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爱吃的鲜薄壳,怎么做才好吃?

年年吃薄壳,年年写薄壳,每回感受各不同,翻开微博从2010年起至今有图文记录吃薄壳的就多达35次,未记录的更是无数了,每年7~8月份是薄壳盛产期,个大,肉质鲜甜爽脆,菜市场里卖薄壳的摊位比卖菜的还要多,餐桌出现频率最高的贝类就它了,它承载着无数潮汕人对家乡味道的记忆。

薄壳又名海瓜子,因壳薄且脆而得名,学名为寻氏肌蛤,生活于盐度较高的外海湾或岛屿的滩涂中,群聚生活,常成片粘连在一起,用足丝附着在泥沙中。生殖腺成熟时雌性呈橙黄色、雄性呈乳白色。

薄壳常规做法是快手炒,三五分钟即可出一盘,大排档如备货不足,会因此流失不少吃客。

薄壳尖米丸汤

天气太热,不愿意在厨房里烟熏火燎的煎熬,简便的方法是买些薄壳,鲜虾,肉末、尖米丸或粿条煮成一锅快捷便餐。

肉末先入开水锅中煮开,放入尖米丸再次烧开,再依次放入虾,当看到虾微卷变红时,放入薄壳,遇热薄壳快速张开口,即可熄火,用鱼露和金不换调味。整颗带壳一起煮汤汁更鲜美,不过吃起来需要有耐心和时间。

薄壳米尖米丸

如心急人的可以选用薄壳米来煮尖米丸、粿条、面条,味道较之前做的会逊色许多。

薄壳米酿黄瓜

薄壳米、肥瘦相间的肉末,水发的香菇切丁,胡椒粉少许、鱼露适量,将所有材料放入大容器中拌匀成馅料;老黄瓜去皮,切成两指宽的大段,用勺子在切面上挖取瓜囊做成小盅,将拌好的馅料分团放入黄瓜盅里,上锅蒸10分钟,另起锅,用生粉兑水、葱花、香芹、鱼露等勾芡淋上。

炒薄壳

百吃不厌,各家的配方因自己喜好的口感而定,我喜欢用蒜蓉、姜末、萝卜干、沙茶酱、普宁豆酱、味极鲜调成的酱放锅中慢火煸香,再放入薄壳爆炒,熄火前撒入金不换和辣椒再炒匀。

薄壳熟而不离壳,又不蔫缩,粒粒肉质丰盈饱满,吃的时候用筷子夹起的同时顺带捞一点汤汁,送到嘴边,上下唇微张开,轻吸一口气,舌尖轻添,贝肉连同汤汁到达口腔里,唇齿间运动起了,挡不住鲜味及金不换的芳香的诱惑,不停的重复夹起、轻吸、咀嚼动作,墙上的时钟指针转几圈全被忽略,边上的骨碟堆以满了空壳.....

鼎仔薄壳

所有配料放入锅底,爆香后放入薄壳,,上盖焖一小会。缺点是上下味道不均衡。

薄壳羹

上汤做汤底,放入丝瓜、肉末,烧开后小火加热,勾芡后加入薄壳米,上桌时用鱼露、金不换、香芹调味。颜值不高,鲜味不缺。

薄壳面猴汤

面猴,名字听起来往往会联想到孙猴王,至于由来说起来话长,等另外开篇了,面猴对于老一辈潮汕人再熟悉不过,但80后、90后这代人估计了解的不多了,面猴用现在的说法是纯手工面片。

锅里翻滚的丝瓜加入面猴,煮熟后放入薄壳烫开口,再调味,即可饱腹又能尝鲜。

金不换咸蛋黄焗薄壳米

外香里鲜,做法与焗南瓜类似,可以参考下我前些天写过的一篇咸蛋黄焗菱角。

薄壳春卷

潮汕的春卷是用绿豆瓣当馅的,加上香菇,豆芽,五香粉等料,春卷里加入薄壳米,也是潮汕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体现。外酥里咸鲜。

薄壳米烙卵(薄壳米摊鸡蛋)

一年只有2~3个月能尝到这道菜的,不像蚝烙一年四季大街小巷皆有。蛋香包裹着贝肉的鲜,吃完舔盘都不过瘾。

薄壳米肠粉

潮汕的牛肉肠粉、猪肉肠粉人人皆知,薄壳米肠粉就不是一般人能尝到啦!嗜肠粉一族未必能吃到它的。有多鲜?只有你想不到的.....

