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家乡有什么好吃的美食,儿时的记忆又是什么样的味道?

狗杠鱼

在儿时记忆的册页里,刻在味蕾深处的,却是葱油面、油炸果和油煎狗杠鱼,后者,是我的最爱。至今说起来,还会流口水。

狗杠鱼,产自寿光市的沿海滩。据说,此鱼一年生,属海鱼里的低级海产,可此鱼肉嫩鲜美,百吃不厌。每逢村里来推车卖虾酱的,都会带着点小杂鱼,咸狗杠鱼自然在其列。

每到收麦子季节,割麦、打场,活儿累,家长都想调剂下饭菜。炒虾酱,是佳肴,油煎狗杠鱼,那是菜肴中的极品。往往,煎鱼给上坡干活的大人享用,孩子们吃鱼头、鱼尾,甚至拿煎饼抹煎鱼锅的碎末吃。

一家煎鱼,香飘四邻。隔墙闻鱼香解馋,并非奇闻。毕竟,能吃上煎狗杠鱼的家庭,只是少数。

父亲自学校回乡歇麦假,上坡割麦、推麦、打场,累得四流汗淌,我母亲卖把子鸡蛋,换回斤虾酱和小把狗杠鱼。母亲用豆油热锅,煎狗杠鱼。还没等鱼煎得微黄,香味已扑鼻而来。母亲把焦黄的咸鱼,端给脸膛晒得红黑的我爹,我兄弟仨早手拤着煎饼,站在烟熏火燎的厨房抱窝鸡炉前,等待抹鱼锅。

母亲先把碎鱼,给最小的弟弟卷了煎饼,然后,二弟接着抹锅,最后才由我来收锅底。我让母亲先抹鱼沫子,娘总是说,她早在娘家吃够了鱼,都是吃鳞刀鱼(带鱼),现在闻着鱼腥就恶心。现在想来,母亲不是吃腻了鱼,是先让给了孩子。




我的家乡在皖南山区,这边美吃非常之多。这里给大家分享一款非常不错的产品。

这图片上就是我介绍的火腿炖笋衣。火腿采用的是黄山休宁兰田花猪后腿。

休宁蓝田花猪,又称皖南花猪,此猪个体偏小,肉质好,其腌制而成的皖花火腿。

可与浙江金华火腿、云南宣威火腿相媲美。


火腿色鲜、味美、香脆。火腿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适度的脂肪,十多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火腿制作经冬历夏,经过发酵分解,各种营养成分更易被人体所吸收。

在徽式菜品中火腿用处更广,煨汤,炖煮,蒸炒等等都离不了火腿的提味增鲜。

笋衣是来自黄山祁门县。祁门笋衣是用新鲜竹笋的嫩皮精加工而成,也是我们祁门山区的特色山货。


营养和食用价值同笋干一样好,泡发后可做成各式菜肴,红烧清蒸,炖煮炒制均为上乘,操作非常方便,如笋衣烧肉,笋衣煮腊肉,笋衣蒸火腿,笋衣炒豆干,都是非常下饭又开胃的菜品。


这两种食材一起炖煮非常美味。

可是就是这样的菜,我们小时候也只有过节或者家里请客的情况才能吃到那么一块两块的。

记得那时候知道炖火腿了,眼巴巴站在父母身边看着他们在分割煮熟的肉,大部分时间都会把还有一点点肉的大骨头给我,我拿着大骨头满院子的显摆。




我的家乡在红色赣南客家山区。山里人秉承客家先辈的勤奋朴实,在山多田少的自然环境中努力创建美好生活;客家人善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食材的利用和味觉开发,种种美食佳肴数不胜数,赞不绝口…记得小时侯家里常备的炒货有南瓜籽、葵花籽、砂炒花生、砂炒烫皮、砂炒番薯片等等。最让人垂涎的当数炒南瓜籽了,小火慢炒至籽尖开口时迅速泼下先调好的浓盐水,再续把芦箕让锅灶升温使每粒胖嘟嘟的南瓜子薄薄的均匀地挂上一层盐霜,香喷喷地起锅;小时嘴谗,在大人的笑骂中往往是连着瓜籽壳一起嚼了呑,…那种带着淡淡盐味、唇齿留香的感觉令人难忘。




我的家乡湖北,湖多盛产优质莲藕和各种河鲜,每年冬至我们就会腌腊鱼,挑选最肥美的草鱼戓是青鱼腌制,腌制好腊鱼油香发亮蒸熟吃超极味美下饭,把腊鱼一条去鱼头剁成块泡水一夜,泡水是因为我们的腊鱼晒得比较干,所以必须要泡水让鱼肉变软,把腊鱼控干水份,锅中烧热油下腊鱼加鸡精, 酱油醋和白糖一起炒香装盘入蒸锅蒸制一小时至腊鱼熟透 ,腊鱼盐份重就不要加了,美味的湖北腊鱼是我从小吃到大的家乡味 ,无论走到哪里永远都不会忘记这味道 一种家的味道。





我老家是广西的,有美味的螺蛳粉,桂林米粉,都是用我们广西的自己泡的酸笋做备料,G又酸又辣,美味可口!




