距是挺明显的。在39所985高校中,目前来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几所高校的实力较弱一点。因此,如果重新洗牌的话,实力比较弱的高校都有可能被踢出。那么面对四所实力相对弱一点的高校来说的话,中央民族大学与中国海洋大学被踢出去的可能性很小。虽然它们实力比较弱,但是它们都是比较有特色的高校。在双一流高校建设提出以后,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的发展定位都是世界高水平特色大学。高校的发展是多元化的,不可能全部都是理工类高校或者综合类高校。比如我们想要发展海洋科研与探究活动,中国海洋大学起到很大的作用,是其他高校不能替代的。注:985工程高校名单统计(高校办学定位)

但是,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不像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那么幸运。在国内高校来说,现在有很多高校的实力都能够替代它们。那么如果重新洗牌的话,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也是最有可能被踢出985工程高校建设队伍。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两所高校也都被评为“双一流高校B类”,说明两所高校的发展与定位在宏观层面来说,不如中国海洋大学与中央民族大学那么重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对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倾斜程度也可能略微降低。

有出就会有进,如果东北大学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两所高校在985评比中淘汰掉,在选两所高校进入新的985高校名单。个人觉得以下几所高校都有争取的可能: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为什么上述几所高校能够进入的可能性最大呢?东北大学属于以理工类为主的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三所高校也都是理工类强校,它们的学科评估实力都是比较强的。而且生源质量以及师资力量等来说,目前的发展并不亚于东北大学。少了一所理工类985高校,肯定也会在理工类高校方面新增一所,国家对理工类人才的需求是很大的。


为什么南京农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也有机会进入呢?我们是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属于农业农林类特色高校,而且设在陕西杨凌地区。如果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淘汰出985高校,就剩一所中国农业大学,对当下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南京农业大学与华中农业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实力都要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强,而且在生源质量以及教师人才引进、科研等方面也不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完全有能力取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985位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被淘汰出局的可能性是因为能够找到替代它们位置的高校。

综上所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东北大学最有可能在985重新新牌中淘汰。而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几所高校很有可能入选新的985工程高校。只不过一切都是假设,985工程高校的提法都是过去式,不会在对985高校进行增减。未来,双一流高校、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将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它们也将会继985与211以后,人们对高校的又一类分类。如果让你们选择,你们认为哪些最有可能进入985工程行列,哪些最有可能淘汰呢?

以上就是我的见解,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的见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评论交流。




我国共有985大学39所,这39所985大学属于全国重点中的重点,但是,现在部分985大学发展势头比较缓慢,已经被不少211大学超越。

那么,如果985大学重新洗牌的话,哪些大学有可能被淘汰的?

第四轮学科评估最能说明一个学校的实力,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竟然有7所985大学没有A+学科,这七所大学分别是:南开大学、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东北大学、重庆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在这七所大学中,南开大学虽然没有顶尖学科,但是学科实力还是非常强大,而且南开大学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是居高不下,可见南开大学在考生心目中的地位,百年名校,地位不可动摇。

吉林大学虽然没有顶尖学科,但是综合实力很强。吉林大学在东北仅次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位居第二。其实力可见一斑。

大连理工大学是理工类强校,四大工学院之一,工科实力非常强大,深受考生青睐。

湖南大学是久负盛名的百年学府,但是近几年退步较大,在双一流评选中,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一起被降为一流建设大学B类。不过,湖南大学的强势专业还是很热门的。湖大的土木工程、机械工程都是深得考生青睐的。

重庆大学作为建筑老八校之一,建筑学实力强大。另外重庆大学的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都非常不错。


因此,如果有985大学被淘汰,最有可能出局的就是东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东北大学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再加上气候寒冷,优秀教师流失,近几年退步较大。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则是专业不受欢迎。

那么,又会有哪些大学可能入选呢?从第四轮学科评估入选A+学科的数量来看,非985大学中,南京农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等院校实力都非常强大。


你认为哪所院校可以入选?欢迎留言,欢迎评论!




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为你解答。

985工程是1998年5月由时任领导人提出的建设世界先进水平一流大学的重大决策。985这个名字,本身是带着历史烙印的。由于这20年是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20年,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关注也高于以往。所以,比起此前的“全国重点大学”,985这个称号,在人们的观念中更加根深蒂固。以至于“双一流”建设计划已经出台3、4年了,大家仍然喜欢用985、211这样的称号。

但985已经成为了历史,不可能再重启了,大家完全可以把现在的双一流A类视为是对985高校的重新洗牌。

第一批入围的双一流A类高校共36所,全都是曾经的985高校。而39所985高校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3所高校已经被洗出A类高校。这个结果,实际上就是国家对原985高校的动态调整。

目前,双一流建设中期评估刚刚结束,从各个高校的自评结果来看,还很难看出谁会惨遭淘汰。而且,双一流建设计划是一项长期的计划,用短短4年时间来定一所高校的生死,太残酷了,会导致高校更加急功近利,造成中国高等教育的极度扭曲

不管是实施双一流还是985、211工程,国家的初衷都是为了激励高校,建好高校,并不是为了毁一所高校。试想一下,如果把西北农林从双一流里剔除掉,这所地处西部的高校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谁还报考它?谁来肩负西部农林人才培养的重任?

所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新增高校的可能性比较大,淘汰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便是高校表现不佳,最多也就是从A类下降到B类,但不会从名单里拿掉。

而新增高校的难度也不小,国家不太可能对双一流A类高校进行大放水,要想进入一流大学行列,至少从各种排名上应该比较靠前,能够服众。此外,由于双一流建设计划是基于学科建设的计划,所以,一所非985高校如果只有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学科,想要进一流大学行列,恐怕也比较困难。

目前来看,从大学排名和学科排名上具有这个实力的高校恐怕只有北京科技大学这一所。北京科技大学4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在学科评估中有2个A+学科,1个A级学科,在国内排27位;在QS2020排名中,北京科技大学世界排名462位,排在国内高校第21位。

除了北京科技大学之外,东北师范大学有6个一流学科、华中农业大学有5个一流学科,学科评估成绩也很亮眼,但两所高校国际影响力稍弱一些,考虑到一所在东北、一所为农林类高校,也是有可能入选的。

华东理工大学有3个学科入围双一流,QS世界排名551-560,国内高校28位,整体实力不错,但是,华东理工大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只有1个A+学科,没有A和A-,稍显底气不足。

苏州大学在国际上的排名比较领先,但这所学校特长是发论文,用国内的评价体系评价并不占优,所以在双一流学科中都只有一个学科入围,在学科评估中只有2个A-,进入双一流A类的可能性比较小。

另外,从国家区域发展的角度看,目前双一流B类的三所211高校,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如果这四年有所突破,尤其是在高层次人才以及服务区域经济等方面有重要进展的话,也是有可能照顾性地跻身双一流A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南开大学   农业大学   华中   工程   大学   农大   北京   中国   所高校   学科   东北大学   实力   院校   高校   西北农林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