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未来在哪儿?你对长三角一体化有何意见和看法?

长三角一体化 最重要的是看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 为什么这么说呢

帝都为了适应未来发展 划了一个圈 “生了个儿子”雄安新区 为以后发展指明了道路 雄安新区其实就是北京发展的新引擎。

然而帝都与魔都一直都是竞争关系 不管政治还是经济 。

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下 核心城市是上海 然而上海这几年经济一直发展相对缓慢 特别是相对于深圳这种创新城市 在这国家战略机遇背景下,上海迫切需要建设示范区 来加速自身经济发展 (如果被深圳这种小老弟城市超越了 对上海来说可是奇耻大辱 经济中心直接受到威胁)所以说名义上划示范区 。其实也是在向中央争取政治资源 从而能与雄安新区竞争 ,也能与创新之都深圳展开竞争!

虽然示范区与雄安新区国家定位不同 雄安新区号称是千年大计。 但是示范区可是上海“亲儿子”,示范区称为上海的“雄安新区 ”一点不假。

然而示范区发展最大阻力在哪儿呢,一定在于浙江 !

江浙沪中的浙江一直都是 独立的经济体 ,浙江省政府为了不被上海虹吸 。一直把杭州湾作为自己省内的发展战略,不难发现 浙江首先发展的就是 杭州宁波。所以嘉兴一直不被待见 ,(这方面浙江跟江苏是相反)。嘉兴嘉善本身那么好的区位 沪杭必经之地 最后却成为尴尬的地带 一个隔离的地带 一个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战略牺牲品的地带 。这也是为什么嘉善老百姓说雷声大雨点小的原因 。

至于安徽 在一体化发展中作用 我想只能承接 江浙沪的产业 。毕竟一体化发展龙头是上海。

总之 示范区发展 上海最迫切 江苏最亲近 ,安徽最不在意,而浙江压力最大 。但是在国家战略下 中央政策调和之下 浙江应该会对省内经济战略有所调整 哪怕是细微。也相信浙江会拿出最大诚意去发展示范区 。




未来二十年长三角区域发展的规划

过去二十年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重心是沪宁线,上海—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

未来二十年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重心是长三角高铁环线。上海—崇明—南通—泰州—扬州—南京北—马鞍山—芜湖—宣城—广德—湖州—嘉兴—上海。

全力打造长三角高铁环线,2024年沪苏湖高铁通车与商合杭高铁湖州站相连。2027年北沿江高铁完工。同时加快连接南京北与芜湖段的高铁连接,从而完成长三角高铁环线。

然后重点发展皖江东部三市,马鞍山、芜湖、宣城。

皖江东部三市有较佳的地理位置,长江航道正好在这里形成一个三角洲平原,南部是山区、北部是长江航道,完全可以模仿苏南模式在这里发展工业园区、外贸加工区。东部的南京、北部的合肥能满足科技技术与人才技术的支持。同时商合杭高铁、沪苏湖高铁都加强了该区域与杭州、上海的联系,也能保证沪杭对皖江东三市的支持。

芜宣机场应尽快升级成4E级机场,这样一来该区域有平原、航运、高铁、机场,完全满足了区域发展硬件上的需求,在加上沪、杭、宁、合得资金与产业得支持形成皖东三小虎的可能性很高,产生近万亿级别市场概率较大。所以长三角经济区应该出台一个皖江东三市一体化发展的政策纲要,三市的领导也应该去上海、苏州、无锡挂职锻炼…

未来二十年皖江东三市发展成功后就能与东部的南京、北部的合肥抱团形成长三角西部经济圈。这样就更有利于对安徽其他城市的经济辐射性。

沪+苏锡常未来二十得规划应该是三点:1.是全力过江发展江北的通、泰;2.是初步形成环太湖经济圈;3.力争将经济触角延伸到盐、连一线,为发展长三角北部经济圈定基础。

杭+甬+沪未来二十得规划应该是重点发展慈溪,从而形成杭绍慈甬经济一体化。

到那时整个长三角将形成东部经济圈:沪苏锡常通泰;西部经济圈:宁合芜宣马滁;南部经济圈:杭绍慈甬。

反对那种扶贫式得、雨露均沾式的帮扶,要把有限的资金、产业、政策集中到关键点上,这样才能形成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链。

最好在东部开发一个未来小镇,探索未来科技对城市发展的新趋势、激活智慧城市、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新趋势。




我来试着谈一些看法。长三角的未来必定在上海宁波这一带,具有广泛的水路、空路及陆路网络运输系统,国内国外都很方便,况且水运是最经济的一种运输方式,内循环有东西走向的长江水路资源,而且这一带的人勤劳足智,市场经济意识强烈。个人肤浅看法,多多赐教。不好意思献丑了![赞][赞][赞][呲牙][呲牙][呲牙][玫瑰][玫瑰][玫瑰]




长三角的未来在杭州湾现在叫前湾新区,根据国家规划成交国家级雄安新区承接北京产业转移,长三角必定也会选择一个地方承接上海产业转移。

选择的地址必须是未有大规模开发,城市尚未成型,交通便捷。综合长三角城市群满足以上条件的就是前湾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

长三角一体化未来就是城市一体化,首先是户籍统一,各城市户籍互转互认互通。其次是交通一体化,地铁等公共交通互联互通。最后就是教育一体化,以后的高考升学率将以长三角城市群统一核算,统一调剂分配,做到教育公平。




长三角应由上海核心区发展,渐渐西移,目前移至江浙沪中心点,十四五再规划西移至'一岭六县',最终与长江经济带交汇点铜陵汇合后引领中西部高速发展是金光大道,也是正道。




先打造好“江南水乡客厅”。




长三角一体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是一呼拉就能上的,还可能有反复,需要磨合,。




国家战略只是一个口号,关键还是要靠长三角城市群自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别指望国家会跟你什么优惠政策,别指望龙头会给你产业,发展还是要看因地制宜,观望等待只会让你城市发展大大滞后,不注入能量是只会停顿大力大胆创新深化改革,招商引资才是最好出路!




长三角的未来是上海苏州以及南通为中心的向外延伸。这是地理优势决定的。苏通大桥,崇明岛大桥缩短了浦东以及浦西与到达南通的时间,苏州跟上海的轻轨加强了上海与苏州的联系,上海是国际性大都市,因此相邻的苏州跟南通会率先得益。

长三角一体化有利于长三角周边城市效仿以便更好的发展,意见是必须逐步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以及小作坊的企业,大量利用大学研究成果发展高科技企业。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多做文章,服务好,这样长三角才能可持续科学地发展。




我有个重要建议:在上海和南京密集的城市之间,修一条主干线路的大地铁,把苏南各节点城市用地铁联起来,补充了高铁只能站到站,不能门到门,实际时间和节点太多,效率低,而高速公路虽然可以门到门,但速度还慢,而且路上太挤,汽车堵,到门后没地方停的缺点,苏南城市基本都有地铁了,一张电子通用票,一下子全程门到门,长三角地区不发达才怪呢!上海的房价不下来就不可能了,异城上下班,整个长三角人无缝对接,流动!这个世界级大城市群一定很快冲上去!网友们:帮向有关部门呼吁吧!大声疾呼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苏南   芜湖   未来   南通   示范区   长江   苏州   南京   杭州   浙江   上海   新区   看法   意见   社会   国家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