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厂商生产出来的销量不好库存积压的手机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除非手机厂商错误预估某一款的产量,不然不会产生巨大的挤压的。

当然,不可能每一款的产品都会卖光的,肯定是会有一些机型剩下一些的。剩下的这些当然是当作旧机继续卖啦!但是如果买了很久都没有卖去的话,就会拿去回收的。当然这也是小部分,因为剩下的真的不多。剩下这么几台,再搞什么促销的,成本比手机成本还高,还不如直接送人或者是送回去回收。

但是,如果销量不好,而厂商又错误估计了,有大批的货物挤压的话。那么厂商就会大规模的降价去甩掉挤卖挤压的货物。

因为厂商知道,去年的手机,只要愿意降价,就会有销量的。即使亏一点,也有卖出去。因为这些货物挤压了太多的资金了。如果是前年的机子甚至三年前的机子,即使降价都很难卖出去。所以,他们会在第二年的时候机极力促销的了。

要是真的卖不出去,就会以极低的价格给了渠道商,渠道商会在线下以极低的价格出售。尤其是七八线城市,这些质量好的旗舰机很受欢迎的。虽然他们的性能不怎样,但是便宜,质量好,所以很受欢迎的。




一说到这销量不好库存积压的手机,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魅族Pro7/7plus,这款手机在2017年7月发布,当时价格为3580元。而一年后这款手机爆降到1700元左右,相当于腰斩了一半,这价格真的是骨折价。

那销量不好的库存手机都是怎么处理的?无外乎就以下几种:

A、降价促销

这是历来手机厂商的惯用手段,或者说这是所有商品滞销后的惯用手段。毕竟降价卖多多少少还能回血保本,总不能烂在仓库里吧?再说了仓库也要租金,也是有成本的。像手机这种更新节奏快的产品,那自然是越早清理干净,尽早回笼资金才是王道,越往后拖损失越大。

不管是三星、苹果,还是小米、魅族,遇到产品滞销的时候,都会进行各种优惠促销,特别是618、双11,基本上是全民降价。毕竟一款产品的销售周期是固定的(一般就是半年到一年,毕竟新品一出来,老款就得赶紧清理退市),而一款手机备了多少货,在一个时间段要消化掉多少比例,这是有一个进度的。

比如小米MIX4、MIX Fold等,在上市一个多月就赶紧降价,因为销量没有达到预期,不早点降价到了后面再降价都没人买账了(因为到时候同价格可以买到更好的手机)。而魅族Pro7之所以降价这么狠,除了产品定价过高以外,当时手机正在推行全面屏,有点类似于4G向5G过渡,所以魅族不大降价真就玩不走。

B、往线下铺货或者二手商铺货

这也是促销的一种,有些品牌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形象,并不会主动带头降价(动辄大几百甚至上千的大幅度降价),甚至一些官方渠道都在有意识的控价。

那既然官方不能降价,那就只能把产品下沉,分发到一些下游经销商或者二手手机贩子。这部分群体可以降价促销,这样的好处是既能维护新机上市的消费者,又能维护品牌效应。同时早点把库存清理干净。可惜的是,线下很多渠道都不愿意碰一些不价保、无售后且不好卖的品牌,这一招不适用于所有手机品牌。但一些深耕线下的品牌,这一招还是挺管用的。

C、更新后重新上市

这一方法主要针对的是那种元器件采购多了无法消化那种,要是已经组装成成品,那这一方法就没啥用了。

比如iPhoneSE2代,这就是在清理iPhone8的库存元器件。没办法,iPhone8那一代苹果的小屏旗舰是iPhoneX,大屏是8P,并且后续都是全面屏手机,iPhone8的很多元器件都用不了了。所以iPhone8的销量一直很尴尬,在iPhone8降价促销一轮又一轮后,iPhone8终于卖完退出历史舞台,可iPhone8的很多元器件还多,于是苹果一不做二不休,把iPhone8-iPhone11这几代的备件来了一个大清理,把芯片换成当时最新的A13,再以一个很香的价格发布,既可以往下探一些潜在苹果用户,又能很好的清理库存。

