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手机的后置指纹识别功能?

如果前置指纹识别可以被大家或大公司所能接受,那么全面屏手机可能就不会等到今天了,屏内指纹识别技术可以说是现在全面屏手机的最大挑战,和最后的难关,屏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如果前置指纹可以做到,谁会选择后置指纹?有漂亮的,谁会选择丑的?

日前,日本JDI公司宣布,已经正式开始量产6英寸18:9的LCD液晶屏幕,除了屏占比十分夸张外,这快屏幕还支持Pixel Eyes,对比度更高,而且支持湿手触控。

小米、华为、锤子等众多厂商都与JDI有不错的关系,索尼更是JDI公司的股东之一,由此不难推测,最快,下半年这块屏幕就会出现在量产机身上。

不难看出,现在各大手机厂商和供应商都在全面屏手机上发力,而全面屏手机最困难、最受关注的点莫过于屏内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

传的最广的是,苹果十周年纪念版手机iPhone8将选用这种屏幕嵌入式Touch ID设计,也就是屏内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用户可直接通过按压屏幕实现指纹解锁。

不过多家外媒爆料,就算是技术、资金无比强大的苹果都在屏内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实现方面遇到了麻烦,以至于iPhone 8 Touch ID的最终方案仍未确定,iPhone 8的出货时间很可能将延迟1-2月,导致其将在第四季度发售。

不过根据爆料,苹果或将在三种方案中作选择。

1)通过削薄正面玻璃指纹区域的方式部署嵌入式Touch ID

2) 透过玻璃的针孔提供光学或超声波指纹识别

3) 在显示屏内部嵌入带有薄膜的指纹识别模块,取代AuthenTec芯片

同样犯难的还有三星,三星S7、S8的发布都显示着三星强大的创新和研发能力。

尽管如此,据韩媒报道,三星在准备屏内隐藏式指纹识别的过程中遭遇了非常大的技术挑战,其会导致屏幕亮度不均,使得用户在使用手机时发现指纹识别区域的亮度明显高于屏幕其他部分,并表示,三星的超级黑科技屏下指纹今年可能不会商用。

但三星电子的工程师没有明确表态Note 8会放弃屏下隐藏指纹,因为iPhone 8几乎不可能采用后置指纹,而提前发布的Note 8必然不甘落于下风。

不过与三星、苹果不同,国内对屏内指纹识别技术倒是喜讯不断。

近日,vivo官方微博正式宣布:“解锁未来!6月28日,2017MWC展会,全新技术,vivo首发,敬请期待!”

此次在上海举行的2017MWC展会,vivo将给我们带来指纹解锁技术上的新突破,由于此前vivo的隐形指纹样机已经曝光,看来此次发布屏内隐藏指纹识别技术。

另外,本月9日,华为向马拉西亚的知产组织提交了一份新的应用商标,名为“Huawei 4D Touch”,目前已进入实审阶段。

虽然具体细节尚未披露,我们仅能从名字来窥探,这应该是比3D Touch更先进的技术,是否与屏下或者说屏内隐藏指纹识别技术有关?

据业内分析师潘九堂最新曝料,这种隐形指纹上,国外最早应该是苹果(iPhone 8),而国内首发的极有可能是vivo,甚至连三星Galaxy Note 8都应该不会有。

不管怎样,屏下隐藏式指纹识别技术可以使我们的手机更加美观、使用更加方便,无疑是下半年各大手机厂商争夺的焦点,也是秀实力、秀技术的最好的机会,到底会有怎样的事态发展,想必大家都非常期待。

关于这类科技问题,想要了解更多,订阅「72变」,点开主页,加入社群,一起讨论吧!




问题分为两个层面:

1、指纹前置好还是后置好?

