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儿科诊室遇见过什么奇葩事?

我是一名儿科药师,虽然我不是儿科医生,但是我在儿童专科医院工作,但是也会听到和看到很多大众自认为是奇葩搞笑的事情,但是在我们看来,可能都是些太经常不过的小事情了哈,下面我就来分享1个会让你们泪奔的搞笑事情。

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是感染科某男神医生值班,下面就是关于他的真实事情。我们知道每年秋天这个时期正是儿童秋季腹泻的高峰阶段,秋季腹泻,比如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属于传染性疾病,我们医院会集中在感染科专门看这类的疾病,不是在消化科看这类疾病,因此感染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最忙的,每年的这个时期医生都会累趴,不对应该是看大便看的眼花。但比视觉和嗅觉系统冲击更大的是下面的这个事情:

大家都知道孩子腹泻了,医生通常会建议做个大便常规,但是有的家长把大便送到检验科以后,还是不放心不过瘾,也想让医生看看宝宝的大便颜色和形态,于是就把尿不湿中剩下的那一大堆稀便便非得再拿给医生也看看,家长就双手兜着这尿不湿进入医生诊室,谁知道一不小心,脚一打滑,这个年轻的漂亮妈妈穿的又是高跟鞋,当时摔个人仰马翻,摔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也没有伤到身体,可是结局是他双手里面的那好几公斤的稀屎,在摔的那0.1秒内,全部飞向了空中,想天女散花一样,撒到了医生的一桌子上都是,其中有一坨非常长眼,非常精准的掉进了医生刚刚还在喝水的的那个水杯中......还有他的头发里面、衣服里面......这个诊室都弥漫着...此处省略1000字。

那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地面有水啊,害得孩子家长摔跤了啊!这个就得说儿科诊室另外一个最最最常见的事情了,那就是随地大小便的高发之地。时光隧道得倒回3分钟之前,哈哈,原来在这个家长进来之前片刻,另外一个小朋友,穿着的是漏裆裤,正好刚吃完奶没一会,尿急来了,他也没有告诉他麻麻,直接自己就蹲在医生旁边的地上尿了起来......此处省略100字。前后也就几分钟间隔,医院的保洁工作人员还没有来得及拖地,结果导致了上述的尴尬发生了。

其实,类似这样的趣事太多了,在我们儿科人看来都是家常便饭!只要能够让孩子健康起来,只要能让家长能够开心起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在医院里工作时,遇见各种各样的搞笑奇葩的事情是很多的,见多了也就不足为奇了。就拿我个人亲身经历的一件奇葩事讲给大家听吧!

那时我在实习的时候,刚刚由内科转入儿科,正是秋高气爽的秋季,由于在秋季是季节性疾病的多发期,所以,患秋季腹泻的宝宝是很多的。那时候我们在实习时,护士的事情也让我们帮忙做的,每天早中晚给宝宝测体温,询问宝宝的饮食,大便情况等等,就都包在我们几个实习生的身上了。那天正好来了个新患儿,这时忙碌的护士和带我的老师,叫我去给新患儿测一下体温,顺便问一下大便的情况,我就像接到圣旨一样,健步如飞的到了新患儿面前,开始询问,宝宝大便了吗?宝妈妈回答;有,大了。我又问,大便多少次啊,宝妈妈回答;一两,我很惊讶,然后又问,宝宝大便一天多少次啊,宝妈妈惊恐的回答;一两吧,要不二两,一下子把我整蒙了。在患病期间,了解宝宝的病情病史是相关重要的,对于疾病的诊断治疗是有很大帮助的。

这样的奇葩事情是很多的,应该好多宝妈妈在带宝宝就医时也都遇见过,作为儿科医生也就习以为常了。




其实奇葩好像有点贬义的意思,我的理解是有趣好玩的事,这样的事其实挺多的,略说一两个有趣的诊室插曲。

一天在儿保诊室给一个42天宝宝体检,宝宝躺在诊室的床上,我坐在右边,宝爸宝妈坐在左边。其中一个检查项目是检查宝宝的视力和听力,我拿着一个红色的摇铃左右移动,吸引宝宝的眼球左右追视。这个宝宝可能看到陌生人有点怕生,无论我怎么弄红色摇铃眼睛都死死盯着左边的爸爸妈妈。

