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美国生活到底是怎样的?

美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名不虚传,因为汽车和美国人日常生活的联系远远超过其它国家,除了地广人稀的因素之外,除非身处纽约等极少数城市,否则家里没车的话几乎是寸步难行。

美国人口3.3亿,汽车保有量却高达2.6亿。由于交通以汽车为主,所以年轻人在16~18岁时就能考驾照了。有数据显示,60%以上的美国人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获得了驾驶执照。

在美国只要有钱就可以拥有一个很大的庄园,人口密度低的特点导致一人就能有一大片土地的现象很普遍。居住非常分散的现实使美国的公共交通无法全面覆盖,比如远处的密林中藏着几栋屋舍的现象比比皆是。所以,逛超市都需要开车一个小时己是一种常态。

美国虽然没有高铁,但火车线路却是星罗棋布,公路交通更是十分密集,设施也比较齐全,无论走到哪里都很方便停车,不会出现拥堵的现象。

除了交通方面,美国人的收入、住房、医疗、教育、饮食等关乎老百姓的国计民生又会怎样呢?与我国又有什么不同呢?

美国人的工作通常比较轻松,每个周末都能双休,再加上法定节假日,一年中真正的工作时间不过250天,而收入状况呢,比如旧金山的超市收银员最低时薪是15美元,一天工作8小时,收入就是120美元,合人民币750元;外卖小哥每送一单就能赚8美元以上,一天随便送30单就能挣240美元;修车师傅属于高薪职业,月薪通常在8000美元左右,合人民币5万以上。从全美国的角度来看,他们的收入并不是很高,普通人的月薪也就是4000~5000美元左右,月薪超过60o0美元的就算是高收入人群了。

收入决定了消费。在美国,食品的价格是很便宜的,例如超市的一只超大烤鸡,售价仅4.99美元,相比月薪为5000美元的收入来说,是不是很实惠。正因如此,美国人喜欢在周末一次性买很多食物,明知吃不完还是要买,等到下个周末就会把冰箱里剩下的全部丢掉,然后再开车去超市买新鲜的。所以,在美国食物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超市的烤鸡超过2个小时就丢掉;水果店里的水果如果长得太大或太小也会扔掉;面包店里的面包每天都成箱成箱地往拉圾桶里倒……美国的流浪汉们从来不会因为担心挨饿而发愁。

除了食物,其它的物价都很高:在郊区买套房子价格一般在30~40万美元左右,对于美国人来说也是一笔很难承担的开支,为此多数人也是租房。一套100平米的房子租金在l5o0美元左右,地段好的房价更贵;美国的人工费很高,修个水管1500、修个冰眉毛2000、修个车5000……普通人根本负担不起,所以大多数都是自己动手维修,或者请明友帮忙。

美国的医疗水平很发达,如果购买了医疗保险的话,看病几乎不用花钱,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也不用担心失业问题,因为失业后还能领取一笔失业金,如长期失业的话可以领取救济金,前提是不养活家人。

美国人不象中国人,没有坐月子一说,但是会休12周的带薪产假,丈夫也一同享受。而且美国人生完孩子以后,每个月都能领取一笔牛奶金,一直到孩子年满18周岁为止;美国实行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一共13年的义务教育,期间不仅不用收取任何学杂费,还可以免费提供午餐和校车。

然而,美国也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美好,它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种族矛盾。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自从第一批移民的到来就形成了种族歧视,印第安人和黑人都被白人当成捕杀的猎物,如今尽管有所好转,但是骨子里的歧视是很难改变的,就是如今移民美国的华人也很难容入到美国的文化之中。华人可以在美国的科学界、教育界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政界、新闻媒体也很少有华人的身影,并且华人男性也很难娶到白人女性。

再例如医疗体制。美国的医疗支出居世界前列。但医疗保障水平却不那么高。医疗科技水平世界一流,但本应由政府统一管理的医疗系统却交给私人管理,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加上医生的高额收费,极大地提高了美国人的医疗成本。尽管美国医保覆盖率高达92%,但是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如中国的赤脚医生年代,各种福利待遇还有医疗手段两级分化特别的明显,因为他们在设计医保制度之初就是从纯商业利益的角度出发,而并非是老百姓的真正福利,反而变成了他们的沉重负担。医保的最大受益者是医疗集团。

再比如法律滥用……

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生存之道,然而在许多人眼里,美国就是一个"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




