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一鸣的唱功如何?

华语T2(第二梯队),油腻唱法:低音烟嗓类许巍,高音咽音仿孙楠。音域很强,审美较低。

曾一鸣,之前不了解,记得我爸喜欢看的《我是歌手》有过这名字。我去B站搜一了下,看到了曾一鸣自己发了一个演唱系列视频叫:教科书演唱。

我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哪有职业歌手敢说自己是教科书级别的演唱,有点膨胀。即使是迈克尔杰克逊、惠特妮休斯顿、席琳迪翁也不敢这也样捧自己,在声乐之中,没有人是完美的,一定存在声乐理论性不足。因为歌手一定存在具体的个人唱法方向,而方向和选择在声乐之中就意味着非全面然后我点进去听了第一句,就光速退出关闭。原因如下:

曾一鸣所有的演唱音轨不具有唱功体现力,后期混音混得叫人无语。这对于声乐而言,就好像磨皮美颜开到了120%,自欺欺人的顶级声卡修饰,根本不是人声能唱出来的效果。这对于职业歌手而言,未免太过掉格?

我脑中顿时就一句话:就这?还教科书?

想着观众老爷们的邀请回答,耐着性子去听了他在《我是歌手》之中的音轨,这个音轨还不错,有人声增强,具有大量细节。以下是我对曾一鸣的第一印象唱功概论:

1:低音C3-C4:声带摩擦+漏气=烟嗓,以烟嗓为主。烟嗓,低声乐审美,取悦下沉音乐市场的体现,存在大量压喉位和声带摩擦。方向类许巍,音色和张磊(中国好声音冠军)一致,争论先后没有意义。在设备混音上,曾一鸣和许巍处于统一状态。

2:中音C#4-F#4:没有四平八稳,而是寻求突破,有大量的咽音、撕裂音挤卡倾向。这里的发音点和低音发音点严重割裂,好似两个人的音色。无法直面自身的音色,从而进行雕饰。以各种技巧强加改变音色,全是技巧,没有感情。而技巧全然流于表象,好像对专业人士说:你看你看,我这咽音,这烟嗓,厉不厉害?我还有更厉害的。

3:G4-D5:咽音转强混。G4-A4-B4这三个音的音色,和孙楠没有一点区别。都是科学咽音唱法,护嗓,越唱越亮。模仿的还原度很不错,但是在声乐领域,他和孙楠本该是没有高低之分,但是这种职业歌手之中的模仿,就有些过于不自信,也从侧面表明审美过低。

C5开始,就开始咽音的底色维持,转入强混上颌窦共鸣,C5-D5这两个音的质量,很高,乃至于可以说比较完美。单单是这两个音就足以让曾一鸣,具有T2级别职业歌手的能力。

先不说其他,曾一鸣具有C3-D5的质量音域,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这是T1级别歌手的音域跨度。C3-D5,这四个字符,隐藏了很多的高级声乐技巧。

总体而言,曾一鸣是一个具有一定天赋的音乐胚子,具有声带压缩、强混、喉位维持、咽音训练法,甲杓肌环甲肌分离等高级声乐技巧。这种技巧,具有T1级别强度,但是过低的音乐审美,让他根本无法拥有自身的音乐艺术理解,只能流于表面,在模仿他人之中沉沦,为生活疲于奔命。

可能个人遭遇和环境使然,让他生活压力过大,无法大火,从而不得不在唱法之上,做出各种取悦市场的表现。但实际上,时代进步得很快,越发迎合,越发难以大火。可能是书读少了一点。

以下,以具体的音色、音域、腔体三点做详细分析:

1:音色:全是技巧,没有情感。

曾一鸣,是我的第一个看到音色全是技巧,没有细节雕琢的职业歌手。这种音色的选择方向,已经不再基本的职业歌手方向。

对于职业歌手而言,一般而言,是将一个技巧吃透,将之化为个人的特色和商业辨识度。曾一鸣的方向,就像是一个大杂烩,看似什么都有,但实际上什么都不好吃不好听。因为没有完全吃透。

