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亲姐妹嫁到同一个村,好吗?为什么?

我们村张涛媳妇,和苑四媳妇就是亲姐妹俩,先后嫁到我们村的。姐妹俩刚开始相处还算可以,挺和谐的,有一年因为一件事,两个连襟打起来了,闹腾的两家断交了。但是在2016年,苑四家里出了事故,姐姐做出“三个”决定,去帮妹妹,使姐姐家损失了一万五千块钱,姐姐的做法,感动得妹妹痛哭流涕。


张涛媳妇叫丁香,今年五十四岁。她结婚第六年,就把自己的亲妹妹,介绍给邻居家苑四处对象。


她看到苑四小伙子,能干,肯吃苦,是个过日子的人。虽然长得不怎么帅,但是过日子跟长得好看赖看,不相干,也不能当饭吃。


当时丁香就这样,对二十四岁的妹妹丁梅说的,由于丁梅看到苑四长得太难看了,就不想处了。


可是姐姐丁香,认真地给丁梅分析,农村过日子,要的是踏实,吃苦,肯干才能把日子过好,至于长相虽说重要,但是也要从自身看起,自己长得也不俊,为啥还要要求人家长得好看呢?都是量女配夫。


丁梅觉得姐姐说得有道理,就嫁给了苑四。因此苑四一家,特别感谢大姨姐丁香。


姐姐丁香性格外向,有事说事,不拖拉,没有心机,大大咧咧,好相处。


妹妹丁梅属于中性,说话总是绕弯子,心机重,爱使小性子。


姐妹俩过日子,都是好贤内助。两家的日子过得都不错。而且都是比着过,如果姐姐家今年要是种了一百亩地,妹妹丁梅家种了九十亩地,觉得不服气,第二年丁梅家,肯定比姐姐多种二三十亩地,多收入一万两万的,心里才平衡。


姐夫张涛是瓦工,苑四也是,要是姐夫比苑四多挣了,一万块钱,第二年苑四就得比他多干一月,就得挣回来,还得超过姐夫。


俩姐妹暗暗较着劲过日子,使得他们生活越来越好,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裕户。


可是姐妹相处,不可能总是和谐社会,尤其触及利益的时候,都会站在自家人的立场上,去维护各家的利益。


有一年冬天,姐夫张涛想要租邻居家五十亩地,那家人也已经同意包给张涛家了,就是价格有点高,姐姐说先拖几天,那么高的价格,一般人家拿不起那么多钱。因为五十亩地是一租就是五年,一亩地租金是三百元。一年就是一万五千块钱,五年就是七万五千块钱,一次性结清,一分不舍。没有钱或是胆量,一般人是拿不起的。因此张涛两口子,稳坐钓鱼台等鱼儿上钩。


但是等了三四天了,那家人也没有动静,丁香有点吃不住劲了,想去那家问一问,还租不租了。可是还没等丁香去呢,张涛早上出去溜达,就听别人说,那家地居然租出去了,也是原来的价格,而且是租给了小姨子家了,张涛气急败坏地从外面回来,就冲着丁香吼道:看看你的好妹妹家,干得好事,咱家租地他们都不放过,还来撬墙角,太不是人了。


丁香知道张涛说的意思,租地泡汤了,哪能咽下这口气,气冲冲就去了妹妹家了,到了妹妹家一脚踢开她家的外屋门,冲着妹妹和妹夫大吼。


妹夫自知大姨姐,来者不善,要溜出去,被丁香一把拽回来说道“苑四你想多包地我不反对,为什么我家要包的地,你也来抢,总有个先来后到吧!你想要包你得先来问问我吧!是我家先张罗要包的,我家就是差在价格上,想压压价,我是诚心要租那家地,你到好,也没有来问问我,你就偷着租走了”。


苑四不敢吱声,丁梅说话了“姐,是那家人说,你家不包了,我们家才包的”“那家人说没说我家要包吗?丁香问,”“说了,说你家上两天问了,你们家嫌价格高,不要了,这家人才找的我们家。”丁梅回答道。丁香一听是那家找的妹妹家,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又怒气冲冲去了租地家对峙。


租地家男的没有在家,只有女的在家吃中午饭,丁香气得一屁股坐在炕头上,不客气地说道“你们家弄点破地,真不讲究,为什么不先问问我家,是不我家先要包的,为什么又租给苑四家了,我的钱不是人民币呀。”


那个女人也不示弱,抢过话说道:我家的地,愿意包给谁就包给谁,为什么通知你呢,你算老几?你们家不是嫌价高吗?想拿我们家一把,你高估自己了,有人不嫌价高,有钱的人不指你一家。