相似情况的还有小米10S,小米10s采用了小米10Ultra的同款设计,但是很多元器件都是用的小米10,这种错位竞争的方式还挺不错。

还有一些小伙伴说,部分库存机会拆机循环使用零件。从操作上来说是没啥难度,但实际当中几乎没有。因为一部新机拆机使用零件还不如降价卖出去来得简单高效,老手机的芯片、屏幕、镜头模组这些很快就会过时,拆机分解重新使用利用率并不高,并且很多时候零部件不通用,这一招真的很难。

当然,官方或许会留一小部分作为售后换新、备用机等,但这部分手机数量不会太多。所以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降价和换新(芯)消化掉,这两种方式成本更低,见效更快。




厂商生产手机的时候也一定会做好打算,预算是多少?预计销量是多少? 所以,一般情况下,就算销量不好,库存积压的手机也不会是太多。

手机在售卖之前,每个手机售卖店所对应的大厂就会生产适量的产品,而一段时间后,就会根据“前线”店铺的实时销售情况来了解群众需求,以及用户反馈进行二次备货,像热卖的大厂:小米,华为两类,厂商一般都会备很大一批货,毕竟抓住了人们主要需求点和积极反馈,它们完全不用担心厂内备货卖不出去的情况,甚至有时店内都缺货,要临时去大厂购进。小米和华为是典型的这种情况发生的例子,限量版,货源不足,都得提前进行预订抢购,不然刚刚上市就被抢光了?!!而仅次于它们俩的OPPO,vivo也不差,不管怎样都会有一定的粉丝底子。

所以,如果真的出现手机厂商生产的手机销量不好而库存积压,它们利用之前不断积累出来的粉丝基底,也会想法设法的就轻易地卖出去了,因为总有一个你认为不好的东西对别人而言是认定的珍宝,所以才会有了“粉丝”这个存在。其卖出去的手段当然也就是降价,或是绑卡搞活动之类的。

这些都常见于我们的生活中,譬如在每年毕业季的时候,基本上每个商家都会进行活动,而活动中有很多都是通过免费送卡送话费,并且手机也不是太贵,这对于很多刚刚毕业或是刚刚独立的学生们来说,确实是一个很诱惑人的“食物”,“买个中等可用的,以后赚钱再买好的”这是大多数人的心声,小编自己就被坑过,买了个移动定制版的手机。除了这些,“降价”和“送卡活动”本身听起来就很划算,加上业务员的强大口才能力,(小编认识的姐姐就在卖手机,每天还得背书考试,十分严格,可见她们多么的厉害),说一说当然也就开始接受了,从而帮助厂家清理了堆积的库存.......




小编昨天去一个ov店铺,也不知道算不算ov店铺,就是感觉什么都卖,打的vivo的蓝牌子,里面有一个未开封的小米6,小编看报价,写的2499元,结果一看说明书是4+64GB版本,也就是说比当时的官网价格还要高出2299,我问这个机子就这么贵吗?他说是!我说这不是去年的机器吗?他说发布时间也不长,真的是全凭一张嘴,毕竟小米6是去年4月发布的,已经过去1年半了,这个价格纯粹是骗人!

其实买手机懂配置的人特别少,也很少有人看发布会,都是哪个好看买哪个,正常来说一部手机如果销量不好,会让第三方电商平台优先发放优惠券抛售,如果依旧卖不掉就低价给线下店铺处理,但是这只能解决很少的积压,慢慢可以消化,但是比如魅族pro7这种哪里都消耗不掉的,就只能底价返厂,继续做活动!国产手机是非常怕积压问题的,毕竟一部手机成本还是很高的!

所以我们选购手机也可以发现,凡是好的手机肯定需要抢购,卖的不好的肯定发布不到一个月就开始做活动!所以卖手机不要抢首发,等待1-3个月观察行情比较好!

不要忘了点赞关注哦⊙∀⊙!




谢邀!再次强调十年手机领域销售维修经验,所见所闻给你解答疑惑!

