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每天都吃些什么?

文/曹鲁晓


你一定听说过关于慈禧太后吃饭的种种传说,什么鱼翅燕窝、人参鹿茸、艾窝窝、豌豆黄,以及一顿饭一百二十道菜的超级规格。这些奢华的故事,让我等凡人难以想象。



不过,戏说终究是戏说,未必有史料依据,很多记载都是民国初年的时候为了夸张慈禧太后的穷奢极欲和惊悚古怪而虚构出来的,比如吃老虎睾丸,吸人奶什么的,这些说法多半没有史料支持,很难断定是真是假。那么,抛开这些传言,慈禧太后真实的一天到底都吃些什么?



要想知道慈禧太后每天到底吃些什么,恐怕就得去查清宫档案了。雍正四爷在位的时候,宫里开始记载一份叫做《御茶膳房》的档案,这份档案有一部分叫做《膳单》,记录的正是太后、皇帝、后妃的膳食用度。从这份档案还原慈禧太后的饮食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根据慈禧太后《膳单》的记载,早上,太后的餐桌上摆的是这些东西:

“金银奶猪、口蘑烂鸭子;大碗菜四品:燕窝“庆”字八宝鸭子、燕窝“贺”字什锦鸡丝、燕窝“新” 字口蘑烂鸭子、燕窝“年”字三鲜肥鸡;怀碗菜四品:燕窝鸭条、溜鸭腰、荸荠蜜制火腿、什锦鱼翅;碟菜六品:燕窝炒锅烧鸭丝、肉片焖玉兰片、肉丁果子酱、榆蘑炒鸡片、盖韭炒肉、炸八件;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饽饽四品:白糖油糕、苜蓿糕、蘋(当是“苹” 字, 下同)果馒首、如意卷;燕窝三鲜汤。”



午饭有:

“口蘑肥鸡、三鲜鸭子、肥鸡丝木耳、肘子、炖吊子、肉片炖白菜、大炒肉、鸡汤白菜、味羊肉汆黄瓜、豆秧汆银鱼、鲜虾丸子、肉片炖萝卜白菜、排骨、酱包肉、饟冬瓜、熏鸡丝、溜脊髓、里脊丁黄瓜酱、肉片焖云萹豆、冬笋丝炒肉、包三样、炒苜蓿肉、炸汁、小葱炒肉、口蘑罗汉面筋、烹掐菜、苏造五香肉、猪肉丝汤、脂油方脯白蜂糕、豆腐汤、老米膳、溪膳、旱稻粳米粥、甜浆粥、煏米粥、小米粥。”



晚饭最奢华,有以下食物:

“火锅两品:野意锅子、苹果炖羊肉;大碗菜四品:燕窝“江”字海参烂鸭子、燕窝“山”字口蘑肥鸡、燕窝“万”字锅烧鸭子、燕窝“代”字什锦鸡丝;怀碗菜四品:燕窝金银鸭子、山鸡如意卷、大炒肉炖榆蘑、荸荠蜜制火腿;碟菜六品:燕窝炒炉鸭丝、炸八件、煎鲜虾饼、青韮炒肉、青笋晾肉胚、熏肘子;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饽饽四品:白糖油糕、苜蓿糕、苹果馒首、如意卷;燕窝八鲜汤、羊肉片汆冬瓜、口蘑火肉、煨老菜、肉片炖萝卜白菜、肉片焖云萹豆、炸汁、熏肘子、香肠、老米膳、煏米粥、小米粥。”



就问你想不想的出来!单看这些菜名,包含了鸡鸭鱼肉,山珍海味,又多样又吉庆,简直让人垂涎三尺啊!虽说没有电视上,小说里讲的有几百道菜那么奢华,不过,也已经超出了穷人的想象力了。从早到晚,不重样地吃这些东西,这样的日子,一天足矣!



你可能会问,这么多的东西,怎么可能吃的完?不要说太后一个人,就是喊上皇帝、皇后和两个妃子,也难吃完吧!的确如此,按照裕德龄《清宫二年记》的记载,太后吃完饭的时候,这些菜肴十有八九都是完好的,那怎么处理太后的剩饭呢?