那女的一番话,把丁香怼得哑口无言,也说出了丁香家租地,压价的小计梁。


张涛看媳妇找了小姨子,和租地家也没有说出个理表来。他越想越气,觉得不是苑四在中间插一杠子,那家的地,自己势在必得。于是他又去苑四家了,找连襟理论,结果没说上几句话,俩人就打在一起了,从此两家结下仇了,也断绝来往了。


过年过节走亲戚的时候,要么丁香先回去,要么丁梅先回去,如果不巧碰到一起,也不说,也不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谁也不搭理谁,让娘家人和父,母很是尴尬。娘家人试图想给姐妹俩说和说和,谁也不服谁,都认为自己有道理,他们的疙瘩一直持续了四五年之久。


在那几年里,丁香看到苑四家买了收割机了,挺挣钱的。他就撺掇张涛买玉米脱粒机,冬天脱粒。苑四家开修理部修农用车,她家就开电焊店修电动车,总之,就是不能比下去。


在2016年的秋天,苑四家出大事了。苑四去外村开收割机收玉米,他雇了一个人,他一个人忙不过来。有一天上午,天下点小雨,玉米叶子,总是堵喷碎屑的喷管,苑四让雇来的人,时不时下去抠一抠堵的地方,有时候着忙带机抠,那是很危险的,他那天也是着急没熄火,雇来的人正抠着碎屑,收割机往前动了一下,动一下不要紧,那人没有注意从收割机上掉下来,摔坏了。苑四把那个人急忙送医院检查,还好没有大碍,只摔断了胳膊,他先让那个人在医院住院,慌忙之中,忘带钱和卡,自己连夜开车回家取钱。


在回家路上,出了车祸,自己被方向盘怼坏肺部,不到两小时他也住进医院了。这可愁坏了丁梅,不知道顾谁是,雇的人胳膊摔断没人照顾,苑四肺部也很严重,需要手术,孩子们还小才十六七岁,都在上学。


但是危难之际,还是姐姐丁香和姐夫张涛,伸出援救之手。


当丁梅在医院里,忙得焦头烂额时,姐夫张涛来了,帮着照顾摔断胳膊的人,还告诉丁梅不用惦念家里,有姐姐丁香照看着呢,让她好好顾医院这边,这样丁梅很吃惊也很感动。


姐夫张涛在医院帮着,忙了半个月,他家的百十多亩地玉米,还站在地里还没有收,有二十亩地都掉棒了,姐姐丁香也忙不过来,还有停得满院子三轮电动车,还没有来得及修。那些都是钱,但是姐姐和姐夫顾不上了,帮妹妹照顾病人要紧。钱没了还能挣到,但是连襟的命要紧,他还有一家人要养。让妹妹两口子感激不尽,没有姐姐两口子帮忙,真不知道怎么办。那年姐姐丁香家,损失了一万五千块钱,让苑四两口子很是过意不去。


但是姐夫张涛开始想不通,丁香为了帮丁梅,在家里给张涛讲了很多道理,说了好多好话,张涛才想通。


妹夫苑四以前在两家没有矛盾时,也没少帮张涛家忙。丁香说道:有一年冬天,你不在家,在北山里伐木头打工。咱家六岁的二儿子得了阑尾炎,孩子肚子疼得直不起腰,急着要去县城手术。


大冬天还下着大雪,打车都打不到,没人愿意跑,路滑雪深,苑四着急了,回家烤自己家四轮车,让机油化开,烤了半个小时也没有烤好,又烧了一大锅开水,才把车弄着火。他顶着大雪,开了一个小时到了县城,鼻子和脸都冻起白水泡,脚冻得鞋都脱不下来,我们娘俩坐在后车斗里,围着两双棉被,都冻得打哆嗦,何况他,只穿一件厚棉服呢?


张涛点头说记得这事,不让丁香继续说了,张涛连夜开车去医院了。


丁香看到妹妹家遭变故,做出了三个决定,第一,让张涛在医院,照顾断胳膊的病人,直到出院。第二,妹妹家里由她在家照看,喂鸡鸭鹅狗和十几头育肥猪。第三,把正在上初三的小外甥,接到家里照顾,并每天接送上学去镇上。三项安排妥当以后,打电话告诉妹妹安心做医院里的事情,家里有她,让她放心好了。


姐妹俩的仇也没了,又回到当初美好和谐生活里,他们感到是那么轻松和愉快。


总结:


