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哪些差别?

自2015年左右开始,产业互联网一直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内讨论的热点话题。产业互联网是与消费互联网相对的概念,两者均属于互联网经济的概念范畴之内。

虽然,时至今日,关于两者的内涵并未形成统一权威的界定,但综合各方观点,一般意义而言,产业互联网是指,以企业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经济的一种应用形式。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企业虚拟化,实现产能的有效提升。产业互联网的具体表现为互联网应用对企业的生产、交易、融资、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运行效率的提升。

相比较而言,消费互联网是指,以个人为用户,以日常生活为应用场景的应用形式。消费互联网的本质是个人虚拟化,增强个人生活消费体验。消费互联网的具体表现是个人衣、食、住、行、医等生活场景的全面线上化,互联网对个人高品质生活追求的不断满足。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终端主体不同。

这是两者最直接的区分标准,产业互联网主要采用B2B的服务模式,服务的对象以企业为主。消费互联网主要采用B2C的服务模式,服务对象以个人为主。

第二,产生背景不同。

消费互联网产生时间较早,有学者将消费互联网解读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上半场,认为产业互联网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消费互联网的产生背景是中国消费升级日益明显的经济发展态势。目前,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之一,2004年至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増量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比2016年净增3.4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连续第四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中国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就是个人生活场景全面线上化,数以亿计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等日常生活场景迅速转移到了各类互联网终端上的APP,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6%、20.3%、30.8%,2016年分别为28.5%、18.1%、28.8%,2015年分别为40.8%、21.4%、36%。如此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造就了消费互联网的诞生。

与此相对照,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则产生在近几年,其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应运而生。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感召下,产业互联网经济规模逐步形成,并带来了新的风口。

第三,目标定位不同。

基于消费互联网的服务对象及产生背景,消费互联网的目标定位在于满足个人消费体验,通过提供碎片化、小额、高频、便利、快捷的服务,弥补传统机构服务缺位,提升个人消费品质。

产业互联网则不同,主要目标定位在于对现有企业经营模式的改造,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特别关注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第四,表现的经济形态不同。

从性质上看,消费互联网属于个人经济,更加关注个人消费需求中的差异性特征。产业互联网属于平台经济,突出强调社会资源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并且,关注企业决策时的民主性。可见,产业互联网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

第五,商业模式不同。

消费互联网最典型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爆款产品吸引流量,再将流量与商业机构进行引导嫁接,最终实现流量变现的目的。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瞄准价值经济,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思维,贯通企业产业链,推广全价值链式的新型商业模式,实现互联网对产业的赋能。另一方面,注重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消费互联网实现了生活场景的全面线上化,产业互联网则回归本源,强调企业生产线上与线下的协同发展。

第六,市场格局不同。

近20年的发展,如今中国消费互联网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以BATJ等为首的企业主导着消费互联网市场发展,市场集中度较高。而不同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涉及全行业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垂直细分的特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很难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找准其中的市场定位,也具有更为广阔的经济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差异较为明显,但两者并非可以完全隔离开来。两者在利用“互联网+”思维,满足客户碎片化、定制化需求等诸多方面具有契合性。两者伴生共存、相互促进的态势将会在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体现。




谢邀~


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的差异很多,这里提三个方面:


首先是连接对象。


当我们拿起手机,打开微信或抖音,作为个体,就已经被连接到了消费互联网。而产业互联网要连接的,则是B端企业。


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企业跟消费者个体不一样,它可以更抽象。


产业互联网具体是连接到了企业的厂房,还是机床?还是车间工人?还是办公室里的打印机?还是法人?这里就可以看出,产业互联网在连接对象和方式上,比消费互联网要复杂得多。


事实上,在产业互联网之下,上述所有主体,都会被连接起来。


正如黄奇帆定义提到的,产业互联网是把产业各“要素”和“环节”网络化,所以,从机器到物料、流程、职工等,都要连接为一体。


产业互联网可以说是互联网真正意义上的终极形态。


第二个区别,是市场特征。


消费互联网领域,很容易出现垄断或超级公司。“互联网大厂”一词,就是消费互联网高集中度的生动诠释。


而高集中度的原因,是其市场细分相对简单。比如说零售,食品、服装、数码产品、医疗器械,各种类别都能在淘宝、京东上找到。


这是因为,消费互联网属于最下游、达终端消费者的部分,因此不同行业的专业差异在这里并不明显。



京东平台上,丰富的品类 图片来自网络


而越往上游,所需的行业积累和业务理解越深,专业差异就越大,越难整合在一起。所以,面向供给侧的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刚好相反,它是去中心化的。它是在每一个垂直细分市场,精耕细作符合自身行业特性的生态体系。