“嘿,这个小宝贝眼中只装着爸爸妈妈,根本不把医生放在眼里,年纪这么小就有点目中无人了!”我假装有点生气地说。诊室顿时哄堂大笑,气氛缓和了起来。宝爸宝妈也是喜逐颜开,在他(她)们的配合下,宝宝慢慢放开了紧张的心情,顺利了完成了全部体检项目。

还有一次,一个身高170+的宝妈带她的小孩体检,两个多月宝宝身高体重发育一切正常,但宝妈还有有点懊恼地跟我说,宝宝爸爸身高也有180+,为什么宝宝的身高也不见得比其他小孩子高呢?

我和妈妈说, 姚明刚从娘胎生出来的时候也不会比我们每个人高多少啊,遗传上的优势需要给充分的时间让它慢慢发挥出来,别太着急!

诊室其他人听了也笑了起来。

其实还有一句我不太好意思和宝妈说:姚明还是受精卵的时候,他的细胞直径也不见得比别人的长啊!

哈哈,我的精神胜利法是不是太阿Q了!


更多医学科普问答请关注我的头条号:悬壶小儿科




谢邀。手札君是生殖科医生,但每个医生都有实习的经历,下面就分享个手札君实习时在儿科遇到的“奇葩事”

读研之前手札君在大学的附属医院实习,转到儿科时已然是夏季,南方的夏季闷热潮湿,诊室的空调清一色调成除湿模式。某日下午,儿科诊室来了一大家子,奶奶、妈妈、保姆和爸爸,奶奶抱着一个约1个月大的婴儿。孩子奶奶把一个裹的像粽子一样的婴儿放在我们的检查床上,还没开口就哭上了。我们看着这个婴儿外观发育和应答都是正常的,摘下口罩准备问家长时,一股酸爽的味道排山倒海扑面而来,屎臭混合着腐肉的味道比解剖室内福尔马林泡着的尸体味道要浓郁的多。为了自救我们带上了口罩。把孩子身上裹着的毯子、外衣、毛衣、衬里一件件扒开,我们看到孩子的肚脐位置挂着一根鸭肠似的组织,黏糊糊,与肚脐藕断丝连,肚脐处有血性渗出。

带教我的Z老师哭笑不得“你们给这孩子做过脐带护理么?别告诉我出生到现在一直这样裹着?”,孩子妈妈明显感觉有人撑腰了,委屈的带着哭腔“医生,我婆婆说就得这样捂着,我怎么说她都不听,说她看的孩子比我吃的盐还多,妈,我就说这样不对吧,您非不听”,孩子奶奶也感觉理亏,哄着孩子不再吱声。

这是一例典型的因脐带护理不佳导致的新生儿脐炎。脐带是宝宝和胎盘之间的纽带,每个宝宝脐带脱落的时间有所不同,但一般在出生后1~2周均会脱落,这期间的护理只要掌握两个小技巧就能平稳度过这段“尴尬期”:

1.脐带断口保持干燥:

如果在洗护时不慎沾水,要用干净棉签擦拭,不要在脐带断段涂抹婴儿护肤品,避免过多衣物覆盖脐周。

2.避免摩擦:

婴儿尿裤的腰带建议高过肚脐位置,避免脐带被拉锯式摩擦

奶奶疼孙子心情可以理解,但过于“厚重”的爱孩子可承受不起。




硕士期间,跟导师出门诊,遇到一系统性红斑狼疮患儿,询问病史后,导师建议患儿母亲也做一下化验,结果患儿和其母亲均被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经正规治疗,母女二人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原来儿科医生还有更大的价值。




奇葩的事?其实不一定是奇葩,也不一定不奇葩。个人看法不同。曾经遇到儿科的问题太多,也许还会发生。下面回忆2件。

1,遇到一个乡医,给几岁的孩子看病,孩子恶心不适(可能是感冒),给高孟酸钾粉溶解后喝下(消毒杀菌,只能外用,还要注意浓度),天啦!伤口腔,食管,胃等整个消化道。是30年前庸医的事了,现在不会发生的。

