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行业大裁员现象,我们看到了什么?

春江水暖鸭先知,大厂都开始裁员了。说明已经有人感知到巨大的危机,这是普通民众还不能感受到的危机。

这种危机传递到普通民众短则半年到一年,长则两三年。也就是说,日子一天比一天难过。

作为布局者来说,他们只能早做准备,如果现在不做好准备,未来可能有倾覆的危险。

所以现在作为普通民众,手里也房贷也好,有这贷,那贷也好。也要做好提前布局,该清理的清理,该抛弃的抛弃。该得罪的人,尽快得罪。




建议西方资本家来华进修,整天搁那朝九晚五还带个下午茶的也配叫资本市场?动辄被员工起诉加班,赔个倾家荡产的,马云看了直摇头。应该过来学习下先进的资本市场运作,有用的时候那你是我“兄弟”,没用的时候就恭喜你毕业。有意差别化利益,让内卷达到最大值,操控舆论,贩卖焦虑,让996成为真正的福报,做到让员工不敢辞职,不敢跳槽,产生被压迫也挺好的错觉。接着统一战线,多开互联网大会,分享成功剥削学,将劳动者视为柴薪与燃料的精神发扬光大,坚持烧完就扔,残渣不需要循环利用的唯一准则。什么?人口红利不足?我管那么多呢,反正二胎三胎开放,烧完那天我口袋里的钱已经够用三辈子了,这才是一个资本家的自我修养。




从互联网行业大裁员现象,我看到了大厂也不是养老的地方,凡是赚不到钱的岗位,终究逃不脱被抛弃的命运。


1、这几年受疫情的影响,实体经济受挫。作为支柱的实体产业不景气,人们的收入降低了,消费能力自然就弱了。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任何行业都不能独善其身。无论大厂、互联网以前多么风光,一旦风头过了,以后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2、无论多么牛X的老板也不会生钱,凡是抱有侥幸心理想去混日子的人,时间一长出不了业绩原形毕露之后,只剩下走人的份儿。也给某些浑浑噩噩不求上进的人提了个醒,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就要努力去找工作了。


3、互联网行业大裁员现象告诫我们,安逸日子过得太久了,该醒神了。以后我们必须要养成时刻保持着危机意识的习惯,要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兢兢业业做事,诚信善良做人,千万不能松懈。

朋友,你认同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谢谢。朋友,如果喜欢我的文字,敬请关注@行走天涯解读人生




毫无社会责任感可言,比西方的公司还更资本化。一有风吹草动就裁员,而且互联网公司裁员已经是常态了吧,就算正常年份也是裁来裁去的,而且就互联网的裁员借口只有想不到,没他们做不到的。




从2021年开始,互联网企业裁员的消息,不时刷爆网络。

这几天,随着京东、B站、奇虎360、有赞等互联网大厂纷纷开启裁员模式后,裁员再次上了热搜。

我们看到了什么?

1、各大互联网公司正在进行经济转型。基础岗位的员工内部竞争激烈,可替代性强,自然会被裁员。

2、就业市场情况严峻。优胜劣汰,自然会淘汰大批能力较差的员工。

3、互联网公司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用户粘性不强,导致用户的选择随意性很大。

4、用户的数量有限,用在互联网上的时间也有限。互联网企业发展的红利期已过,现在基本进入存量博弈阶段了。

5、互联网企业的兼并垄断行为,压制了中小型创业者的生存空间,创业的积极性下降。

6、经济的发展已进入资本充足,投资缺乏的阶段了。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投资成本加大,投资回报率降低,为了抵抗这种压力,裁员就是最简便的方法了。

7、当大厂信仰成为过去式时,考公或许是唯一的出路了。

8、对于所有的职场人来说,永远要记住:技不压身。只有自己的能力更加多元化,才能生存得更好。

裁员现象告诉我们:或许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人,但是我们需要让自己变得优秀,并要一直保持优秀。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头部互联网厂家都纷纷传出裁员的事情。

比如腾讯某个部门整体都裁掉了,有赞更是直接把70%的员工给裁掉了,另外包括阿里、京东、B站等一些互联网大厂也被传出部分业务线裁员的消息。

那这些互联网大厂裁员让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结合我自身接触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分析的角度来看,我认为至少说明了几个问题。

第一、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

自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对各行各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虽然我国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生产生活已经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国内很多工厂甚至因为我国率先从疫情当中恢复过后来,出现出口订单大幅增长的情况。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比如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很多城市又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疫情反弹,甚至有个别城市只能选择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比如前段时间深圳就居家管理一个星期,结果导致很多餐饮等相关行业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在这些企业受到影响的背景下,互联网行业估计也不好过,因为很多互联网企业的收入来源就是靠线下这些企业来贡献的。

比如各家外卖平台就是由餐饮企业贡献的,很多视频平台也是由线下一些企业打广告贡献的。

在线下企业经营业绩不太好的情况下,互联网企业的收入自然也跟着减少。

第二、互联网巨头太过贪婪终究要自己买单。

最近十几年时间,我国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各种互联网业态不断出现。

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家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比如电商的出现,让大家足不出门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一种进步的表现。