按照德龄的描述,太后会把这些饭菜赏赐给宫眷吃,比如皇后、妃子和品级比较高的女官,不过,她们吃这些东西的时候,必须站着,因为这是太后的赏赐。如果她们仍然吃不完,还会赏给得宠的宫女、太监,倒也不算浪费。



看了慈禧太后的膳单,终于知道什么叫做“玉盘珍馐”了吧!如今,这样的生活实在不可想象,怕是只有皇权专制制度下的统治者才能享受这样高规格的餐食吧。

参考文献

郑南:《从<御茶膳房>档案看慈禧时代的宫廷饮食》,《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7期。

裕德龄:《清宫二年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81年。




慈禧太后吃什么?满汉全席?当然不可能,清代的宫廷之中从来都不吃什么满汉全席。

说起宫廷膳食,都要提起一个地方,也就是御膳房,并非什么朝代都有御膳房,其实御膳房只有清朝才有,以往的朝代,宫廷掌管御膳的机构,都不叫这个名字。

清代的宫廷里,御膳房是专供皇帝的,而东西六宫都有自己的膳房,太后那里有寿膳房,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多年,她所在的储秀宫自然也有膳房,其规模甚至超过了御膳房。


与电视剧当中完全不同,清朝的时候,皇帝通常是不会跟后妃们一起吃饭的,在东西六宫往往都有自己做饭的地方,当然,要有一定地位的后妃才能有专属小厨房。

嫔与嫔以上者有自己的膳房,而低阶嫔御只有能做些茶点的“塔塔房”而已。

在宫里设立小厨房,自然也是需要花钱的,位分不够高的后妃,没有足够的银两,当然也很难设立膳房,也只能吃宫廷之中惯例供应的菜肴,不能开小灶。


清朝的后妃,按照品阶的不同,每个月都有固定的月例银子,清代的宫廷严禁后妃与娘家人有太多的来往,所以就算娘家有钱,也很难补贴给后妃。

如果有能力安排自己的膳房,当然是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吃不完的就可以直接赏赐给人。

目前明确记载拥有私人膳房的人并不多,只有慈禧太后、孝哲毅皇后、淑慎皇贵妃与瑾妃,其他清代的后妃到底有没有膳房,只是理论上,并没有确切记载描述。


比御膳房更大的西膳房

慈禧太后成为太后之后,并没有按照规矩住进寿康宫,而是仍旧居住在自己做懿贵妃时的储秀宫当中,并且将围墙贯穿,与翊坤宫相连。

慈禧太后非常爱吃,她宫里当然也有小厨房,也就是著名的西膳房。

就规模与实力来说,西膳房堪称清朝乃至历代膳房之最,甚至超过了当时的御膳房。

西膳房设有荤、素、饭、点心与饽饽五局,比起御膳房少了个挂炉局而多了个饽饽局,也看得出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吃甜品,当然,西膳房的饽饽局也能做烧烤之类。


老佛爷的日常菜单

在很多的影视作品当中,慈禧太后每顿饭要吃上百道菜,其实这并不夸大,因为清代宫廷有具体的《膳底档》进行皇帝、后妃的具体用餐情况。

不过,慈禧太后每顿饭真正吃的,只有几道菜而已,大多数的菜肴只是摆摆样子。

没吃的菜肴,不是随便丢掉,而是赏给外臣或让宫中其他人吃,这种恩赏被称作是“赏用”。

所谓一道菜不能吃超过三口,并非事实,只是清代宫廷膳食千篇一律,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样而已,因为实在是吃腻了,所以经常出现尝两口就不吃了的情况。


光绪十年十月初七,慈禧太后用膳单子:

火锅二品:八宝奶猪锅子,金银鸭子火锅

大碗菜四品:燕窝烧鸭子、燕窝三鲜肥鸡、燕窝红白鸡丝、燕窝什锦鸡丝

碟菜六品:燕窝拌锅烧鸭丝、口蘑溜鱼片、青笋晾肉胚、肉片焖玉兰片、碎溜鸡、煎鲜虾饼

怀碗菜四品:燕窝白鸡丝、海制蜜制火腿、三鲜鸽子蛋、大炒肉炖榆蘑

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烧猪

饽饽四品:白糖油糕、苜蓿糕、澄沙馅立桃、枣泥馅万寿桃

面一品:鸡丝卤面、克食、蒸食、猪肉、羊肉

汤菜一品:燕窝八仙汤


慈禧太后每顿吃的饭菜,分成正席,另外还有一桌子“添安宴”,加起来大概有八十多种。

一般来说,另外还有皇帝、皇后与其他妃嫔进献的菜肴,杂七杂八加起来,最起码也有一百多种菜肴,这也是最基本的规格。

清代宫廷之中的膳食,以鲁菜为主流,另外还有大量的蒙古、满洲菜肴。

除了各种寻常菜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吃点心与各种乳制品,每顿饭都不能少,寒冷季节各种火锅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构成了慈禧太后每天的主流饮食。


慈禧太后虽然喜欢吃,但也是个非常注重养生的人,她吃东西从来不会吃太饱,而且很喜欢各种对于身体有益的食物,像是各种药膳、乳制品都很受欢迎。

尤其是各种点心,慈禧太后非常喜爱,这些都是慈禧太后每天都要吃的。

在西逃的路上,慈禧太后尝尽人间辛苦,也因为这段经历,慈禧太后也喜欢上了不少民间的各种食物,比方说石门坎儿的包子、王致和的臭豆腐等等。

作为晚清的主宰,慈禧太后可谓想吃什么都可以,而她的口舌之欲与对排场的讲究,也让本就朝不保夕的清朝,更加虚弱,慈禧太后的餐桌上,是清王朝的命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830条回答。

萨沙看了很多满清历史,发现有个有趣的事情。

慈禧死后,很多皇族都认为她的派头大、气势足,讲究吃穿,会享受生活。

尤其在吃这个方面,慈禧很喜欢吃,晚年可能患有糖尿病,导致食量惊人。

溥仪吃饭就够夸张了,但相比慈禧还是有差距的。


我们看看1884年11月,49岁慈禧的一餐饭。

1、火锅:八宝奶猪火锅、金银鸭子火锅

2、大碗菜(吉祥菜):燕窝“膺”字锅烧鸭子、燕窝“寿”字三鲜肥鸡、燕窝“多”字红白鸡丝

、燕窝“福”字什锦鸡丝

3、怀碗菜:燕窝白鸡丝、海制蜜制火腿、三鲜鸽蛋、大炒肉炖榆蘑

4、碟菜(热菜):燕窝拌锅烧鸭丝、口蘑熘鱼片、青笋晾肉胚、肉片焖玉兰片、碎熘鸡

、煎鲜虾饼

5、片盘:挂炉鸭子、挂炉猪

6、饽饽:寿意白糖油糕、寿意苜蓿糕、澄沙馅立桃、枣泥馅万寿桃

7、汤菜:燕窝八仙汤

8、主食:鸡丝卤面

9、额食:克食二盘、蒸食四盘、猪肉四盘、羊肉四盘

区区一顿饭,一共有38道饭菜。

除去5种主食,也有33道菜。

这33道菜中,鸡鸭鱼肉、猪牛羊虾应有尽有,烹饪手段也是蒸煮炒炸,甚至还有火锅。

其实,这顿饭还不止38道菜。


由于慈禧对于吃饭要求很高,往往每餐一桌添安膳,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备份的一桌菜。如果慈禧对正桌的38道菜不满意,就立即将添安膳的几十道菜换上来。

这样算下来,慈禧一顿就有70道以上的菜。

不过,慈禧也不是只吃这些菜。

根据满清宫廷的规矩,慈禧每次吃饭时,儿子、媳妇们都必须送来几个菜,以表示孝顺。

这些菜都是一流厨师用最好的材料做的,每人都要送几样。

有人可能奇怪,怎么吃饭要2个火锅?1个锅不就行了?

