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汽车的生活和没有汽车的生活有什么差别?

有车跟没车的生活差别,有好有坏,每个人还不一样。因为每个人买了车,怎么个开法确实不一样。我就以我自己的亲身体验来说说,有车跟没车的生活有什么区别。

首先申明一下我的用车环境,所有的感受都是依据我本人的用车环境得出来的。我这车开了6年,前几天刚刚去做了年检,总里程2.6万公里左右,属于开的极少的工况。下面,我说说我的真实感受。

有车跟没车的第一个区别,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面子。

在我没买车之前,我有次跟媳妇坐别人的车,媳妇就在那里阴阳怪气的问我什么时候买车,老是坐人家的车也不好吧啦吧啦的。当时我就感觉伤自尊了,暗下决定就冲这句话,一定要买车。后来,我拿出仅有的一万块钱积蓄,找亲戚借了6万,父母资助了3万,买了台十万出头落地的宝骏560。

自从买了这车后,虽然不是很高级的车,但是我媳妇再也没有阴阳怪气过。第一年开车回老家过年的时候,确实收到过不少“你买车啦”“老板发财了”“混得不错”之类的惊叹,让我感觉挺有面子。

这样说,很多人可能会不舒服,觉得这社会太看重面子。但是从实际情况来说,凭车看人依旧存在,很多人就是为了面子买车。不然,十万的车也能开的很好,为什么还有人买BBA,保时捷,劳斯莱斯这些几十万,上百万的车存在,不就是买得起高价车,觉得自己有面子?

第二个区别,就是生活中多了一笔开销,也就是养车费用。没买车之前,养车费用是不存在的,买车之后养车费用自然就来了。

养车费用根据每个人的用车情况是不同的,对生活造成的影响也是不一样的。像我这种开十万块钱国产车,一年开五千公里左右的车主,对车也觉得差不多就行。每年只加92油,不会跑去加95,还去私人加油站加低价油,一年油费3000块钱左右。因为开得少,高速费1500左右。保养一年一次,一次450。保险连续三年没有出险,二百万三者加车损险只需要1900(返现350),洗车自己洗,停车在路边,维修基本没有,违章也基本没有,一年养车费用7000块钱左右。一年7000,一个月五百,不算太高。

若是开的多,那就不好说了,养车费用会急剧增加。现在十来万的家轿5-6毛钱一公里,SUV6-8毛钱,开的多油费就贵。跑高速5毛钱一公里,跑的多就花的多。把车当大爷供着的,停车要停车库,至少600一个月;加油要超规格加油,现在92#8块四,95接近9块;洗车无比勤快又不自己动手,轿车粗洗30,SUV35。精洗55,BBA这类看车开价,车越贵洗车越贵;时不时抛光打蜡的,一次抛光加打蜡1200。这样算下来,花费不少。

一般来说,买了车后,像我这种极度节约的,一年只开5000km,也要7000。但凡正常点开,十来万的家用车需要2-3万。

2-3万对于工薪阶级来说,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没有车贷房贷的肯定觉得不多,有车贷房贷,家里还养孩子的,肯定觉得不少。故此,买车前要斟酌一下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

第三个区别,买车前生活半径0-10km,买车后生活半径会提升到0~无限大 。

买车之前,虽然现在有公交,地铁,网约车等便捷的交通工具,但是这些东西贵的太贵,便宜的又不够方便。贵的就是网约车,打滴滴五公里需要17-21左右,还是拼车,不是专车,专车26左右。便宜但是不够方便的就是地铁跟公交,坐一次只需要2-3块钱,却不是直达,需要多次等车换乘,比较麻烦。故此,受限于交通工具,没车前的生活半径有限,不会跑的太远。

买车之后,一公里5~8毛钱,比坐网约车便宜,还不需要等待。出行的时候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不用中途换乘,更加方便。在某种程度来说,拥有了说走就走的资格。这时候,近可以逛家附近的超市,远可以去附近的山水公园,再远一点,开着车拉着行礼自驾游,走遍全国,走遍全世界都没问题。只要财力许可,能力支持。自己的生活半径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第四个区别,买车前出行体验一般。买车后出行体验大大提升。

买车前,出门的时候坐网约车,火车,飞机等等营运性质的交通工具,体验不是很好。我以前没买车前,过年回家一趟全程难受。买车票要靠抢,有时候还抢不到。抢到车票上车了,车上挤的满满当当的,上个洗手间都难。下车后,也不是直达,还要转公交车,转县际班车在路边下车,最后拖着行李走半个小时才能到家。

