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将来有可能替代华东五校中的某一所吗?或者与之形成华东六校?

曾经参与过一个与同济大学的合作项目,有机会看了它的校史,感觉就是两个字——悲催。一所以医学起家的综合性大学,被肢解得面目全非,几乎只剩一个校名,让人唏嘘不已。

同济大学目前很“尴尬”,二三十年前的上海高校中,同济虽不如复旦,但比上交大只强不弱。可是目前,同济不仅没赶上复旦,反而被上交大远远拉开距离。在全国985高校中的排名,也只位居中游。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同济大学专业不宽,虽然它有中国最好的土木工程专业,顶尖的建筑学、城乡规划专业,也有一流的机械专业,但大多数专业实力平平,因此同济大学的排名始终上不去。

从同济目前的举措来看,它试图扩大专业设置范围,比如成立了医学院,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但个人觉得这是随大流、走歪路。就拿医学院来说,原本最强的上海第一、第二医科大这两块大肥肉被复旦、交大吃掉了,剩下的只是残羹冷炙,你同济吃了也没用。

个人认为,同济应该学习北京协和医学院,走小而精的道路。不要再去兼并一些无用的资源,应该把自己现有的一般专业都去掉,就留下建筑方面或者与之有关的专业,建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强的建筑学院。北京协和只是211,但号称中国医学的圣殿,同济完全可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学的圣殿。这可比什么华东五校、六校强多了。





同济大学是一所低调踏实的大学,取代华东五校中的某一所,或者与之并列成为华东六校,其实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可能性是有的

接下来,缪老师就聊聊背后的原因吧。

(缪老师拍摄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一、什么是华东五校

提起中国的大学来,大家印象最为深刻、社会影响最大的,当属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两所大学。

在这两所大学之后,人们习惯于称呼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五所大学为“华东五校”

这五所大学,都是中央部委直属大学、副部级建制、都是985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A类。

人们之所以称呼他们为华五,一是因为这五所大学非常难考,需要高考分数特别高;二是因为五所大学都在华东地区;三是因为我们的文化中,特别喜欢用数字去归类事物,方便记忆

但是我们一定要注意的是,这个华五的称呼绝对不是官方的,只是约定俗成的民间叫法。

(缪老师拍摄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二、同济大学的实力如何

同济大学与华东五校一样,是中央部委直属大学,985工程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大学A类。

同济大学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7个,分别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同济大学收获12个A级学科,其中:

A+学科: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A学科:设计学
A-学科:软件工程、风景园林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数学

值得一提的是,同济大学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3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7个。

(缪老师拍摄的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三、为什么说华东六校或者新华东五校都是有可能的

同济大学历史源自1907年的德文医学堂,追溯起校史,近100年内,要比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加辉煌。只不过在战乱、院校调整中,同济大学吃亏甚多,不像复旦、交大那样发展越来越顺利,而是遭遇了很多的不利,说他命运多舛绝不为过。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的数量,浙江大学18个、复旦大学17个、上海交通大学17个、南京大学15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个,同济大学的7个还有所差距。

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A类学科数量,浙江大学39个、上海交通大学25个、复旦大学23个、南京大学21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个,同济大学的12个也是有所差距。

看历史的厚重,同济够格与华五掰掰手腕,但是学科综合实力还是有所差距。那为什么缪老师还要说,大家并肩而立是完全有可能的呢?第一是基因,第二是分数,第三是时间

(缪老师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

论基因,同济大学并非一帆风顺,学校被拆分了多次。但凭借着踏实勤奋的基因,屡挫屡战,综合实力不降反升,现在的同济,即便是人文社科类学科,也是实力很强大。

论分数,看高考收分,同济大学的理科高考分数,在东南大学之上,与南京大学相差并不远,在华东地区排在第六位。

论时间,过去的100多年间,每所大学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后的几十年,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呢?况且华五也好,华六也好,既非官方称呼,也就不存在不能更改的情况,只要——实力够硬。

以上就是缪老师对于同济大学的分析,你认为他能够与华五比肩吗?为什么呢?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

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




同济比某些华东五校强太多




同济大学将来有可能替代华东五校中的某一所吗?我觉得不会,但要形成华东六校倒是有可能的。

一、同济大学介绍。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12年的发展,同济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同济大学设有29个专业学院,8家附属医院。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102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0人(含双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含双聘),学科设置涵盖工学、理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

二、华东五校是指哪五校。所谓华东五校就是指上海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省的浙江大学、安徽省的中国科技大学、江苏省的南京大学。由于这五所高校地处华东地区,又是除清华、北大之外,内地最好的五所大学,因此大家叫他们华东五校。

三、同济大学与华东五校的差距。同济大学其实实力非常强大,但跟华东五校比起来还有是一定差距的,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1、学科方面的差距。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结果,A类学科数量,浙江大学39个、上海交通大学25个、复旦大学23个、南京大学21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个,同济大学只有12个也是有所差距。

而最近的一流建设学科方面,同济大学有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共7个一流学科。而浙江大学18个、复旦大学17个、上海交通大学17个、南京大学15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1个。依然与华东五校有较大差距。

2、生源质量上的差距。虽然同济大学地处上海,有地域优势,但录取分数依然不抵华东五校,不说同城的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就连录取分最低的南京大学的录取分数都比同济大学高10分以上,这个差距是明显的。

3、国际国内综合排名上的差距。华东五校都是仅次于清华、北大的五所最顶尖大学,而同济大学还不能挤进前10名,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还领先于同济大学。

三、同济大学可能与华东五校形成华东六校。虽说现在同济大学与华东五校有差距,但在华东,同济大学第六的位置无人能替,相对于东南大学、厦门大学还是有优势的。再说同济大学的整体实力确实强大,在生源方面已经超越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排名靠前的大学,大有向华东五校看齐的势头。如果华东五校要扩容的话,那肯定只有同济大学最合要求。

结论:同济大学还没有能力替代华东五校中一所,但如果华东五校扩容成华东六校的话,非同济大学莫属。

个人观点,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同济录取分数高,毕业生薪资高,已经说明一切了,只是务实低调,有什么比的?




