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礼应该归父母还是归自己?

都不归,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彩礼”,古代初婚叫“聘礼”,三婚六证,是男方给女方拿的聘礼,如衣服,布料,首饰,食物等,布料除了给女方父母长辈做衣服外,都给女方做了新衣服,到出嫁那天要穿戴到婆家的,归姑娘自己,算赔嫁都是要带到婆家的,古代有娶妻“纳妾”之分,正房为妻,为夫人,必须有聘礼,明媒正娶。如果正房夫人年老色衰,或身体原因不能尽人事,生儿育女,则给自己丈夫纳一房“小妾”,也叫承接,为夫家生儿育女,纳妾必须给女方父母给“彩礼”,一笔钱给小妾父母养老送终,但妾的地位很底,吃饭时不能与丈夫和正妻同桌,必须侍候正妻吃完才可吃,就是去世都不能从正门出,只有正妻夫人生的孩子才可继承家业,如果正妻不生养无孩,有小妾生的孩子归夫人扶养,称夫人为娘,称亲妈小妾为姨娘。所以要彩礼越狠,是自降身份呀。不信可上网百度泓一法师,李叔同就是他父亲小妾所生,他母亲去世时都不让从正门进家,后李叔同大闹坚持进和抬出。




自古以来彩礼归父母的,没钱人家彩礼钱该儿子娶媳妇,嫁妆少一点,有钱人家有父母安排嫁妆,压相钱,赔嫁妆,这也要看家庭情况,家庭条件好的赔嫁妆和钱,家庭条件不好的,彩礼钱该儿子娶媳妇也没有办法的!父母嫁妆多少一些,嫁妆必须要有的。

彩礼应该归父母还是归自己?

现在是新社会,新时代了,归才都一样,彩礼归父母有父母去安排,归自己有自己去安排,没有什么差别,以前儿子娶媳妇要用女儿的彩礼钱,现在不会有了,家庭条件都好了,做女儿的可以放心了,现在彩礼归父母大多数要赔钱,赔嫁妆,不会去用女儿彩礼钱,只有倒贴钱,家庭条件最不好,不会去用女儿彩礼钱,男方给多少彩礼钱,父母去条买嫁妆钱,剩下来的钱做压相回给女儿,大多数父母都会怎样做的,请女儿放心,父母都不会用女儿彩礼钱了!

做父母的最好彩礼归女儿自己,有女儿自己去安排,她自己喜欢怎么样,彩礼钱上她自己买东西,有她自己安排就可以了,父母管得多,麻烦越多,父母有钱给她几千几万块钱多好的事情!没钱来多少彩礼给女儿不用麻烦也不要动脑筋了!这是最好的办法!

彩礼应该归父母还是归自己,都一样,归父母倒贴钱,归你自己彩礼钱跟父母没有关系了!父母能贴钱就贴点钱,不贴钱也没有关系了,还是归你自己好,多做事少麻烦,少了麻烦多了钱!




父母养了二十几年的闺女白给你?生了孩子可否随女家姓?可否保证女儿和他父母待在一起的时间和男方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一样长?可否保证女方父母生老病死与男方父母一个待遇?过年过节每家过一次,彩礼就是对女方家庭的一种尊重,既然给了,支配权就是女方父母的权利了,有什么好讨论的




若按公序良俗来讲彩礼的钱应归父母,若娘家家庭殷实(不差钱),在女儿出嫁除了有丰厚的嫁妆外,还会有一大笔不扉的“压箱钱”(放在陪嫁皮箱里),女儿被迎娶到男方家,在众亲朋面前,他们会打开箱子,那时娘家人倍有面子。大家会夸新娘的娘家,家庭富裕,出手阔绰!象题主所介绍的情况中虽说彩礼归父母,但女儿既然向父母提出:“要点钱傍身!”的希望,做为人母,咋忍心以:“我替你存着”,而一口回绝呢?理应多少给点女儿,做为私房钱以备不时之需,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谢谢邀请,依我估计,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五花八门的,皆因每一个地方的风俗不相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估计连包公也审不了,对吧?看地方风俗吧,个人认为,按道理,按人生规律而言,应该归女方父母保管,为什么呢?因为这一点钱是男方孝敬女方父母的,多谢岳父,岳母辛辛苦苦养了一个大闺女,嫁了女儿以后,女儿难以时刻在身边孝敬自己的父母。不是吗?当今社会,谁家女儿不出来打工,未结婚时,每一个月按时把工资寄给自己的父母,但是,结婚以后,组织了新家庭,还可以每月把工资全部寄回娘家吗?朋友,做人要知恩图报,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饭别忘耕田人。你认为呢?古言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彩礼   父母   聘礼   正房   生儿育女   嫁妆   婆家   男方   女方   娘家   夫人   麻烦   女儿   条件   家庭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