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相声演员赵伟洲?

说到相声,人们一般会想到天津而不是北京

因为什么呢?

一方面是天津的从业者众多,另一方面就是天津的从业者水平高,活好!艺人们各自的在自己的领域内深挖,才形成了现如今天津的相声地位。

可是,天津的相声从业者名气却没有北京的相声从业者名气大,这是一个很尴尬的事情。

一如马三立的儿子马志明,一如今天说的这位赵伟洲

这张图是赵伟洲和王佩元少年时同台演出的剧照。常听相声的人应该不会对这两个名字感到陌生。赵、王两位先生皆出身于曲艺世家

同时,两个人还都是天津市曲艺团的学员。

包括谢天顺(现如今活跃在德云社)、常宝丰、张志宽他们都是同学。

而赵伟洲身上还有一段较为传奇的说法就是先喊的师父,后喊的爸爸,其师父就是文哏大师苏文茂。从小就表现出来的相声天赋使得他从小就没少登台演出。

赵伟洲和杨少华

为什么一定要提杨少华呢?

是因为杨少华的晚来俏的走红可以说是赵伟洲的一己之力撑出来的,这话可不是瞎话。在没有和赵伟洲合作之前,杨少华很难有固定的相声搭档。毕竟,在相声里面捧哏的抢活可不受待见。

而赵伟洲则不然

其创作的《抬杠》《八扇屏》《枯木逢春》《文坛赝品》《一举成名》《危言耸听》《聘文书》可以说完全是为杨少华量身打造的,特别是《枯木逢春》几乎所有的包袱都在杨少华的身上,这在捧哏身上可不多见。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杨少华“蔫坏”的风格逐渐的形成了下来。

为什么说赵伟洲有才呢?因为他的创作力实在是惊人。这一点或许只有05、06年的郭德纲可以与之一较高低。

至于后面他和杨少华裂穴之后的事情就另当别论了,毕竟,也是在那个时候他调进了中铁说唱团。

难成气候的一大弱点,没有固定的搭档

其实,他和师胜杰没有大火的原因都是一样的,或者他还不如师胜杰的一个地方就是没有固定的演出搭档。

和杨少华火了之后两个人裂穴,有人说是杨少华为了提携自己的儿子杨议,也有人说是因为赵伟洲进了中铁说唱团。各种原因莫衷一是。总之,两个人不再合作演出。之后,赵伟洲和单联丽、阎月明、谢天顺、刘惠、李嘉存都搭档合作过,可是效果远达不到和杨少华时的状态。

由此可见,一个好的量活多么的重要。后来再和刘伟搭档演出时,赵伟洲自己做捧哏。效果也是平平。

说至此,你应该明白于谦之于郭德纲、石富宽至于侯耀文的作用了吧?三分逗,七分捧,捧哏的作用就在这。你说的再好,没有好的捧哏的给你兜着也是白搭。

没有固定的搭档,自己的风格就形不成

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名声就宣传不出去。就算是你的才能再大,又能如何呢?

有人会说,赵伟洲为什么不成立自己的相声社团呢?

老几位,别忘了,赵伟洲壮年之时正是电视相声最活跃的时候,和他一起的北京相声圈的人可都火了(马季、姜昆等人),你认为他会自己去成立社团么?

现如今落得和刘伟一样四处的走穴,怨不得别人。




现在的年轻人或许不知道赵伟洲是谁,如果电视上看见只觉得眼熟,但又不记得叫什么名字。说道赵伟洲,最娱想到一个词,时运不济,其实,芸芸众生大都如此。


赵伟洲是天津人,出生于相声世家,师承苏文茂老先生,父亲赵心敏先生也是相声名家。90年代初,已经不惑之年的赵伟洲因为与年近花甲的杨少华搭档合作相声《枯木逢春》、《危言耸听》等红极一时,但因为"蔫哏"杨少华存在,因此经常出现捧哏逗哏位置傻傻分不清的尴尬,且当时观众更喜欢看捧哏杨少华,你说尴尬不?
曾有相声名家说“有名的相声演员都在北京了,有能耐的都在天津”。