谢邀。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在美国生活过的人感受也不一样。我曾在美国的一所大学访问半年,算是近距离的观察了一下美国,借此来回忆一下美国生活。


关于租房:我和一个朋友在离斯坦福3英里(到了美国才知道英里和公里的区别)的西Palo Alto区租了一个房子的大套间(里面有洗手间、衣帽间等),和美国房东一起住。房租900美元。和美国人住在一起最不习惯的有两点:一是白种人身上的那种体味,每天回家后都要过段时间才能适应。二是他们喜欢什么都往洗衣机里扔,我亲眼见到小时工把我们浴室的脚垫从洗衣机取出来后,房东把他的内衣也放进去洗,虽然都用烘干机烘干,但心理上还是觉得很别扭。在美国的半年我的内衣全部是手洗的。租的这个房子属于比较好的社区(乔布斯也住在这里)有院子、车库、草坪,大约300万美元吧。不过,租房一定要租美国中产阶级白人家庭的!房租虽然相对贵点,但老美还是比较讲规矩的,经常在学者群里看到租老墨、港台人的房子各种纠纷和不便。


关于买车:买二手车的话最好买日本车,日本车在美国的质量和评价非常好,房东对日本车的评价就是“可靠”,20万英里以内的日本二手车基本都不错。不知道为什么,二手宝马在美国的口碑非常不好,都不建议我买。买二手车也很简单,或者去专卖二手车的店里买,或者直接在网上找,约好了时间地点直接交易。我就是在网上和一个土耳其人联系,约了个超市见面,一手交钱、一手交车,他把一张相当于行驶本的文件交给我,签上他的名字就可以了。当时花了5000美元买了辆2001年的雷克萨斯,然后找个修理厂去作检测去换了四个轮胎、机油和刹车片花了1500美元,离开美国的时候又以5500美元的价格卖了。中国的驾照在美国是可以使用的,不过交警有自由裁量权,所以还是去DMV(车管所)考了一个临时驾照,也很简单,选择中文考题,现场出成绩,不用路考就发个临时驾照管三个月,三个月后还可以再延期2个月。


关于吃饭,老美一般不喜欢你在他们家里做饭,因为中餐的油烟大,所以在美国没有做过饭。但俺又是对吃比较讲究的,喜欢吃中餐,一半在学校吃、一半去中餐馆,所以每个月餐费大约600多美元。斯坦福有个好处就是大部分的讲座都安排在饭点,免费提供午餐或晚餐,可以一边吃一边听讲,像商学院、经济中心的还经常提供红酒、基围虾、烤牛肉等;所在研究中心的中国学者比较多,每周有一次学术午餐会,也是边吃边聊。值得一提的还是硅谷高科技公司的食堂,伙食可是真好啊,可以达到国内四星级以上自助餐的标准,像GOOGLE、Linkin这样的大公司欢迎自己员工带着去参观的朋友去食堂吃饭,“部队是靠胃行军的”确实不假。


关于购物,平时一般去老美开的超市买东西,节假日去奥莱购物。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还是非常警惕的,我的房东就坚决不吃转基因食品,据说2013年美国加州的转基因草莓出过食品安全事故,我半年在美国没有吃过草莓。至少在加州,讲中文还是很方便的懂中文的很多。去商场购物、打电话给4S电修车、乃至去法院交交通罚款,都可以说“I need Chinese service”,然后就会有懂中文的工作人员给你服务。听说过一件事情,两个中国学生在议论老美:这帮老外真笨,考试都考不过我们。然后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用中文很严肃地说:请记住,在这里,你们才是老外!我所在的Palo Alto市2014年曾票选过官方语言,中文在候选名单中排在第三位。


关于治安:在美国要分区,有的地方就是安全,有的地方就是危险。我住的西Palo Alto区,就是很安全,不停地有直升机和警车巡逻;往东100米过了一座桥就是东Palo Alto区,那就是很危险,但他们绝对不敢跨区作案,从这里我感觉到了美国社会的分裂。我曾和朋友租了辆据说可以防弹的车去那里转了一圈,感觉像美国西部片的另外一个世界,拍了几张照片居然就被很多人认为太勇敢了,但绝对不敢下车,因为一旦下车就肯定会被抢。在纽约、旧金山的一些地区也是如此。所以,回国以后最大的感觉就是安全感,中国的治安确实要比美国好得多。