题主问,亲姐妹嫁到同一个村里,好吗?我觉得有利也有弊。


先说利,亲姐妹俩住在一个村里,最大的好处是,能够互相帮助,有什么为难着灾时,还是亲姐妹俩有个照应,套用一句话,姐妹同心,齐力断金。还有一句,打仗亲兄弟,姐妹也一样,就像文中苑四家出了事故,还是亲姐姐伸出援助之手,帮了妹妹家大忙,如果没有姐姐,妹妹肯定是特别难熬的,不病也得扒层皮。有亲姐姐帮忙,很轻松地度过难关。


再说弊,亲姐妹俩要是处生分了,有隔阂,比仇人还仇人,因为他们不同于其它人,他们是有血缘关系的,会成为别人议论的焦点,也会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笑料。让姐妹父,母和亲人处在尴尬境地,就像文中妹妹丁梅,为了自家的利益,不顾姐姐的感受,没有事先告之姐姐就把地租走了,弄得姐妹断绝来往,形同陌路,谁心里都不好受。


因此,既然住在同一个村里,尽可能地和睦相处,不要斤斤计较,都大度一些,包容一些,让亲情融在爱的火花里,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美好和舒心。




我的婆婆和她的亲姐姐嫁到同一个村里,两家的距离,步行十分钟就到。姨妈先嫁,当初她说自己的愿望就是走出大山,嫁到外面的平原居住。




因为从小到大,外婆让她从很高的深山里砍柴,一担一担挑回来,那样的苦日子她再也不想过了。


正如她所愿,她从山里嫁到了镇上,姨父早年是个司机,在那个年代家里还有辆拖拉机,可拉风了。而且婚后三年抱两,一儿一女,人生圆满。


婆婆经人介绍,认识了同村的公公,两人一见钟情,组成了家庭。公公早年是个木匠,经常去别人家上门打沙发,靠着这门手艺养活着家人。婚后也是三年抱两,生了两个儿子。


公公的生意越做越好,在镇上买下了几个门面,又开了一个家具沙发厂。还在小镇的十字街路口新建了一栋四层的楼房。


姨父这边,事业似乎没有多大的起色,一直靠着那台拖拉机跑运输,给别人砖厂拉砖,工钱微薄,勉强糊口。




有一天,姨妈跑来找婆婆借钱,说是姨父的那台拖拉机坏了,想买台新的。婆婆二话不说,就把家里的存折拿来给了姨妈


等到公公晚上从店里回家,婆婆告诉了公公这件事,公公气得说婆婆,“你呀你,亲兄弟还明算账,你竟然把家里存折就直接给别人了。”


你说话咋这么难听?那不是别人,那是我姐,我亲姐!”婆婆面对公公的指责,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婆婆是一个心直口快,大大咧咧,没有任何心计的女人。她觉得她们两是亲亲的姐妹,姨妈怎么也不会骗她的。可是公公让她立马去把存折拿回来。


那时候是没有电话的,婆婆趁着月色去了姨妈家,敲了姨妈家的门。“姐姐,是我,小妹。”不一会儿,姨妈就来开了门,婆婆没有进门,拉着姨妈走到了房子的边边上。


她轻声地跟姨妈说:“姐姐,白天给你的存折你去取了没?我屋里人说要我拿回家,你借3000是吧,我让他帮你取,他才取得到。”


姨妈看着婆婆一脸焦急的样子,“你等等,我去拿,我还没取。”婆婆想着公公刚那气急败坏的样子,心里舒了一口气,想着:还好,还没取,不然回家估计又要挨骂。


姨妈拿出那个存折还给了婆婆,婆婆跟她说:“我回去让屋里人取,你明天看什么时候来拿。”“好!”


第二天晚上,公公和婆婆刚洗漱完,准备睡觉,有人敲门,开门一看是姨父和姨妈。因为和公公已经说好了,会借3000块钱给姐姐,所以等姨妈他们一进门,婆婆就喊公公去把压在床底的钱拿来。




公公把钱给了婆婆,婆婆又把钱递给了姨妈,姨父则一把接过手里,开始点钱。“3000不够,我买台新的车最起码要借5000。”


姨妈用手肘碰了一下姨父,姨父还是直接说了。“再借2000,凑齐5000吧。这三千不够。”


公婆面面相觑,明明姨妈说的借3000啊?怎么又突然变卦了?“我手里也没这么多活钱,都压在仓库的货上面了。”公公面露难色地说。


“那你喊我来拿钱?拿什么钱?不够拿什么钱?”姨父对着姨妈就是一阵咆哮。“走!阳沟里插篾片,总有翻身之日,这钱咱不借了,走!”姨父拉起姨妈就气冲冲地出门了。


公婆一脸懵地站在那里。反应过来的婆婆开始责怪公公,“你手上明明还能拿出来2000,你怎么不借,这是我姐。她都来了,你看这事闹得!”