后来,赵伟洲选择去北京发展,从天津曲艺团调入中铁说唱团投靠侯耀文,没想到到了北京后,逗哏却成了捧哏,在团里为侯耀文先生唯一的女徒弟单联丽当捧哏,当年曾有传言她是单田芳女儿(其实,单田芳女儿是单慧莉),有一段两人经常搭档上电视,但因为当时观众对男女相声不是太接受,因此远没有和当初杨少华搭档时受欢迎。

因年轻的赵伟洲去了北京发展,窝在天津的杨少华搭档就换成自己小儿子杨议,变成了父子档,最后成全了杨议,有一年,赵伟州在央视相声大赛和杨少华父子同场竞技,结果令人唏嘘。赵伟洲是相声界怪才,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都十分出色,无论是捧哏还是逗哏,在舞台上拿捏的十分到位,且尊重照顾前辈,当年搭档杨少华老师,杨老爱忘词,他就小声提醒。但不过 2002年,赵伟洲第一次参加央视相声大赛却在全国观众面前出丑,在回答双簧算不算曲艺种类时,他竟回答不算。犯如此低级错误,心情可想而知,比赛后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咆哮,我是怎么了?2003年,他再次参加相声大赛,凭借一段群口相声获得最佳捧哏奖,而昔日搭档杨少华和儿子杨议在这次比赛中,因为相声《肉烂在锅里》获得了一等奖,杨议也由此走红。生于1950年的赵伟洲,和姜昆同岁,如今已年近七旬,和马季弟子刘伟老师搭档,依然活跃在舞台。




赵伟洲是相声演员中,胆子最大的。就算是当年的郭德纲,和赵伟洲比起来,也必须得甘拜下风。因为无论是相声泰斗马三立,还是相声大师侯宝林,赵伟洲都敢拿来开涮。

赵伟洲到马三爷家,只看到少马爷马志明一个人在家。随口问了句,“三儿干嘛去了?”马志明以为他问的是自己的三弟马志良,就直接回答说,“上班去了”。

赵伟洲一听,摇了摇头说,“我问的是三儿,干嘛去了。”马志明一头雾水答道,“就是上班去了。”“不对,我问的是三儿!”“你问的是哪个三儿啊?”马志明还没明白。

这时,赵伟洲已经憋不住了,大笑了起来。马志明这才明白,他问的是马三立。抬手就要打,那赵伟洲早就跑远了。

对侯宝林大师,赵伟洲更是嘴下不留情。在纪念侯大师的大会上,他就敢直接对侯耀文说,“要是你爸跟马三爷换换嗓子,他还能说相声吗?”

一句话,让侯耀文也哑口无言。侯大师的学唱确实精妙,但真要论说和逗,和马三爷比起来,确实相差太远。但这话,也只有赵伟洲才敢说。

一直传说,赵伟洲是先会叫师父,然后会叫爸爸,其实是言过其实了。他两岁拜苏文茂先生为师,六岁正式学相声。但他并没有继承师父苏文茂的文哏相声。

赵伟洲的创作和表演才华,在相声圈内都是顶尖的。连一贯心高气傲的郭德纲,也承认赵伟洲是他这一辈中,最会说相声的。这里郭德纲没有加上之一,充分体现了他对赵伟洲的极度认可。

赵伟洲之所以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就不得不说那段经典的相声《枯木逢春》。他和杨少华很熟,杨少华因为自身的表演风格问题,这大半生都抑郁不得志。

他逗哏不灵,捧哏又爱撒狗血,抢风头。给马三立,马志明都捧过哏,但时间都不长就散伙了。其他演员,也都不愿意和他搭档。传统上,没有哪个逗哏演员,愿意让捧哏演员抢了自己的风头。

是赵伟洲首先感觉到,杨少华这种“蔫坏”风格可以利用,因此为其量身定做了《枯木逢春》,结果一炮打响。杨少华本人确实是枯木逢春,红遍全国,赵伟洲也凭借这段作品,闻名于相声圈。

后来,赵伟洲能调进中国铁路文工团,不能不说,也是靠这段相声打下的知名度。另外在表演上,赵伟洲独树一帜的“狗气”,同样也是相声演员中极为难得的。

所谓“狗气”,涵盖了底层小人物的很多特点,见利忘义,见风使舵,吝啬抠门,喜形于色,得理不饶人,无理搅三分等等。

相声中表现小人物,是天津演员的特点。而赵伟洲可以说是其中的集大成者。这个特点,在赵伟洲的获奖作品《卖枕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段《卖枕头》,是赵伟洲后期为数不多的代表作品。包袱设计精巧,笑点密集。一个吝啬,贪财,最后上当的狗里狗气的小人物,让赵伟洲表现得活灵活现。