2、为什么很多人会讨论前后置指纹,并且表明喜欢不喜欢。

第一个问题从两个方面来说,指纹是如何出现的;现在指纹的功能以及交互。

指纹识别被大范围使用,并且体验不错的第一款手机是iPhone5s,iPhone把指纹识别放在正面和其交互的逻辑密不可分。

iPhone的交互主要通过触控屏幕和正面的一个Home按键来完成,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指纹识别放在同一个区域,或者说同一个平面是最为合理的方式,同时指纹识别有着和触控屏幕类似的操作方式,都是触摸,苹果命名为Touch ID。

指纹识别被使用次数最多的一个应用是解锁,iPhone通过Home按键实现解锁屏幕已经是用户熟知的操作方式,将指纹识别和Home按键放在一起,使用起来连贯性非常强,甚至用户很难察觉解锁的过程加入了指纹验证的步骤。

到这里,其实问题还是没有说清楚,如果iPhone将指纹放在正面是为了和其整体的交互逻辑一致,那么为什么iPhone会使用这样的操作逻辑呢。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这里简单的举个例子说下:

手拿一个手机形状的物体,无论如何操作,拇指总是那个能够做到活动方位最大的那个指头,并且眼睛能够看到拇指的运动过程,同时拇指也足够强壮。

基于这样简单的实验,再加上技术上的限制,iPhone这套触控的操作逻辑是目前比较合理的手机操作逻辑。同时这个逻辑的正确性是得到验证的,你看现在基本上没有将Home按键或者屏幕触控放在后边的。

随着指纹的大范围普及,同时指纹的安全机制越来越强,例如指纹识别已经可以和金融级别的应用挂钩。现在指纹的另外一个主要应用是支付。如果把指纹当成一个特定的,非常重要的功能来看待的话,放在其他位置同样可以理解,因为它很重要,所以它可以很任性。

由于安卓系统开放的原则,安卓手机厂商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设计,可以放置在正面、侧面和后方。由于是单次操作,况且现在指纹识别的精度和速度非常高,都能满足需求。

指纹识别的功能也在增多,后置的指纹甚至在某些特定场景下有着更好的体验。再一个安卓手机的尺寸范围较广,一些超大尺寸,类似于平板的手机,单手操作,指纹放在后边使用方面性上也会有一些优势。

总的来讲,指纹防止在前边还是后边,与交互逻辑、功能以及功能的重要性密不可分。不过这些总归是某些逻辑下的分析,用户喜好和习惯并不完全相同,同时也会受到各种各样外界因素的影响。

下来说下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讨论,还有不同的喜好。

如果一款手机指纹放置的方式被讨论,大多数情况下,这款手机的关注度会非常不错。如果连这款手机都不关注,又何尝谈起讨论它的指纹防止位置呢。

亦或是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两种完全对立的局面,就好像正面和背面指纹形成两种派系,也会产生讨论。

那么问题就来了,指纹放置的位置是不是喜欢一款产品,或者说购买的决定因素。可能会出现一些个别,不过大多数情况下,评定一款手机好坏是要根据更多的因素,例如常见的性能、屏幕、相机等等,而并不只是单单一个指纹的位置。

如果消费者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对手机的综合的判断,买了一款正面指纹识别的手机,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当问及指纹放在什么地方好的时候,相信说正面好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如果购买了一款指纹放在背面的手机,也用了很长时间,习惯了,当问及相同问题的时候,那么这位用户会觉得正面好还是背面好呢?

以上两种情况其实已经不是指纹到底是正面好还是背面好的问题,是情感和心理层面的问题。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但这个情人真的比西施漂亮吗,未必吧。

一个东西是好还是不好,同样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如果舆论都说正面的好,在这样的氛围或者说压力之下,是不是会影响自己对于这个东西的看法呢,是服从还是特立独行的表达观点,可能需要一些勇气,但是这份勇气下的观点又有多少是经过理性的分析呢。指纹放在前边还是后边这个事情,其实类似。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手机后置指纹识别”这个问题的复杂程度远远比想象中的多,这里做了一个相对理性,而又带有一些感性的分析。

这样的分析可能并不能改变固有的一些看法,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会完全一样,有的人就喜欢前入式,有的人就喜欢后入式;有的人就喜欢用拇指,有的人就喜欢用食指。



