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北平无战事》中马汉山这个角色?

可别低估《北平无战事》编剧的历史功底,这部历史大剧的主要脉络和人物都是有历史原型的,记得当年戴笠机毁人亡时被怀疑的幕后小黑手吗?记得在北平逮捕川岛芳子的特务头子吗?没错,正是抗战胜利后的军统(保密局)北平站站长马汉三,跟剧中的“马汉山”仅一字之差,这叫“似是而非”的文字技巧,但是人设和结局大同小异,马汉三最终确实死在自己人手里。





马汉三原本出身于冯玉祥的西北军,早在戴笠刚刚组建“复兴社特务处”的30年代初期,由于经常要到北方执行任务,而特务处在平津察绥一带又暂时没什么势力,所以经过王天木、陈恭澍等人的招兵买马,马汉三在1931年投靠了特务处,不久被任命为察绥站站长(很小,当时的站都没几个人,抓情报为主)。1933年戴笠组织人手“密裁”华北大汉奸张敬尧时,马汉三表现出较强的组织和行动能力,很受戴笠的赏识,从此在特务处顺风顺水。


抗战爆发后,军统(这时候才改称)在平津的地下组织不断遭到日本人的破坏和搜捕,牺牲还是很大的,而马汉三也因身份暴露遭到追捕,1940年不得不只身逃离北平,辗转在重庆、绥远等地的军统机关任职。抗战胜利以后,为奖赏原华北军统人员的“苦撑待变”,戴笠任命马汉三为军统平津办事处主任,公开的职务则是“国民政府平津肃奸委员会主任”兼北平行营二处处长。




就在这一期间,马汉三抓捕了著名女汉奸川岛芳子,也搞出来什么“九龙宝剑”失而复得的传闻,总之利用惩办汉奸的权力,马汉三大肆贪腐,短时间内积累了大量财宝,这跟《北平无战事》里面马汉山的“身家”那是对得上号的。谍战剧《潜伏》里面,也有戴笠到平津视察、惩办军统北平站长马汉山贪腐行为的桥段,说的都是这个家伙,只不过在劫收过程中,其实军统上下那是天下乌鸦一般黑。


因此在有关戴笠的死因中,始终有一种说法,即马汉三派遣心腹女特务,在青岛机场时动了手脚,因为他知道戴笠的手段,一旦大肆贪腐的罪名坐实那肯定没有活路,所以先下手为强。不过事实究竟如何,迄今没有定论,但是戴笠之死,确实让马汉三逃过了一劫,1946年军统改组为保密局,马汉三转任保密局北平站站长,这时保密局当家的是郑介民,跟戴笠、毛人凤不是一条道上的,所以马汉三能够继续混下去。



但是要注意一点,“保密局”是由原军统的核心秘密部分改组而来(公开的单位都划出去了),所以并非什么明着挂牌的公开机构,而马汉三的公开职务正是“北平市民政局长”,而不像《北平无战事》里面所设定的那样先离开军统后成为民政局长,所谓的“老站长”,历史事实是马汉三有着公开和秘密两个身份职务。民政局主管着民生物资调配的业务,所以马汉山本色不改,继续大捞特捞,但是事情在1948年有了变化。


这一年初,在保密局副局长毛人凤的暗中设计下,郑介民被撤销了保密局长的兼职(二厅厅长兼),毛人凤终于如愿以偿成为局长,也就标志着戴笠一派重新掌权。马汉三大恐,只怕毛人凤为了给戴笠报仇拿他开刀,至少两年前已经被查的贪腐事实是躲不过去的,思来想去,马汉三决定投靠桂系以自保,因为李宗仁时任北平行辕(不叫行营了)主任,理论上是华北五省二市最大的官。




因为在当时的南京政府内部,也只有桂系的势力敢跟蒋系叫板了,然而马汉三这是自寻死路,对于嫡系特务系统出现叛徒、并且还投靠政治对手桂系,不仅毛人凤一定会以“家规制裁”,连老蒋都被惊动了。那么探得马汉三准备投桂的特务是谁呢?正是《北平无战事》里北平站站长王蒲忱的人物原型,只不过不是什么站长(站长仍然是马汉三),而是北平站督察“王蒲臣”,看见了吧,也是人物和原型差一个字,这是有讲究的。


王蒲臣探听到马汉三正准备成立所谓“建国力行社”,企图自成系统将来为桂系当政服务,还搞到了马汉三拟定的帮助李宗仁竞选“副总统”的计划,这些材料上报后,毛人凤和老蒋的恼怒可想而知,老蒋亲批“准予扣压讯办”。于是1948年6月30日,毛人凤以处理戴笠遗产的名义亲自到达北平,随即诱捕了马汉三,八天以后专机押回南京关进保密局看守所,9月27日秘密处决。




