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中张继英和徐长青级别相当,为什么要向徐长青请示汇报工作?

张继英向徐长青汇报工作,那是正常工作,必须履行请示汇报的程序。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也解释一下概念,在央企与政府的体系里,职位、职务、职级,要分成很多种情况。职位序列排一位,职务序列排第二位,职级序列排第三位。很多同一职级的干部,要向上一级同职级的干部请示汇报的,尤其是像纪检线条,更是垂直管理的,这种汇报程序是正常的,也是常见的。当然了,职级高的向上一级管理机关职级低的人汇报工作,也不鲜见。比如在《人民的名义》中,那位吃大蒜的处长,有些副省长都排着队向他汇报呢?

【1】两人所处的管理层级。

徐长青是国资委纪委副书记。一般是正厅(局)级,如果高配到副部级也不是不可能。国资委是央企的上级管理机关,中福是副部级央企,接受国资委的领导,中福的领导向国资委请示汇报工作,这是工作职权和请示汇报机制要求的。

张继英是中福集团的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这个职务是“错误”的。中福是成立党组的央企,而不是设立党委的央企。林满江是董事长、党组书记。怎么又冒出一个党委副书记呢?应该是党组副书记、纪检组组长。按道理说,纪检组长是派驻或垂直管理的,主责主业是纪检,不应该由副书记兼任的。小单位的,经上级批准,可以兼任。一般央企,是不容许兼任的。当然,这是近几年的要求,电视剧是几年前的事情,要求没有现在这么严格。

中福是副部级央企,张继英按照职级应该是正厅(局)级。以前是这么管理的,中组部管理央企的正职,央企的副职由国资委管理。但是,最近几年,中央加强对央企的领导,央企的班子副职也归中组部管理。这一点,一般人是不清楚的,这里不展开讲了。

【2】两人所代表的机构是上下级管理的关系。

两人的职级都是正局(厅)级,但是,国资委是央企的上级管理机关,国资委纪委是央企纪检组的上一级管理机关,按照现在的模式,有的央企的纪检组组长本身就是国资委委派、派驻的。典型的直属领导的上下级关系。

再说了,职级不代表职位,他们之间的汇报关系是职位决定的。徐长青代表的是国资委纪委,张继英代表的是央企的纪检组,哪怕张继英的职级比徐长青高,也必须向徐长青汇报,这不是他们两人之间的职级高低的问题,而是下上级管理机构的规矩。

【3】纪检线条的特殊性。

纪检线条与别的管理线条还不一样,他们更强调的是垂直与融入的辩证管理,更多倾向垂直管理。比如,央企二级单位的纪委书记,往往不是二级单位党委直接任命的,而是由上一级纪委任命的。

举一个例子:京州中福的路建设是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是班子副职,应该是副厅级。按照现在的管理模式,一般不从本单位提拔,而是从其他单位提拔交流过来任纪委书记。目前,从本单位直接提拔中层担任纪委书记的已经比较少了,这是因为下一级的纪委书记任命,上一级纪委有很大的决策权,他们会交流提拔任职的。

所以,从管理线条来说,张继英遇到重大案件,更多的是向上一级纪委汇报,当然,也要向同级党组书记汇报。张继英属于双重管理和双重领导,在处理案件这件事上,更倾向于接受上一级纪委的领导,这是由纪检线条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平级监督很难,自上向下监督比较容易管理。

【4】有一点不明白,齐本安的任命,也许是国资委纪委的特殊安排。

齐本安是中福集团下属的京州中福的董事长、党委书记,是正局级干部,属于中福集团自己管理的中层干部。中福集团自己决定就可以了,从现实中,根本不用请示国资委的,国资委也不管的。齐本安的任命为什么由国资委下达,这是一个奇怪的程序,除非国资委纪委就是让齐本安去办林满江的,可能是一个伏笔。




在电视剧《突围》当中,徐长青所任职务为国务院国资委纪委副书记,而张继英所任职务为中福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两者级别是一样的,但剧中多次出现张继英向徐长青请示、汇报工作的情况,这是为什么呢?