上海人眼中大学排名是这样的清北复交同和其他。




同济就是同济,不必和其他比!




几乎没有可能,同济和华五的距离会原来越远,原因在于同济大学的学科布局和规划。

(1)我们先看一下同济大学的一流学科,

同济大学的“一流学科”布局基本上都集中在传统基建领域。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布局。站在今天展望,未来的趋势是5G、AI、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同济大学在这方面的布局远远不够。

再看华五其他学校的布局

可以看出华五一流学科数量要比同济多的多,分布也广泛的多。最重要的是,面向5高、AI、工业互联、大数据等新基建行业,华五基本上都有布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再看一下第四轮学科评估情况

可以看出同济与华五的差距还是很大,特别是A+、A、A-学科的数量和华五还不是一个档次的。需要强调一点,中科大的虽然数量排名在第十位,但是中科大的学科含金量特别高

(3)再看一下同济的就业情况。看就业前十名的机构、企业。统计口径是除去继续深造等剩下的1328名毕业生。

可以看出由于同济大学的优势学科,强势领域都是在传统行业,尤其是基建领域。大部分毕业生不是去地产,就是设计院或者中建某某局。1328名毕业生绝多数都是去了基建相关行业,在基建行业增长乏力,前景黯淡的今天,这种就业分布无疑不是什么好事情。

反观华五。在新兴领域上,除了复旦,基本上都是风生水起。南大凭借这大牛周志华在AI领域风头正劲;浙大一举斩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两个关键A+;中科大在量子通信领域一枝独秀。

在金融领域复旦、交大始终保持第一梯队,后面的院校与其差距越累越大。

因此,因为大基建相关的建筑、土木、规划相关专业而崛起的同济。在将来可能会因为在IT、电子、金融等方面布局的缺失而与华五差距越来越大。




按照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实践来看,我们注意到如今又很多高校团体,比如:九校联盟、中坚九校、建筑老八校、两电一邮、华东五校等,其中华东五五校绝对是目前实力比较雄厚的高校团体之一,而且入选的这五所高校,其中四所稳居全国前十名,即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经常受到一定的质疑,也无法阻挡其在国内的强大实力。

说到华东五校,即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来有人提到,为什么在华东地区还有其他势力比较强的大学,为什么他们没能入选其中呢?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这其中同济大学入选的呼声还是比较高的,有人认为同济大学是否能代替华东五校中的某所高校,亦或者是成功挤入这一团体,成为华东六校呢?

对于华东地区的名校,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排名

从以上高校排名来看,我们注意到 华东五校中排名最差的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位居全国第15名,其余四所大学均为全国前八名的大学。虽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排名仅为全国第15名,但是综合其办学实力与目前的发展状态来讲,笔者认为中国科学科技术大学的实力还是非常强的,想要进入全国前十名也并不是难事,而且目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多数国外排名机构中的排名也基本能维持在全国前十名,甚至有冲击全国前五名的实力。

单纯从以上的排名来看,可以看出同济大学与华东五校虽然同属于全国985工程大学,但是同济大学想要代替华东五校其中一所学校,其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如果将国家985工程大学再进行分层次的话,显然华东五校与同济大学并不属于同一层次的高校,既然难以进入同一层次,想要将这五所大学之一挤出华东五校的行列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同济大学位于我国上海市,拥有很突出的地理区位优势,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还是学术、教育、科研等领域的基础同样很优越。

这所大学创建于1907年,起步于医学、工科等领域,尤其在医学领域的实力很强,而且同济大学也是我国最早的七所国立大学之一,具备很强大的发展历史,可以说同济大学虽然在近些年的发展中一向很低调,但是这所学校所具备的实力绝对能称得上我国的一流大学。

在学科建设方面,同济大学拥有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13个全国重点学科,包括3个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个培育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同济大学共有4个学科获评A+档,获评A+档的学科排名全国第11位,1个学科获评A档,7个学科获评A-档,入选A类学科的数量为12个,位居全国高校圈内第20名。

同济大学目前拥有实力比较突出的专业,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地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信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力学、环境工程等。这部分专业在国内基本都能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这部分专业在国内招生录取分数方面还是很高的。

虽然同济大学在各方面表现很优秀,但是相对于华东五校来讲,仍然还是存在差距,想要代替五所大学之一,显然难度还是很大的,甚至可以说直接就没有可能。但是如果将“华东五校”修改为“华东六校”的话,这种可能性还是有的,而且以同济大学目前的发展势头来看,与其他五所大学之间的差距也一直在缩小。




同济汽车毕业生飘过,当年华东这几校随便报(清华大学汽车系没敢报),还是选了同济汽车,因为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同济大学   华东地区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   同济   复旦大学   复旦   所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学科   差距   将来   实力   领域   社会   工程   大学   华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