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坛酸菜变“足味酸菜”,13万华容酸菜从业者究竟要何去何从?

谁破坏食品安全就应该砸烂谁的饭碗,双标,土坑,烟头,臭脚丫,这种食品从业者就应该永远拉进黑名单,永不能进入食品行业。




人间正道是沧桑!就这13万,荼毒公众健康,比杀人越货的人都可耻!他们只要叩问自己的良心就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了!




“土坑酸菜”事件过去12天后,眼下也正是菜农出菜时机,该县的大量芥菜(酸菜原材料)滞销,可能导致13万农户失业而失去经济收入,按前几年平均值计算,县经济损失可能达43亿的体量。

“土坑酸菜”事件后,这一切都按下了暂停键,成片成片地的芥菜等待处置,13万菜农也犯了难?到底是先储存起来好,还是先腌制了,等待转机呢?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全县第一大产业“土坑酸菜”,当地人吃的却是20元一包258克酸菜,这个比猪肉还贵的酸菜就是当地一家企业做出口产品的酸菜,不用土坑,也不用坛子,而是用造价30万全自动化水泥池子,人工,机械来来回回洗,腌制完成再洗,约12遍后,还要经过检测才出厂出口酸菜。据了解,这种酸菜的订单量未受到此事件波及,订单量正常。

自毁长城“土坑酸菜”,13万菜农如何自救?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它山之石,重庆榨菜的生产流程,可以攻玉。源头采购的菜进行含水量,农残,重金属等项目检测,全部合格后,才送入加工生产环节。第二步生产加工环节,重庆榨菜采用全自动机械化生产,避免了人为因素直接接触。第三步,产品进入销售环节之前,还要抽检,外包装密封,产品的添加剂,大肠杆菌,盐含量等指标。上市了还有回购检测,绝对保证食品安全。

其次,酸菜要赢得消费者信赖,第一加工企业必须整改到位,引进自动化设备生产,改良传统工艺及不合规家庭作坊,建立大型现代化生产基地。第二有关部门要完善体系,对生产经营,加工源头实施监管,一条龙服务监管到位,提上总体的质量安全意识。行业引进一批龙头大企业,走节约化规模化的酸菜产业转型升级。第三让媒体再度走进酸菜种植,生产加工基地,把现代化酸菜生产过程呈现给消费者,才能赢得消费者信赖。

最后看来,酸菜要迈向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数字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允许慢一点,稳一点,绝不允许无良商家出现牺牲食品安全为代价,受伤的依旧还是农民和消费者。





到底是老坛酸菜相关的十三万人从业者的生存重要还是十四亿国人的健康食品重要?为了十四人的食品健康,漫说导致十三万人失业,就是这些丧尽天良的从业者全部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随便他们何去何从,反正本人不再吃什么腌酸菜了。




由你安排就业就行了。




老坛酸菜变成足味万菜,13万华容酸菜从业者何去向从,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继续干老本行。等待整顿过去后,从操旧业。还可做同类的工作,比如榨菜,这些比较接近,做起来轻车熟路。

第二,彻底转行,干点别的。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派上用场了。36o行,行行出状元。

第三,什么也不干,在家吃老本。这估计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这种待遇,这年月,躺平活着真不容易。

以上三点就是从业者的出路。36o行,行行出状元。愿大家都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一想到自己吃了那么久的恶心酸菜面,就恨哪,谁让他们坑人了,活该![灵光一闪]




去年教育培训/房地产从业者怎么办,他们就只有这么办。

还能怎么办,大家都贼去楼空嗷嗷待哺,确实没有额外的法力普渡众生。




你这是逻辑错误,每个行业都有搅屎棍,发现恶劣行径是为了行业将来不出现这些败类,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所有的犯罪都应被原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酸菜   业者   万全   土坑   行行出状元   菜农   芥菜   榨菜   成片   重庆   食品安全   何去何从   环节   消费者   事件   美食   行业   万华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