国资委是国务院特设部门,是正部级机构。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是正部级,国资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纪委书记等都是副部级。徐长青是国资委纪委副书记,所以是正厅级。中福集团是上世纪30年代成立、历经80年发展才造就的综合性大型央企。从其发展历程来看,中福集团是比肩华润集团的央企,而华润集团明确是副部级中央企业。因此可以推断,中福集团也是副部级央企。由此可以知道,担任中福集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的张继英也是正厅级,与国资委纪委副书记徐长青平级。

虽然张继英与徐长青都是正厅级,但在剧中,张继英多次向徐长青请示汇报工作。第一次是在京州中福集团下属京州能源公司发生透水事故之后,张继英向中福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林满江汇报,林满江终于同意让担任集团文宣总监的齐本安出任京州中福董事长兼党委书记。这之后,张继英就向徐长青汇报相关情况,徐长青指出,齐本安的任命在一个多月前就从国资委下达到了中福集团,并经中福集团党组研究通过,但被林满江以各种理由拖延。他们共同得出林满江对齐本安的任命有顾虑,但也对齐本安肯干事、能干事的能力给予了肯定,说千年老二,卧槽已久,是其出马的时候。

第二次张继英向徐长青汇报工作,是张继英得知京州中国5亿棚改资金去向不明,京州证券王平安、掌管京州中福6年的石红杏等中福集团及下属公司高管可能涉案,于是向徐长青汇报相关情况,请求指示。徐长青指示中福集团要配合京州市委市政府,彻查此事,无论涉及到谁,绝不姑息。张继英有了主心骨,才敢有下一步的行动。刚上任的京州中福董事长齐本安也是想彻查此事,但处处受制,疲于证清自己。如果不得到集团纪委书记的支持,将很难查清此事。

张继英为什么要向徐长青汇报呢?虽然张继英是正厅级,徐长青也是正厅级,但一个是企业的比照级别,另一个却是党政机关行政级别。严格来说企业都没有级别,但央企国企特殊,有比照的行政级别,便于管理。两个级别虽然一样,但差别很大。徐长青是公务员,有国家赋予的行政管辖权,而张继英只是企业高管,只能监管企业内部。并且徐长青的职务更高。徐长青是国务院国资委的官员,而中福集团是央企,是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出资、受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国资委是中福集团的上级主管部门,虽然中福集团的董事长是副部级,由中央管理,但副职等其他高管受国资委管理。另外,张继英是中福集团的纪委书记,负责中福集团内部中层及以下干部的监管;而徐长青是国资委纪委副书记,国资委纪委负责监管包括中福集团在内的多家央企,监管央企副职(厅局级)干部。两人都是纪检监察干部,中福集团纪委又受国资委纪委指导,徐长青自然能够指导张继英的工作。

综合以上几点,虽然张继英和徐长青都是正厅级干部,两人级别一样,但张继英还是要向徐长青汇报工作,因为国资委管理中福集团,而国资委纪委又指导中福集团纪委工作。大家觉得对吗?




在体制内,级别相当,但所处的位置不同,同级别的人向另外的人请示汇报,多了去了。不仅如此,我还曾经见到过,级别高的人向级别低的人汇报工作。

先讲同级别的人汇报。县委副书记和组织部部长、纪委书记、宣传部长等,都是副处级。但是,组织部长必须向县委副书记汇报工作,这事有没有?宣传部长也是副处级,他需要不需要向副局长汇报工作?

还有,县长是正处级,书记也是正处级,县长你要不要向书记汇报工作?

所以,级别不是决定谁向谁汇报的唯一决定因素,所处的位置才是决定你向谁汇报工作的关键。

我曾经见到过,一个乡镇长向一位财政局预算股股长汇报工作。乡镇长是正科,预算股股长是享受副科级待遇,级别还是科员。乡镇长讲到乡镇的难处,低声下气,声泪俱下,说再不调整预算给我,真的没办法开展工作了。

股长不同意预算调整,乡镇长你得磨破嘴皮。

我在方志办当主任的时候,年初我预算有三十万的年鉴出版经费。财政局预算股不同意,我搬出上级文件来,说必须“一年一鉴,当年出版”。他拿出当年的预算收入来,说你看吧!蛋糕就这么大,我调整给你多了,别人就少了,你让我怎么办?。

我求爷爷告奶奶,他才答应,在年中预算调整的时候,看情况再调整给我。

年中,我去找他,他又变卦了,说没有钱了!