前置式与后置式指纹识别,对于用户来说,一方面涉及到机身的美观,另一方面也会涉及到日常使用的便捷性。虽然小编个人喜欢后置指纹机型,机身正面的整体感与简洁性。

但是前置指纹无疑可以使用大拇指与食指等进行识别,而后置指纹因为硬件架构的限制,只能适用于食指,而且因为视觉看不到,就需要用手指去摸索,这也就是很多人不喜欢后置的原因,但如果像小编这样平时不开启指纹识别的人群,前置还是后置的优劣就要颠覆了。




【【【前言:从“指纹手机”的前身说起】】】

谁是第一台搭载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在百度上搜索这个问题,你会得到数量巨大的错误答案:有说iPhone 5s的,也有说Moto ME860的,甚至还有说华为Mate7的……(扶额)

事实上,世界上第一款指纹识别手机来自于西门子在1998年展示的一款测试原型机,它既不是智能手机,也并没有量产。但不得不说,西门子的这一创举,向业界展示了“指纹识别手机”的可能性,也自此开创了一个崭新市场。

两年之后,法国萨基姆(SAGEM)品牌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量产的指纹识别手机MC 959,硕大的指纹识别模块被集成到手机背面,而正面则是一部“正常”的翻盖商务功能机。

在那之后,日本手机和PC品牌富士通成为了“指纹手机”的忠实拥护者——从2003年的F505i开始,直到2013年指纹手机终于开始被全世界消费者普遍接受为止,富士通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指纹手机,占据了当时全球指纹识别手机市场近70%的份额。但是遗憾的是,这些手机的指纹设计并不出色,也并非智能手机,最重要的是它们多半只在日本市场发售。而这也就导致指纹手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并没有引起大众的关注。

2007年,东芝发布了一款造型常规的Windows Mobile智能手机G500,但它有两处超乎寻常的设计:一是它居然配备了独立显卡芯片(NVIDIA GoForce 5500),另一点就是它是全球第一款配备指纹识别功能的智能手机!而它的指纹模块被放置在了滑盖的背面,无论是从空间利用率还是从操作的便捷度而言都可谓是相当有创意了。

【【【我们组织了一场手机指纹的“五军之战”】】】

从这些“早期指纹手机”中不难看出,至少在十年前,手机厂商们就已经对指纹模块的位置设计、人机工学进行了思考。但当时的设计师们估计没有料到,十年后的“指纹手机”会变得如此普及,而且在指纹的位置上也会生出如此多的“花样”。

前置、后置、侧置、还有刚刚诞生的屏下指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在正是手机指纹方案数量最多、“花样”最全的时间点。而对于不同的指纹(位置)设计,坊间也早有议论:有人力挺前置指纹,对后置设计不屑一顾;也有人声称侧置指纹才是未来方向,特别是和电源键的融合十分便利;更有人对刚刚诞生的屏下指纹持怀疑态度,担心它的识别率和便利程度不尽人意……

有鉴于此,我们三易生活在指纹手机诞生20年的这个时间点上,找来了五部在指纹模块设计上具有代表性的手机——它们基本上囊括了目前能买到的所有手机指纹设计思路。并对其分别进行点评+吐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市面上主流的手机指纹设计,分别各有怎样的考虑,又各有怎样的槽点?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篇文章并非手机功能评测,而更偏向对指纹模块位置设计与技术的探讨,文中出现的五部手机并非评测对象,它们更像是同类们的“代表”。因此读者老爷们有其他对于手机指纹想要吐槽的内容,也可以在文末与我们留言交流。

好了,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吧!

【【【传统前置指纹:代表机型 华为Mate10】】】

首先,是大家都最熟悉的底端前置(按压式)指纹设计——之所以说最熟悉,就必须要承认当年苹果iPhone 5s的功劳了:正是因为它首次让消费者们体会到了真正方便好用的手机指纹识别体验,直接影响到了后来许多代的手机指纹设计。

前置指纹的好处是非常明显的:使用者只用目测就能定位到指纹按键的位置,无需像后置指纹那样“摸索”,因此不会弄脏镜头。与此同时,即便手机正面朝上平放在桌面上,也无需拿起机身就能直接用指纹解锁……