1,拆解重组。在按键手机时代,手机结构及主板结构相对比较简单,许多国产手机只需要重新设计个机壳外观,就可以把一样的主板装成好几款手机,用于“去陈推新”,这样一款新手机又出厂了!还有的是车一个新主板,把积压板芯片搬过去,在按键手机时代这些事是很容易做到的。不过诺基亚摩托罗拉那些大厂家有没有这样得情况我就不知道了。

2,降价促销。最直观的品牌要属三星了吧,一个月下来降个千把块是很平常的事,前几年就S4与S5这两款旗舰就是很好的说明了。国产“跑马灯”手机更不用说,卖到后面,有的干脆一口价全部倒给你,有点类似服装厂倒闭衣服论斤称那种。

3,按需生产。这种模式在某“耍猴人”进入手机市场后达到顶峰,乃至被竞相模仿,沿用至今。你要多少,我生产多少,从根本上解决库存积压资源浪费。说句题外话,这种模式出了牺牲一点客户体验(往往想要一个机子要等好久),对手机厂商来说真心百利无一害,一箭N雕!以至于现在国产三大限价品牌也退出一些政策,线下经销商先报量,再出货。

小弟拙见,欢迎补充斧正!愿大家健康快乐!




作为手机业内人士,我想从手机厂商的角度去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手机厂商在出一款新品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到这款机器是否适合现在的市场需求。手机厂商一定会在合适的时间推出合适的产品,不会盲目生产不匹配市场的手机。

手机厂商还会在生产阶段就预估这款机器的销量,做好计划。假设手机厂商预估这款机器的销量在10W台,他们第一批生产肯定不会把这10W台全部生产出来,否则,库存压力会相当大。他们会及时根据市场的销售节奏合理安排生产线生产,所以,一般不会大规模出现库存积压的情况。

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市场环境太过于恶劣,导致了库存积压的情况,手机厂商也会有办法清库存。

方法至少有以下几种:

1.降价

在各大电商平台搞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直接降价优惠、买手机送礼品、送购物卡…

2.找渠道商

一般找渠道商消库存的时候就已经是下策了,因为渠道商一定会要求以非常低的价格大批量收购你这批库存。但总归不会亏本,库存还是可以清出去。

3.和运营商合作

大家知道国内的三大运营商每个月也是有非常大的出货量的,找到运营商谈合作往往也是手机厂商清库存的主要方式之一。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你有精彩的观点,欢迎留言和我交流,谢谢!




感谢您的阅读!

没有错卖的商家,只有错买的买家!手机厂商销售不好,是在手机销售之初提前误判!所以,这上面小米就很聪明。所谓的饥饿营销也是为了防止出现这个问题!当然,真的有积压的时候,手机厂商一般有三种途径处理!

第一种:折扣!我们发现了大部分在新机上市之前。很多手机厂商开始对老机型进行折扣销售,或者降价销售,对他们来说,老机型如果不降价,就等着被库存吧!

而那些库存的手机,手机厂商就会加大力度减价,或者给一些线下门店权限让他们降价销售。好工作不如好口才,在消费人员的销售中自然会将老机型卖出!

第二种:移动,联通,电信每次都有一些充话费送手机,老客户送手机的活动,这些活动的手机大致都为库存商品。

第三种:通过渠道卖给其他国家或者偏远地区,这就是渠道商的问题了,手机厂商会将库存手机低价给渠道商,有他们负责对外销售!

当然,不论哪种方法,其实,现在的手机厂商都有一套完整的套路,当然这种套路也给了很多用户便利,毕竟便宜的手机谁不想要?




每部手机,发布上市以前,前期营销团队都会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然后根据以往销售的机型,综合以上等等,统计好发售的数量,如果前期销量好,后期还会继续生产,但也有失误的时候,不可能每部手机都供不应求,毕竟现在手机市场竞争激烈。有些机型,库存积压太多,就会通过代理商,搞促销,降价等等,以尽可能块的情况,把库存清理出去,但是也有些手机,就是难卖,通过一些列的方式,就是销售不出去,深圳有些大佬,看准这一点,和厂家谈判,以低价的打包的形式一次性买断,然后流向全国市场,同样,价格也是非常的经济实惠。其实每个品牌,都会有库存积压的情况,这一点,苹果做的就非常到位,会通过各种渠道销售出去,把库存的手机降到最低,尽快的回笼资金,以便为新机做准备。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关注我,每天分享不一样的手机知识。