我还得向他汇报我们的工作情况,还有我们的开支等等。还是不行。后来,我只能搬出县里的分管领导压住他。我不完成任务,也是分管领导的责任,分管领导一个电话,一切都办妥了。

所以,在体制内,同级别的,只要你所处的位置不同,高级别的向低级别的同志请示汇报工作,没有什么奇怪。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1、国资委是国务院直属机构,国资委的党组书记、主任是正部级,党组成员、纪委书记是副部级的,徐长青是国资委的纪委副书记,标准的正厅级;

2、中福集团是国资委管辖的特大企业,应该是副部级的,有些人认为是正部级的,应该不会,正部级企业只有两、三家,现实中应该只有中投、铁路、中信这几家,中福是家能源企业,不是中投、中信这样的国投型的或者像中国铁路那样由铁道部改制来的,应该是副部、甚至正厅;

3、中福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继英就是正厅或者副厅级了;张继英如果是副厅长级的话,向正厅级的徐长青汇报工作就名正言顺,一点问题都没有了,即使是正厅级的,两人的个人行政级别是一样的,也是正常的工作汇报;

4、国资委是中福集团的上级领导机关,中福集团是国资委的下属企业,下属企业向上级组织对口汇报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中福集团的纪委工作是在国资委纪委领导下的,这是纯粹的业务上归口管理,下级单位向上级组织的对口汇报,不受个人行政职位的局限的。

5、比如各省的分管副省长向国家部、委的对口副部长、副主任汇报,地级市的分管副市长想省厅对口的副厅汇报,虽然两个人的职位是同级别的,但在工作上是上下级的关系,并不矛盾的。个别的,甚至有省、市正职的向上一级的部门的副职争取工作上的支持的,还有政治局委员兼任的直辖市书记、省委书记与中央部、委的正职部长交流的,这种情况下,一般名义上叫做会见、叫商讨工作,不叫汇报、请示工作,其实实质上还是请示汇报。




徐长青是党政机关的正厅级,张继英可以理解为央企中比照正厅级管理,国资委是管理国家央企国企的行政部门,所以张继英向徐长青汇报工作!

地方上这种情况也存在,例如省检察院检察长、法院的院长是副部级,省委副书记、省委政法委书记也是副部级,同样是副部级,检察长和法院院长都需要向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汇报工作!




电视剧《突围》中,张继英为什么向同级别的徐长青汇报工作?看似不合常理,实则在现实中是较为常见的。

首先交代一下“中福集团”的级别

电视剧中,剧情围绕“中福集团”展开,按照剧情设定,“中福集团”创立于上世纪30年代,创立之初是为党筹集活动经费,贸易起家,历经80年风雨成长为一家全国性的综合集团。

“中福集团”是什么级别?央企,而且是一家副部级的央企。因为目前96家央企中,除国铁、中信、中投属于正部级央企之外,4-51位都属于副部级,其他的则属于正厅级。

3家正部级央企都是新中国成立之后设立的,较为“年轻”,而“中福集团”创立于上世纪30年代,历史悠久,且从剧情来看,其影响力大、业务范围广、在北京和京州设有总部或分公司、旗下子公司众多,应该属于副部级央企,与华润即为类似。

严格意义上来讲,在“政企分离”之后,国企是不存在行政级别的,其职能只是经济职能,不再涵盖行政职能。但是央企是个特例,目前绝大部分央企的头部高管依然具有行政编制,其身份可以在机关和央企之间转变、调任,而且不少曾担任过央企一把手的后来都任职在机关。

说到这里,大家记住一点就行:剧中出现的“中福集团”属于副部级央企。

第二,张继英、徐长青的级别设定

徐长青,剧中的职务是国资委纪委副书记,他属于什么级别呢?

首先,国资委,正部级机构,其党委书记是一把手,属于正部级;二把手党委副书记属于副部级;纪委书记也属于副部级。

徐长青官居国资委纪委副书记,级别比纪委书记低半格,也就是属于正厅级

张继英,剧中的职务是中福集团党组副书记、纪委书记,她属于什么级别呢?

