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三星在西安发展得怎么样?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西安三星半导体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固态硬盘和闪存盘。在长安区兴隆街道。三星集团投资75亿美元,比美国的三星半导体更先进。现在只有一条生产线,这俩年准备第二条生产线。陕西政府全力支持三星,免费提供工业用地3000亩,提供员工住宿。免三星15年的税款。公司内部有5000人,韩国人1000人,中国人2000人,第三方公司2000人。员工福利可以是陕西省最好的公司,人权平等,工资在陕西平均工资以上.三星半导体是全球产量最大的半导体厂。半导体的先进程度仅次于美国因特尔。我敢保证中国没有那个科技公司比得了三星集团实力。三星帝国不是吹出来的。




本人在三星一配套企业,三星在西安综合保税区内,区内基本都是三星的配套企业,也称协力社。三星发展应该还是不错,目前三星二期已经开始。二期总投资约70亿美元,占地约53.6万平方,新增劳动定员1400人。建设内容为12英寸3DNAND闪存芯片生产车间及其配套设施,生产规模6.5万片/月。三星企业以及相关的协力企业,福利待遇还是可以的,这些企业好的是非常遵守国内的法律法规,加班都按规定给加班费,年假都会有。另外关于污染这方面,一般半导体产业都会用到较多的化工原料。一般会有废气,废液产生。但三星的安全环保做的是很不错,都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要求,废水,废气等都是处理后排放。不能处理的交给当地专门的废弃物处置企业处理。三星每年会对配套的企业进行人事和环境安全进行两次综合检查,然后进行评比,有些检查项指标是高于国内要求的。加上这几年国家环保,安监的检查力度也越来越大,综保区内的危化企业也是重点监管对象。所以相关企业对环境安全工作做的还是比较好的。




西安下了血本但对西安的贡献不大,除了贡献出口量,其对经济的带动,远不如成都的英特尔,也不如深圳,重庆和郑州的富士康!尤其是选址在西安城市水源地秦岭附近,污染问题损害子孙后代!更应该选址在经开区!




三星所谓的电子产品半导体等生产过程就是一个最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的水源及土壤 空气 建在西安污染中囯整个黄河流域。我喜欢青山绿水 希望更好的发展农业 人活着首先是吃喝呼吸 睡眠 而不是电子污染。如果我们拥有今天的安定便利而且拥有唐宋的田园风光 永愿固守秦川 不去做候鸟南飞




说的都不太准确,三星在西安分两部分一个是综合保税区的三星半导体(里面除了三星半导体,还有它的配套厂家比如秀博瑞殷,东进,西诺斯等都是韩资企业)。另一个是在毕原三路西段的三星环新动力电池。各自在陕西都有自己的配套厂家(基本上都是韩资企业),电子产品企业说一点污染没有是没有可能的,都有酸洗,盐化,电镀,喷涂等,对于空气污染,水质污染都有。为了发展经济,西安把以前在王寺和郭杜的电镀厂都搬迁到户县了,留下的都是能交税,能增长GDP的大型企业。




排水?





先说背景,西安这座城市优势在于旅游、军工、航空航天和科技研发、高等教育,短板就是第二产业工业也即GDP总量。①旅游是个有前途的产业值得大力发展,目前西安也是这么做的,只是做的还不够精致。②科技成果需要通过企业转化成经济效益;③教育培养的优秀人才需要就业机会才能为当地经济作贡献;④军工,航天,航空属于国家布局产业,除了为当地贡献消费外,很难促进当地的就业和产业延伸,属于飞地经济;

而西安的第二产业的塌陷则导致:①科技成果无法在当地转化为经济效益;②孔雀东南飞,人才外流;③科技高教为他人做嫁衣,优势白白流失。④没有重工业,严重缺乏产业链,省内城市间无法形成经济联系,不能形成带动效应;陕北的石油化工,关中的装备制造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协作发展关系,城市群发育不成熟,无法形成合力。⑤没有轻工业,缺少就业机会,县域经济落后。除城六区GDP均500亿起步以外,郊区县都不足300亿,最低的周至甚至不足100亿。

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西安一直处于弱势。西安的三产比例高达55.8%,跟南京持平,高于成都武汉重庆沈阳。是西安的三产太发达么?诚然,西安的优势科目:科技,教育,旅游,文化都属于第三产业,但实质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西安的二产,也就是工业太弱。