依旧以声带底色+腔体影响的两个主要维度分析。曾一鸣的个人声带底色的体现带仅仅占据了他两个八度的音域很小的部分:C4-E4,C5-D5,只有这五度音之中,曾一鸣的技巧较少。D4-E4是一个趋于换声点的紧张度,C5-D5是因为强混力度,无法具有技巧的把控空间。

真是神奇的歌手,对于技巧的执着达到了这种程度。天生喜欢秀的性格。但是恰恰问题就在于他的技巧方向上:

主流的流行音乐技巧,曾一鸣全部避开,那些存在着巨大局限性换得的逆声乐技巧他全部拥有。

主流的声乐技巧是:声带边缘化、假声、强混、弱混、平衡混、声压增加。

曾一鸣的技巧是酱:低音烟嗓、中音撕裂声、高音咽音、五组上恢复强混。

不论是烟嗓、撕裂音、还是咽音,他们都是对喉位具有着强烈的不稳定性。而喉位是声带和音色的锚,锚一直在随波逐流,就毫无统一性和细节性而言。曾一鸣不管怎么唱都无法突破。他连他自己的歌手定位都没有找到了。

最后,曾一鸣还有一个音色上的恶习:2005年代的网络唱法咬字归韵。这真的是油腻的不能再油腻,就是那个唱《 心痛2009》的欢子类似的咬字归韵。实际上,曾一鸣就是网络歌手出身的。

这种归韵音色的特点是,一个由后靠前的发音点波动于浓烈鼻音腔之中诞生,伴随着声压、气息、音响、腔体程度的快速自发性减少,这种一切质量内容骤然减少造成的听觉割裂感,简直不能忍,听得我心头百爪挠心,脚指头抠地。油腻啊油腻!

2:音域;十分强大。

曾一鸣理论音域:B2-F4-B4-D5-E5;

曾一鸣质量音域:C3-F4-B4-D5;C3-F4真声,B4咽音极限,D5强混质量极限。

终于度过了百爪挠心的音色阶段,来到了曾一鸣的强势点:音域;

C3-D5,两个八度+1度,总共16度的音域,在T1级别歌手之中也能站得住脚。具体的音域分析,和上文之中的第一印象差别不大,不再赘言。以下来说一说曾一鸣有趣的事:

我特地去找了找曾一鸣在抖音的直播,看一一阵。其中一个对麦演唱之中,曾一鸣全程状态都是一种得意和欢快的气氛。嗯,看来,他真的为自己能拥有各种各样的音色技巧而真心高兴。这种状态挺好的。

在Live之中,曾一鸣唱了一首《回来》,最高音唱到了D5的强混。但从Live音效听,这个D5的质量堪称完美。但是我多听了几遍后发现了问题,曾一鸣手中的麦克风配对的应该是直播式声卡,音轨和他在小破站之中的演唱音轨基本一致,声线好得没有一丝杂质。

这就有意思了,一个职业歌手的麦克风连接着直播式声卡,而不是专注于专业收音细节的麦克风。这里面的学问可大了:职业歌手对于麦克风的认知水平,决定他的录音品质要求。越好的调音台、越好的麦克风,都是以还原和保留内容质量为主,并不会影响乃至于干扰本身的音色,HIFI的定义就是如此。音色修饰属于后期的母带处理

而直播式声卡,具有着强大的人声增强和声线抓取,乃至于音准矫正。可以及时做出声线优化,当然,也可能是我想多了,可能曾一鸣用心准备直播,专门购置的一套集成声卡。到底如何,大家心里门清。

3:腔体;

在腔体共鸣上,曾一鸣同样还是挺强大的。腔体共鸣不关乎审美,只关乎机能(发声系统的肌肉能力/强度)。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些基本能力界限认知。