但是当这些互联网大厂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没有地方用,然后就开始全面扩张,把资源集中起来,比如到处收购各种企业,到处对各种行业进行挑战。

比如最近两年最活跃的当属社区团购,社区团购的出现确实给大家购物提供了很大的优惠,但是社区团购出现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很多线下零售店一批接一批的倒闭下去。

这些零售店倒闭之后,影响的不只是这些店主,还会影响部分就业,甚至影响上游企业的订单以及就业。

一旦这些互联网巨头对很多行业产生冲击的时候,大家的收入减少了,网购的频率降低了,消费的能力降低了,最终受影响的还是这些互联网自己。

所以这些互联网大厂在攻城略地的同时,他们压根没有想到过应该要维护一个生态。

在这个经济生态当中,既需要有互联网大厂,也需要有很多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

假如这些互联网大厂都把这些小微个体原本的生意给抢走了,这个生态就被破坏,最终就变成无源之水。

第三、大家随时要做好节衣缩食的准备。

总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最近几年时间不仅互联网大厂会受到影响,各行各业也随时可能会到受到影响,所以大家要做好节衣缩食的准备。

在这奉劝大家不要随便借外债,平时的收入最好留一部分钱在手里,手有余粮心中才不慌。




商业创造不了使用价值。一群码农为什么不研发人工智能,而都跑去弄美团、自媒体?这种风口快速过去之后,一地鸡毛。




其实每年都会看到互联网行业大裁员的现象,已经是见怪不怪了,这就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

互联网行业是近些年的大热门职业,工资高,待遇好,很多年轻人都想着进到这个行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互联网行业逐渐达到饱和,很多企业在竞争中倒下,大的企业能够幸免,不过也开始出现衰退,然后开始优胜劣汰,淘汰一波可以替代的人。

互联网行业需要的是年轻人,看招聘的条件超过35岁就已经没有一席之地了,除非是应聘管理职位。为了能够一直保持“新鲜血液”,互联网行业每年都会出现大规模裁员的现象。

当然这也跟经济状态有关。目前因为疫情还有经济下滑的影响,各行各业都变得不景气,行业内卷相当严重。近几年的疫情使得电影院、旅游、餐饮、超市等行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冲击,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了影响。

写在最后

互联网行业大裁员其实每年都在发生,而且会变得越来越频繁,每年有大批年轻人涌入这个行业,整个行业内卷非常严重,企业优胜劣汰会淘汰可替代的那批人。还有就是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影响非常严重,大家还是要做好长远的规划,不要让自己成为失业的那批人。




互联网发展之快是你我无法想象的,不创新,几个月没有创新,甚至几天不创新就跟不上节奏了,现在传统互联网企业十个有八个面临淘汰,看似光鲜背后背负巨大压力,我同学在腾讯里做技术的,每天无数个会议要开,讨论这方案那方案,说他们领导经常半夜叫他们起来讨论方案,没有创新就没有未来,不说别的,光人员工资都不得了,招来的都是高学历人才,都几万一个月,烧融资,哪里顶得住!





从互联网行业大裁员现象,我们看到了什么?

我是妙小趣说情感,我来回答。

互联网行业一直都是高收入的象征,尤其广为流传的大厂福利更是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很多大厂员工也以此为荣。如今,这一行业也传出了大裁员的消息。这一现象也让我们看清楚了一些事实。

第一,高收入行业失业风险越高

越是高收入行业,往往失业风险越高。最简单的道理,公司之所以给你开高工资,那么必然会要求你创造出对应的高价值。

高收入行业大都与经济形势关系密切,这几年因为疫情影响,大部分行业从业者收入都受到了影响,大家整体都在缩减开支,总体消费能力和意愿下降。

而互联网行业一直都是高收入行业,当他们的员工创造不了那么高的利润时,企业也只能砍掉亏损的业务和部门。这时候,行业大裁员也就在所难免了。

第二,核心竞争力才是“铁饭碗”

目前这种经济形式和行业竞争下,每个人只有不停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认知和能力。这样即使遭遇失业,也会比那些日复一日重复同样技能的人更容易再就业。

不仅互联网,所有行业从业者都适用这一原则。

第三,最大的稳定是不稳定

现在各行各业瞬息万变,很有可能整个行业受市场规则和经济大环境影响,就会导致企业进行大量裁员,这种现象以后大概率还会出现。

我们需要增强自己的心理承受力,明白这种现象是正常现象,是符合规律的,这样就不会让自己

太过于恐慌焦虑不知所措。

当类似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时,才能以更理智积极的心态应对。

结语:

互联网行业大裁员现象,虽然直接受影响的是特定行业的从业者,但他们的经历

对我们其他打工人也是一个警醒作用。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删


我是 @妙小趣说情感 ,写作 读书 终身成长践行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现象   行业   网大   优胜劣汰   业者   疫情   各行各业   很大   员工   收入   能力   自然   经济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