所以历史上的马汉三并非死于贪腐,当时的国民政府大小官员可谓是“你贪我贪大家贪”,这还到不了死罪,真正的原因是派系斗争和马汉三企图改换门庭。那么马汉三这样的巨贪为何能够一直逍遥法外呢?无它,马汉三必然用钱财开路编织了一张关系网,在军队系统、特务机构乃至南京政府的上层都有保护伞,若非企图投桂惹毛了老蒋,估计最后还能全身而退,有钱能使磨推鬼吖。


《北平无战事》为什么引用和放大了这个人物呢?其一,历史上的马汉三确实是北平民政局长,主管着战争期间北平市民、难民的粮食拨发,以马汉三为原型,深刻揭露了国统区的民不聊生和政治上的黑暗;其二,历史上的马汉三确实被南京政府给毙了,用来诠释南京政府一有问题发生就找替罪羊的习惯性作法,而真正的幕后元凶(比如孔家和杨子公司)却可以安然无恙。




同时,也能够描述当年北平乱七八糟的势力和派系之间的斗争,什么保密局、党通局、警备司令部、华北剿总和北平行辕等等,因为马汉三出身军统,除了在死对头党通局(中统)系统没有身份外,在其他军警机构都会有公开职务或者兼职,用这样一个小人物,就把所有机构都串连起来了。比如剧中围绕抓捕和处理“马汉山”的过程,冒出来警备总司令陈继承、警察局长(党通局处长)徐铁英、国防部曾可达、保密局王蒲忱等形形色色的机构和人物。


而且程煜老师不愧是影帝级别的,他把“马汉山”贪婪而又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下层贪官给演活了,原本是个心黑皮厚手辣的军统分子,也是个不怕死的“滚刀肉”,为了聚集财富不择手段,虽然有小算盘却没有大智慧和大靠山,那么在高层政治博弈的巨大漩涡中,他注定就是个牺牲品。等到梦醒的时候,马汉山也终于知道自己就是个卒子和棋子,也有了良心发现,比如给崔中石遗孀留下金条等,所谓的“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




马汉山戏份的高潮是方孟敖驾机上天时,北平行营的副官长李宇清命令他到塔台用无线电喊话,通过马汉山之口,把四大家族和南京政府高层勾结各方势力进行贪腐、从百姓赖以生存的口粮中牟利的事实,一五一十揭露了出来,这就跟现在的现场直播一样,让老蒋和各方大员们气急败坏,是很值得玩味的。当然,这些话喊完,也就注定马汉山只有死路一条了,那些大员能放过他吗?


尤为搞笑的是,当李宇清看见马汉山说的唾沫星子横飞,主动端过来一杯水,充分说明了蒋政权当时的不得人心,这个细节你得品,必须要细品。





他在悬崖里弄死周乙后,隐姓埋名跑到北京,投靠了国民党反动派。化名马汉山,此人一贯阴险狡诈,反动成性!




在《北平无战事》中,马汉山是串起整部剧的一条明线,他见证了故事的开始,也见证了故事的结束,更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从一开始五人调查小组来到北平,马汉山就是孔宋集团推出来的替罪羊,而马汉山在回答五人小组的提问时,又将故事的流向无疑推了一把,要不然就不会有后面的发粮,也不会有为求自保向徐铁英吐出了北平贪腐的份额有多大。

这一系列的举动一方面让剧中徐铁英向北平分行施加更大的压力,一方面又让故事的矛盾冲突更加明显,这就是马汉山的作用。

其次,马汉山更是作者对国民党当局最赤裸的批判。从一开始的军统北平站站长到后来拉到南京枪毙。


马汉山个人的能力是有的,且不说他将民食调配委员会的账本能弄清楚,他在狱中用点小伎俩就知道了外面通货膨胀有多严重,而对于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马汉山也是了如指掌,他可以说是官场上的老油条,有能力且能做人。

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最终却成为国民党老少两派斗争的炮灰,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坏的不彻底,因为他的心里还有着国民党和国家,要不然他也不会提出“六三一”的方案,如果他想徐铁英一样,彻彻底底的做一个利己主义者,我想或许还有活命的机会。