刘德华、陈小春、黎明、郑中基、许志安音域:C3-F4;不具备换声技术,不具备强混技术,不具备声带压缩技术,不具备面罩共鸣、不具备金属芯能力。

陈奕迅音域:G2-F4-G4.不具备强混技术,不具备质量强混,声带压缩技术,不具备面罩共鸣,不具备金属芯。

张学友音域:C3-F4-G4,A4高喉位,C5和音;不具备声带压缩技术,不具备金属芯。

而曾一鸣拥有。以下是具体支撑腔体能力。

1:声带闭合-声带压缩:学美声的人总是说:高音的基石一定是高强度的闭合。但即使上闭合这个说法很容易误导,我个人更愿意成为声带压缩的强度。声带的无法闭合的,美声之中所讲的闭合,是一种闭合的倾向。因为声带构造有一个叫声门裂,声门裂在歌唱是不可能封闭,但是可以通过声韧带的收缩完成局部变小。

声门裂的变小,声韧带的收缩,就是声带压缩。作为出气口的声门裂变小,气流气压增大,声带密度加大,这就是产生高音的频率源头。而如何控制声韧带,进而控制声门裂呢?

答案是——胸声甲杓肌参与。

胸腔在流行音乐之中最大的作用,就是提供力量感。当音高超过换声点F4后,逐渐进入混声阶段,在甲杓肌的作用就是在混声之中维持住真声质感,拉紧声韧带维持住真声效果的厚度区,让真声质感大于假声就形成了强混听觉。

而甲杓肌的力量源头,和高音的紧张度,形成了极为恐怖的声压。再通过上颌窦的共鸣集中化和面罩共鸣延伸,形成完美的金属芯听觉。

声压、高音、金属芯,就是完美的强混。而很明显曾一鸣,是具备以上所说所有高音强混能力的。

所以,在腔体能力上,曾一鸣是具有一定天赋的。


总体而言,提高一点审美,曾一鸣就可以完成蜕变。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曾一鸣20岁来北京,用一张制作粗糙的《七月》来找金牌制作人涂惠源,涂惠源听过后赏识他的才华将他收入门下。

要知道涂惠源不轻易收徒,他曾经的关门弟子有张惠妹、黄绮珊、金池、曹格等,每一个都是华语乐坛响当当的人物!

涂惠源花了六年的时间训练他,对曾一鸣也抱有极大的期望,曾一鸣本身也是个音乐狂,金池曾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整天的写歌、制作、练唱!

2009年,已经练成顶级神功的曾一鸣叩拜恩师下山,参加了选秀节目《节节高升》,曾一鸣是势如破竹,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冠军,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场选秀对他来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正当曾一鸣准备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涂惠源的经纪公司和滚石发生严重纠纷,最后终止了所有合约并封杀了涂旗下艺人,包括曾一鸣。没有了资源,涂的艺人也一个个离开了他,只有曾一鸣还苦苦坚守,这一等就过去了四年,要知道流行歌手的四年太宝贵了,四年可以让他从巅峰跌落到无人问津!

再后来,曾一鸣等到了另一个选秀节目《中国最强音》,这档节目让他大放异彩,他演唱的《火烧的寂寞》《也许明天》《我要快乐》等,让所有人都知道了他的演唱实力,也让这些歌成了当时的大热门,虽然有曲折,但还是在高手云集的比赛中拿到了总冠军

当时的三个导师章子怡、罗大佑、陈奕迅都是非常认可他的实力,但他太自我,甚至可以说有点狂妄,有时不知不觉把人得罪了。罗大佑对他说,你要吸取上一次的教训,否则你今天起来还是会以相同的方式跌倒。罗大佑的话可以说是非常诚恳了,也算一针见血。

目前他依然没有火起来,一个歌手能不能火起来,除了实力和不懈的努力努力外,还与太多因素有关!但论唱功,曾一鸣是可以排进新生代歌手top 10的!




曾一鸣2009年,参加湖南卫视 《节节高声》,获得季度冠军,同时其原创歌曲《4400》获得季度金曲,2013年,参加湖南卫视《中国最强音》,获得年度总冠军,多次被扬言要参加《歌手》终于参加了。

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实力,可是一路走来却一直没有收获什么功与名,而现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就是一个好趋势,希望他能越来越好吧。




他的唱歌水平好好,好喜欢他的!