其实这就是给慈禧的一个选择,可以两选一,太后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主。

正常人一顿饭,四菜一汤其实就足够了。

用阿甘正传中阿甘的话来说:过多的财富只能用来炫耀。

以慈禧为例,就算再能吃,不可能一顿饭吃七八十道饭菜。

根据皇家的规矩,她最多选择其中七八道菜,每道菜吃几筷子而已。大部分的菜,慈禧是不会动的,原封不动的端下去倒掉。

除非慈禧主动将饭菜赏给下属吃,不然谁也不能动这些剩饭剩菜。

这还只是慈禧的一顿便饭而已,即便满族人一天只吃两餐,慈禧每天吃饭也花费不少钱。

根据史书记载,她每天的伙食都要消耗掉猪一头,羊一只,猪肘子五十斤,鸡一只,鸭一只,粳米三斤,紫米一斤,江米三斤,面粉十五斤,麦粉一斤,荞麦一斤,芝麻二两,核桃四两,蜂蜜八两,松子仁二两,鸡蛋二十八个,干枣八两,白糖两斤,新鲜蔬菜十五斤等等。

据满清王朝最后一任总管大监小德张的回忆:慈禧太后一日三餐大约用200两纹银。当时的北京人,人均年收入10到15两白银。

可见,慈禧太后的奢侈程度。

自然,如果你把国家治理好了,天天吃龙肝凤脑也没有人管,但慈禧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

北洋舰队1888年建立以后,长达6年时间没有添加一艘军舰。每年拨款维持舰队的400万两白银,实际到手的只有一半,舰队日常都难以维持。

而甲午海战中联合舰队的主力舰,大部分是在1888年以后购买的。

尤其是在甲午战争之前,北洋水师已经感到战争迫在眉睫。当时北洋水师火炮都是慢速炮,很难同日本最新式的速射炮对抗。

当时丁汝昌认为更换速射炮大约需要花费60多万两白银,可以大大提高北洋水师战斗力。但上面不给钱,丁汝昌和刘步蟾被迫提出,至少将2艘铁甲舰换成速射炮,只需要花费不到30万两。然而,后来在甲午战争赔款2亿3150万两的满清,连30万两都不愿意给。

真的是没钱吗?

并不是这样,其实钱还是有的。


慈禧太后挪用海军经费(海防捐和地方强迫海军捐款)不只是修建颐和园,还用在了三海工程(即修缮北京城内的北海、南海、中海),此外还挪用了铁路经费用于万寿庆典,全都是个人享乐。

根据陈先松教授估算,慈禧修建颐和园的总费用大约有800多万两,其中737万两出自海军衙门,另一位学者邹兆琦先生的估算则是挪用了1200万到1400万两。

这些挪用完全是为了慈禧一个人的享乐生活,为了她名义上离开紫禁城去颐和园养老。

而当时北洋水师参加海战的8艘主力舰,总造价才700万两。

只要慈禧肯节俭一点,不住颐和园就住在紫禁城,这800多万两银子可以再买一支北洋水师。那么,甲午海战的胜利者,毫无疑问应该是满清。

然而,慈禧是苦谁都可以,就是不能苦自己。


相反,当时日本皇室每年从内库中拿出30万元帑银,用于海军建设,这笔费用超过皇室开支的1/10。

明治天皇甚至每天只吃一顿饭,说省钱是为了建设海军。

且不谈明治天皇是不是演戏,毕竟这个做法引起了日本民众和军人的敢动。

当时很多日本人听说天皇饿着肚子建设海军,都感动的流泪。

结果就是:明治天皇用“饿肚皮”的方法给文臣武将起的“带头作用”,令日本军人得知后涕泪横流,呼号喧嚣之声满营。日本民众也接近疯狂。当时的记录显示,日本政府和议员主动献出1/4薪俸用做造舰,其他公务员也捐出薪俸的一成用于海军发展。一天只有20钱的劳动者捐献10钱,连给小孩压岁的几个铜板也用布包好后贡献出来。



对比一天吃饭就花费200多两银子的慈禧,萨沙忍不住想说:满清这种腐败透顶的垃圾王朝,还是早点灭亡吧!