薄壳米炒饭

把薄壳米与米饭,包菜、胡萝卜、海米同炒,做便当是一个好选择。薄壳的新吃法不断推陈出新,欢迎继续关注,等等打赏鼓励。




  1. 薄壳买回家,养在清水里。

  2. 将薄壳洗净,特别是那些泥丝要彻底清除。

  3. 摘下金不换的叶子,洗干净。

  4. 姜切成细丝。

  5. 蒜头剁碎。

  6. 辣椒切成粒。

  7. 将生抽、鱼露与白糖拌均匀成酱料。

  8. 热锅下油,将姜、蒜头和辣椒下锅翻炒。

  9. 炒出香味后,放金不换炒香。

  10. 下薄壳,大火爆炒,用勺子翻炒几下,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

  11. 右手继续翻炒,左手到酱料,看到薄壳炒开了花,即熄火。

  12. 马上装盘,炒薄壳就做好了。

注意事项

炒薄壳要好吃,必须薄油旺火、猛翻猛炒,薄壳下锅炒的时间莫过于两三分钟




炒鲜薄壳的做法步骤

1. 炒薄壳时须“旺火、薄油、香鱼露、猛翻猛炒”。倒进油后先爆炒蒜头,金不换和鲜薄壳一起倒进锅,三两声爆响后,右手翻炒,左手倒鱼露,动作要迅速,不可停滞。炒至薄壳“咧嘴”即可。

小贴士

薄壳是潮汕一带特有的一种海鲜,貌似蚬,壳薄肉多鲜美。其形态细小,每个大概只有1/3个手指大,呈弯月状。薄壳买回来以后,用盐水养一下,去掉它带来的海带、盐分、泥土等杂质,原理与田螺差不多。

【潮汕特色小炒金不换炒薄壳】#蔚爱边吃边旅行#的做法步骤

1. 材料

2. 选用潮汕土蒜头,爆炒味道更香(左:土蒜带有微红,右:普通白蒜头)

3. 薄壳用水洗净(不需要用盐养着吐沙)

4. 金不换洗净摘细,辣椒蒜头拍打切细

5. 锅中放入3勺油放入蒜头、辣椒煸香,把薄壳倒入。

6. 加盐、料酒大火爆炒后,最后下金不换再爆炒下即可。

7. 潮汕特色小炒金不换炒薄壳

小贴士

1金不换最后下味道更好,太早下香味容易挥发。2.大火快炒,才有锅气。

九层塔炒薄壳的做法步骤

1. 准备食材(薄壳在制作前用清水浸泡1小时,期间更换两次清水)

2. 九层塔取叶,姜蒜剁碎,小红椒切小段。

3. 锅中水开后,入一汤匙料酒,下薄壳焯烫,注意不要烫久了,薄壳的口一张开就可以倒出沥干水。

4. 锅烧热后,放油,爆香姜蒜。

5. 下薄壳翻炒。

6. 加入盐,糖,生抽,蚝油等调味料。

7. 小红椒也入锅中翻炒。

8. 临出锅前把九层塔加入,大火炒匀,即可。

9. 成品图

10. 成品图

11. 成品图

小贴士

1.九层塔在将要出锅时才放入,过早放入,香气容易挥发,就没那么香了。2.薄壳很容易成熟,并且经过了焯水,所以不要炒太久哦。3.不要放过多的香辛料,否则味道会很复杂。

紫苏炒薄壳米的做法步骤

1. 把薄壳米洗干净,本来就是已经熟了的。

2. 紫苏,香料,薄荷切碎。

3. 姜蒜,小辣椒切碎下油锅爆爆。

4. 下薄壳米翻炒五分钟,然后下上面说的调料,再放薄荷,紫苏,香料翻炒一至两分钟

5. 上锅。

小贴士

薄荷紫苏香料都不用炒太久,否则香味挥发掉就不那么香咯。




薄壳,是潮汕方言叫法,即海瓜子,是潮汕地区、福建地区特有的海产品,味道鲜美。


吃薄壳之前,你需要了解的是:

第一,吃薄壳跟吃瓜子一样,吃的不是它的内容,是气味,海的味道。

第二,每年8、9月份的薄壳是最好吃的,肉最饱满。


潮汕人做薄壳,基本只有一种做法,这种做法就是:炒薄壳,这是最好吃的做法,没有之一。


既然吃炒薄壳吃的是气味,那么除了选择肉饱满的薄壳,关键就是配菜跟调料了。

炒薄壳需要的配菜跟调味主要包括:千层塔(潮汕叫金不换)、沙茶酱。

千层塔:

沙茶酱:


好了,下面开始炒薄壳了。

第一,热锅、下油,放一两颗小辣椒,炒一下。

第二,下薄壳,来回炒几下,放千层塔、沙茶酱、盐、味精,继续来回炒。

第三,稍微加点开水,继续炒几回,就可以上锅了。

注意:薄壳很容易熟,炒的时间三五分钟就够了,炒太久肉都掉出来就不好吃了。


上菜了:


如果你想了解潮汕文化,请关注《吃喝玩乐在潮汕》 这个头条号。




薄壳,相信潮汕以外的朋友大数没吃过,更不知薄壳为何物,薄壳是潮汕的叫法,一般地方叫海瓜子,学名叫寻氏肌蛤,主要分布于福建东南部至广东汕尾之间的沿海区域,据说超过这个区域其本没有,可以说是潮汕地区的特有之产,同时,由于鲜活运输技术还没突破,现在要吃新鲜的薄只能亲临潮汕地区,因而其他地方的人没看过、没吃过也是非常正常之事。

新鲜薄壳 薄壳其肉特别鲜美,可以说是我吃过肉质最鲜美的海贝类食物,蔡澜曾这么评价薄壳:“享受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汤汁,没有其它海产比它更鲜甜的了。”除了鲜美,其肉质也极其粉嫩,它不像花蛤和生蠔有部分肉质比较韧硬,只是个头小,一嘴一个吃到嘴里总觉得只有鲜味,不知有没有下到胆子里,如果单吃薄壳,不吃其他饭菜,估计吃两三个小时都吃不饱,就像是吃瓜子一样吃到肚里空如无物,我想,也许海瓜子的名字就这样来的吧!只不过瓜子给嘴的感觉是香,薄壳给嘴的感受是鲜。

薄壳米(肉)

薄壳鲜而不腥,并且肉质带咸味,炒煮可以不放任何调料,真真正正感受薄壳的原汁原味。不过潮汕人吃薄壳喜欢加点“金不换”(香草的一种,也叫九层塔),口味重点的可加点盐、或鱼露、或豆酱,都是非常美味的。 金不换炒薄壳 记得小时候,薄壳是潮汕地区最便宜的菜了,一到夏天,每天下午总有商贩用单车载着两大筐薄壳到各乡各里去卖,一两毛钱一斤,就算在那个物资缺乏的年代,这也是大部分人吃得起的美味!所以我小时候是最喜欢夏天了,因为我们天天白粥咸菜的晚餐可以变得丰富多彩了,有了薄壳,我们的晚餐可以是薄壳粥、可以是薄壳烙(地瓜粉煎薄壳)、可以是薄壳芋头粥、可以薄壳炒米粉、也可以薄壳炒粿条、更可以金不换炒薄壳……,可天天变换着吃,一个夏天都吃不腻,当然吃得最多的还是金不换炒薄壳和薄壳粥,可以说有了薄壳季,就是那个年代潮汕人一年中生活最好的季节。


薄壳粥

现在物资丰富了,薄壳反而变得金贵了,售价也比小时候翻了上百倍,10-15元一斤的价格再也不是人人吃得起的菜了,很多家庭一个夏天难得偶尔吃几次,以往的百姓家常菜,如今有点变成了富家菜了!真不知是产量少了,还是外地的需求量大了?

薄壳烙

也许随着保鲜技术和长途鲜活运输技术的提高,薄壳的身价会越来越高,离本地人的生活会越来越远,就像波士顿龙虾一样,原来是穷人的食品,一不小心被商人发现它的美味,贩卖到中国,变成一斤上百元的高档食品!



薄壳米炒菲菜花

薄壳,对于潮汕人是且食且珍惜的食物!由于其具有独特的稀缺性,也许哪一天会贵得让本地人都吃不起,到时老一辈的人也许只能靠回味了。

图片来自网络

治堵人原创文章,以美食说旧事!抄袭必究!




