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牛肉,为什么外国人煎一下就能吃,中国人要炖几小时?

这就是赤裸裸的偏见了。

牛肉串你吃过吧?黑椒牛柳你吃过吧?水煮肉片你吃过吧?只不过是做法不一样而已,没有可比性。

就好像东北人什么生菜、苦菊、大白菜等等蔬菜都可以蘸酱生吃,而南方人必须要炒一下做熟了再吃,只是饮食习惯和烹饪方法不一样而已。

看了一些回答很是搞笑,说什么干活的牛肉纤维粗,什么外国的经过排酸等等,内蒙的吃草溜达的牛,倒是没干活,可是如果要吃手把肉、酱牛肉也要炖很长时间,否则根本咬不动。另外外国人能把牛身上所有的部位的肉都煎着吃吗?只不过是选择极少的一部分。

即便是外国人也有炖牛肉的也是要好长时间,你给他一块带牛筋的肉让他煎一下试试,除非他是铁齿铜牙,否则能咬动算我输。

中国的美食文化博大精深,牛肉有几百种做法,我们花好几个小时炖牛肉,只是让味道入得更深,牛肉软烂适口而已,成天外国人这好外国人那好?日本人还吃生的了,更快,你咋不学?




中国传统牛肉确实是耕作淘汰牛,牛肉的纤维长且纤维素丰富,牛肉脂肪含量较少,牛肉口感显得粗糙。现代大部分牛肉国内外饲养方式不同,牛肉中的纤维和脂肪含量不同,口感不同,所以烹饪方式不同。

多数国产肉牛和进口非洲产肉牛,为耕作牛品种,以粗纤维粗蛋白为饲料或主要饲料,生长周期较长,脂肪含量较小,纤维形成就相应增加,为增加适口性,软化纤维组织,多为炖煮烹饪方式。

澳欧美日的培育型肉牛专为适口性而生产。脂肪丰富,纤维较耕牛少,肌肉组织脂性增生。且为缩短生长周期,大量直接饲以动物高蛋白,谷物高淀粉糖类及膳食纤维,限制运动,迅速增加体脂,达到增加体重缩短饲养周期,实现更高利润。所产牛肉肌肉脂肪多,纤维小,水份高,不用烹饪也可以嚼得动,所以多为加热即可食用。




十年前,我在一家烤肉店吃了七成熟的烤牛肉,眼睛红肿,持续了两个星期才下去。所以,以后再也不吃生的了。




国外的牛排吃法你以为是贵族的优雅的饮食习惯!实际上是最原始,最初级的饮食方式!

国内外吃法不同,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牛肉的原因,现在西方很多牛肉都是直接以食用为目的进行养殖的,肉质比较嫩,牛肉膻味不是很浓,因此稍微煎一下就可以吃了!


而国内大部分牛肉是黄牛肉,牛肉膻味比较重,而且比较有嚼劲,所以需要炖比较久。进口牛肉的吃法多数情况用煎,要是炖汤或者煮来吃的话,虽然比较嫩,但是却没有什么牛肉味道,并不好吃。就贵州的饮食习惯而言,还是比较喜欢吃黄牛肉,虽然会比较老,但是牛肉味道比较浓,贵州著名的凯里酸汤牛肉都是采用的黄牛肉!


另一方面饮食习惯,这个可能就有点争议了。中华文化传承时间比较久远,我们的饮食文化差不多都快发展到极致了,吃生肉或者半生的肉饮食习惯,其实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饮食习惯。在远古时期没有火,不都是茹毛饮血。尽管后来有火了,但是如果社会生产力没有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谁有时间花几个小时去炖肉呢。首先要有得吃,其次才能去追求好吃!




牛排只是西餐的一种吃法,大多数西方菜肴里牛肉等也是要煮熟了的。

牛排有7种熟度。分别是生的、近生、一分熟、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全熟。

生的raw

近生blue rare

一分熟rare

三分熟medium rare

五分熟medium

七分熟medium well

全熟well done

全熟法语叫bien cuit,意思就是做得熟透了。全生的叫cru,一般很少人有勇气吃。不过欧洲有不少人这么吃。

一般来说,记住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和全熟就行。三分熟是指外面稍微变色,牛排里面还带血色。老外一般都喜欢吃这种。