为什么西安GDP总量低?原因已经说了几万遍了,工业、工业、工业。除了陕汽集团和比亚迪等规模有限的汽车产业以外,没有任何能刷GDP数据的工业。面对重庆成都武汉等同为中西部中心的城市竞争,西安缺乏类似重庆惠普、武汉钢铁,东风汽车,郑州富士康和宇通等大型工业。长春再衰落,尚有一汽能保住5000亿的规模,而西安之前是基本没有同级别的大型工业的。

西安为什么制造业不行?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文物古迹,西安无法发展钢铁石化产业,而陕西省只有3800万人,整个西北不过7500万,而成都郑州背后都有1亿人口。周边人口太少,市场狭小,本地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外来企业投资兴趣也不高。西安的优点是密集的高校研发人员,短板是人口和市场,中高阶人材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以数量取胜的中低人力资源就不行了,因此,西安的高端研发产业发展很好,但低端制造业就不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富士康之类根本不会来这里,而三星这种以出口外贸为导向的企业会来投资,因为三星的市场在海外。




证明三星对西安的政策挺满意,做生意就得互惠互利,没有利益三星照样也跑了。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生产商、供应商,仅仅是NAND闪存就占了全球1/3的份额,不过韩国本土的工厂已经不是最大的闪存生产基地了,三星这几年来大力投资中国西安,一期及正在建设中的二期投资已经将西安工厂变成了全球最大的闪存基地。 2012年,西安高新区成功吸引了三星的投资,三星一期投资108亿美元在西安建设了存储芯片及封装项目,这也是三星在海外最大规模的投资。 一期工程之后,三星在2017年又跟西安当地政府签署了二期投资协议,总投资高达150亿美元,又分为两个阶段的投资,第一阶段投资70亿美元,2018年3月份正式开工,预计明年3月份正式完工。 第二阶段的投资约为80亿美元,12月10日正式开工,预计在2021年下半年完工,工期差不多也是2年。 如此一来,三星在西安的闪存投资总计将达到258亿美元,约合1815亿人民币,投资规模巨大。 三星在西安的二期项目建成之后,闪存芯片月产能将增加13万片晶圆,大约是目前全球闪存产能的1/10了,每年新增产值300多亿元,解决上千人就业问题,同时还能带动一批配套的电子企业落户西安,将使西安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的闪存芯片制造基地。




先说背景,西安这座城市优势在于旅游、军工、航空航天和科技研发、高等教育,短板就是第二产业工业也即GDP总量。①旅游是个有前途的产业值得大力发展,目前西安也是这么做的,只是做的还不够精致。②科技成果需要通过企业转化成经济效益;③教育培养的优秀人才需要就业机会才能为当地经济作贡献;④军工,航天,航空属于国家布局产业,除了为当地贡献消费外,很难促进当地的就业和产业延伸,属于飞地经济;

而西安的第二产业的塌陷则导致:①科技成果无法在当地转化为经济效益;②孔雀东南飞,人才外流;③科技高教为他人做嫁衣,优势白白流失。④没有重工业,严重缺乏产业链,省内城市间无法形成经济联系,不能形成带动效应;陕北的石油化工,关中的装备制造都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协作发展关系,城市群发育不成熟,无法形成合力。⑤没有轻工业,缺少就业机会,县域经济落后。除城六区GDP均500亿起步以外,郊区县都不足300亿,最低的周至甚至不足100亿。

以工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西安一直处于弱势。西安的三产比例高达55.8%,跟南京持平,高于成都武汉重庆沈阳。是西安的三产太发达么?诚然,西安的优势科目:科技,教育,旅游,文化都属于第三产业,但实质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西安的二产,也就是工业太弱。

为什么西安GDP总量低?原因已经说了几万遍了,工业、工业、工业。除了陕汽集团和比亚迪等规模有限的汽车产业以外,没有任何能刷GDP数据的工业。面对重庆成都武汉等同为中西部中心的城市竞争,西安缺乏类似重庆惠普、武汉钢铁,东风汽车,郑州富士康和宇通等大型工业。长春再衰落,尚有一汽能保住5000亿的规模,而西安之前是基本没有同级别的大型工业的。

西安为什么制造业不行?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文物古迹,西安无法发展钢铁石化产业,而陕西省只有3800万人,整个西北不过7500万,而成都郑州背后都有1亿人口。周边人口太少,市场狭小,本地企业难以做大做强,外来企业投资兴趣也不高。西安的优点是密集的高校研发人员,短板是人口和市场,中高阶人材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以数量取胜的中低人力资源就不行了,因此,西安的高端研发产业发展很好,但低端制造业就不行,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富士康之类根本不会来这里,而三星这种以出口外贸为导向的企业会来投资,因为三星的市场在海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三星   西安   就业机会   郑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闪存   半导体   美元   产业   工业   社会   城市   经济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