美国,虽然浑身都下都充满无赖气息,但是,不得不承认,美国依然是最发达的国家。

2019年,我在美国住有一年时间,我同学在波士顿定居了5年,他跟我讲了很多关于美国的事。综合同学所说的和我的见闻,来谈谈在美国的感受如何。




初到美国的感受

以前,我对美国一直不感兴趣,觉得没有悠久的历史,也没有深厚的人文,甚至没有一份像样的“特产”可以带回来送给亲人朋友。

没去美国之前,我都是通过网上了解,在我固有的观念里,认为这是一个不会带给我兴味盎然之感的国家。等去到了美国,我才知道此前对其了解,有时却是戴着眼镜的。

1、当时在纽约入境,出了机场打出租车到预定的公寓。美国出租车的大叔话也多,就跟你去到了北京,你会发现出租车司机侃起国际社会的事,那叫一个头头是道,也面面俱到,还能说得娓娓动听有理有据。



那位美国出租车司机大叔,远比我想象中要了解咱们国家,竟知道中国高铁发展迅速,也知道华为手机受欢迎、很好用,也知道开放二胎了……


2、次日,我从泽西市打算乘坐地铁到纽约曼哈顿。站台里自动售票机界面有中文可选择,付款仅支持现金和信用卡。

这里和纽约地铁都是进站刷卡,出站不用刷,直接推闸门。

到站内发现居然没有空调,虽然不热,但挺闷的,也没有屏蔽门,感觉挺不安全的。



不得不说,地铁是真的老旧!在以后的一年中,我知道了美国各州地铁都是这样,尤其是波士顿地铁,那老旧的程度,一度让我以为是从报废厂捡回的。

上下班高峰期时,原来纽约的地铁也是人挤人,毫不逊色于深圳地铁,而且车厢内有许多上班族戴着耳机低头刷手机。

3、出站后,在路口等红灯时,我原本以为这座大城市,人们应该很遵守交通规则。然而,一个个行人从我身旁匆忙走过,这让我挺意外的。

4、纽约作为美国最大的城市,从曼哈顿区内部穿过,能看见高楼林立,那高楼密集程度着实让我些许震撼。



但整体而言,其实纽约大部分的街景是:

路边随处可见食品摊,从卖巴西烤肉,美国炸鸡,中国烤鸭等等。

公园周围甬道上,也有集市,画画的、卖花的、卖首饰的,应有尽有。

街道边上堆放着用黑色塑料袋打包好的垃圾。

皇后区老旧的住宅楼,曼哈顿非核心区,有诸多陈旧的商铺,看着跟国内三线城市临街店面差不多。



5、以前,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说,美国街上的大胖子非常多?在此提问下或类似的题目下,也不乏有作者这样说。

可是,在往后若干天中,据我所知这是以偏概全,美国中部或农村地区,确实有一些胖得比例不协调的人,而在美国大城市里,其实胖子不多。

6、也经常听到有的讲,美国人穿着很奔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美国东部城市的着装是挺保守的,无论是在街上,还是在地铁上,很难找到穿着异常的人。



7、美国的国土面积那么大,我用了一年时间,行迹遍布于东部、中部、西部,给我的感受是,不同的的区域,他们的建筑风格,生活习惯、民风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好比穿着这一方面,在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这里的人们着装简直是放飞了。什么艺术型穿着,什么奇装异服都有,甚至有时分不清是男是女。

8、没去美国之前,我以为美国人都很乐观外向,路人陌生人碰面会相互打招呼。然而,我在纽约那段时间,上班的路上,或逛街时,看到的是一群不苟言笑的上班族。



不过,在芝加哥遇到的人却迥然不同,走在街上,稍微一个眼神交流,基本上都会相视一笑说声“hello”,再擦肩而过。

甚至有次心情不好,板着脸走路,遇到过好几个不认识的人,上来就问:“Are you OK?”,或“Why are you so sad?”。

‬美国人的生活

1、美国人和我们的用餐习惯有很大的差异,那一年我见过形形色色的美国人,他们基本上对午餐甚是敷衍,比如一个汉堡/三明治,一份卷饼,甚者一份沙拉就能打发了。



2、他们的社交方式让我很不习惯,就是一大群人举着一杯喝不完的酒,站着能聊好几个小时...