作为一个一直关注他的普通听众的角度,真的觉得他的知名度配不上他的唱功实力,首先是佩服他对音乐的坚持!从他参加完最强音到现在也有几年了,偶尔能在某些跨年演唱会或者音乐演出看见他,其他地方基本没见过,也没什么宣传可言,还能看到他对音乐的坚持,真的很不容易。在朋友评价曾一鸣是被遗忘的顶级实力歌手。对歌词表达 感情抒发 代入感 故事感都把握的恰恰好处,不由的把人带入进他的歌曲里。最近歌手踢馆投票中,应该是干不赢流量歌手的。看着专家推荐能不能中标了。 还是很期待他的,毕竟这个时代有实力的歌手不多了。

作为涂惠源的弟子,曾一鸣的唱功非常强大,声音的控制力极强,现场LIVE也极有爆发力和感染力,情感处理也非常细腻。可惜他始终缺乏一档像我是歌手这样的节目来展示自己。可以说曾一鸣没有红起来,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

和他师兄曹格一样,性格里兼具自负和自卑。在这些年出来的所有歌手中,综艺感最差,情商最低。用罗大佑评价他的话说飘飘然,得意忘形。不讨喜程度简直比当年的孙楠还多一个韩红。最强音上的歌唱表现确实可圈可点,不仅有邓紫棋一样的强悍机能,又有成熟的表达与感情处理,实力不弱于同类型歌手萧敬腾。他演绎的 我要快乐,不爱,袖手旁观,都是个人认为这些歌最好的翻唱版本。海选时的也许明天也相当惊艳。参加最强音时没有对手,坐着拿冠军。能在一个选秀比赛中留下这么多好作品的就他一个。谭维维,杨宗纬,华晨宇等实力虽不弱,但当年选秀时还是太年轻,不够成熟。可舞台下的表现他实在太差了,从头到尾一副得意忘形的样,海选震撼全场得到赞扬后,马上得意起来肉麻表白章子怡,最后被怼尴尬离场。
逆袭赛时说别人是炮灰,不赢就把头给朱丹,被导师批评后不知赶紧修正自己的态度,回归正常比赛状态,却过分的表现出一副受了委屈不知所措不敢讲话的可怜样。最后被罗大佑狠狠教训一顿,惹得导师章子怡挂不住脸,拍桌子离场。经历这么多教育最后荣耀夺冠后还没修成正果,直播发言时隔空呛那英,哎,章子怡白给他哭了。作为年轻歌手不懂谦卑,去歌手试音后感觉良好,跟洪涛说一定给他夺冠,最后被洪涛拒绝了,唱歌实力虽有,洪导估计也怕他来了招黑吧,毕竟歌手这么成熟成功的音乐节目,歌曲以外环境效果也是挺主要的,万一被他破坏了气氛也不好吧。看他微博说自己拒绝了今年的试音机会,一副看淡醒悟的样子,静下心来发新专辑,把他出来的歌都听了,站在一个对他又粉又黑的,多年持续关注的听众的角度讲,还是去歌手比较好。




他唱歌很好听,我就喜欢他




都什么年代了还讨论唱功,唱歌技巧就那些东西,没出名,啥也不是,各大音乐学院老师唱功不行?啥技术技巧它不知道?唱功就没人说最好的,到底就那些东西。技巧多了说你油腻,不用技巧又说你没唱功,呵呵,纯无稽之谈,好听就完事了




不要在头条上问某某人唱功,结果肯定是没有唱的好的,

很多人想显得自己多厉害多专业,就贬低别人,还有一些所谓音乐老师也是装比。

我现实中见过很多总说别人唱的不好的,还有说唱的不如自己的,

实际唱的非常难听 自己听不出,ktv唱就不说什么了,特别很多还当众上台唱的还有要参加比赛的…

至于曾一鸣唱的以前听过片段,听的不多,我认为专业歌手里可以属于优秀的了,唱功上没问题,先天条件也行,有点辨识度特点,但也不是太大,感觉人有点自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唱功   声门   声压   最强音   音域   声乐   声带   音色   油腻   高音   共鸣   实力   歌手   技巧   职业   曾一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