是我不借吗?是他们自己不要。”公公也挺生气。因为给姨妈家借钱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因为借钱这事,婆婆以为和她的亲姐可能闹掰了。没想到第二天晚上,姨妈又来敲了门,“小妹,那3000你先借给我吧。别的地方咱也去问了,没人给咱们借。


婆婆听姨妈这么说,跑去公公店里,把抽屉里的货款拿了2000,一起5000给了姨妈


婆婆说虽然这件事最后被公公说道了很久,但是她觉得这是她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因为她的出手相助,姨父买了新的车,跑的业务多起来了,姨妈家里的日子慢慢地过得好起来了


婆婆38岁这年,有一天,她突然感觉肚子剧烈的疼痛。又和以前一样,会干呕,反酸,特别是到了晚上,整夜整夜地睡不了觉。连苦胆水都吐出来了。她感觉疼痛比以前加剧了,最疼的时候,她躺在地上滚来滚去。


公公看着她和以前的疼确实不一样,催她上医院去检查看看。第二天一大早,婆婆就来到了县城的人民医院。检查结果出来了,是胆结石,还挺严重,必须割掉胆囊。


公公那时候正好在家具厂赶货,一大批订单在等着交货。虽然带了一个徒弟,但是徒弟还没出师,两个孩子都还在上高中。做手术都没有人可以帮忙照顾一下她。


婆婆说做完手术推出来,麻药劲一过,看着旁边的病床围满了家属,嘘寒问暖。自己的病床旁却一个人都没有,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正在她倍感失落的时候,姨妈出现在了病房门口。


小妹,你受这么大的罪,咋不跟我说?不是听人说都还不知道。”姨妈非常急切又关心地问着婆婆。“我看你自己家里事也多,突然疼,走得急,就谁都没说。”


在婆婆住院的这段时间,一直是姨妈忙前忙后的照顾,给婆婆擦洗,洗衣做饭,煲清淡的汤,(因为切完了胆囊,不能沾荤油)精心护理着她。


婆婆内心非常感激,她觉得有个姐姐在身边真好,不至于自己在医院怎么样都无人问津。


前年,姨妈的腿不小心摔断了,在医院做接骨手术,也是婆婆去贴身照顾。婆婆说看着姨妈的腿肿得很大很大,疼得直哼哼,自己又不能帮她疼,只能急地偷偷抹眼泪。




好在姨妈做完手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现在能放开拐杖自己走了,只是有点轻微地跛脚,影响不大。


去年,姨妈家建新房子,婆婆也是第一时间买了肉菜那些送过去,还给了姨妈一些钱。


她说:“多少是份心意,家里有建房子的工人,怎么能少得了吃的?再说姐妹情只今生没来世的,现在父母都不在了,她就是这个世界上和我还有着血缘关系的人,血缘这东西是很奇妙的,任何情感都替代不了。”我当时听着很感动!


现在姨妈家和婆婆家都越来越好了!姨妈经常会做一些好吃的给我们送过来(昨天还给我们送来了一大袋粽子)也会带一些自己种的菜,鸡蛋那些,在赶集的日子送到公婆的店里。婆婆也会回送一些吃的用的给姨妈


我嫁进来这个家八年,看着婆婆和姨妈的关系,觉得她们两姐妹处得可好了。都是相互帮衬,共同分享。


谁家有困难就帮一把,谁家做了好吃的就分享给对方,过年过节的,两姐妹约着一起回娘家去看看,虽然外公外婆不在世了,但是她们几姊妹都还是经常来往。


所以我觉得,就题主所问:两个亲姐妹嫁到同一个村,好吗?


我觉得挺好的,两姐妹可以相互帮衬,看多了因为借钱而疏离的亲戚关系,觉得这种彼此信任,关键时刻拉你一把的亲情太难能可贵了


而且因为嫁的距离很近,心里有个不舒坦的地方,也可以有个倾诉的对象,身边有个知冷知热的娘家人,总比举目无亲的好。




引用我婆婆的一句话:姐妹情只有今生没有来世,从小一起长大的姐妹,能够在成年后,还经常见面,像儿时一样那般真诚自在友好的相处,是可遇不可求的缘分。一定要珍惜


婆婆和姨妈的姐妹情让我羡慕,希望她们俩,七老八十的还能在一起拉着手唠唠家常细数‬这一生两姐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我是@兔小妞的心灵札记一个用心记录的人,您身边有两姐妹嫁到一个村子里的吗?她们有着怎样的故事?欢迎评论分享,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亲姐妹   姨父   大姨   姨妈   姐夫   公公   丁香   婆婆   家里   姐妹   儿子   姐姐   距离   妹妹   两个   孩子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