但是,前置指纹的缺点其实也非常突出。首先,指纹识别器本身相当的厚,将其设置在手机底部,它和同样也非常厚的USB接口就会形成干涉——直接带来的后果就是手机会变厚。同时,前置指纹模块需要一定的面积来保证识别率,这就意味着它需要手机有一个大“下巴”,而这与目前流行的高屏占比设计可谓是背道而驰。

事实上,我们手头上这台华为Mate10,为了尽量增大屏占比就不得不使用了一块相当狭长的指纹传感器造型。但这又带来了新的问题,即过于靠下的指纹识别器再加上厚重的机身,使得解锁或操控(Mate10支持用指纹面板充当手势操控键)手机时的握持变得异常不稳定……

而且,从目前的手机行业发展方向来看,随着“无边框”、“全面屏”的必然普及,前置指纹设计或许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传统中后置指纹:代表机型 OPPO R11s】】】

和前置指纹设计对应,后置指纹也算得上是历史悠久的经典设计了——毕竟世界上第一款指纹手机就是后置指纹设计的。

而且,后置指纹在握持方面相比前置指纹有着天生的优势:从我们选取的这台OPPO R11s不难看出,后置指纹一般是用食指或中指触摸的,因此在握持的时候手指可以自然形成对手机的支撑,非常适合大屏幕的手机。同时,后置指纹因为不会侵占手机正面面积,它也可以很好地和“全面屏”兼容,并且不会造成手机变厚。

但是,后置指纹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手机放置在桌面上的时候无法直接解锁,按压指纹的时候操作不直观,有时还会弄脏镜头……

【【【侧后置指纹:代表机型 三星S8+】】】

虽说后置指纹有着这样那样的尴尬,但要论被吐槽的程度,它还是比不上三星S8系列配备的这个侧后置指纹设计——用过的人都知道,指纹可以说是S8家族仅有的几个“黑点”之一了。

首先,三星这么搞并非出于偷懒——实际上S8所用的指纹传感器来自大厂Synaptics,成本绝对不低,而且这颗指纹识别器面积不小,还支持手势操控,功能上可以说是足够“高级”的。

但是,侧后置设计意味着对于S8+这样的大屏(18.5:9,6.2吋)手机来说,当使用右手解锁时,手指甚至不太好够到指纹识别器,而且非常、非常容易弄脏镜头。事实上,三星甚至在相机APP中设计了检测镜头是否脏污的机制——如果镜头被指纹弄脏,就会提示用户镜头需要擦拭,细心是足够细心了,但也确实让人感到十分无语。

根据网上流传的说法,S8之所以会搞出这种奇怪的指纹设计,实属原定的屏下指纹方案供应商“放了鸽子”,无可奈何之下只好如此救急。在最近泄露的下代产品S9的渲染图上,指纹模块的设计就成功回归中后置“正统”,想来用起来估计就会好得多了。

【【【侧置指纹:代表机型 魅蓝S6】】】

老实说,侧置指纹其实算是屏下指纹出现之前,最具创新精神的一种指纹方案:它很好地平衡了手机的握持重心,也避免了污损镜头的隐患,同时,在以索尼为代表的手机上,侧置指纹和电源键一体化的设计也让整机按键数量更少,前后面板都能做得更为平整美观。

但是,侧置指纹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天生缺陷:面积。无论是对于电容指纹、超声波指纹还是光学指纹传感器来说,面积更大都意味着单次采样的指纹信息更多。而为了不让手机变得太厚,侧置指纹通常都必需采用非常纤细的传感器造型,这就直接导致了它与手指的接触面积不够大。

反映到实际使用中,侧置指纹便需要更多次的采集才能完成指纹录入,同时,它理论上出错的概率也比前面几种更大——但除此之外,它确实没有什么其他毛病可挑了。

过去,侧置指纹只有SONY一家采用,但近年来它逐渐受到其他厂商的重视:努比亚、雷蛇、还有此次我们拿来作例子的魅蓝都有了侧置指纹的产品。或许,在将来随着技术进步,侧置指纹的识别能力得到提升之后,还会有更多追求设计感的厂家采用这种独特的指纹布置方式吧!