在我的家乡金寨

有一种比火锅还要吸引人的美食

那就是吊锅

吊锅是金寨的经典美食当地人称其为“一锅熟”或“一锅炖”是将各种已半熟的菜品融合在一个吊锅内。

鸡鸭鱼肉山珍海味萝卜白菜都可入锅或荤或素尽随人意其特点就是“一锅纳百味”

木制的桌子和椅子桌子上方的顶上有一根结实的木制杆子吊钩连在杆子末端将放满食材的吊锅挂在吊钩上。




我的家是吉林省长白山地区的,好吃的美食老多了,数不胜数,但是我最爱吃的是粘火勺,每到年跟前,家家户户都烙粘火勺,蒸粘豆包,贼好吃[捂脸],欢迎来品尝!




我家在湖北,家乡好吃的东西很多,比如牛肉面,热干面,麻花,手工锅巴,其中最爱的就是牛肉面,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家里远,所以每次都要踩单车去,那个时候早上父母都会给2块钱,那个时候的面条一块五一大碗,份量足,味道好,每天早上必吃一碗面条,那个时候是真的特别好吃




我的家乡武汉黄陂,有很多特色美食,黄陂三鲜,甜蒸肉,土灶煨汤,豆丝,糯米灌肥肠,等等太多了。黄陂的莲藕,马蹄,菱角,红苕也非常出名。



儿时的味道,记忆最深的,就是烤红薯。

我小时候还是大集体,肚子里没有什么油水,总觉得饿,七八角钱一斤的肉一年也吃不了几次。每天放学就到处找吃的。

那一年秋天放学,比我们大一点的大强,把我们招集在一起,问我们想吃烤红苕不,小伙伴们齐声说想,大强就说:想吃听我的,吃了不能回家说,都跟我一起走。说完带着我们去找红苕地。

大强站高处一看,大人们在离红苕地很远的地方劳动。就安排起来,二狗带三人去扒苕,不能把苕藤子扯起来,苕挖出来以后要把土盖上要小心的爬过去,不能让大人看见,大猫去捡柴火,大强和我做灶。

大强和我走了很远,到一处田硬下面,说就这里,叫我去搬土块,他把土块围成一小圈,大猫捡柴火也过来了,大强用火柴点火,火慢慢燃烧起来。一会儿二狗他们也来了,一人有四五个红苕。大强说:一人吃一个大点的红苕,小的烧着吃,说完他就把小的红苕,往火底下放。

小伙伴们一人拿一个,擦一擦上面的泥土开吃,打闹着真是快乐,[呲牙]生的吃完吃熟的,确得非常好吃。吃完了灭火,洗嘴巴回家。

现在想起来,认为是我吃过最有味道的东西,长大后吃的烤红薯,都没有大强烤的好吃,这是为什么呢?





谷芽粑粑,现在大多数没有吃过。

每年当山上的桐子树开花时候,稻谷种子就可以下田了。

每年稻谷种子数量由生产队按田亩而定,而每年种子下田后都会剩余很多谷芽子,而所剩余的谷芽子都是有意为之,因为大家都想吃”谷芽粑粑”!

谷芽粑粑是指:将谷芽晒干后,进行捣碎(过去乡村有一种木制叫”对”的工俱),过筛后做成猪腰子形,放入桐子叶内,然后圈成圆形,上蒸笼即成。

小时候的谷芽粑粑,觉得特别好吃,它不但蒸着吃,还可以煨着吃。

记得小时候上学前,将几个谷芽粑粑放入柴火灶内煨!当粑粑外面桐子叶全部烧掉后,用火钳挟出,然后放地上摔打几下,用鼻一闻——那个味别提有多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休宁   祁门   金寨   皖南   谷芽   腊鱼   桐子   红苕   虾酱   好吃   味道   美食   粑粑   柴火   火腿   儿时   家乡   母亲   记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