3、美国人习惯喝冰水,而且还喜欢加冰块。就连超市/商场都有售冰块,家庭的冰箱上层也能制冰。夏天喝冰水没觉得什么,关键是冬天也是如此。

4、美国人喜欢喝咖啡,喜欢的程度跟我们喝茶一样,大部分家庭里都有一套咖啡设备。在公司里,一般是用咖啡胶囊,放进胶囊咖啡机里,大概半分钟制成一杯浓缩咖啡。

5、在美国有一个普遍现象:爷爷/奶奶一般不会帮带孩子,反过来也少有子女会去赡养父母。



老人要不是相互照顾,以养老金维持生活,然后子女每周或每月去探望,要不就是去养老院。

此外,美国有些州法定:在父母丧失行动能力时,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6、在美国,未成年人不能买酒,如果店家猜不透顾客是否成年,基本会要求出示证件。

7、衣服床单之类的,不能晾晒在室外。在美国有些城市是有规定的,违者要罚款。‬

我想这其中原因,或许是为了美观;或许是有些美国人对花粉过敏,担心衣物沾上花粉;再者是烘干机和电费不贵,尤其是在加州,居民用电一度约0.15美元。


8、后来我在泽西市租了房子,看见房东把鞋子放在洗衣机里和内衣一起洗。无独有偶,我还见过美国同事往洗衣机里扔脚垫,感觉在美国,洗衣机好像是“万能”的。

9、服务是建立在小费上。以吃饭方面为例:快餐厅和咖啡厅、甜品店可以不给小费,餐厅外卖自己去拿不用给。

而在餐厅吃饭一般要给15~20%的小费,如果是点外卖,要给送餐员10~20%的小费。



10、美国的大街上几乎没有公共卫生间。免费厕所只有在旅游景点、公园、商场、车站、码头,而在餐厅里的厕所,基本上都是被上锁了,需要在餐厅里消费,才能免费上厕所。

11、在美国,狗狗可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也能带进商场,博物馆,甚至小狗能带进飞机。搞不懂这操作,能安全吗?

‬美国的交通

1、在美国,夜里开车是要考验技术的,也比较不安全,因为美国很多公路是没有路灯的,而且单行线和转向弯路真多。反正我是一刻都不敢放松,精神处于高度集中。



2、在美国,特别是洛杉矶,大部分路口红灯时不可右转,若是被拍下违规右转,会被视为闯红灯。

3、如果开车遇到警 车明示你停车,无论什么原因都要照做,老老实实减速停路边。

而且不要主动下车,停车后摇下车窗,双手放在方向盘上,手千万不要乱动,不然那画面“太美”。

4、美国大部分的停车场都有残疾人车位,不能随意占用残疾人车位,因为停车违章罚最狠的要数是停残疾人车位,会被开罚单。



5、飞机网发达。美国土面积之大,出行全靠驾车显然不切实际,距离比较远的地方,美国人更倾向选择飞机,毕竟飞机运输网发达,全国大大小小机场加起来有2万多个,而且机票便宜。

6、美国没有高铁,铁路路线倒是挺多的,座位类型一般分为3种,即是普通车厢,和商务车厢,以及头等车厢。

卧铺则分为5种类型,常见的是单人小室。



7、我以前一直以为美国地广人少,开车应该是一路畅通。谁知也堵车,例如在波士顿,有时30分钟的车程,能开1小时十几分钟才到达。

美国的治安

可以说是两面性,有安全的地方,也有危险的地区。

在洛杉矶,这座美国第二大的城市,你行走中心街上或河沿岸,真的到处可见流浪者的帐篷,躺在路边的流浪汉,还有一脸慵懒、两眼无神、精神恍惚的人。



住在波士顿的同学提醒我,白天在这一带行走,要时刻警惕周围的人,晚上不要出门。还有皇后区、芝加哥南部也要注意安全。

而同样是在洛杉矶,只是不同的区,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在好莱坞的山地区或比佛利,几乎看不到一个流浪汉,而且经常有警车,甚至直升机巡逻。



我同学说美国是以地区纳税额来分配警力的,越有钱的地区警察越多,简而言之就是富人区的治安相对比较好。

从侧面感觉到了美国社会的分裂,贫穷家庭的孩子很难有机会改变自己的阶层。

‬美国的经济

很多人说老美走下坡路,也有人将其视为一个经济高度发达,但增长缓慢地吃老本国家?