【【【屏下指纹:代表机型 vivo X20Plus 屏幕指纹版】】】

感谢Synaptics终于搞定了屏下指纹技术,也感谢vivo“吃螃蟹”,我们终于在2018年年初用上了这一被视为“未来娇子”的指纹识别方案。

其实,从操作逻辑上看,目前的屏下指纹和前置指纹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就是它的指纹识别模块采用光学反射式原理,并且与之搭配的只能是OLED屏幕。

因为是光学反射原理,所以目前的屏下指纹手机在采集指纹的时候,手指位置必然有一个亮起的图案,它既是给用户提示指纹识别器的位置,同时也是为了“照亮”指纹,方便识别器读取。

从日常使用感受来说,当前的光学式屏下指纹方案存在着录入次数较多的短板——我们手头这台vivo X20Plus 屏幕指纹版每一次录入指纹都需要约20次采集才能完成,这在当今指纹识别手机中算是相当多的了,好在指纹的信息录入是一过性的事件,事后解锁的成功率倒是足够让人满意,没有问题。

可以预见,随着未来全面屏的普及,屏下指纹会很快成为新一代的“旗舰标配”。而它的录入次数多这一小毛病,也有望随着技术的成熟而得到改善。

【【【总结:20年历史的指纹手机,还将继续长存】】】

看完了我们总结的目前这些“指纹方案”们,对于笔者而言最大的感想就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虽然当前在市面上存在着五种之多的手机指纹设计,但它们之中的一些很快就会遭到淘汰(S8的侧后置指纹),另外一些也有可能伴随着手机整体造型的变革而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

但是与此同时,侧置指纹、屏下指纹这些“新兴”的方案与设计思路,却很明显地正在得到更广泛的运用,也逐渐被消费者们接受。虽然现在诸如虹膜、“结构光”人脸识别、静脉识别这样的新技术也开始崭露头角,但无论是从用户接受的程度还是从手机厂商在设计和制造上的成本考量,指纹识别作为一种已经非常成熟、好学好用的生物加密技术,还将存在于我们的手机上很长时间,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在屏下指纹尚未完全普及的当下,前置指纹和后置指纹之间的大战还将延续一段时间。而对于两种指纹解锁方案的态度,似乎很多人都偏向于前置指纹。理由嘛,部分人能拿出了不少。如,手机操作就应该集中在正面;前置指纹拥有指纹解锁、返回、回主界面等多种功能,实现了“一键多用”;前置指纹不用拿起手机也能解锁、放在汽车支架上亦能解锁……

而他们讨厌后置指纹的理由,自然也有很多。如,不能平放手机就解锁;千元级大部分都采用了后置指纹方案,显得很廉价……当然,最重要的就是后置指纹破坏了后面板的统一度,让手机非常丑!

事实上,部分人觉得后置指纹不好或许只是一种固执的观念而已。毕竟iPhone采用了前置指纹解锁方案,不能像iPhone看齐就等于不符合潮流设计!但不能否认的是,现在安卓手机大部分机型采用的还是后置指纹方案。原因很简单,后置指纹方案的成本最低且技术也最为成熟。当你抛开既有观念去使用后置指纹手机的时候,其实会发现并没有不方便的地方。不仅很容易上手,而且使用体验也颇为不错。

就在前段时间,国外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举办了一场“指纹识别的最佳位置”投票。这场投票横跨国外三大平台、耗时几个星期,吸引数万名用户的参与,结果则让很多人讶异——“后置指纹”吊打了其他所有的解锁方式!看来,大部分人还是青睐后置指纹的。只是他们平时并没有对“前置指纹更好”这样的言论,进行反驳而已。

因此, 后置指纹并不是不好,反而成为了手机厂商和大多数人的选择。其实,最可悲的应该是侧面指纹——看起来是解决设计和使用双重难点的最佳解决方案,最后却“无疾而终”。当然,以后都是屏下指纹的天下了,后置指纹再受欢迎也终究会被慢慢淘汰。




这个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怎么是“大家”?你不喜欢就代表别人都不喜欢吗?我用的P9后置指纹,就觉得很好的。当然,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嘛,你喜欢前置的就买前置的,他喜欢后置的就用后置的吧