第三个区别,是增长方式或盈利模式。


消费互联网是“赢家通吃”,所以要用“烧钱”换规模,用“短平快”抢风口,最后用增值服务获取利润。


而产业互联网,则强调多方协作,产业链上的各家企业共享资源甚至技术,共同提升效率,最后换取整体效益的提升。所以产业互联网最终实现的,是垂直领域内各家企业,形成一个紧密连接的产业集群。


说完区别,还需要提一句,消费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并非截然分开,而是紧密关联的。


正如马化腾所说:“没有消费互联网助力的产业互联网,就像一条无法与大海连通的河流,可能在沙漠中日渐干涸。”


对产业互联网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欢迎前往@立方知造局 阅读相关的两篇文章:《紧跟趋势!10个问题,看懂资本光环下的产业互联网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34712931963011616/》与《阿里腾讯华为百度布局,比消费互联网更暴利的它,成为资本新宠儿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070339846312706560/》,或许您会得到更多收获。




很好的考试题目,从分析到理解,再写出完美的答卷。

现实中这也是传统业态升级的路径,产业的还是在自己领地+互联网,销售的也上网。那么,当互联网应用走入“下半场”,在市场最前端的头部们,在做的和想的,又是什么呢?

产业+互联网+消费!就是说,你区别完如题这两种“互联网”以后,在实践中要做的,是用互联网这个工具,把生产端和消费端有机整合起来,用互联网工具构建生产消费一体化系统。

互联网从本质上来说,是信息化协同工具。传统的供应模式是大生产和单向分销;使用互联网的协同性,可以做按消费定制生产的规模系统。虽然在早期阶段,需要探索的还有很多,经济上的效益也只是在局部业态和部分品类有所显露;不过大家可以在这种确定的趋势下,自己来想象一下各种可能性,再周围留意一下每天层出不穷的新商业物种…

学校里的老师能做的是分析,综合是大家进入工作领域自己的事,而各人的预见可以通过悟空问答在这里相互印证一下,最后具体的做,可以互相关注来进一步聊的…看看如何落地。

这本讲协同的书,2018-03版,原版估计写于2014-2015年间,不是帮着推销,而是觉得可以打开些脑洞的…




产业互联网是价值经济,消费互联网是眼球经济




一般意义而言,产业互联网是指,以企业为用户,以生产活动为应用场景的互联网经济的一种应用形式。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企业虚拟化,实现产能的有效提升。产业互联网的具体表现为互联网应用对企业的生产、交易、融资、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运行效率的提升。

相比较而言,消费互联网是指,以个人为用户,以日常生活为应用场景的应用形式。消费互联网的本质是个人虚拟化,增强个人生活消费体验。消费互联网的具体表现是个人衣、食、住、行、医等生活场景的全面线上化,互联网对个人高品质生活追求的不断满足。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服务终端主体不同。

这是两者最直接的区分标准,产业互联网主要采用B2B的服务模式,服务的对象以企业为主。消费互联网主要采用B2C的服务模式,服务对象以个人为主。

第二,产生背景不同。

消费互联网产生时间较早,有学者将消费互联网解读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上半场,认为产业互联网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下半场。消费互联网的产生背景是中国消费升级日益明显的经济发展态势。目前,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驱动力之一,2004年至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増量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比2016年净增3.4万亿元,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8%,连续第四年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中国消费升级的重要体现就是个人生活场景全面线上化,数以亿计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医等日常生活场景迅速转移到了各类互联网终端上的APP,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28.6%、20.3%、30.8%,2016年分别为28.5%、18.1%、28.8%,2015年分别为40.8%、21.4%、36%。如此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空间,造就了消费互联网的诞生。

与此相对照,真正意义上的产业互联网则产生在近几年,其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应运而生。在“中国制造2025”计划、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感召下,产业互联网经济规模逐步形成,并带来了新的风口。

第三,目标定位不同。

基于消费互联网的服务对象及产生背景,消费互联网的目标定位在于满足个人消费体验,通过提供碎片化、小额、高频、便利、快捷的服务,弥补传统机构服务缺位,提升个人消费品质。

产业互联网则不同,主要目标定位在于对现有企业经营模式的改造,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特别关注通过互联网的应用,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第四,表现的经济形态不同。

