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读书,我们究竟要读哪些书?

謝邀问,回答,怎么选择书?这就是因人而异了,因为作者的心态,意识,观点,目标不同,所以他(她)所提供的作品也不同。做为读者也是,他(她)的观点,追求,目标,喜好不同,所选择的书也是各有不同。读书,选书是读者各求所需的。供参考!谢謝!




诚谢悟空邀请:

其实,“多读书”的说法我并不赞成!我支持“选择性地读书”。

1.如果人过不惑,职业内容与方向已经固定,工作娴熟,技巧精湛,能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建议少读书。社会分工愈来越细密,信息处于爆炸时代,如果把有限的时光都用在看书上,势必影响工作与学习。所以,类似这种情况,尽量看点业务方面的书,追求精专,不好高鹜远,避免涉猎深奥的理论方面的书籍。

2.人生天地之间,“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按能力去完成相应的使命,姹紫嫣红、百花齐放的世界不是任何人都能通向成功之巅峰的。你能力只能“齐家”,就脚踏实地,以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第一要务,不忘初心,干一行爱一行,取得宝贵的实践经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实践能力可以变现,利于养家糊口。有些书会消磨人的斗志,令人坠落。

3.对于在校学生,如果成绩优秀,精力充沛,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特推荐以下书籍:《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莫说自己已读百遍了,建议反复咀嚼反刍),《谁动了我的奶酪》作者斯宾塞.约翰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如何才能停止焦虑开始新生活》卡内基,《毛泽东选集》(1至5卷), 《肖申克的救赎》这斯蒂芬.金,《曾囯藩全集》,老子,庄子,王阳明系列。

专业类书籍浩如烟海,依个人情况而定,我就不列举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都是告诉我们读书的好处。学而优则仕,也是告诉我们读书的前程。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创造世界,更是直言知识的作用。

读书可以提升。当我们对世界一无所知的,读书让我们对世界有所认识。可谓是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读书可以充实。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读书,才能让那个“少”变少,才能让那个“用”变多。读书既解决了问题,也充实了自己。

读书是思维。每门科学都有其特定的依据,从而形成该科学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独特思维方式培养人的思维角度和思维角色。所以说读书首先得到的是思维方式,其次才是知识本身。

读书是历练。悬梁刺股,十年寒窗,无不说的是读书之苦,读书之艰。但是,不吃十年寒窗苦,哪能日后人上人呢!所以说,读书是历练,是智商的历练,更是情商的历练。

无论什么书,都可拿来读。吸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再还回书本,这就是读书的循环。




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开卷有益,万卷书内藏黄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建议读中华文化国学类,科技专业类,励志类小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书可以让心灵气质升华,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谢谢邀请。

多读书,读好书,

可该读什么书呢?

政治家发出这样的声音,是希望你追隨他的梦想。

经济学家希望你读他的学术理论。

军事专家希望你听他那一套。

可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大智慧的东西吗?

思来想去还是读六大名著最好。

可現在的年轻人,包括他们的父辈六零后,有多少人能读懂这文言文很重的名著?

真可叹!传播在东南亚甚至世界的中国六大名著,在国内少有人读,读懂。

这就是思想上的落后,可見一斑了。




我的真实感受:

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我为什么要读书?原因有几点:

一:我渴望知识,但不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所以念书的成绩不是特别的好。但是我喜欢读文学类的书籍。因为读文学类的书籍的文字让我感到很美,很高兴。所以我爱读这类的书。

二:平时能够和别人讨论一些日常之外的话题,而且比讨论日常更加的高兴和满足。比如说我和宿舍的人讨论《平凡的世界》虽然就这一本书,但是能讨论到晚上十二点还特别的兴奋。所以这也是我爱读书的一个原因,那种讨论的感觉,真的特别满足。

三:让自己更加有内涵,平时说话和交流,不是土话连连,而是词语准确,让别人清楚的知道自己表达的意思,而且特别的准确。词语特别制式但是不至于死板。所以让别人对你的印象很好。

说到第二个问题,我们应该读什么书。

因人而异,你爱读什么类型的书就去读什么类型的书。推荐你读文学类的书,比如说鲁迅的书。如果你实在不知道读什么书,你可以看看我的文章,里面都是对一些书内容的大致介绍。我的一个目的就是对那些想读书但是不知道该读什么书的人推荐书。我自己写,你觉得那本书好,你就去读。觉得内容不怎么样就不用买来读。这本书也可以!

希望能给题主帮到忙!




最好读史记!




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现在的我们的工作都比较累,比较烦的了,下班回家最好读点闲书,既放松了心情,又学到了些许知识,一举两得。要是你要学习技术,最好读专业的书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了,虽然枯燥,你现在学的专业书,到时候某个时段它会回馈你的,不经意的某个点上就另你茅塞顿开。




关于读书有很多名言,我印象深刻的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有的人把书读活了,有的人把书读死了”!读书最基本的是自己专业类的,学以致用吗!总的来说,读有用的书,读能用的书,读活用的书!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毛主席读书的一些故事,希望给大家一些启发,他开始学英语的时候第一个读物就是《共产党宣言》,而且读过不止一百遍,亲爱的朋友们你说喜欢哪篇文章的时候,问问自己读过多少遍?

《鲁迅全集》毛主席全部读过,可能现代人对这种文体感觉有点艰涩,希望有关专家们能译成通俗读物。

在与王明路线斗争的时候,毛主席说自己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是读过的。在和干部的谈话时,他提倡干部都要读读三国。而对于水浒传在文章里引用过,可见他对这两部作品的喜爱!

在抗日时期有次与聂荣臻等干部谈话时说:大家多读读《红楼梦》,不读三遍就没有发言权。

他老人家一辈子读过最
多的一个是《资治通签》,有记录的是17遍。而另一部是《容斋随笔》,学生时期有没有读过无从考证,但从解放后到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还是对这部书爱不释手!




把有限的时间用来读——1,经典的书(这是时间帮助我们选择的,大浪淘沙留下来的);2,结合自己的职业与个人兴趣选择的;3,可以关注权威榜单以及豆瓣等推荐的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斯宾塞   水浒传   鲁迅   红楼梦   寒窗   诗书   因人而异   名著   思维   干部   书籍   建议   知识   专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