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是不是化疗药物?

靶向药物是化疗药吗

靶向药物不是化疗药。

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组织或细胞的驱动基因变异以及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特异性分子作为靶点,利用分子靶向药物的特异性阻断该靶点的生物学功能,选择性的从分子水平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肿瘤消退的目的。

化疗指的是一种全身疗法,化学药品无论是通过口服、静脉、体腔给药,最终都会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化疗药物可以杀死肿瘤细胞也可以破坏正常细胞,所以缺点是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肝损伤等)较大,优点是经济适用性高。

而靶向药物,是药物选择的有特异性的靶点进行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生长甚至可以消灭肿瘤,优点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缺点是费用较高。临床上一般根据患者自身的条件进行选择,有时采用两者结合的方法治疗。

本内容由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科 主任医师 彭小东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我是营养科谭涛峰主任,专注分享医学、癌症康复方面相关知识,如有疑问欢迎关注、留言,有问必答。

靶向药物,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确定的致癌部位,可以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将药物注入体内后,可特异性地选择致癌部位与之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波及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细胞。那目标目标是什么呢?下面是给你的答案。

靶向药物是指具有靶向能力的药物或制剂;其目的是使药物或载体能够针对特定病灶部位,并在目标部位积累或释放有效成分。而且靶向药物可以使药物在靶区形成相对较高的浓度,从而抑制毒副作用,降低对正常组织、细胞的损害,同时提高药效。而对一般的药物来说,通常只有很少的一部分才能在进入人体后真正作用于病变部位。它是限制药物疗效和引起不良反应的根本原因。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以免造成病情的加重。




肿瘤的发生归根结底是细胞调控的异常,主要表现是细胞增殖的失控,而这种失控在细胞内部主要体现在信号转导通路的失调。以肺癌针对EGFR的靶向药为例,EGFR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成员之一,EGFR的异常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机制一是EGFR的高表达引起下游信号传导的增强;二是突变型EGFR受体或配体表达的增加导致EGFR的持续活化,导致受体下调机制的破坏、异常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因此抑制EGFR胞内区酪氨酸激酶活性,阻断EGFR介导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也就是说,针对EGFR的靶向药,比如吉非替尼、奥西替尼等,是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达到抑制肿瘤的目的。靶向药可以杀死癌细胞,但并不是会使所有癌细胞凋亡。使用TKI靶向药之前,通常会进行基因检测,根据基因突变丰度来决定是否适合口服这类药物。基因突变丰度越高就说明肿瘤组织中含有这种突变基因的细胞数越多,靶向治疗效果好。肿瘤组织中不含有突变基因的癌细胞由于没有靶点,靶向药对其无效。这也使得靶向药只能杀死部分敏感细胞。

除了促凋亡之外,还有一类靶向药是通过饿死肿瘤细胞来发挥作用。肿瘤在生长过程中会建立独立的血供,长出许多新生血管,在这个过程中VEGF是肿瘤血管生成的关键调控者,并且是唯一一种表达于整个肿瘤生命周期的血管生成因子,VEGF与其相应的受体结合可导致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形成。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比如贝伐单抗,可结合VEGF并防止其与内皮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生成,肿瘤细胞在没有血液供应下会逐渐死亡。

目前还有一些多靶点的药物,对EGFR、FDGF、VEGF、KET等多个靶点均有作用,比如索拉非尼、安罗替尼、卡博替尼等等,既有使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又有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

虽然多靶点药能够针对许多靶点发挥作用,但总体来说抗肿瘤作用仍不理想,因为与肿瘤细胞生长调控有关的基因太多,很多研究仍在摸索阶段,这也是癌症难以被攻克的原因。不管怎样,与传统的治疗相比,靶向药的问世确实让许多的肿瘤患者延长了生命,获得了更好的生活质量。




靶向药和化疗药物都是全身治疗的抗癌药物,他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又有一些相同点,今天曾医生来科普一下:

靶向药和化疗药的不同点:

靶向药的治疗原理是这样的,癌细胞存在很多信号通路的异常,例如表皮生长因子通路,HER-2通路,血管生长因子等等,靶向药就是专门针对这些靶点设置的,专门针对某一个或者某几个特定的靶点。所以,靶向治疗药有特异性,针对性强,副作用小。

化疗药的治疗原理是这样的,化疗药一般是针对复制快的细胞,破坏细胞的DNA,抑制有丝分裂,抑制DNA合成等等,因为肿瘤细胞生长繁殖快,所以化疗药主要针对肿瘤细胞,但是身体里面其他复制快的正常细胞,也会受到攻击,例如毛囊细胞,胃肠道粘膜细胞,造血细胞,所以化疗药副作用大一些, 会出现贫血,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舒服。

化疗与靶向治疗的相同点

化疗与靶向治疗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例如化疗和靶向治疗都是针对全身的癌症细胞,是一种全身的治疗方法,相对于手术和放疗,靶向治疗和化疗可以杀死潜伏在全身各处的癌细胞。

化疗和靶向治疗一样,用过一段时间之后,都有可能出现耐药,这也是目前治疗癌症对艰难的地方,癌细胞非常狡猾,过一段时间时候,就有可能出现耐药,导致治疗失败,需要更换新的治疗药物。

总的来说,化疗和靶向治疗都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都有自己的适应症,有的人时候化疗,有的人适合靶向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一样吗?

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物不是一样的。

顾名思义,靶向药是指针对特定靶点如同开枪射靶直指目标的药物,是在细胞分子水平上,针对已经明确的致癌位点(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部的一个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个基因片段)设计相应的治疗药物,药物进入体内会特异地选择致癌位点来相结合发生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会波及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所以分子靶向治疗又被称为“生物导弹”。 而化疗药物是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化疗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这些药物能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但副作用较大。

近年来,精准医疗在肿瘤领域已经由科研向临床渗透,通过对生物检测点的调控和靶向药物的作用,为病人制定个体化的肿瘤治疗方案,结合预防和治疗来达到抑制癌细胞生长的目的。肿瘤靶向药物是通过干预已知的肿瘤靶点来阻止特定癌细胞生长或扩散的治疗方法。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抗肿瘤作用,并且毒性明显减少,因此药物副作用较小,已经越来越被病人接受用于各种肿瘤的临床治疗。

但是靶向药物并不是对所有肿瘤患者都有效,其疗效与肿瘤的基因突变情况密切相关。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每一位肿瘤患者所携带的致病基因也不尽相同,同样分型分期的肿瘤,使用同一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可能存在巨大差异。随着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诊疗已进入“精准医疗时代”。通过检测病人血液或肿瘤组织的基因组,寻找到肿瘤发病的原因和治疗的靶点,从对症治疗向对因治疗转变,同一肿瘤可能因不同的基因变异而选用不同的治疗药物,不同的肿瘤也可能因有相同的基因变异而使用同一治疗药物,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目前,有些医院病理科开展的肿瘤靶向化疗用药标准检测(41基因)涵盖当下临床肿瘤治疗中常用化疗及靶向药物的敏感/耐药检测位点,可以一次性对目前临床中常见的肿瘤化疗及靶向药物的基因及预后判断基因的突变位点进行筛查,对胃癌、肠癌、食道癌、肝癌、肾癌、胰腺癌、甲状腺癌等等肿瘤提供了临床治疗的参考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靶向   药物   目的   特异性   受体   癌细胞   肿瘤   基因   血管   抑制   细胞   信号   全身   分子   作用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