从性质上看,消费互联网属于个人经济,更加关注个人消费需求中的差异性特征。产业互联网属于平台经济,突出强调社会资源的共享性与开放性,并且,关注企业决策时的民主性。可见,产业互联网也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组织结构。

第五,商业模式不同。

消费互联网最典型的商业模式是通过爆款产品吸引流量,再将流量与商业机构进行引导嫁接,最终实现流量变现的目的。产业互联网的商业模式瞄准价值经济,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思维,贯通企业产业链,推广全价值链式的新型商业模式,实现互联网对产业的赋能。另一方面,注重线上与线下的融合。消费互联网实现了生活场景的全面线上化,产业互联网则回归本源,强调企业生产线上与线下的协同发展。

第六,市场格局不同。

近20年的发展,如今中国消费互联网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以BATJ等为首的企业主导着消费互联网市场发展,市场集中度较高。而不同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涉及全行业的方方面面,具有较强的垂直细分的特点,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很难形成寡头垄断的局面。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找准其中的市场定位,也具有更为广阔的经济前景。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差异较为明显,但两者并非可以完全隔离开来。两者在利用“互联网+”思维,满足客户碎片化、定制化需求等诸多方面具有契合性。两者伴生共存、相互促进的态势将会在中国互联网经济发展过程中持续体现。

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应如何破局?

要突破以上种种限制,推进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就必须综合发挥政府、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企业这三者之间的力量。

首先,政府、互联网企业,以及传统企业应当积极合作,探索产业互联网的底层架构标准。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中,可以借鉴哈佛大学两位教授鲍德温和克拉克所提出的“模块化”理论。一个产业的设计规则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架构层面和应用层面。在架构层面,需要有一套统一的规则。有了这样的规则,企业之间就避免了不必要的协调成本。而在应用层面,则可以采用模块化,让具体的应用开发者设计自己的规则。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中,这个思路是完全适用的。尽管由于产业的差异性,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设计标准,但是如果有了一套统一的底层架构标准,那么整个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所面临的市场就变得足够大了,企业进行相关建设的成本也会大为降低。至于这套底层架构标准怎么定,







一个是人,一个是企业




产业互联网注重实体经济,消费互联网更多的是虚拟经济。个人建议做实体经济,国家支持实体互联网经济......




从业体验,个人观点,浅谈。

互联网是一种连接方式或一种连接工具。所以不管是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都只是在看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阶段和不同纬度的体现。其本质是为了顺应生产力和生产资料的发展与变化。比如3G、4G时代让消费作为第一生产力让互联网渗透进入社会和人类的具体应用,而伴随5G时代的来临,产业互联网或许能带来更加彻底和不同的变化。

消费互联网对应的是一个或少个单一的「场景」,其用户更多是一个一个单一的个体用户,比如滴滴、美团、淘宝。其直接解决的是用户消费的问题,链接的是买家和卖家。而伴随5G时代来临,网络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就可以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可以服务和改造一个连续而复杂的产业,不再是单一的某个场景。

举个例子,汽车行业。从汽车的生产到销售到售后维修再到二手车领域,直到报废。这是一个产业链无比复杂的行业,而且整个过程中充斥着信息不对称的各种问题,说白了就是作为用户,被4s店坑完被保险坑,保险坑完维修坑,维修坑完保养坑,保养坑完二手车商坑(什么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平台,它自己就是最大的中间商)。这其中的利益链条和水深简直不可想象(不信的可以去各地新车二手车市场逛一逛)。

而产业互联网的成熟应该来解决这样过去解决不了的复杂问题,从汽车生产前到生产后,每一个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在统一的规则和机制下运作,让其中信息充分对称,我觉得这是「产业互联网」最大的价值所在。

说到腾讯的产业互联网战略转变,可以借用jack ma的观点,任何战略是否能落地,不是看这家公司的口号多想,而且看他是否做出了对应的组织结构调整。从腾讯的动作来看,巨兽的转身依然潇洒和灵动。

作为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和公司,几乎每天都在思考如何抓住下一个浪抽的机会,古人其实总结的很到位:天时地利人和。不要人云亦云,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锚定一个长远的方向。




产业互联网是从消费互联网网发展而来的,是指传统产业借助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提升企业内部效率和对外服务能力。消费互联网是由个人电脑,智能终端,网络连接为主体。




一个是条条框框,一个是块块,融合才是发展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4-08-21

标签:产业   个人消费   驱动力   终端   中国   商业模式   差别   流量   场景   对象   传统   用户   经济   行业   市场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