可惜的是,赵伟洲自从和杨少华分手后,到了北京,就一直也没有固定的搭档。曾经一起合作过的刘惠,李嘉存,单联丽等人的相声水平极为有限。不得不说,赵伟洲到了北京发展,只是看中了待遇吧。

现在赵伟洲已经退休,相声搭档又换成了刘伟。刘伟自从八十年代出了名以后,三十多年过去了,相声技艺没有任何进步。估计这也是赵伟洲的无奈之举。

赵伟洲无论是创作还是表演,在相声界都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可惜,在他最应该出作品的时候,没有一个合适的搭档。这严重制约了他的创作。对他自己来说是个损失,对相声界来说,又何尝不是个损失呢?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声。说起赵伟洲,就绕不开蔫老头杨少华。就像说冯巩就会想到牛群,说奇志就会想到大兵一样。没办法 ,只能怪当初他们的搭档太成功,给相声观众留下的印象太深刻。

赵伟洲,著名相声演员。1950年生于天津,在相声界属明字辈艺人,也是较早入门的。赵伟洲的父亲是相声名家赵心敏先生;,赵心敏先生是相声第七代的门长,赵伟洲师承相声名家,文哏大师苏文茂先生。赵伟洲在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拜在了苏文茂门下。后来据说赵伟洲,会说话时,是先会叫师父,后来才会叫爸爸。


但是赵伟洲也是不幸的,如今年近古稀的赵先生,虽然绝对算相声世家出身,虽然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登台表演了,虽然赵先生有很强的创作能力,但是在和杨少华老爷子搭档之前始终没有好的搭档。而在与杨少华老爷子搭档走红后不久,杨老爷子选择捧自己的儿子杨议,又与他裂穴了。之后的赵伟洲不断的换搭档,身份也有逗哏变成了捧哏,可即使是这样,搭档不管是单联丽,还是刘伟,都无法再达到与杨少华合作的水准,尽管他拿到了所谓的最佳捧哏奖。

但是留在相声观众记忆里的,始终是他与杨少华老爷子搭档时期的经典。《枯木逢春》《文坛赝品》《一举成名》《八扇屏》,做为逗哏的赵伟洲做出了巨大牺牲,甘当绿叶,让杨少华老爷子以"蔫老头"的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并且红得发紫。可以说赵伟洲就是杨少华老爷子生命中的贵人!

令人唏嘘的是, 在佟守本先生喜收高徒仪式上,赵伟洲与杨少华久别重逢,出现了一段这样的对话:(大意) 赵:……你打过电话没有? 杨:我打电话你不接! 赵:不可能,你打电话我就重来没有不接的情况!




“到时候给你买条狗,买大狗……再买条小狗……”

“大狗叫起来汪!汪!汪!

小狗叫起来喔!喔!喔!”

提到赵伟洲先生,一个字就能描述:狗!


天津的相声演员,都能“狗一狗”。上到马三爷下到茶馆的年轻艺人,无不如此。

但是谁都狗不过他!“狗王”的美誉,绝不过分。

赵先生的节目,由内到外,由前到后,由上到下,无不犯个“狗”字。


狗在哪?

夸张的动作:

各种市井小人的形态:

(赵先生从小就有狗气)

出人意料的包袱:

李国盛:你是卖口罩的?

赵伟洲:李老师,要预防非典,您必须得戴口罩,不是还有一个“口罩歌”了吗?

李国盛:口罩歌?

赵伟洲:李老师,您戴口罩。

不戴不知道,一戴就知道,

特别好。

李老师您必须带个大口罩!

李国盛:(停顿两秒…………表情是这样的)


李国盛:这叫口罩歌啊?!!!


赵伟洲先生创作能力一流,表演的节目绝大部分自己创作。不仅写了自己演,也写了让别人演。

这么大的能耐,好像一直没有收徒弟,不知道为什么?

太疯魔?