慈禧太后这个人物国内的大小孩无人不知,一生享受着荣华富贵的奢侈生活,吃遍了天南海北的山珍海味。从影视剧中我们就不难看出慈禧太后平时吃喝玩乐如此的豪华,光宫内侍候她的宫女和太监就一大群,可以说她一生过着最奢侈的生活。




题主所问慈禧太后每天吃些什么?针对这个问题我早就有所研究,在二十年前我去北京游罢故宫又专门到图书馆查找了关于慈禧太后的衣食住行资料。根据资料记载。




慈禧太后的早餐有以下几种膳食。燕窝三鲜汤、白糖油糕、烤鸭、炉猪、燕窝炒锅烧鸭丝、肉片焖玉兰片、肉丁果子酱、榆磨炒鸡片、青韭炒肉、溜鸭腰、什绵鱼翅、金银奶猪、口磨烂鸭子、什绵鸡丝等。

午餐有以下三十多样:

口蘑肥鸡、三鲜鸭子、鸡丝木耳、炖吊子、肘子、肉片炖白菜、大炒肉、鸡汤白菜、肉汆黄瓜、豆秧汆银鱼、鲜虾丸子、肉片炖萝卜白菜、排骨、饟冬瓜、熏鸡丝、里脊丁黄瓜酱、肉片焖云萹豆、冬笋丝炒肉、包三样、小葱炒肉、口蘑罗汉面筋、烹掐菜、苏造五香菜、猪肉丝汤、蜂蜜绿豆糕、豆腐汤、老米膳、粳米粥、煏米粥、小米粥等。




晚餐更奢华:

苹果炖羊肉、燕窝海参烂鸭子、燕窝口蘑肥鸡、燕窝什绵鸡丝、燕窝金银鸭子、山鸡如意卷、炒肉炖榆蘑、燕窝炉鸭丝、煎鲜虾饼、青韭炒肉、青笋晾肉胚、熏肘子、挂炉鸭子、挂炉猪、白糖油糕、苜蓿糕、苹果馒首、如意卷、燕窝八鲜汤、羊肉汆冬瓜、口蘑火肉、肉片炖箩卜白菜、肉片焖云萹豆、炸汁、熏肘子、香肠、老米膳、小米粥、煏米粥等。

吃这么好慈禧太后也没有长寿,年龄74岁时她就与世长辞了,






慈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奢侈太厚”,更是一位“美食专家”。身为“老佛爷”的慈禧太后一日三餐十分讲究。毫不夸张的说在一日三餐的考究上慈禧太后又一次做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深境界!简直把满汉饮食文化发挥到了极致,令后人叹为观止,瞠目结舌!慈禧太后年间,清朝宫廷有自己专门的豪华“大酒店”——御膳房,当时的工作人员就多达370余人,聚集了国内最好的厨师。慈禧太后执政期间,御膳房专门要给“老佛爷”准备1000多种菜肴和点心。慈禧太后的每次正餐都要上100余种各式菜肴,日常的“小吃”每次也要30多种。

真是太浪费了!可“老佛爷”才不在乎呢,其奢华程度“老佛爷”喊第二,绝对没人敢喊第一。“禽八珍”,“海八珍”,“草八珍”,都要做成全国最有名的菜肴供慈禧享用。每餐100多种菜肴、点心,有很多她动都不动,就端下去了,多可惜!那可都是厨子门精挑细选全国的好食材,尽心准备做出来的。“馋死我了”!

传说有一份慈禧太后每日正餐的菜谱:火锅二品酸菜火锅;排骨海鲜火锅。7碟8碗必不可少;大碗菜丝品“燕窝万字”红白鸭丝;“燕窝年字”三鲜肥鸡;“燕窝如字”八珍羊腿;“燕窝意字”什锦鱼丝;中碗菜8品;鲜虾丸子,溜海参;红烧鲍鱼;酱鸡胗;肉丝炒鸡蛋;各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川菜、鲁菜、辽菜、粤菜、满族菜,只要是当时能叫上名的菜,都是慈禧太后的桌上菜、口中餐。其吃香的喝辣的,老牛了。其奢侈程度至今无人能及!




慈禧作为统治中国半个世纪的女人,虽然已经离世,但江湖上依然有她的传说,野史最多说的就是“慈禧真的很奢侈”!