从最近几年经济增长速度上看,其实并不慢。2014~2019年,美国总GDP的增量从17.51亿美元,增长到21.43亿美元,增量是3.92万亿美元。



放眼全球,除了中国,其它任一国家和老美之间的差距,都是越来越大。

纵观整个欧洲发达经济体,老美的经济成长性是最强的,现在老美的经济总量仍是世界第一。

接着看下人均GDP,在2019年,美国的人均GDP超过了6.5万美元。同一年间,我们的人均GDP是1.03万美元。

——老美的GDP为何领先?

一方面是靠产业创新,盈利增长迅猛,同时期的欧洲资本市场,依旧是以基建、消费、金融等传统行业为支柱,必然没有老美的优势。

另一方面,有美元的硬通货地位支持,能“薅全世球的羊毛”。



而我国的GDP是完全靠勤劳与汗水,取得此番成绩真是来之不易,经济总体量以位居世界第二,也可以说是堪称奇迹。

‬工资薪资与物价

1、薪资。

美国穷得出名密西西西比州,和西弗吉尼亚州,他们人均年收入为3.5万美元,就是每个月约3千美元。

其实美国餐厅的服务生、送餐员、酒店客房服务人员等普通工作,底薪都很低,维持他们工资很依赖小费。

就连教师的薪资也不高,初中教师年薪在5万多美元。

2、物价。

①、饮食。一大袋鸡腿5斤重6美元,一个猪肘子9美元左右,一斤普通牛排大概6美元。不过,有机蔬菜要比肉类贵。



我在美国那段时间,自己做饭的话,一个月的开销在400美元左右。去餐馆就餐,普通的一份工作午餐花费在十一二美元。

②、居住。我在泽西市租了一套一房一厅的公寓,一个月的租金5千美元。这价格非常高,不同城市的租金差别很大,比如在波士顿,6百美元就能租到不错的房子。

买房的话,还要交房产税,而且一旦需要维修,人工非常贵,比如换个空调零件就要收3百美元。



③、出行。纽约地铁的单程票票价较高,要3美元,其它城市一般是在是1.75~2.25美元之间。如果是用周票或月票,能省下不少。

美国汽车加的油一般分为3种类型,普通油每加仑/3.6美元,当然不同地区有差差异,便宜的有1加仑/2.2美元,西部地区有的1加仑/3.9美元。



④、其它消费。简而言之,像肉类、咖啡豆、化妆品、衣服、母婴用品、牛奶等比较便宜

而人工费用、小费开支、各种税收都是不菲的开销。尤其和去医院看急诊,我同事有次割到手去医院包扎伤口,结果的账单是2000美元。

可见在美国做着普通工作,拿着3千美元工资的人群,其生活并不容易。

美国的科技发达

在科技这方面高度发达,以无可匹敌的水平位居世界第一。

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到阿波罗登月,火星探测等等,包括近代许多颠覆性科技项目,很多都是美国发明的。

比如电灯、电视、电脑、电话、手机、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互联网、飞机等等不胜枚举。

当下,几乎占据了高端产业链的所有位置。互联网产业革命后,从终端设计到系统,再到整个品牌的生态联动,芯片技术。



半导体产业前10强中有6家是美国公司,占据了该行业半壁江山。而半导体芯片是当前人类精密制造的最高水平,其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哪怕是内容平台的深度应用,和云服务器,比如阿里云虽然厉害,但其实力和微软、亚马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以及互联网基础设施等,几乎也是老美企业带头创新奠基,而且在全球一直占据着明显的优势。

2010年底时,全球市值最大的前10个公司中,只有3家美国公司,反观现在有8家是老美公司。如此看来,老美是在衰老还是成长。

在航天、能源、农业、基础科学,以及文化和教育等软实力输出方面,也看不到有缩小的迹象。



美国的教育资源雄厚

全球大学综合实力前10名,美国上榜了8所,例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而在高等教育世界大学前100榜单中,有43所美国大学上榜。

全球有100多项重大科技,老美占据了73项。诺贝尔奖方面,老美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有320多人,占据了全球50%以上。

——为什么美国科技高度发达?

