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60度白酒喝七斤,十三斤,二十斤的人存在吗?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一个高中同学Z君,读高中时滴酒不沾,喝一杯啤酒就醉了。由于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在不同的城市读书,所以也没有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过。

大学毕业后,我们有几个同学考在同一个地方工作。某一天,我约了我们高中几个同学一起吃饭,其中就有一个在国企上班大酒量T君和这个“滴酒不沾”的Z君。

吃饭时我们喝的是本地自酿的30度左右的低度酒,酒过三巡,T君就激Z君“酒量小就不要喝酒了嘛,丢人现眼。”这本来是几个关系好的同学之间的一句玩笑,谁知Z君不乐意了,直接举起杯子,两杯酒敬T君一杯,T君连喝了八杯后,抬酒杯的手直接发抖,耍赖不敢喝了,Z君意犹未尽地再自己连个两杯,加上吃饭时喝的一共喝了20来杯(一杯三两左右的一次性纸杯),有三个同学当场就把醉倒的T君背回家了,而Z君,自己开着车就走了,一点事没有。

后来我们聊起这个同学,才知道他在读大学的时候由于生病做了一次手术,把身体的某个部位切除了以后,胃部发生了变异,从此不吸收酒里面的酒精了,他喝白酒就像我们和水一样。

从此以后,酒场上一直流传着Z君的传说,他的酒量连市委书记也知道,听说市里有接待都会找他去陪酒。据江湖传说,Z君最好战绩是一次喝了68个小郎酒,而且还不是喝醉不能喝了,而是根本没有人能陪他喝到最后。




单位办公室副主任,一个女流,反正,本单位聚餐,同事请客之类的事儿,在酒桌上,没人找她敬酒,没人敢找她碰杯。她呢,不主动喝,除喝点饮料,顶多,再抿点红葡萄酒。

我刚到单位时,有一次聚餐,不知趣地准备找她碰杯,刚把酒倒满,起身过去时,身边一个知道内情的,赶紧一把拽住我,让别去送死,说:“十个你这样的,怕也喝不过她。”

那人给我讲了她,最著名一场战役。前些年,那一次,是和乌鲁木齐局来的人喝。那伙人新疆来的,伊力特喝惯了,喝西凤,说是跟喝凉白开一样没劲。这个副主任呢,本来主要精力是服务和接待,基本不喝。可同桌几个陪酒的,被人灌得东倒西歪,头儿也快招架不住,大有溜到桌底下的架势。气人的是,乌局来人,端着大杯子,大叹再无敌手,好不过瘾。这时,她只好挺身而出,先是抱歉,表示招待不周,为尽地主之谊,自己虽然酒量不行,但也要舍命陪君子,让远方的朋友喝个尽兴。

好家伙,一个女的,三两一杯的大杯子,你喝多少,我喝多少,跟乌局的六个人,一口菜不吃,一个一个碰,连喝了六圈。你算算,是多少!硬是在酒桌上,把乌局那伙人,一个个全喝得“现场直播”。这么说吧,在场的,十几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只有一男一女,两个人清醒。是的,除了她,清醒的,还有一个男司机。一战成名。她,除了保全了单位的名声,自己也威名大振,再没有人酒桌上敢跟她碰杯、劝酒。

据她自己说,喝酒,对于她来说,既不是负担,也不是享受,喝下去,再烈的酒,也不过在入嘴过嗓子的时候,辣一下而已,至于脸红心跳,这些酒后的自然反应,她一概没有,更别说喝醉。她坦言,自己从来不知道,喝醉了,究竟是啥滋味。

知道自己有这样的“特异功能”,是因为嫁给一个东北人。头一年,去东北婆婆家过年,本来不喝的,热情的七大姑八大姨,你一杯,我一杯,劝得不亦乐乎,盛情难却,只好一杯杯干。丈夫怕出事,准备替她挡酒,却发现自己的亲戚,竟然都不是媳妇的对手,于是,像看戏一样,看开了笑话。后来,婆婆家的人,都夸她,“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夸她丈夫,“这个媳妇找得好!”

看了“最强大脑”,你才知道,人和人的智力,的的确确是有差别的。智力上,是这样的。酒量上,人和人,同样如此,也是有巨大差别的。你别不信,你别不服。




有啊。我认识一个女的,当时20多岁,在工厂里面上班,车间有药料发酵池。

听说她很能喝,一开始没在意,后来陪她上街,口渴了不去买水,竟然买了一瓶白酒,一口气喝了大半瓶,在我惊讶的注视下巴拉巴拉的嘴儿,又把剩下的喝了。

喝完到店里面去买东西,浑身散发一种特殊的芳香,而且越来越浓。连服务员都惊讶的问她用的什么香料,她说她从不用带香的东西。

出门一问,才知她从来就没有喝多过。跟朋友聚会,她喝酒就跟喝水差不多,聚会结束,咯咯笑着说,真没意思,几瓶酒咋都喝成这样了!搬起其中一件酒,拉着几个能走的上歌厅去了。后来打电话让我开车去接人,我到那儿一看,她跟没事人似的在那玩手机呢。屋里地上沙发上趴了一堆。一箱酒全没了。

后来我问那些喝多的,他们又喝了多少?他们说他们跟那个姑娘碰了两三次之后就不行了,剩下的都是那姑娘喝的!