买车以后,不需要抢票了,上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行李有地方放,下车就到家,这种体验实在太舒服了,试过之后就不想回去。

第五个区别,可以应付某些特殊情况。

刚结婚那会儿,跟老婆吵架气的摔门而去。结果钱包手机都没拿,没地方可去,不想睡大街的话,只能腆着脸说好话。当初甩门有多牛逼,随后就有多尴尬。夫妻之间吵吵闹闹都是小事,不过也感觉有些跌份。买了车后,我啥都不带,带把钥匙去车里睡。把后排放倒,空调开着,窗子关好,也睡的挺好,除了硬了点。

钓鱼的时候,杂七杂八的东西用摩托车托着虽然方便,但是收收绑绑也比较麻烦,带的东西都是精简过后的。买了车后,再多的东西往后备箱一丢,关门就去,想带什么带什么,极大的提高了我的上鱼率。夏天的时候,白天去钓鱼太热,一般从黄昏钓到凌晨。不想回家就在车里睡一觉,早上五点起来钓早口,太阳升起就差不多回家了。若是以前,不想睡地上只能回家了,严重影响我的兴致。

家里老人,年龄大了,身体差了,接二连三去世。没买车前,我爷爷医院治不了拉回家等待最后一刻到来。由于没车不方便,也不知道我爷爷啥时候走,我只能耗在家里等了十多天。后来买车了,我外婆中风,情况时好时坏,留在家里守着,没法赚钱,养不活一家子人,可能把工作搞丢了。不守着,生怕外婆突然走了,赶不上见最后一面。好在有车了,商议好后我回去上班,外婆身边留人。在最后的时刻,我开车赶了回去,还见了外婆最后一面。

就现在这个社会,看似交通发达,但是都不如私家车来的靠谱,不像私家车那样停在那里等着自己。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特殊的情况,什么老婆要生了,老人突然病了,有急事要出门了等等,这些着急上火的事,网约车,火车,汽车,飞机都不靠谱,只有私家车靠谱。

总得来说,汽除了代步外,还有附加的面子属性,可以提升幸福感,提高生活半径,好处不少。但是,汽车就跟养孩子一样,也要略微花点心思去养着。




前几天一个朋友和我说,随便修修车花掉了几百块,一点心痛的感觉都没有。而之前朋友骑摩托车时修车花几十都要心疼,以前加30元汽油都觉得肉疼,现在加300元汽油也觉得稀松平常。但是问题来了,自从买了车,到年终时发现一年下来似乎没存什么钱。而买车的的钱就是那些年骑摩托上下班攒下的钱,扔掉了摩托车,也扔掉了积蓄。

这只是众生的一个缩影,汽车提高了生活水准,极大的方便了出行。但是这些都需要金钱来支持。有车以后以前不能去不想去的地方都可以去了,活动半径扩大很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缩短,以前不敢想的事情,有车以后就可以做到了。

例如几十上百公里随时可以出发,而不用考虑客车班车,机动性强,效率大大提高。有车以后上下班不用再挤公交车,时间上充裕很多,起码节省了等公交车的时间。

有车以后也就有了私人专属的空间,车内放点东西非常方便,总之有了汽车以后生活改变了很多很多,家庭成员也都受益,年节走亲戚、自驾游再也不用坐客车、挤火车,几百公里内随时出发,便利性大大提高,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幸福生活还有一丝烦恼。城市里的汽车越来越多,路还是二十年前的路。早晚上下班高峰期时,几乎一步一挪,马路恨不得变成停车场。有时候看着公交车在专用车道上畅通无阻,真的好羡慕。TMD,开车上班不如坐公交来的快。好不容易到单位了,好吧 开始玩抢车位游戏。抢不到车位只能远点停着,走出去几百米是常事。如果有人让你挪车,死的心情都有。如果违停被怕,200块没了!天天走的路还好,基本不会违章,不熟悉的路很可能就会出现“不按分道线行驶”的,现象,扣分罚款一样也跑不了,有时候只能硬着头皮按照分道线行驶,绕了N圈回到原点,费油误事。此时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恨自己为啥不打车……!

并不是所有的小区都有停车场、停车紧张是永恒的话题。抢车位各种办法都用上了,没办法只能停在小区外。每当看到轮胎被盗、玻璃被砸、熊孩子划车等新闻,总是夜不能寐。总幻想自己有一栋别墅,有自己的停车场、车库,每天早高峰以后上班,晚高峰之前下班……千言万语化成一句话:有车真好!