据说赵先生会因为想出一个好包袱,能绕着院子来来回回跑上三圈……

据说当着侯三爷的面,敢说出“侯宝林要是和马三立换换嗓子,就没饭吃”的话。

据说相声大赛上敢答错题……

嗯,不疯魔不成活。


最后,我最喜欢的相声演员之一。

以上……




我特别爱看赵伟洲的相声,多年前看过,他不温不火,没有成名,他曾创作过几部相声,是个很有才的人。他的表演风格和别人不一样,脸上长的就有戏,特别的逗,他早年和杨少华搭档,相声嘛是三分逗,七分捧,捧红了杨少华,杨为提携他儿子人家红了,他却没有合适的搭档,再说他是一个耿直的汉子,从不具权势,所以他没有红起来。




小时候看赵伟洲与杨少华搭档表演相声的时候,感觉“这一对”不太寻常,捧、逗风格很有个人特色,尤其是赵伟洲那一脸丰富的表情和一语惊人的能力,简直让人笑喷。



第一次看了赵伟洲的相声后,我和身边的朋友一致觉得这位杨少华的搭档是一位难得的相声人才。事实上,赵伟洲的确是才华横溢。



赵伟洲师从著名的“文哏大师”苏文茂,是其大弟子,逗哏功夫十分了得。赵伟洲在孩提时代就拜了苏文茂为师,据说赵伟洲学会说话后是先叫的师父,后叫的爸爸,可见师徒情谊之深。



赵伟洲除了逗哏能力出众,也有不错的捧哏功底,特别是他的创作能力也很强,写了不少好段子。



但赵伟洲一直缺少一个固定的搭档,这也是他多年来没有“走向全国”的根本原因。我觉得杨少华与赵伟洲搭档最完美,奈何两人缘浅,再加上杨少华年龄偏大,后来只能“各奔东西”。



另外,赵伟洲个人风格很浓烈,有时候观众不一定能跟上他的节奏和梗。即便如此,我还是觉得赵伟洲是一个难得的相声人才,至少他在不断拓宽相声的路,而且是一个很认真的“相声人”。




记得很多喜欢相声的天津朋友说过一句话,“想解忧,赵伟洲”。由此可见赵伟洲相声表演功力如何了。

赵伟洲相声为啥说的那么好?人家可是“相声世家”、“师出名门”。赵伟洲的父亲是天津的相声名家赵心敏先生,赵心敏是中国相声第六代文字辈门长,很多相声老观众都了解,赵心敏是“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还有天津相声演员浓郁的“嘎坏”风格。虽然赵心敏留下的影像资料作品不多,但却得到了很多业内人士肯定。少马爷马志明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在他正式跟父亲马三立学习相声前,在相声园子里听活的时候,赵心敏的作品就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好印象。马志明还说过,“在天津相声界,可以说赵心敏能耐是仅次于我爸爸马三立的演员。”

据说在赵心敏先生临终前,还特地托付老友杨少华,多多帮助自己的孩子赵伟洲。随后才有了赵伟洲和杨少华的金牌搭档。诞生了《最佳顾客》、《危言耸听》、《聘文书》这样的经典津味新相声作品,也有了“我想赁你”、“我最最亲爱的小分头。哦,你给你爸爸写信”、“你不吃涮羊肉拿这玩意(传声筒)干嘛”这样津味十足的“邪门”包袱。

赵伟洲师从于相声名家苏文茂,据说当年赵伟洲在特殊年代暂时放弃过相声,学起了物理。当时,还是苏先生劝赵伟洲,日子再难也别把相声丢下,“我苏文茂要是培养出个爱因斯坦来,大家会怎么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的《相声有新人》节目中,郭德纲还特意谈到赵伟洲,老郭评价说,“赵伟洲先生可以说是我们这代(明字辈)相声演员中,最会说相声的。”

在和杨少华一拍两散之后,赵伟洲也始终找不到太合拍的搭档,他也慢慢淡出了相声表现一线。偶尔出演个相声剧,给刘伟捧哏说过传统相声,过上了悠然自得的退休生活。在网上,还有人曝出过赵伟洲穿着老头衫,攥着鸡蛋下楼摊煎饼果子的照片,还有和马志明对着啃“超级大果子”的照片。