有部分原因是老美十分重视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有实验室配套,也有工作机会,丰厚薪水,产生了“吸虹效应”,所以有大批科学家,各地顶尖人才流入到美国,加上美元和军事加持,老美才有今天的科技领先。

此外,老医疗技术设备、军工、航天、信息科学等领域都压倒性优势。

总得来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世界是什么样子,只有你真正见过、思考过,才能形成自己的眼界和观点。

私塾师兄(完)




在美国生活了大半年,发现这个国家和电影中看到的有些不太一样,虽然发达,但生活却不怎么便利;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地方让人无法适应。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曾在美国的旧金山生活了7个多月的时间,虽然远谈不上了解,但也直接看到了美国的一些情况。

2018年9月,我从浦东国际机场搭乘大韩航空的国际航班,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到达了韩国首尔的仁川机场。

在仁川机场简单地吃了点东西,继续搭乘大韩航空的国际航班,大约飞行了十个小时,终于到达了美国的旧金山。

出了机场,同事Anna早已等待多时,Anna是一位典型的美国女孩,亮丽的金发、高耸的鼻梁、深陷的眼窝,脸上还有一点点雀斑。

简单地寒暄了两句,我俩便在门口打了辆出租车,准备前往居住地。

出租车司机是一位印度老哥,见到我之后,他表现得很是亲切,但他那一口咖喱味的英语属实有些蹩脚,虽然我能听懂个大概,但听着实在是有点累。

一路上,我发现美国并没有那么多高楼大厦,这与我在电影中看到的有些不太一样,我好奇地问Anna这是为什么?

Anna笑着跟我说:“因为美国地广人稀,建那么多高楼大厦并不实际,而且我们这里的居民区和商业区是分开的,高楼大多是在商业区,居民则是住公寓楼或者是独幢别墅。”

坐在出租车里,我感觉还是挺舒适的,因为这边的道路修得又平又直,几乎感受不到颠簸,再加上路上车比较少,两边的绿植很多,天气也很给力,所以我对美国的初体验还是蛮不错的。

很快,出租车就到达了居住地,是我提前在网上租的一间公寓,我给了车费就准备下车,可Anna又从口袋里掏出了几块钱给了印度老哥。

我不明所以,但也没有当着印度老哥的面过问,直到出租车开走后,我才询问Anna这是干什么。

Anna告诉我,在美国搭乘出租车通常是要支付小费的,小费一般不低于车费的6%,听完我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随后,Anna帮我把行李拿到了房间,我本想邀请她共进晚餐,一方面感谢她来接我,另一方面感谢她今天替我解围。

Anna拒绝了我的邀请,说她已经约好人了,还问我要不要一起去,我由于今天刚刚到,身体有点累,便拒绝了她的好意,并让她玩得开心点。

之后的日子里,我就在这个公寓住了7个多月的时间,在此期间,我体验了真实的美国生活。

在美国的生活

1、美国人的穿着比较随意,很多美国人喜欢宽松的T恤、polo衫、工装短裤以及宽松的卡其裤等等,主要以舒适为主。

只有在一些特殊的场合才会穿正装,比如音乐会、面试、商务谈判等等。

2、大多数美国人的生活节奏还是比较慢的,而且他们的娱乐场所也比较少,所以娱乐方式比较单一,呆得久了,我觉得有些无聊。

室内的娱乐方式主要就是开派对,户外的娱乐方式相对比较多,比如徒步、野炊、登山、海钓等等。

3、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相对比较浪费。比如大多数超市的塑料袋都是不要钱的,所以很多美国人买趟菜可能提着十几个塑料袋。

再比如说很多写字楼和商业设施在夜晚都会灯火通明,他们认为这有助于防盗。

再比如说,很多地方的空调和暖气设施基本都是24小时开放的,就是为了营造一个舒适的恒温环境。

4、美国的很多服务都是建立在小费的基础上的,比如饭店里热情的服务员来找你聊上两句,可能就是想多要点小费;酒店门童热情地向你打招呼并帮你停车拎行李,可能也是想多要点小费。

如果没有收小费的项目,那你只能自己动手了,比如很多美国人都是自己到加油站给车加油。

5、在美国,几乎无时无刻都在交税。比如买的房子,每年需要交税;开的车子,每年也需要交税;用水、电、气,除了缴费,还需要交税;去超市购物,也需要交税,比如超市里一件标着20块的商品,你去结账的时候,可能就变成了21.7块。

