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工龄都是三十年,一位视同缴费,一位改革后自已缴费,退休金差別多少?

看了你的提问,两个同时工作龄都是30年,现在退休了,一个视同缴费,一个自已缴费,你的提法有一个误区,从96年1.1日起开始强制缴费,以前工作年龄无论缴费还是未缴费统称为视同缴费。如果他仍在单位工作单位给他缴费,和自已工资扣除应缴部分。你如果从那时起,96.1.1日离开工作单位自谋职业,自费缴费社保,同时两人都是按%60最低一档缴费,那么你俩同时退休,退休工资都一样没有区别。因为他在单位也正常缴费社保,只是单位负担大部份,个人负担%8,但是总的基数没有改变。并不是他一个月只交几十元,你交几百元,你的退休工资比他高,因为他单位和个人交的总和,和你交的一样多。所以退休工资一样没有区别。除非你缴费档不一样。比如我因故延迟退休一次性补缴社保,总金额比趸交多,但是退休没差别,甚至低230元一个月,低的原因一个少一次工龄41年x3元二123元,加上政府调标100元,合计少233元?。至今同时工作拿2500多,我才2300多。不论如何只要工龄一样,缴费档一样,退休工资基本一样。既使有区别很小。




谢谢邀请:有这样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到时候领取养老金一样。

我是201503退休的。在职时即2000年我们学校分配进十多人当听说由教育局,劳动局等部门联合招收一批包分配老师。(其中细节无需说明)。他们的到来一下活跃了学校气氛,同时学校也辞退十来位代课老师,从此学校无代课老师。

这些人的工资待遇同正规考取师范的师范生分配待遇相同,而且他们(她们)大多毕业分配时的学历是大专,所以一年实习期过后即转正定级,工资等一切与正规分配相同。但是不同的是他们(她们)每隔三年要和市,区人事续聘,同时还有学校鉴定,这是其一;其二性质工作人员(我也不知什么叫工作人员);其三社保自己交。这就题主的提问,从OO年到15年按百分之六。到15年后他们的社保还是自己交,但财政开始给予补贴,实际自己从15年开始不掏腰包,和正规分配一样享受财政补贴交社保。其实说白了从工资中扣百分之八交社保,其实财政已经把这一笔钱划到你的账户上,美其名日:自己交社保。

综合以上原因自掏腰包交社保的人到时候领取养老金应该与其他人一样。如果不是我文中所述的情况,我不敢苟同。




谢谢邀请!

两个人工龄都是30年,一位视同缴费,一位改革后自己缴费,退休金差别多少?

题主提问有问题。都是30年工龄同时退休怎么可能都缴费30年,一个有视同缴费,而另一个完全个人缴费呢?

题主提问的目的可能是比较一下企业下岗职工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年限30年的养老金差距。

因下岗职工下岗后也是自己缴费,有一部分是枧同年限,而灵活就业人员是全部由自己缴费。但是下岗职工从参加工作起到退休止,工龄是多少年你没说清楚,什么地方退休也没说明。比如:四川成都市1992年4月改革建立个人帐户,两人都是2022年4月退休,都有30年缴费年限,假如下岗职工有42年工龄,那么是1980年4月参加工作至1992年4月1日有12年视同缴费年限,假如2001年改制,有9.75年在岗单位缴费,假设在岗以指数1.3缴费,下岗后自己缴费8.25年,下岗以指数0.6缴费。计缴费年限30年(含视同年限),因下岗生活困难,于2010年4月终止缴费,然后等到2022年4月与灵活就业人员同时退休,灵活就业人员缴费自1992.4缴费到2024.4月,30年缴费指数0.6。那么两者都是30年缴费年限,而不是30年工龄,这样才能进行比较。必须说明同是30年缴费年限,但下岗职工工龄不同,以及中断缴费时段不同养老金是不同的,二者差距不同。以上述为例下面以四川成都社平计算养老金差距。(因其它地方养老金改革迟,退休时间要后移,社平更不好掌握)养老金计算比较如下:

一、成都市下岗职工42年工龄30年缴费养老金计算

(一)数据整理

①退休上年社平7747元;

②视同年限12年,视同指数1;

②在岗缴费年限9.75年,在岗缴费平均指数1.3;

③下岗年限下岗自缴平均指数0.6;

④平均指数=(12*1+9.75*1.3+8.25*0.6)/30=0.9875;

⑤缴费年限30年;

⑥个人帐户储存额16498元(见E xcel表)。

(二)下岗职工养老金计算

①基础养老金=7747*(1+0.9875)/2*30*0.01=2309元;

②过渡性养老金=7747*0.9875*12*0.013=1193元;

③个人帐户养老金=16498/139=119元。

成都市42年工龄有视同年限的下岗职工缴费30年养老金为:

2309+1193+119=3622元。

二、成都市灵活就业人员30年缴费2022年退休养老金计算

(一)数据整理

①退休上年社平7747元;

②缴费年限30年;

③平均缴费指数0.6;

④个人账户储存额49370元(见Excel表)。

(二)养老金计算

①基础养老金=7747*(1+0.6)/2*30*0.01=1859元;

②个人帐户养老金=49370/139=355元;

成都市灵活就业人员用指数0.6自己缴费30年2022年退休养老金为:

1859+355=2214元。

结论:

两个人缴费年限都是30年,一位是42年工龄下岗职工有视同缴费,一位是灵活就业人员改革后自己缴费30年,以成都市2022年退休估算退休金差别是:

3622-2214=1407元。

见E xcel养老金计算模板中的各项数据:











我在的单位,就有这样的问题。我在1995年退休,工龄39年,退休按照似同缴费,退休前,我的工资最高。单位另有职工在2000年退休,按照改革后退休,全由单位给他们加倍补交,退休前他们的工资比我少8、9百元,工龄只有30来年。退休时,我和他们的职务相同,级别相同,同样是到了2000年以后,同一天上的社会保险,结果我的退休金比他们到少了将近2000元!真不知道哪里说理?




