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DM-i和新款轩逸如何选择,价格都差不多,好纠结哦?

两车除价格重合以外·其他方面差距巨大

在10-15万的价格区间段里,曾经销量最高的轿车是轩逸,现在销量接近轩逸的是秦PLUS系列,选择哪辆车好呢?


解读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先讲一讲销量,轩逸的产能没有问题,销量数据当然是批发量,实际上险量和批发量不同,大多数时间都是低于批发量的;而秦PLUS系列的销量数据是交付量,也就是交到用户手中的数量,现在的比亚迪存在产能严重不足的问题,每个月的秦的产能远低于订单数量;说白了就是每个月的秦PLUS只能交付出两三万辆,在交付之余还要增加数万台车的订单。所以秦PLUS的销量早已经超过轩逸,日产的神话早就破灭了。

可是没有两把刷子也不能实现如此之高的销量吧,轩逸到底是依靠什么稳定销量的呢?参考下图。


轩逸是新老款同台销售的车,其销量支撑主要是所谓的“经典款”(老款),指导价为9.98-11.86万,实际价格可以下探好几万……这就是轩逸能稳定销量的核心因素。简而言之,首先是洋品牌的卖点,对于崇媚外国品牌的部分消费者而言还有些价值;其次是车身不算小、价格足够低,轴距也达到了2700mm!符合绝大多数城市对网约车的最低要求,轩逸在网约黑车里的生力军。


全新设计的轩逸指导价为11.90-14.49万,在这个价格区间内的轩逸是没有竞争力可言的,新款的销量也算不上高;因其发动机即便是高功率的1.6L NA,标准也低至99kw/159N·m,老款为90kw/155N·m,这种动力水平只能看齐吉利帝豪或长安逸动PLUS 1.6L NA;然而逸动PLUS 1.6发动机已经是缸内直喷技术,而日产还在用进气歧管喷油的多点电喷,技术水平落后一代。


变速器用的是加特克JATCO-CVT,众所周知,日产旗下的加特克无级变速器质量极其差;主要问题是换挡顿挫、异响、滑阀箱故障、低温保护时间长,以及无法加速等问题,这些问题自然也会在轩逸上出现。所以这辆车的实际价值不难判断,综合水平相当于帝豪,是要低于逸动PLUS的,合理的价格应当是老款5-7万区间、新款7-9万区间,再高也就没有任何去看它的意义了。


轩逸1.2L NA 电驱版能和秦PLUS DM-i对比了吗?

显然还是不够资格的,这套系统采用的是100kw/300N·m的电机驱动车辆行驶,1.2L NA用来发电,这是台增程式汽车,但是增程式汽车也要分为两类。

  • 无纯电驾驶能力,属燃油车
  • 有纯电驾驶能力,属新能源汽车

轩逸电驱版属于第一类的燃油车,车辆不具备纯电驾驶能力,电能完全依靠汽油来转化;所以最高标准也就是省点油,只不过耗油量还是没有插电混动的秦PLUS DM-i的低荷电状态的油耗低,说白了就是秦PLUS不充电的油耗都要低于轩逸电驱版。


秦PLUS DM-i用的是1.5L NA阿特金森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3%,无传统泵系,采用四路冷却循环系统,配合EGR废气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水平高于日产1.2L NA——重点是秦PLUS的发动机是四缸机,日产用得是个三缸机头,奇骏是怎么变成冷门车的呢?就是因为怠速共振明显的三缸机头。


DM-i的秦具备纯电驾驶能力,最低标准也有55公里,高功率版本有120公里;日常代步用电通勤,每公里的通勤成本可以降低到不足一角,而轩逸始终都要用油,即便按照5L/100km计算,每公里的成本也要四毛多;所以用车成本还是秦PLUS的优势突出。


最后需要对比的无非是配置、静音、安全性等,这就没有必要赘述了,很显然是秦PLUS完胜;不过这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对标合资汽车的完胜,也是电驱技术完胜燃油车的重要象征,以燃油车为重心的合资汽车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轩逸和日产只是第一批炮灰罢了。

不过日产在把奇骏玩砸了之后,一旦轩逸跌落神坛,这次再走到破产边缘怕是没有第二个雷诺来拯救它了。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

天和MCN发布,保留版权保护权利

喜欢我们的内容请点赞关注哦





现在还买老年机的起码四五十岁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直喷   天和   价格   汽车   机头   销量   油耗   说白了   产能   区间   燃油   发动机   新款   成本   能力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