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小孩大学毕业了,是怎么安排的?

我儿子是985,211双一流大学毕业,现在想找个工作都非常非常难。我也没能力安排,人家也不听我安排呀。看着他都三十岁了,收入还不稳定,我这一天天的都快要愁死了!

其实我儿子还是很优秀的,在大学期间当过班长,在学生会里也干得挺好的,然后还进了一个教授的实验室,那教授对我儿子一直非常好,还曾经问我儿子想保研不,我儿子跟人家说他不想读研,我也是后来才听他说的,当时他也没告诉我呀。

其实当年去上这个大学的时候,他是就不想去的,他自己是想再重读一年,理想是考上北大,但是谁家高考考了六百多分还能让重读啊,那不是有毛病吗!再有他上学期间都一直特别喜欢学数学,高中的时候参加全国数学竞赛还获过奖。可是那个时候听老师和朋友们都说学数学不好就业,他后来就自己把专业改成软件了,说毕业以后好找工作,工资还高。

他其实一点也不想在他的大学里面读研,因为他既不喜欢那个学校也不喜欢那个专业。在大学期间,他就一心想考北大的数学系研究生。

毕业时候的校招他肯定也没上心,因为在他们大学,签东软是很容易的,但是他嫌工资给的低就没签呀,小公司给的工资相对能高一些,可是他又嫌人家公司小,没啥发展前景。

回沈阳找工作的时候也是嫌弃工资给的低,后面他买了一张火车票,就自己一个人去了北京(当时还骗我说他的同学帮他联系了一个工作)。到北京以后,他也很快就租了房子找到了工作,工资也还行,毕竟软件专业还是好找工作的。可是工作以后,他真不适应啊,因为会经常加班到后半夜,他的身体实在是受不了。

我儿子从小就身体不好,一直生病。小学他只上了一年级和六年级,中间四年都休学在家,那个时候他就是吐,感冒了他也吐,发烧了他也吐,没有啥病,过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左右也会吐一次,一吐就得两天一宿才能好,所以那个时候他根本就上不了学。更闹心的是,各大医院也都带着他去看了,到哪里也没看出来是啥毛病,只是说他有浅表性胃炎,胃蠕动慢,也有医生说是小时候做手术的后遗症。

因为他身体一直不太好,我也心疼他,再说我也怕他真累犯病了,所以也没有勉强他。后来他就辞职去了补课机构工作,那几年补课机构还是很好的,刚开始他教小学数学的时候,学生还是很多的。

可是他刚做了没到一年,又改教高中数学了,他说教高中学生收费高,教高中数学的老师有很多都是清华北大的数学系研究生,所以竞争压力很大。哎呀,好不容易他做的行了,学生也多了,疫情就来了。疫情期间不能去学生家里上课了,都改成线上上课了,好不容易熬到线上课大家都适应了,国家又不让开补课班了……

所以我儿子这几年在北京工作,真没挣到多少钱,住在中关村那里的房租还很贵。他对象又读了三年研究生,不能全职工作,只做点兼职,两个人真过得紧紧巴巴的。

我以前一直都觉得,孩子只要考上了一个好大学,人生就瞬间达到了高峰。没想到,高中毕业的我,每个月万元的收入,竟然是我那个双一流大学毕业的儿子,在那种发达的大城市都无法达到的高度。

当年在我们老家那种小县城里面,能考上个985大学是有多么难啊,我儿子初中毕业的中考成绩是在他班级里第一,全校排名第八,全市排名第十七呀。尤其是在高中上学的那三年,真是披星戴月,天天早上六点就出门了,晚上十点才放学呀,回家以后他爸爸还得让他学到半夜12点钟才能睡觉。那个时候,因为我儿子成绩好,上的是学校的小班,一年里只能休3天,大年三十,还有大年初一和初二,无论寒假暑假全都正常上课,每半个月才给放半天假,也只能洗个澡,然后还是接着学习。