这个问题回答起来有些难,因为我国实行交养老保险不到30年,从1985年实行合同制工人,1988年入校的技校生实行合同制,其它人员从1992年10月1日起实行合同制,就是说其它人员1992年10月1日前的工作年限为视同缴费,如果工作年限相同,又是同一个企业的人员如果是同年同月退休,养老金的区别就在于你们的工资指数,如果你自己缴费,每月缴的工资指数是1.5,那么你就比视同缴费领得要多,如果你按0:6缴费,那你就会比视同缴费领得要少,养老保险也和其它保险一样,缴费时间长和缴费多的,养老金领得就会多。具体差多少,以当地社保中心算得为准。




这个问题,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退休都有一些补助算进退休金里。不在我们讨论范围之内。正常国企和私企的区别只是按级别采暖费报销的差别,私人一般没有这个待遇。

如果两个人,工龄(视同缴费年限)都是三十年。主要看个人缴费部分,即缴纳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多少。缴纳养老保险金额越多,个人账户金额就越多,那么,个人账户多的,退休金就会越高。主要差别就在个人账户金额多少之分,如果不一样,退休金就有差别。




题目中陈述的这两种情况没法比?这是我思前想后,所得出的粗浅见解与认知!

试想,两个人工龄都是30年,一位属于视同缴费,视同缴费年限那必然是30年吧;一位改革后自已缴费,无论是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那就是实际缴费年限30年。

很显然,这两种情况,泾渭分明,跨越时空,可比性就是工龄都是30年,关健与要命的是:一个是视同缴费30年,另一个则是实际缴费年限30年?这两种极端情况,可谓针尖对麦芒,风马牛不相及。你说他们怎么比呀?

总之,题主一厢情愿出的这个矛盾问题,并不科学与合理!尽管这个并不科学与合理的问题,在社会上确实客观大量存在着,但他们时空颠倒,时移世移,各得其所,真的没法比,也不宜比,更没有可比性呀!生拉硬扯人为相比有意义吗?应该是,没法比、没有可比性问题的身后,那就应该打住它,不应该再有无聊的下文了。

感谢阅读、关注并点赞!欢迎广大读者和网友朋友们批评指正。




这要看两个人是否同一工作系统,是工人的对比照工人,是机关事业编的对比照机关事业编。

若是用企业工人对比照机关事业编,那差距不光只有点点的差,差距会大到倍数以上。

因两系统执行的核算标准不同,核发额也会不同。也就是人们常讲的”退休养老双轨制”,前者按的是当地人均收入45%左右计发养老金,后者按的是个人在职时工资额80%一90%计发养老金,两者比对相差一倍。

既是两人同天、同时、同龄、同时参加工作和同天办理退休,都存在有视同缴费30年,但计发的养老也会不一样,前者会比后者少,后者会比前者多。

若是同性质、同糸统、同工龄、同缴费档次,改革后由个人缴费30年和与有含视同缴费年30年的也会存有差距,但差距悬殊不会太大。




即使在同一个退休地,两个人的退休金差别也比较大。

我们国家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是1992年~1995年期间建立起来的,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是2014年10月1日才开始建立的,从题主介绍的情况来看,肯定指的是企业职工。

大家知道,根据国家政策规定,职工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前的正式工龄,可以作为视同缴费年限,退休时和实际缴费加在一起计算养老金待遇。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缴费指数一般都在1.4~1.5之间,相当于150%左右的缴费基数。每计算一年视同缴费,就相当于退休时每个月可以领取到社平工资标准1.2%~1.3%左右的养老金。由此可见,视同缴费年限越长,退休时的养老金待遇就越高。

作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自己缴费的灵活就业人员,由于20%的缴费比例都要自己承担,在没有稳定收入的情况下,每年要承担7丶8千,甚至1万多元的养老保险费用,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在购买职工养老保险时,80%的灵活就业人员都是选择60%的基数,只有20%左右的人会选择100%的基数去缴费。就算是按照100%的基数去缴费,由于缴费指数只有1,与1.4或1.5相差这么多,在养老保险上的差别也是比较大的,就是按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养老金水平来估算,每缴费一年,退休时每个月的养老金也会相差20元左右。

由此可见,两个人工龄都是30年,其中一个人有视同缴费,而另一个人是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自己缴费,由于两者缴费基数丶缴费指数上的差别比较大,即使在缴费年限丶退休地社平工资丶退休年龄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有视同缴费的职工退休后,每个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至少要比自己缴费的这个人多600元以上。




差别很大。

第一:视同缴费:视同交费的基本是行政单位,即公务员,公务员以前没有缴社保保险费,从2014年10月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以前没有缴纳的月份,就叫视同缴费。退休后,基本是行政单位的退休工资,预发至少在4500元以上。

第二:自己缴费,企事业单位,除国有和垄断大中型企业,企业缴费能省就省,基本是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缴纳,且没有职业年金,即缴费基数不同,领取的退休金也不一样。

我们现在正处于社会保险费的改革时期,有好多试点性政策,以后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但能明确的一点,缴的多,领的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工龄   退休金   成都市   养老金   基数   养老保险   年限   下岗职工   社保   差别   灵活   工资   指数   单位   社会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