可以说,赵伟洲拥有天津人与生俱来的“邪门”机智幽默,有深厚的传统相声表演技巧,与马志明等知名天津相声演员一样,善于在作品中刻画出生动的“底层小人物”。




赵伟洲是个相声天才,奇才,怪才,其相声成就很高,就连到处骂主流相声的郭德纲也在全国观众面前说:赵伟洲先生是我们这一辈相声艺人中最会说相声的。随着这句话也有不少争议,甚至有郭德纲自抬身价的嫌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赵伟洲的相声水平还是很高超的,是一座高峰,然而赵伟洲的成就、知名度与其能力并不匹配,其现状比较落寞,并未大火,也和他的性格有关。

赵伟洲,货真价实的明字辈门长

相声界的门长类似于江湖中的掌门,一门之长,看过武侠剧的人应该都知道掌门的重要性,掌门执政时,这个门派的大小事务都有掌门说了算,哪怕是师叔也得靠边,这是江湖旧习,但是也说明着相声界门长的重要性。

其实相声界的门长最重要的还是能力,没有能力谁服你?旧社会的门长就是严格以能力来论的,所以寿字辈的门长张寿臣、宝字辈的门长赵佩茹、文字辈的门长赵心敏都是如此,每人都是相声水平出神入化,这不仅仅是拜师早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能力服众的。

狗神赵伟洲

明字辈,是相声的第七代,而且排辈的时候已经到了解放后,拜师和门长都被认为是旧习俗,因此也都停止了,所以明字辈其实并没有门长一说,不过后来大家又按照以前的门长,臆想出来明字辈门长,而明字辈要能担当这一称呼的,也只有赵伟洲了,可以说,大家心中公认的明字辈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就是赵伟洲了。

赵伟洲生于1950年,比宝字辈的马志明只小5岁,而且其是先会叫师父,后会叫爸爸,其父亲是文字辈门长赵心敏,其师父是一代文哏大师苏文茂,在这两位的教导下,赵伟洲少年成名,得到诸如马三立等天津老艺人的一致肯定,因此,赵伟洲的相声水准还是很高的。

和杨少华合作,声名达到顶峰

赵伟洲少年时候就开始表演相声,其一大特点是相声创造能力很强,很多相声段子都是自己创作,在少年时就已经具备相声艺术家的超高天赋,而且其相声表演能力也极好,即便是不好笑的段子,经过他的演绎也能包袱十足。

不过赵伟洲的声名达到顶峰还是和杨少华合作,杨少华是有争议的宝字辈演员,按照辈分比赵伟洲大两辈,年龄却只大十几岁,和赵伟洲合作之前,杨少华可谓不温不火,主要是表演风格爱抢风头,和不少逗哏演员都没能合作成,而赵伟洲和杨少华合作后,赵伟洲为杨少华量身打造了不少相声段子,而且这些段子和杨少华的气质形象都极符合,这也足见了赵伟洲的创作能力。

晚来红的杨少华

在与杨少华合作过程中,赵伟洲牺牲了不少逗哏的包袱,都让杨少华用了,从而使得这一搭档一炮走红,频频出现在各大电视台中,可谓风光无限,而赵伟洲和杨少华也成为那个时代最火的相声演员之一。

裂穴后开始落寞,机会难有

在事业顶峰时期,杨少华选择了和赵伟洲裂穴,并开始捧自己的儿子杨议,随着自己的流量和热度,杨少华和杨议的父子搭档也走红了,可谓名利双收,而且肉烂在锅里,肥水不流外人田。但是裂穴后的赵伟洲可就惨了,一直没有合适的搭档,自己的相声事业也断崖式地下降,其实不难想象,失去好搭档后的相声演员许多都是如此。

赵伟洲和刘伟

在全国相声大赛中,赵伟洲先生还曾经说过双簧不是曲艺的雷人语句,从而未能获奖,这一打击对赵伟洲来说还是极大的,而如今的赵伟洲已经年过七旬,只能与同样落单的刘伟搭档表演相声,虽然效果也不错,但是赵伟洲已经沦为了捧哏,其相声辉煌不再,而且机会也难有。




老艺术家《八扇屏》《枯木逢春》都很精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相声   逗哏   演员   枯木逢春   老爷子   天津   曲艺   师父   北京   搭档   包袱   观众   大师   风格   评价   能力   赵伟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