五分熟是外面熟了,里面没熟。

七分熟是大家点的比较多的,就是只有里面一点没有熟而已。

全熟的话就是比较硬了,不太好咀嚼。

其实,牛排这东西看起来高雅,其实是比较落后的一种饮食。在欧洲有一些仿照古代的骑士餐厅,会模仿中世纪骑士吃饭。真的就是一块牛肉随便烤一烤,然后让顾客自己放盐。

烤肉串其实比牛排的吃法更高级,更容易熟透,不至于像一大块全熟的牛排那么难嚼。

酱牛肉就更好吃了。经过比较复杂的加工,口感会更多元,也更好咀嚼。

其实牛排真不是什么高级菜,只不过英美比较喜欢吃。西餐的代表法餐里有经典菜都是工艺火候很讲究的。

例如油封鸭、鹅肝、普罗旺斯炖菜、砂锅炖、法式蜗牛等等。法国人在家会经常做红酒炖牛肉,也是把肉煮熟了,也很美味。例如下图,法国的红酒炖牛肉。





同样是吃牛肉,为什么外国人煎一下就能吃,而中国人要炖几个小时!

其实就是一个习惯问题,我在新西兰的时候去西餐厅吃饭,看到大多数的牛肉都是煎的,一般情况下是青年人吃的牛肉都是煎至五分至六分熟之间,年纪大的也是牛肉吃到七分熟。

这张照片是我在新西兰女儿家的时候,吃的煎牛排。


但是外国人煎牛肉挑选的都是非常嫩的部位,不是牛哪里的部位都可以煎着吃。有一次我跟姑爷和女儿去吃煎牛排,外国服务生问我吃几分熟的牛肉,我说想吃八分熟的牛排,外国服务生把眼睛瞪老大看着我!又一次跟我确认?女儿说牛肉煎到八分熟,你还嚼的动吗!买点牛肉回家自己炖吧!

吃个煎八分熟的牛排怎么了?大人孩子瞪着我!那就要六分熟的,服务生屁颠屁颠笑着的走了!我郁闷了。

每个国家的风俗习惯不同,尤其是是吃饭习惯这个问题,中西方差距很大,西方人喜欢吃冷的东西,喝冷水,我们中国人提倡吃热的东西,喝热水。无论是中西方我觉得还是要适合自己的,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通过与外国人饮食习惯和身体强健程度的对比得到了有力的应证,牛肉不仅可以强健筋骨、促进发育骨骼、增强体质,还有着提高大脑智力的功效。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放弃猪肉、鸡肉等,而选择吃牛肉,但同样是吃牛肉,中国人大多数选择炖、煲、酱等需耗费几个小时的方式进行烹食,而外国人吃牛肉只用要煎烤几分钟,这又是为什么呢?


通过调查发现,一方面是因为外国人煎烤牛肉主要是以牛身上最优质的部位——牛排为主料,而牛排不仅鲜嫩多汁,甚至营养价值更高,并且烹食操作简单,仅需煎一下就行。但国人吃牛肉,往往会选用油脂、筋络比较丰富的部位进行烹食,为了使其肉质软糯松软,便于食用,所以需多小时的炖、煲,要不然是根本咬不动的。


而另一方面,外国人为了保证肉质更加鲜嫩可口营养价值更高,多会选取一到两岁左右的小牛,而这种小牛的肉质是更适合做牛排;而国人往往会选择老黄牛、或者年龄偏大的牛。虽然营养价值并不会因为牛的年龄而产生过多的差距,但是经过几个小时炖煮的牛肉,却会流失大部分营养成分,所以为了更好地汲取牛肉的营养成分,建议大家平时要吃一些牛排,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庭。


牛排的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烹食更方便等优点,使得一些黑心商家为了利益最大化,开始生产售卖“合成牛排”和“拼接牛排”,这就使得消费者一不留神就会踩坑。经调查发现,市场上几乎六成以上的牛排基本上都不是纯牛肉,而自助餐的牛排质量更是参差不齐。所以,如何挑选一款“质优价廉”的牛排真的是一门学问。




如果你对西餐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大概率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了。老外也不是把所有的牛肉都用来煎着吃的。煎着吃的那是我们一般所说的牛排,其他部位的牛肉老外一样会炖汤,比如西餐里常用的牛肉高汤,一样是用牛肉炖出来的。另外,牛舌啥的他们一样会烤着吃。




外国人的饭,做法简单至极,没有灵魂,而中国人做的饭,煎炒烹炸炖,那样都要把所做的菜灵魂味道做出来,完全打开了食用者舌尖的味蕾,吃完一顿中国饭,那种身体和精神的满足感溢于言表。




发达国家卖的牛肉都是排酸处理过的。稍微煎一下做个五分熟牛排很香很浓的牛肉味爆口。中国市场的牛肉,大部分屠宰场凌晨宰杀,立马送到菜市场,你买一块煎一下试试,真心难吃,所以就需要各种调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中国   牛肉   外国人   适口   肉牛   肉质   吃法   牛排   口感   西餐   脂肪   饮食习惯   几小时   部位   纤维   方式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