对于手机指纹识别的位置我有不同的看法

手机的指纹识别技巧,其实是2011年04月上市的摩托罗拉Atrix 4G,这款手机是最早使用指纹识别的手机,但是没有出名,而真正让这项技术出名的就是苹果5s,这款手机搭载的指纹识别技术,让苹果5s在当年成为明星般的存在,从而国产手机快速的跟进这项技术,但现如今感觉已经玩烂了都。

不得不说,咱们国产手机的模仿借鉴能力真的是没的说,曾经一个高大上的技术,到如今仅基本上成为手机的标配,如何哪款手机还不配指纹识别,可能真不好意思发布。

到目前为止,我们最多的是讨论指纹识别放置的位置究竟哪里比较合适那,而不是担心指纹识别的速度和准确度,在这方面,国产手机确实没有让用户失望的。

现在的争论其实来源于两个不同的阵营,一种是前置的指纹识别方面,一种是后置的指纹是方案,在我看来,这两种的方案手机我都使用过,其实并没有非常严格的界限说到底是前置好,还是后置使用。

我认为如果手机尺寸比较小的话,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前置的指纹识别,尺寸较小,我们单手握持感非常的好,大拇指可以轻松的触摸到前置的home键,当我们手机放到桌面的时候,也容易方便解锁,在用户体验上,手机尺寸小的手机,采用前置的指纹效果更好。

而后置的指纹识别,我认为更加适用于大屏幕的手机,当我们手里拿着6英寸左右的手机,这时候就非常适合用后置的指纹识别,这样手机有更好的平衡,不至于摔到地上,而且后置的指纹识别,我看还有时候比前置还要方便,比如华为手机的后置指纹设计,有着向下滑动可以拉出通知栏,双击清理,左右滑翻看照片,也是非常的使用。

总结:无论后置还是前置指纹识别方案,都在解锁方面非常的快速,我们在购买手机的时候,可以根据手机尺寸的大小来选择指纹的位置,尺寸小,比如小米6 我们可以选择前置,屏幕大的,比如华为mate9我们可以选择后置。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手机技巧资讯,请关注《雨辰帆》




感谢您的阅读!

【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手机的后置指纹解锁呢?】

你需要认清后置指纹实际上是一种技术的创新,在前置指纹已经不能够满足部分手机用户需求的前提之下,手机厂商开始另辟蹊径,它们采取了这种所谓的后置指纹的解锁方式。

后置指纹它确实有自己的优势,后置指纹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解锁,我们如果不是非常习惯使用前置指纹的话,那我们拿起手机的一瞬间,用我们的中指或者是无名指点击我们的后置指纹,就能够轻松解锁。

实际上,我们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一直在不断的提升手机的体验和使用,而手机产商的不断优化确实能够增强用户的实际使用体验。

但是,不可否认,还有很多人并不喜欢后置指纹,它会认为后置指纹增加了我们使用的难度,而且这是不符合人体工学使用体验的。

我们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都在不断的追求更好的实际使用体验,而后置指纹它不仅仅不会增加手机的美观度,而且增加了一些用户解锁的难度。毕竟后置指纹它是在后背,你不可能完全的瞬间将你的手指点击到手机的后置指纹处。

另外后置指纹其实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前置指纹不能够解决屏幕显示效果的一种解决方案,可以说它是一种创新,但同时它也局限了指纹解锁的路径,所以现在的手机屏幕基本上都支持,屏幕指纹解锁也就是因为后置指纹它实际上是不能满足某些用户的需求的。

我也不喜欢使用后置指纹,毕竟后置指纹它并不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好的体验,我反而更愿意使用面容解锁,它的解锁速度更快,实际体验会更好。




后置指纹是全面屏过度的产物,由于当年屏下指纹技术让无法普及,面部识别安全性又不高,所以才搞个后置指纹,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至于很多人不喜欢,主要是很多使用场景不方便,比如放到桌上的时候解锁,还有就是指纹模块离着摄像头太近容易搞脏摄像头等等,所以现在的手机基本不会考虑后置指纹了。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影响了整机的美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三星   指纹识别   华为   功能   手机   指纹   解锁   模块   逻辑   屏幕   位置   操作   方案   用户   时尚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