2,8个多月的男宝,从2个多月患上咳喘不适后,儿童医院惑疑过敏性哮喘?半年来反复咳嗽气喘,每一个月都发生,宝妈当然经常往反医院,平喘,雾化,输液,喂药,效果就是不佳!经济和身心疲惫。找过敏原?一般情况下宝宝3岁过后可以各大医院检查过敏原,可以对宝宝进行相关治疗。可是这位男宝才8个月!一个医生想进行基因检测过敏原?可以吗?分析下基因是人生下来固有的,试试,检查结果没有发现相关过敏原。

男宝突然高热住院治疗了,经过治疗后好转,但是宝妈仍担心宝宝的病情,于是要求增强免疫力试试(输液人血丙种球蛋白,一种难申请到的药品),奇迹出现了,宝宝这次真的好久没有严重的哮喘发作了,身体渐渐好转。

6岁前的宝宝生理性免疫力低下,爱生病,可是象这样的宝宝反复不好,效果不好的还不少见。

儿科的问题多种多样,需要儿科大夫用丰富的经验和耐心的观察来解决一个个难题。




突然觉得这样子的一个提问有诱导负能量的嫌疑,而正能量是我们提倡宣传的哦

作为一名儿科医生,在现在的这种医疗环境下,医患关系是很紧张的,在儿科方面呢,也是如此。我们自然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家长理解儿科医生护士的工作性质和内容,在孩子生病的时候能够寻找医务人员帮忙,但是又不苛责其成。

也希望医务人员能够工作更轻松一些,负担没那么重,这样子就拥有更多的时间跟耐心,跟家属患者进行沟通。

不过既然这个问题问的是在儿科诊室遇见的奇葩事,那么我也勉为其难的贡献一件我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事情。

曾经有一次,有一个小孩大概是五六岁,家长因为孩子已经有六个多小时没有排小便来就诊,特别担心小孩的情况。那天刚好是我值班,初步的检查了一下小孩的身体,并没有发现太大的异常,于是我把孩子放在床上,轻轻地抚摸他的腹部。当我检查到膀胱区的时候,感觉到膀胱是鼓鼓的的。这个时候我搓热我的双手,并在膀胱区,轻微的按摩了一下。

说是迟那时快,突然一泡尿酥的一下了,一下子就飞射而出出来了,弄在了我的白大褂上面。

家长好尴尬,又想笑。只好对我说,医生这手是妙手回春,是一把神手,我们在家里担心了好几个小时,没想到医生摸一下小便就出来了。

关于儿科诊所发生的=的事情,真的是说不清道不尽,有太多的跟你讲的啦。只是真正忙碌的儿科医生,真的是没有多少时间去做这些总结。

祝愿2018年,宝宝们都能够健康成长吧。




额额额,这个问题感觉企图挑起咱们医患之间的是是非非啊,换个问法“你在儿科诊室遇见过什么笑出声的事”,这样分享起来才是活泼有趣。

某天,来了一个腹泻的娃,我们照例要询问便便的情况,“小孩的大便是什么样子的?”话音未落,只见妈妈胸有成竹从包里摸出一个碗,拿到我面前,说“医生你看!”。是的,我直观的看到了一碗便便。哭笑不得ing……

另一个故事,小孩大概5、6岁在候诊,玩的无聊了开始吵吵,机智的妈妈立刻打开手机游戏给小孩玩,小孩安静了,认真的玩起了王者荣耀。所以说,农药里你永远不要猜你的队友是谁。

儿科是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非常大的科室,希望未来工作中,医务人员心理能更放松一些,家长们能多理解一些,为医疗环境一起添砖加瓦~


想要了解更多真实的医学,请关注“医学界儿科/妇科频道”

医学界作者 李土豆




在我从事小儿骨科疾病诊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聪明”的小孩子。

他们往往有一些外伤,在家里苦恼不安。但是他来到了骨科诊室,看到了穿白大褂的医生伯伯。说什么也不承认他受过伤,哪里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诊室   奇葩   儿科   儿科医生   过敏原   脐带   肚脐   大便   小孩   家长   事情   医生   妈妈   宝宝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