这个担心其实是多余的,专业做手机的厂商在手机生产销售这块又有非常严格的流程,基本上很难出现一款新机大批量卖不掉的情况发生,但是销量不好的情况还是有可能会发生的,那么,当手机厂商约到这种情况是怎么处理的呢?其实方法很简单。

1、直接降价销售

尤其是新老机型更替的那一段时间,上一代手机如果库存比较大的话,就会降更多的价格来销售,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都会统一,部分消费者如果觉得这个价位合适或者说认为比较低的话,就可能会直接购买,但据我所知,很少有手机厂商愿意把价格下调很多,基本每年差别不大,不过,降价处理是最直接的方法。

2、降价给经销商处理

现在各大品牌手机厂商都会有线下经销商,这些经销商会源源不断地从厂里拿货,不论这款手机库存多不多,都有逐级分销下去,有的升值会卖到国外去,这样一来其实会极大的降低了手机库存的问题,经销商拿到手机后然后也是通过降价的方式卖给消费者,虽然将库存手机分给经销商利润变低了,但手机厂商的风险同样也会降低。

3、与三大运营商合作

无论是移动、电信还是联通,每年都会卖出去大量的定制合约机,有的机型是品牌手机厂商专门定制的,也有的就是直接在用户签订合约的使用使用库存机,因为有其他套餐的原因,这些库存机的价格往往看着很便宜,有的套餐金额比较大会直接赠送,当然商家是非常精明的,吃亏的其实还是消费者。不过,手机厂商与三大运营商合作来处理 部分库存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4、“回炉”重造

如果手机厂商真的生产出来销量不好库存积压的手机,各种渠道又销售不掉的话,我想只能去销毁了吧!当然手机里面部分零件可能会再次使用……品牌手机厂商其实不会去搞“翻新机”去买,但小厂就不好说了,只要有赚钱的机会,那肯定会想法子赚钱。

总结来看,手机厂商现在处理库存机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出现积压太多库存的现象是很难出现了,按需生产是最好的方式,不同时通过线上、线下预约还是按批次生产都能够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这个担心其实是多余的,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有其他疑问,欢迎分享你的看法。




实际上手机市场还真不是题主所讲“备足一批货才开始买”,典型如小米,每次都是首产很小批量的手机,一是减少自己的资金压力,二是减少新品的试错风险,三是这种饥饿营销能够引发市场热度,所以小米至少在库存上相对于传统厂商是没有太大压力的,而且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来讲,自互联网兴起之后,又有哪些手机厂商是“传统厂商”呢,华为、OV不都是开通了线上、线下双线的销售渠道吗,只是在线上、线下资源侧重不同罢了。

不过无论是华为、OV、小米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存货销售不出的情况,那么像这种情况,这些手机厂商优惠怎么处理呢?

其一,打折销售

这是最常见也最有效的促销方法,几乎每逢节假日或手机厂商推出新机,都会出现一轮以往手机的打折销售的潮流,这一来为的是给新机让路,毕竟消费者都是准确更高的使用体验的嘛,因此往往每次手机厂商在突出新的旗舰机的时候,总是会把旧机型进行降价,同时这样也是为了促进旧机型的销量。

其二,渠道消化剩余手机

自从OV两家手机从自己的线下渠道中获取到竞争优势之后,华为、小米也不敢在忽视广大的线下销售店,而且这种线下销售渠道在新机上市的时候,可以帮助厂商很快的将新机推送到客户面前,同时还能够在手机厂商处理库存的时候,把少量的手机库存分散在各个销售渠道当中,这样企业和渠道商都不会感到太大的成本压力,因为手机厂商缓解了自己的库存压力,而渠道商也因为手机厂商让利自己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属于一种双赢的方法。

除了以上两种比较主流的方法外,包括跟运营商合作、手机元器件重复使用也都是手机厂商会考虑的清理库存的方法,当然目前手机厂商得力于网络销售渠道的优势,旧手机的声誉库存日趋减小,犯不着费太大的功夫就可以缓解这部分销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三星   销量   手机厂商   华为   不好   都会   手机   小米   新机   机型   库存   渠道   情况   方法   价格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