另外,去餐厅吃饭,除了付钱,还需要交税,而且还需要给小费。

6、在美国,室外一般是不能晾晒衣服的,部分城市,衣服晾晒到外面可能还会被罚款!所以很多美国人家里都有洗衣机和烘干机,如果没有,小区里一般也会提供。

有一点我无法忍受,那就是很多美国人会用公用洗衣机洗鞋子、内衣等等,当我看到这件事以后,每次我洗衣服之前,都会先给洗衣机消一遍毒。

7、在日常生活中,美国还大量使用支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移动支付不是很方便,很多商场还在大量使用信用卡或者现金。

此外,美国的网上银行不是特别发达,普通转账要3个工作日而且手续费大约为5%,即使加急的话,不仅手续费更高,而且也不能实时到账。

最后,网络购物的发货速度和国内更是无法比拟,而且很多东西在网上买不到,外卖和普通快递则更是落后于国内很多。

8、美国的整体消费不高,但千万别和人工相关,比如买一辆车可能就几千美元,但是修一次车也可能上千美元;再比如自己家里装修材料可能100美元,但是请人干活一次可能需要200美元,所以大多数美国人都喜欢自己动手。

美国人方面

1、美国人比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比如路上开车的时候,车与车之间一般会隔得比较远;再比如排队的时候,有时候队伍松散的都找不到队尾在哪。

2、美国人总体上还是礼貌和包容的,我在那边问过几次路,基本上都能得到有效的回应,有的甚至还亲自带我过去。

有次我在那边的医院看病,医院还安排了一位电话翻译,因为有些专业术语需要专门解释清楚。

3、美国人对于体育的热爱堪称痴迷,尤其是对篮球、棒球、橄榄球等球类运动,几乎每个公园都有球类运动的场地。美国职业橄榄球的全国总决赛甚至被戏称为“美国春晚”。

4、大多数美国人都没有存钱的习惯,我身边的几位美国同事包括Anna,他们都过着“月光”的生活,基本上是这个月发了工资,就还上个月信用卡的债。

因此,很多美国人在财务上都比较脆弱,一旦遇到疾病、意外事故或失业等突发状况,他们的资金链就会立刻断掉,濒临破产。

5、以前一直觉得美国人18岁以后就会离开父母,但来了美国才发现,几乎很少有18岁就离开父母,出去自力更生的。

很多美国人在找到工作以前,还是会和父母同住,30多岁还和父母同住的美国人依然大有人在。

6、美国人的平均月收入大概在3500美元左右,虽然不高,但却可以让一个三口之家过上还不错的生活。

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物价相对比较便宜,比如耐克等品牌,价格一般在十几至几十美元;5斤重的鸡腿不到10美元:肋排是2.99美元一磅等等。

7、大多数美国人比较喜欢囤货,比如买菜喜欢一次买一周的,之所以这样,一方面是美国的商品零售和批量购买差价非常大,比如一瓶500ml的瓶装水售价为1美元,但批量购买的话,20瓶可能才2.99美元。

另一方面则是美国的生活区与商业区一般是隔开的,大家出去购物一次,有时需要长途跋涉,所以会一次性购买很多的东西。

8、大多数美国老人比较注重自身的生活质量,所以他们很少会帮子女带孩子,也很少去掺和子女的生活;他们几乎不会给孙子辈生活上的帮助,顶多是圣诞节的时候买点礼物。

相对的,大多数美国人也很少赡养他们的父母。

9、大多数美国人对残疾人非常的重视,街上有很多的残疾人公共设施,比如公交车可以升降,可以轻松让轮椅上来;再比如很多停车场都有残疾人的专属车位。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美国的饮食

1、美国的肉通常比蔬菜便宜,所以去美国朋友家做客,餐桌上大多有各种各样的肉,像炸鸡、煮鸡、煎鱼、牛排、猪排等等,但蔬菜却少得可怜。

2、美国大多数餐馆提供的食物份量非常多,有的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两到三倍。因为食物份量大,所以很多美国人会把剩菜打包带走,然后再吃一顿,这一点我觉得还挺好。

3、在美国也可以点外卖,只不过外卖一般是开车送的,从下单到送达大概需要30-50分钟的时间,但除了付平台费以外,还需要给外卖员小费,这样算下来,可以说是很不划算了。