千辛万苦总算是上了个好大学,结果毕业之后,在北方工资3000元底薪,在南方也不过7000多元,别说我儿子不满意了,说实在话,我都觉得不满意。

我儿子外的对象,因为当年考大学的时候,家里人不重视,也不懂,自己没报好,上的大学即不是985也不是211,工作了两年,觉得找的工作都非常不理想。所以又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考的北大研究生,今年毕业了,结果工作找得也不顺利,现在真的是太卷了,无论你是什么学历,毕业以后要想找个对口的理想点的工作都是太难了。

所以,我觉得现在我们也真是不知道怎么安排孩子好了,尤其是我儿子现在都三十岁了,咋安排呀,真没办法安排了。他现在不当补课老师,让他干啥去呀?他又能干啥去呀?他是会炒菜呀还是会理发呀,根本就没有任何一技之长,如果他是二十岁,那还能去商场里卖个服装,去4s店卖个车,或者去卖个房子什么的,但是他现在是三十岁了呀,还一点销售经验都没有,哪里也不能用他呀!

哎,所以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尤其是读了好大学以后,我觉得还是考公比较好,有个稳定的工作真的很重要,千万不要以为读个好大学毕业了,就真的很牛了,到什么时候到哪里都能找个好工作。

事实真的很残酷,我儿子还算幸运的,不管怎样,处了个不错的对象也领了证,我多多少少也还能帮帮他们。

我儿子的同学,有一个在华为工作了五年,年薪五十万,去年因为疫情公司裁员,他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后来回哈尔滨买房找工作了。还有一个我儿子的同学,研究生毕业以后也去了北京工作,干了两年辞职回家了,现在在家里写小游戏赚钱呢。

他这两个同学现在也都三十岁了,还连对象都没有呢,这都是985,211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啊,当年在上大学时,曾经背负了多少父母的厚望啊!

所以面对题主的提问,真的很惭愧,我儿子到现在都在因为找工作犯愁呢,我也真的没有什么好的经验能告诉大家,在这里说说我儿子的工作经历,让大家避避坑吧。




还怎么安排的?好像我有多大能力似的。

我儿子读了个三本,读完就跟没读似的,想起来我心都凉。

首先是高昂的学费,别人五六千,他两万多。然后就是食宿,忘了是多少了,反正他学校的食堂、宿舍都比一本贵。我算了一下,妥妥十五万。

没有像样的企业去他的学校。

他们学校实习的时候,派他们去苏州的电子厂,是流水线,没有文凭也一样干,想不出拿十几万买文凭有什么用。

实习了半年,儿子拿到了毕业证,回来直接把毕业证往家一锁,再没见他拿出来过。

他爸是退休工人,哪里有能力给他安排?我也四处打工,更没能力给他安排了。

过了些天,我从超市帮他找了个临时工,是帮超市送货,有没有文凭也一样干。他干了两个月,不干了,又跑回苏州,也不知道在做什么,过了半年多又回来了。

这个时候,他爸单位招工人,我们给他报名,学历够了,体检也过了,可他一听说是一线工人,自己就不干了,说自己好歹有文凭,还能跟那些大老粗在一起去?

我们愁的不行,他却一点不愁。可能在苏州赚了点钱,每天跟他女朋友混在一块儿。后来钱花完了,我狠下心来不给他钱,他才又出去打工。

这次,是去兰州送外卖。有没有学历也都一样干。

过了一段时间,说兰州不赚钱,又去西安了,还是送外卖。有没有学历都一样。

然后在西安又谈了个女朋友,他的收入不够用,就又跑上海去了。

刚去上海就被封那里了,把我又惊又怕。

等上海解封,又回苏州去了,现在说是在一家企业开车,每个月五千,还没五险。

唉,我就想不通,他到底学了个什么?要是那十几万保留下来,还可以给他开个小店。现在,净一天到晚瞎跑,哪哪儿都用不上他学历,跟没上学一样。

真的有些后悔了。




安排?我还没那么大权利,孩子也不允许我们安排。

孩子大四那年考研,没考上。其实我早就认为他考不上,因为他的学习一直不在状态。考不上就考不上吧,做为一个学渣的家长,能拿到本科文凭就已经满意了。

接下来,儿子提出一个令我们吃惊的想法:不回家了,再考一年!

据他说,学校有某项政策,可以延毕一年。他准备利用这个延毕的机会,在学校再攻读一年,争取考研上岸。

我和他妈妈都是普通工人,觉得不可思议啊,还能有这般操作?