拥有车的人和没有车的人,我把他们分为五类人:一种是有钱的有车人;一种是车是为了代步,生活有些宽裕的人;还有一种是买了车,生活普普通通的人;另外两种没有车的人可以分为两种:有钱但是不买车;没钱买不起车。

第一种的话,有钱不仅仅是拥有汽车,他们拥有大量的汽车,甚至还有自己的车库,每天开车还需要挑选开哪一辆比较好,这种有钱人的快乐生活很多人都体会不到。其实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必需品,而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交通工具的替代品,很多人选择了公交、地铁。对于有钱人的话,相比没有汽车的人的生活好太多了。

第二种的话,生活是普普通通,对于供养一辆车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车险、保养这些费用都不会太在乎,停车位的问题也比较容易解决。所以生活基本上是没有太多忧虑。相对于没有汽车的人,他们的生活会更加便利一点。

第三种的话,对于车险和保养估计就觉得有些难以承受了,毕竟现在的时代买车容易养车难,要考虑到车的方方面面需要花费的费用。相对与没有汽车的人,他们的养车费用还是占据了一定的生活支出的费用。相对于没有汽车的人,他们的生活便利了,出行方便了,不过生活上会有一定的经济压力。

第四种的话,不买车是自己的选择吧,但是这种生活质量是很高的,因为这是自己选择的生活。现在的社会出行时很方便了,多种交通方式都有。所以没有买车的不一定过得不好,或许他们不需要车,每年都有旅行计划,生活质量很好。

所以很多人都会考虑买不买车,所以这个就要看个人的需求和想法了,其实买车如果可以提高生活质量那么就买,如果买了之后需要为保险、保养、停车等问题困扰的话,我个人建议就不要买了。




就我自己来说,我骑了十年摩托车,平时还好,赶上雨雪天气,那酸爽。我在北方,冬天最冷的时候,零下二十多度,骑摩托穿着羽绒服、皮护腿还冻的瑟瑟发抖,那时候特别想拥有一辆汽车,哪怕是七手夏利、八手QQ都行。我本人又晕车,但是开车不晕。

所以,在2008时候,花了一万五,买了一辆二手吉利豪情。当时那个美啊!尤其是雨雪天气,开着车,拉着老婆孩子,感觉生活无比幸福!老婆也改变了态度,由不想让我买车,变成了鼓励我买车。后来2009年,换了一辆捷达。开了八年,又换了现在的福睿斯,将来我还想换辆SUV或者旅行车,作为床车在假期出去旅行。

虽然只是上下班开,假期偶尔出去玩玩,两年只开了不到两万公里,但是,有车的日子真的不一样!而且花费也不太多,因为我行驶里程不多,保险只上交强险和三者,加上车船税,一年1500,油费一年五千左右,小保养在汽配城做,用全合成机油,一年做一次,三百多。其他就没啥了。所以,有辆车,真的挺好!




1,经济学里,有一个观点,买车最好的价位

是你家庭净资产的10%,如果超额了会严重影响家庭的生活品质。

现在很多年轻人家里净资产不到150万

但非要买50万左右的豪车,又没有好工作支撑,日子会很难。


2,如果家庭财富差不多,工作收入也差不多的两个家庭,

拥有汽车的,每年的开支很多出不少,

同时汽车带来了生活上的便捷,

随着汽车金融的发展

很多家庭在买车时选择了分期付款

很多家庭每个月除了还房贷

还要还车贷,

2,汽车的保值率很低,

一辆20万的汽车,使用10年,总开支在40万左右,对很多家庭来说,这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如果买了车后,自身工作上有了提升

收入也变高了,那还是不错的

但很多家庭,买车是纯消费

在房贷,车贷的双重压力下,日子过得非常紧张。


3,如果买车已经影响到了你的生活品质

还是放弃买车比较好,

即使要买,最好选择5万元以下的车

比如现在的五六万的电动汽车

成本比较低。

而现实情况,很多家庭,买车除了出行需求

也是一种炫耀,很多人买高价车

豪华车给你带来表面的光鲜,

背地里却是每天为生活发愁,那就没必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汽车   私家车   洗车   块钱   半径   交通工具   外婆   公交车   差别   面子   区别   费用   东西   感觉   情况   家庭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