作为副部级的中福集团,一把手是“林满江”,他是中福集团的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属于“一肩挑”的任务,级别对应副部级;而张继英在林满江之下,属于中福集团的“二号人物”,级别上比林满江低半级,是正厅级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实权,张继英、徐长青都属于正厅级干部,级别上没有任何差别。

张继英为什么向徐长青汇报工作?

既然平级,为什么张继英向徐长青汇报工作?即便有业务上的往来,用“汇报”一词是不是不合适?毕竟“汇报”多出现在下级对上级上,平级之间是不是用“讨论”更合适?

实际上“汇报”一词并非不准确:

一方面,上文说到中福集团是央企,而央企即“中央管理企业”的简称,出资人是“国资委”,而徐长青正是国资委的纪委副书记,身为中福集团的正厅级干部张继英同时受国资委的管理和委派;

另一方面,张继英虽然也是正厅级,但毕竟其任职在“企业”,实权也仅仅限定在企业内部,离开了企业这个小圈子就没有实权,与同为正厅级的徐长青不可同日而语。

总之一句话,级别上虽然没有差别,但徐长青的实权更多,毕竟其任职于机关,而张继英任职于企业;另外,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国资委与央企中福集团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所以张继英向徐长青汇报工作也就说得过去了。

换个角度想,如果张继英调离中福集团,调任机关任职,同时级别不变的话,那么与徐长青之间的“对话”就不是“汇报”了,用“讨论”更合适一些。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管辖权不同,张继英只有在中福集团行使权力,徐长青在国资委下属所有企业行使权力,包括中福集团。徐长青是行政级别,实的。张继英是对比级别,虚的。




现在不允许公务员在企业挂职或兼职,公务员要到企业任职就要辞去公务员身份。而党员领导干部在进入企业时,任职文件上都会注明比照那个级别进行管理。徐长青是国资委纪检书记属于国家在编的正厅级干部(即公务员),而张继英只是比照正厅级干部管理的企业高管。张继英向徐长青汇报工作是很正常的。




讨论这问题,咱需要有个基本概念:

在政府和央企体系中,排序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为:职位、职务、职级。


张继英的身份是

中福集团党组副书记、纪委书记

首先说明一点,这个职务大概率应该是搞错了。

林满江职务是“中福集团党组书记”,张继英是“党组副书记”。因此,中福集团是在集团层面设立了“党组”。

如果是“党组”则应该没有“纪委书记”这个职务,对应的是“纪检监察组组长”。按照惯例,这个岗位一般由上级主管部门派驻或垂直管理,主责就是纪检,通常不会由党组副书记兼任。

集团层面,央企设立“党组”或“党委”的情况都有。比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设立的是“党组”。比如,华润集团设立的是“党委”。因此,“中福集团党组副书记”的职务没什么问题。

毕竟只是一部电视剧,咱也不深究这些细节了,将错就错的往下聊。

央企的级别有:正部、副部、正局。咱取个中间值,假定中福集团是副部级。那么张继英的职级就是正厅(局)级。

徐长青的身份是

国资委纪委副书记

这个职务也有些问题。国资委的领导序列中没有纪委书记或副书记,承担纪检监察工作的职务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

纪检监察工作对应的机构则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资委纪检监察组”,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领导小组”。

结合剧中设定,徐长青应该是“纪检监察组副组长”,一般是正厅(局)级,特殊情况下也可能高配到副部级。职级上,徐长青和张继英确实相当。

但是,国资委是央企(不含金融类)的上级管理机关。中福集团既然是接受国资委的领导,集团领导向国资委领导请示汇报工作,这是很正常的工作职权和请示汇报机制。

而且,纪检工作还有其特殊性,更强调垂直与融入的辩证,倾向垂直管理。在实际操作中,比如央企二级单位的纪委书记通常不是二级单位党委任命,而由上一级纪委直接任命的。

从管理上来说,张继英遇到重大案件既要向上一级纪委汇报,也要向同级党组书记汇报。因为剧中的案件涉及林满江,张继英更应该向徐长青汇报。




部门是上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级别   职级   正厅   副职   工作   党组   纪委   剧中   上级   职务   书记   机关   领导   集团   企业   张继英   徐长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