他妈妈害怕他在学校不好好学习,于是给他报了个复习班,花了好几万(老婆说如果他在学校,也得花生活费,还不如报个复习班让他回来),结果,俺家神兽终于肯回来了。

然后就是在复习班学习,他很自信,也许是有些太自信了,后来报考的学校非常难考。我们都劝他考自己母校算了,但人家不听啊!孩子长大了,就把家长的话当耳旁风了。

学了几个月,再考研,依然没上岸。

这个时候,只有两个选择了:一,回到我所在的小城,因为他的学校还可以,我们单位也有职工子女入职的优惠条件(其实能考好也不回来,回来的都是没考好的),也就是说,投递简历之后,他就和我们一样入职国企了。二、自己去打工。

我找他谈过,也许他见我们混的这个惨样,死活不愿意回来。在网上投递了好几份简历,又回到他念书的城市去工作了。

我前些时候去看了看,生活挺恣意,如果不考虑将来高昂的房价的话。

所以说,别问怎么安排的,我没安排,也没能力安排,一切靠他自己决定。

是生活推着他在走,而不是他推着生活在走。




我们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安排,一切都是随遇而安吧。

我儿子是21年本科毕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当时报这个专业也是想着毕业后走考公这条路,毕竟就一个孩子,体制内还是稳定。

大四时,儿子说想考研,虽然我们还是想让他报国考,因为应届大学生的身份还是很重要的,但最终还是尊重孩子的选择,放弃了国考。

结果考研未能成功上岸,毕业在即的儿子迫于就业的压力,选择了校招。由于学校211的名头和在业界的影响,儿子收到了三家公司的录取通知,经过多方对比 最终选择了中建八局的南方分公司。

工作有了着落,本以为儿子至此就要远离家乡,走上去南方打拼的道路。没想到这时候随意报考的事业单位联考成绩出来了,儿子考了第一名,比第二名高了21分。为啥说随意呢?因为都报名最后一天了,儿子才听他同学说起,抱着试一试的想法随便选了个岗位,事实证明当时就是太随便了,儿子的分数考上其他一些更好的单位不成问题。

接下来的面试体检也是一路顺风,儿子顺利考上了本市某三甲医院的管理岗。其实那段时间真的很纠结,一方面想着男孩子还是要出去闯一闯,毕竟八局的工资福利还是很诱人的,一方面又觉得事业单位稳定,而且离家近。最终我们放弃了中建八局,选择了医院。

这个月的25号,儿子到医院上班就整整一年了。这一年工作的还算开心,获得了卫健委的抗疫先进个人,谈了个漂亮的医生女朋友。

只是 ,偶尔想起那个被放弃的中建八局,也不知当初的选择是否正确?




我在省辖市市直单位,身边同事有孩子大学毕业的,县处级也好,正科副科及一般同志,几乎没有安排的,尤其党政事业单位,那更没听说过。

一是在北上广琛打拼。211以上院校毕业生及三本院校毕业生居多,高考时要么很好,要么很差,两者都不回来。有一同事儿子上海财经毕业,目前上海某公司。另一同事儿子上的印度什么大学,现在深圳。

二是回老家考行政事业单位。因为我们属于经济落后地区,211以上毕业生很少见,基本上是二本学校毕业居多,也有个别三本生源。985院校毕业生,反正我身边单位没见过,除了医院。乡镇公务员里大专进去的也不少。

三是靠关系进了龚断企业。如父母在电业、移动、烟草、军工等国企,不管几本,也不知是啥身份,反正是在里面上班,薪酬待遇不详,因为接触少,不了解。

四是在家复习考研考公。毕业后由于规划过迟,第一年各方面失利,在家报班或自学,迎接二战。一同事儿子211毕业,心理学专业,第一年考中山大学研究生失利,第二年在家苦读考上了北师大。

五是在家瞎胡混。多是三本毕业,在学校就是混四年,啥也不会,考试能力又差。只好四处打工,一般结婚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大学   苏州   文凭   北京   上海   毕业生   学历   小孩   儿子   工资   同学   能力   孩子   学校   财经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