4、美国的饮食文化非常的多元,你可以在那边吃到很多国家的菜,像日本菜、印度菜、墨西哥菜、意大利菜等等,但感觉都不太好吃。

有趣的是,很多日韩餐厅都是中国人开的。

美国的交通

1、在美国,开车最好携带驾照、行车执照以及车辆保险,这是法律规定的,否则将面临高额罚单。

2、 在美国,很多十字路口的红灯是不允许右转的,所以一定要看清楚指示。

即使是允许红灯右转的路口,也要先停稳几秒,看看有没有车辆行驶过来,然后再右转。

3、在美国,大多数车都是要礼让行人的,不管行人走得有多慢,也不管是不是离你的车还有一定的距离,都必须停下来等,让行人先行,因为行人享有最高路权。

4、在美国,看到校车停下,红灯闪烁,并伸出STOP标记,它前后左右的车辆必须停下等待,否则会被罚款。

5、美国很重视对特种车辆(警车、急救车、消防车)的礼让。在普通城市道路上,如果有特种车辆驶过,双向车辆需立刻尽量靠边停车;如果是在高速上,虽然不用停车,但必须立刻变线让开道路。

6、在美国,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而且大多数美国人都开自动挡的车,主要是因为手动挡的车比较贵,尤其是涉及到跑车,这一点和国内有些不太一样。

7、美国的车几乎没有强制报废一说,一旦车被撞了,要么简单地处理一下,要么就直接换辆车。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修车费比较贵;另一方面则是二手车市场比较发达。

8、美国的很多公路都是没有路灯的,而且美国的单行线和转向弯路也很多,所以在美国,尽量不要在夜里开车。

美国的医疗

1、在美国,看病的效率并不高,因为除了急诊以外,大多数病都需要预约,有时预约到了,可能病都好得差不多了。

另外,急诊的费用非常昂贵,就算有保险,个人还是要承担不菲的金额。

2、在美国,一般都是先治病后给钱,等病治好了,医院会将账单邮寄给你,账单的金额非常大,动不动就几万乃至几十万,如果有保险的话,可以报很大一部分。

3、很多美国的医院和诊所都没有药房,也就是说,医生只负责开具处方,患者得拿着单子去外面的药店买药。

4、说起药店,美国的药店和一般国家的药店不太一样,因为美国的药店除了卖药以外,还出售各种各样的其他商品,实际上更像出售药品的便利店。

5、在美国,能不叫救护车就别叫,因为叫救护车的成本高得离谱,所以很多美国人宁愿选择叫优步也不叫救护车。

到了美国才知道的事

1、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的流浪汉非常多,光在旧金山,我就看到过非常多的流浪汉,他们白天游荡在大街上,晚上就睡在街边,靠着过路人的施舍惨淡度日。

2、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面额不同的钱大小都是一样的,不管是1美元还是100美元,纸张大小都是一样的。

3、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的肥胖率真的挺高的,这主要是因为像快餐、汉堡等热量高的食物一般都卖得比较便宜,而新鲜的水果、蔬菜等健康的食品却相对比较昂贵。

4、到了美国才知道,买回家的东西一般是可以随便退的,而且几乎是无条件的,只需要拿着小票去服务处,有时这个退货期可以长达几个月,甚至一两年。食品类的和一些消耗品除外。

5、到了美国才知道,美国的公共厕所大多是比较干净的,纸巾、洗手液等相关配套一般都很齐全,地面也不会湿漉漉的,即使在一些偏远的农村也是如此。

另外,美国的公共厕所主要分为三种:男士、女士以及家庭。

主要说说家庭厕所,就是爸爸单独带着女儿或者妈妈单独带着儿子出去,孩子无法自己上厕所的时候,就可以用到这个厕所,真的是非常人性化的设计,避免了很多尴尬。

6、到了美国才知道,这里对孩子和老人的照顾非常的全面,只要带着孩子的人,做任何事情优先级都比较高,甚至安检一般都不会检查孩子的物品。

7、到了美国才知道,信用记录在美国非常重要,每个人都有SSN社会安全码用于绑定信用记录,如果你上了信用黑名单,那么你以后买房子、买车等都得用现金支付了,就连出行、出入境也会受到限制。

8、到了美国才知道,水龙头里面流出来的水一般是可以直接饮用的,而且大多数美国人是不喝热水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喜欢在水里加冰块,即使是冬天也是如此。

此外,麦当劳、肯德基等地卖的可乐,是可以无限续杯的。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我眼中的美国生活,作为发达国家之一,美国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他们的很多生活方式一点也不方便,待久了真的有些无聊。

——洛商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美国   小费   波士顿   旧金山   纽约   美国人   外卖   中文   中国   真实   超市   美元   医疗   时间   国家   财经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