打那儿之后我彻底服了她,而且相信这世上真的有香香公主。




有,不过不叫人,叫酒仙。俺村就有一老头称得上了酒仙,携酒而生,带酒而死,听说他的父母就是因为喝醉酒,缠缠绵绵怀上了他,他出生时的胎盘羊水都带着酒味。出生酿酒世家,我们孩时吃奶,他便喝酒,从早上喝,喝到日丈高,下午接着喝,喝到晚上。旧社会没上什么学,他人生喜好就是大碗大碗喝酒,大口大口吃肉,俺村里的白喜事,他从不落下,还没等入场就码好位子。少年时就声名远扬,成了俺村喝酒第一名,他可以躺着喝,倒着喝,走着喝,趴着喝,梦里也喝,俺村里所有大神都被怕喝怕了,见到他揣着个喝酒的碗,远远地就会关门,只要被逮到一家人吃饭,那这家主人的藏酒一顿就被搓完。俺村没多少年他就家家户户都喝过了,他的野心就像八爪鱼一样向往延伸,村里喝遍了,就往隔壁村喝,这刚开始还有点腼腼腆腆,不太好意思,人家也好客,这不一年喝趴下一个村,接着下一年又喝趴下另一个村,就这样,到了中年,他就喝下了一个镇,名头越来越响,那些不服输的酒神酒仙酒圣酒侠,纷纷上门挑战,结果都一一倒下,最恐怖的还真喝死了两个人。乡里的姑娘都不稀罕他,喝酒容易误事,他干活老是干着干着就睡过头,一辈子除了会喝酒,也没啥傍身技能,一直喝到画家年,人家说喝酒的容易猝死,刚开始我还不信,那时候我还小,每次碰到酒仙,就一脸的敬仰之情流露,酒仙也在俺家吃过饭,我口渴要水喝,酒仙就偷偷地兑了白酒,傻傻的我一杯60度白酒下肚,突觉头晕目眩,睡了一天,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头还麻麻地像裂开一样。后来我开始上幼儿园,上小学,每次经过家门都会遇到酒仙到处闲逛讨酒喝,直到我上了高中,酒仙才离开人间,驾鹤西去。听俺妈讲,那酒仙带着三斤60度的白酒去他的庄稼地干活,那烈日炎炎下,把酒当水喝,结果中暑,就带着酒离开了人世。





在古代 ,喝酒都是用碗装的 ,都是喝好几碗都不会醉 ,其实当时的酿酒技术很落后 ,度数很低,相当于现在的啤酒 ,没有经过蒸馏的白酒 ,现代工艺的白酒 ,60度已经很高了 ,而且纯香 ,喝两斤的人现实生活中还是有的 ,但是要喝好几斤白酒。而且是60度的 ,在中国应该没有 ,因为人的身体也分解不了 ,最后就是酒精中毒




7斤60度白酒?

至少我没有见过。

平生见过最厉害的,是94年回故乡吃外祖母80寿宴,旁边就給开了一桌单独的能人席,7个人自晚上9点开始,喝到早上4点结束,第二天清扫卫生我看见11个750毫升空玻璃瓶,折算是16.5斤白酒,平均每人2.35斤。

这是见过最厉害的,是农村小作坊的土烧酒,60度左右。哪怕再牛的某几个人超过平均线,大约也就3斤白酒。

或者,是我孤陋寡闻?




见过最能喝的是我一个发小,从小我们一起喝酒就没见他带过酒意,人也极其聪明谈吐幽默,考虑事情周到,他的酒量到底有多少没有人知道包括他自己,一斤二斤一直到四斤五斤都喝过,反正跟没喝一样。

后来得了通风,走路都瘸了也没戒酒,他到也没有酒瘾,就是喜朋好友,所以每天都有酒局。直到前几年突然心梗,放了俩支架,人差点走了,从此滴酒不蘸,烟也戒了,现在看起来挺好。




没有




如果是一个人要喝这么多的话,应该没有可能[呲牙],即便就是喝啤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白酒   大口   都会   烧酒   惊讶   能人   几个人   酒量   村里   杯子   啤酒   早上   姑娘   平均   同学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