程煜老师把马汉山这个角色演的出神入化,让人过目不忘。那么单单说这个人物那是相当不错。

先说他的出场,当时方孟敖被派遣到北平调查案件,负责接待的就是马汉山,俩人一见面,为了表达对方孟敖的重视,他故意站在车厢里,方孟敖让他坐下他偏偏不坐还趁机阿谀奉承一番,方队长调侃既然他喜欢走路,那就让他下车走路,这个时候马汉山处境很是尴尬,但他丝毫没有脸红的意思,反而用玩笑缓解了气氛。让人以为他卑微到了极点,可事实是那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十足小人一个,你方孟敖不是瞧不上我吗,你等着。

下车以后,安排好方孟敖等的住处后,背地里马上就去打了小报告。

除了脸皮厚、办事圆滑滴水不漏之外,马汉山的精明之处还在于他会“见人下菜碟”,当时五人小组要审他,一开始他唯唯诺诺,后来有了靠山就立马语气变横了,即便面对的是曾可达、徐铁英这些人物,也丝毫没有慌乱,每一步都看清形势,找准时机,只为给自己开脱罪名。那是真能说,义正言辞,头头是道,天下间的人都负我,我不负任何人。

徐铁英也被忽悠的一愣一愣的,脸皮绝对够厚,算盘打的够响,说过的话可以转眼就不承认,绝对不会给你讲什么原则,谁强就靠谁,面对这样一个的马汉山,鬼难拿,曾可达、徐铁英也是动他不得。

马汉山最后的结局,最后,很不容易抓住机会说话,把自己知道的都说了,还公开捅出了徐铁英20%的股份。真相大白,徐铁英迫于压力,只好释放了谢沛东。然而,方孟敖在下机时被戴上手铐,罪名是违反了陆海空三法。

马汉山被转移到南京进行检查,留下方孟敖告别,并告知他金条的位置,希望能给崔忠实的家人赎罪。这个角色至此完结,使人至今不忘。




类似于《大明王朝1566》里的严嵩,善于在体制内勾兑关系。在硬刚面前不是东西,在不是东西的环境里游刃有余




混江湖的汉子。坏,但也有良知。人聪明,但都是小聪明。党国的体制崩坏下,他也一起崩坏了。自己对自己有个评价,好事不愿干,坏事干不好,实在太精妙了。按着江湖套路去巴结,结果碰上的都是些比他聪明还厉害的人。碰上方孟敖,他没办法,人家不吃他那一套。碰上徐铁英,他没徐铁英坏的彻底,倒是吃他这一套,把他也给吃了。碰上孔总这些人,人家就耍赖了,他也没辙,谁让人后台硬。最可气的是碰上孙朝宗同志,一个不起眼的小秘书,关键时候把屎盆子扣他脑袋上,他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当然孙朝宗不好惹,这家伙满身的杀气,心明眼亮,不显山不露水,可关键时候敢杀崔中石,敢杀谢木兰,不但玩了他,连徐铁英也被绕进去了,还没办法。官场不好混啊!一个江湖汉子,靠点江湖智慧,实在玩不转啊!时代变了,不好混啊!官场玩不转,家里也是一团糟,三老婆没一个省心的,儿子是吸毒嫖娼,废了。看开了,不和这些达官贵人捞钱攒遗产了,被当成工具拎出来用,生活是个茶几,马汉山就是茶几上最大的杯具。和他合伙的人都想让他去死,和他作对的方孟敖倒救了他好几次,可能方孟敖觉得他还是条好汉,当然马汉山也没辜负方孟敖,用剩下的那点子好汉情怀配合方孟敖狠狠撕了那些祸国殃民的坏蛋的面皮。最后在王蒲忱哪里看着曾文正公日记,感慨怎么不早看点书,这就对了,不学习不进步可不就让时代抛弃了嘛!可能觉得王蒲忱是党国最后的希望,也觉得王蒲忱对自己不错,写下了自己经手的罪恶,送了王蒲忱一场富贵,也是为党国尽点心,拿金条补偿了崔中石的家人,把儿子交代给方孟敖,尽力偿还了自己欠的债,就去死了。恩怨分明,也算全了江湖好汉的节义。马汉山啊!马汉山!




没觉得他忠于国民党,感觉他是个大老粗,浑身上下带着江湖气,讲义气。当然也贪财。因为所处的位置,周旋于各种利益集团之间,挺不容易,当然也没少中饱私囊。知道自己难逃一死,回归本性。尤其是方孟敖帮了他儿子之后,是一个可恨也挺可爱的人。当然其本身小人物的属性(所谓的小是相对于其他大员而言)。靠山不硬,最后难逃牺牲品的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北平   川岛芳子   平津   保密局   马汉   行营   军统   党国   华北   特务   南京   原型   国民党   角色   评价   江湖   人物   马汉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