就从吃的这方面来说,我们听过慈禧最喜满汉全席,每餐吃饭一定要一百多道菜,喝人奶,一天西瓜就要吃350个…当然,这都只是野史,翻翻正史你就会发现,慈禧的奢侈远不止于此…

慈禧太后不仅爱吃,也很会吃,某种程度上她也算是将满清的饮食文化推向了一个高潮虽然极其奢侈和铺张浪费…

末代皇帝溥仪的回忆录《我的前半生》里有一段是关于隆裕皇后膳食的记载,虽然没有直接提到慈禧,但慈禧这么好面子的一个人,那奢侈程度能比自己儿媳妇低吗?

裕隆太后每餐的菜肴有百样左右,要用六张膳桌陈放,这是她从慈禧那里继承下来的排场,我的比她少,按例也有三十种上下。
我现在找到了一份“宣统四年二月糙卷单”,上面记载的一次“早膳”(宫中只有两餐,早膳即午饭)的内容如下:口蘑肥鸡、三鲜鸭子、五绺鸡、炖肉 、炖肚肺、肉片炖白菜、黄焖羊肉 、羊肉炖菠菜豆腐 、樱桃肉山药 、炸春卷、 炉肉炖白菜、羊肉片川小萝卜、蒸掐菜、鸭条溜海参、鸭丁溜葛仙米、烧茨茹、肉片焖玉米片、五香干、蒸白肉、熏干丝、羊肉丝焖跑跶丝、黄韭菜炒肉、熏肘花小肚、卤煮豆腐、花椒油炒白菜丝、白煮塞勒、祭神肉片汤,这些菜肴经过种种手续摆上来之后,除了表示排场之外,并无任何用处。它之所以能够在一声传膳之下,迅速摆在桌子上,是因为御膳房早在半天或一天以前就已做好,根在火上等候着的。他们也知道,反正从光绪起,皇帝并不靠这些早已过了火候的东西充饥。我每餐实际吃的是太后送的菜肴,太后死后由四位太妃接着送。因为太后或太妃们都有各自的膳房,而且用的都是高级厨师,做的菜肴味美可口,每餐总有二十来样。这是放在我面前的菜,御膳房做的都远远摆在一边,不过做个样子而已。

这么多才也只是讲究个排场,完全不吃,撤下去之后厨师在重新做,这才是他们真正吃的…


我们从一些史料里也能推断出,慈禧一天的饮食:

在宫里每日有两顿正餐,一般早膳在6点左右,有时也会推迟到8点,晚膳会在12点到2点之间,照规定需上100碗不同的菜肴,另有两次“小吃”,至少也有20碗菜,平常总在40至50碗左右。

《宫女谈往录》是慈禧身边的敬烟宫女荣儿口述,作者记录的,可信度也是比较高的,这本书里面也详细记载过慈禧的早膳

一般早上起来,慈禧要先喝点人奶或者奶茶,这时候呢寿膳房要敬早膳,用大提盒盖好,外罩黄云龙套,大概有二十多种:

有各种粥,如稻米粥,有玉田红稻米、江南的香糯米、薏仁米、也有八宝莲子粥、八珍粥、鸡丝粥等;

有各种的茶汤,如杏仁茶、鲜豆浆、牛骨髓茶汤等;

有麻酱烧饼、油酥烧饼、白马蹄、萝卜丝饼、清油饼、焦圈、糖包、糖饼;

也有清真的炸散子、炸回头;

有豆制品的素什锦;

也有卤制品,如卤鸭肝、卤鸡脯。

德龄公主的《清宫二年记》里也有记载过慈禧的晚膳,慈禧的一顿晚膳大概会有150个菜左右:

在宫女布菜的时候,慈禧会一边等一边吃一大堆坚果糖果之类的零食,胃口相当之好,吃剩的零食慈禧会分给宫女。

吃完零食,慈禧还要喝会儿花茶,一般是玫瑰花和金银花。

等到零食也吃了,茶也喝了,慈禧要开始吃饭了,别担心她吃不下…她不仅能吃,吃的还都是硬货!