作为一个地道的潮汕人,小丸子每次回家都会让家人炒上一盘薄壳。说到吃薄壳,那真是潮汕人最具代表性的事情了。别看薄壳小小的,壳小肉也小,其实它的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吃薄壳还会上瘾,吃完一个又一个,半个小时过去,薄壳的壳堆满了碗边。

小丸子知道薄壳的学名叫寻氏肌蛤,也被称为海瓜子,它是一种壳极薄,味极鲜的贝壳,因为壳薄在潮汕方言中称为薄壳。下面小丸子带大家做好吃的鲜薄壳。

首先准备好新鲜薄壳1斤,摘好薄壳,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接着沥干水分。

蒜头少许、油适量、鱼露一瓶、金不换适量。

做法:

鲜薄壳最好的做法是爆炒,

炒薄壳注重用旺火薄油来猛翻猛炒。

1、首先要将蒜头切碎倒入锅内,然后用油爆炒蒜头,直到大蒜的香气充满这个屋子。

2、这时候迅速把准备好的金不换和鲜薄壳一起倒进锅,一边倒进潮汕人最喜欢的酱料之一的鱼露,也要一边翻炒鲜薄壳。

3、很快鲜薄壳就会在锅里噼啪开裂,这时候记得立刻关火把锅中的美食装盘。

小贴士:

因为炒久了薄壳肉会变得干瘪,失去了原有的鲜味。

不喜欢加鱼露的小伙伴可以换成加盐,记得不要加太多哦。

炒好的薄壳,肉质鲜美,呈嫩黄或者乳白色,薄壳的香气唤醒了小丸子的胃口,很快一盘薄壳就被小丸子解决了,吃了还想再吃呢。炒薄壳作为下酒菜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另外一种是潮汕人最喜欢吃的薄壳米,就是去壳做成薄壳米,薄壳米的制作是除了盐不加其它调料,可以加上酱油配粥吃,这是小丸子经常吃的,保留了薄壳米原汁原味的肉香,小丸子一顿可以喝两碗呢。

喜欢的小伙伴不妨试试。

(小丸子是个挑剔的吃货,喜欢分享美食,欢迎大家关注我哦。)




椒盐




100分100潮汕人首先都是会回答你炒九层塔(罗勒),又叫金不换,姜丝蒜头炝锅,几片五花肉煎出油,加入金不换和薄壳简单翻炒即可出锅,不过在澄海盐鸿有家做薄壳全宴很有名




最好吃当属炒!猪油下锅,放入大蒜煸炒焦香,下薄壳、九层塔、鱼露迅速翻炒,出锅!鲜甜!




薄壳是一种小蛤蜊,长约2厘米左右,生在海泥中,外壳薄而呈现青色,体表有黏液。夏天是吃薄壳的最佳季节,味美。薄壳富含蛋白质、铁、钙等营养成分,常吃能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很多人了解潮汕是从吃薄壳开始的,在饶平还有大面积的薄壳养殖场,一望无垠。

对嗜海味的人来讲,薄壳是最好的零食了,炎炎夏日里来上一份,好吃不长肉。要尽享薄壳的美味,将其清洗干净是必须的。买来的薄壳通常含有泥沙,需放在淡盐水中浸养半日,待薄壳吐尽泥沙,方可烹饪。若时间不充裕,可以先用开水焯熟,再过冷水冲洗余沙。


推荐一种色香味俱全的薄壳做法—酸辣瓜条梅蛤沙拉。准备食材:薄壳500g,黄瓜(1根)150g,盐1/2茶匙,米醋1汤匙,香油 几滴,花生油1汤匙,花椒20粒,干辣椒2个,葱片3~4片,姜片3~4片,生抽1汤匙,料酒1汤匙,香菜1根,绵白糖1/2茶匙。

具体做法:将薄壳用淡盐水浸泡2小时以上,吐尽泥沙。将黄瓜洗净去皮,切成小手指粗细的长条,放入沙拉碗中,加盐、米醋,腌10分钟。锅中放入两倍于薄壳的水并烧开,滴入香油,放入薄壳焯2分钟左右,开口后迅速捞出,过两遍冷水,进一步洗净余沙,沥水备用。


将挤去水分的黄瓜和沥干的薄壳放入沙拉碗中。炒锅中放入花生油烧热,加入花椒、干辣椒,炒香后取出;再依次放入葱片、姜片、生抽、绵白糖、料酒和1汤匙清水,制成辣海鲜酱汁。将制好的辣海鲜酱汁浇入沙拉碗中拌匀,撒入香菜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潮汕   切成   肠粉   金不换   紫苏   蒜头   翻炒   肉质   汤匙   鲜美   瓜子   黄瓜   放入   好吃   做法   味道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