荤菜大头是猪肉,有丸子,红白猪肉冷盘,排骨炖竹笋,樱桃肉和葱烧肉片,猪肉蘑菇蛋饼,白菜猪肉,萝卜猪肉。此外还有肚子里填了松子的烤鸡烤鸭。荤菜中间众星捧月的是一大盆由鸡,鸭和鱼翅炖的汤……

这里也有一份光绪十年十月初七日慈禧皇太后膳单火锅二品:
八宝奶猪火锅、金银鸭子火锅。大碗菜四品:燕窝“膺”字锅烧鸭子、燕窝“寿”字三鲜肥鸡、燕窝“多”字红白鸡丝、燕窝“福”字什锦鸡丝。怀碗菜四品:燕窝白鸡丝、海制蜜制火腿、三鲜鸽蛋、大炒肉炖榆蘑。碟菜六品:燕窝拌锅烧鸭丝、口蘑熘鱼片、青笋晾肉胚、肉片焖玉兰片、碎熘鸡、煎鲜虾饼。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饽饽四品:寿意白糖油糕、寿意苜蓿糕、澄沙馅立桃、枣泥馅万寿桃。汤菜一品:燕窝八仙汤。面一品:鸡丝卤面。克食二盘、蒸食四盘、猪肉四盘、羊肉四盘。

慈禧在饮食上,对鸭子是情有独钟。新发现一份慈禧咸丰十一年十月初十晚膳的食单,20多道菜式中,鸭肴就有“燕窝如字八宝鸭子”等七种。

慈禧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清炖鸭舌,炖的时候鸭舌要和鸭肉一起下锅,一次至少要二三十条左右,也就是一道菜就要二三十只鸭子…出锅之后要放到一个专门的大碗里,这碗是杏黄色的,每次都要放到太后身边,因为太后最喜欢这道菜。

慈禧还喜欢吃清炖肥鸭,即将鸭洗净,加调味品装入瓷罐,隔水用文火蒸三天,肉酥骨软,慈禧则只食几筷最为精美可口的鸭皮。




光绪十年十月初七,慈禧太后用膳单子:


火锅二品:八宝奶猪锅子,金银鸭子火锅


大碗菜四品:燕窝烧鸭子、燕窝三鲜肥鸡、燕窝红白鸡丝、燕窝什锦鸡丝


碟菜六品:燕窝拌锅烧鸭丝、口蘑溜鱼片、青笋晾肉胚、肉片焖玉兰片、碎溜鸡、煎鲜虾饼


怀碗菜四品:燕窝白鸡丝、海制蜜制火腿、三鲜鸽子蛋、大炒肉炖榆蘑


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烧猪


饽饽四品:白糖油糕、苜蓿糕、澄沙馅立桃、枣泥馅万寿桃


面一品:鸡丝卤面、克食、蒸食、猪肉、羊肉


汤菜一品:燕窝八仙汤





慈禧太后每顿吃的饭菜,分成正席,另外还有一桌子“添安宴”,加起来大概有八十多种。


一般来说,另外还有皇帝、皇后与其他妃嫔进献的菜肴,杂七杂八加起来,最起码也有一百多种菜肴,这也是最基本的规格。


清代宫廷之中的膳食,以鲁菜为主流,另外还有大量的蒙古、满洲菜肴。


除了各种寻常菜肴,慈禧太后非常喜欢吃点心与各种乳制品,每顿饭都不能少,寒冷季节各种火锅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构成了慈禧太后每天的主流饮食。





慈禧太后虽然喜欢吃,但也是个非常注重养生的人,她吃东西从来不会吃太饱,而且很喜欢各种对于身体有益的食物,像是各种药膳、乳制品都很受欢迎。


尤其是各种点心,慈禧太后非常喜爱,这些都是慈禧太后每天都要吃的。


在西逃的路上,慈禧太后尝尽人间辛苦,也因为这段经历,慈禧太后也喜欢上了不少民间的各种食物,比方说石门坎儿的包子、王致和的臭豆腐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北洋   口蘑   烧鸭   鸡丝   后妃   饽饽   肉片   太后   菜肴   宫廷   猪肉   鸭子   白菜   慈禧   火锅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