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郭襄这么好性格的祖师爷,会有灭绝师太这样心理变态的徒子徒孙?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郭襄性格不好,灭绝师太也不算变态。

我们首先看看郭襄。

郭襄可以说,是性格非常怪异的一个女孩子,甚至是有些变态的。

她少女怀春,对杨过进行偶像一样的崇拜和喜爱,倒不能说是有什么问题。

但在绝情谷,自愿同杨过一起跳崖而死,就属于惊世骇俗了。

毕竟追星的女孩很多,自杀的毕竟只是极少数。

但郭襄还不仅仅是这一点。

萨沙不怕人骂,郭襄倒很像迷恋刘德华的那个女粉丝,就是父亲为此自杀的那个。

郭襄粉杨过,已经到了极为夸张的地步。

从16岁看到杨过,郭襄随后基本始终在寻找杨过的心态里面四处流浪,直到40岁出家为尼,前后长达24年之久。

痴情这么多年到偏执的地步,对于任何女人都是少见的。


有人说,程英和陆无双也是如此啊!

其实杨过怎么说也算勾搭过陆无双和程英,同两人还都有身体接触(尤其还看过陆无双的胸部,搂抱过程英)。在这种接近于恋爱的情况下,两个女孩迷恋杨过到终生未嫁,倒是可以理解。这就类似于有些女孩失恋以后,选择一辈子单身

但杨过从没有勾搭过郭襄,一味同他保持距离,郭襄还这么做,就属于性格怪异了。

另外,郭襄崇拜喜爱杨过以后,心里根本容不下别人。

说起来,少年张三丰也就是张君宝,在少年时期内力就不亚于昆仑三圣何足道,自学了一套罗汉拳就能同何足道过10招。可以说,未来张君宝的武功不可限量,人也是善良温和,对郭襄一片痴情(终生未娶,贴身带着郭襄赠送的铁罗汉)。

照常理来说,张三丰同郭襄还是比较般配的,后来也成为古往今来的武林顶级大宗师之一。但在郭襄心目中,张三丰没有半点分量。


另外,没有证据表明郭襄后来对家庭有什么帮助。

大家注意,郭家三个孩子,郭芙虽然是个草包,好歹也始终在丈夫耶律齐身边,帮助父母防御襄阳几十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郭破虏最终在襄阳城内殉国,同父母死在一起。

然而在国破家亡的时候,郭襄只是一个人在江湖游荡,寻找爱人杨过。而杨过早已结婚隐居,并且早就说明不会接纳其他女人。


郭襄这种行为,说到底还是自私古怪,连国家民族和爹妈都不管了。

而且郭襄自称大彻大悟,在40岁出家为尼姑,却给大徒弟取名为风陵师太,说来说去还是没有忘记杨过。

说起来,郭襄绝对比灭绝师太古怪。



就灭绝师太而言,她的行为倒没什么稀奇。

灭绝师太的亲哥哥被明教法王谢逊无辜残杀,这本来就是血海深仇。

更重要的是,当时灭绝师太还有个大师兄孤鸿子。

灭绝师太同孤鸿子,应该就是仪琳和令狐冲的关系。而峨眉派也不是说掌门不能结婚家人,灭绝师太当时并没有出家,完全可以同周芷若一样嫁给孤鸿子。

然而孤鸿子却在同明教光明左使杨逍的决斗中,被他活活气死。

哥哥和情人被杀,换成哪个女人也受不了啊。


更重要的是,灭绝师太最器重的弟子纪晓芙,还同杨逍产生感情,背叛师门。

在种种刺激下,灭绝师太认为明教是无恶不作的魔教,对其下手残杀,豪不留情,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其实明教本来也是藏污纳垢之地,光明左使杨逍逼奸纪晓芙,在武林中是下三滥的事情。

光明右使范瑶,因为感情失败就暗中下毒害死了紫衫龙王的丈夫韩千叶,也不是什么好人。



金毛狮王谢逊虽然是被成昆陷害,滥杀数十个无辜武林高手毕竟是事实,还用狮子吼将玉盘岛几十个高手弄成白痴。

青翼蝠王每次用武功后就要吸血,也不知道弄死了多少人。紫衫龙王黛绮丝为了报仇,将十几个正教弟子整的不死不活,还击毙了仅仅是见死不救的胡青牛和王难姑,也不是好人。

剩下唯一比较正义的白眉鹰王殷天正,她女儿殷素素能动辄杀死龙门镖局满门老幼妇孺几十人,显然也是大奸大恶之人。

灭绝师太虽然偏激,并没有故意杀过什么无辜之人。


灭绝师太杀掉的几乎都是明教教徒,另外就是纪晓芙。

但纪晓芙自称是被杨逍强奸,那么灭绝师太让他行刺杨逍报仇,还可以让她成功后成为峨眉掌门,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纪晓芙拒绝,就等于承认她同杨晓实际上是私通的,背叛师门。

在武林上,背叛师门基本就是处死,灭绝师太击毙自己的叛徒徒弟,也不能说有什么问题。

另外,在张无忌出面制止灭绝师太杀死锐金旗众多,被打了一掌。


灭绝师太发现张无忌的内力是正派武学,知道他不是妖邪,就让他不要多管闲事。

在张无忌强行出头时,灭绝师太下手也留有余地,最多想将他击晕,不要碍事而已。

另外,灭绝师太明明看到殷离使用最恶毒的邪派武功,千蛛万毒手,也最多只是试图斩断她那根手指而已,并没有杀人。

所以,灭绝师太总体是讲道理的,并没有太过分,真正过分的是郭襄。




郭襄的性格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没错,襄妹子从小长相甜美,性格豪爽,虽是名门出身但却并不任性,这些的确是姐姐郭芙比不上了。

可能大家前面对于郭家大小姐隐形停留在这里,所以郭襄的出现让我们区别对待。

大家应该都知道郭襄的外号叫做“小东邪”,这个外号是怎么来的呢?

说的就是郭襄的性格很接近黄药师,黄药师是她外公,外号是老东邪,所以郭襄才成了老东邪。

我们可以说黄药师博学多才,也可以说他英俊潇洒,但绝对不会觉得他性格好。

你想想,和黄药师性格接近的郭襄,性格能好到哪里去?

江湖中一个人的外号是能说明很多问题的,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不会用“邪”这个来给自己起外号。

另外,郭襄对于大局观也是有问题的。

在她年纪还小的时候,襄阳的局势还没有那么紧张,她到处闯荡还可以说得过去,不过在她十六岁生日的时候,襄阳的局势就已经无比的紧张了,她和郭破虏的生日宴会都是黄蓉想办法抽空安排的。

但自始至终郭襄似乎对襄阳都没有怎么上心,在一家人都在为襄阳出力的时候,她还跑遍了天涯海角的去找杨过,这一跑就是几十年。

这一点她比不上姐姐郭芙,郭芙虽然任性,武功也很稀疏平常,但是却一直在为守护襄阳贡献自己的力量,和耶律齐结婚十来年连孩子都不敢要。

从这一点上来说,郭襄是很自私的。况且从始至终她都知道杨过心有所属,却偏偏要去寻找一个根本不可能是下的梦,表面上看似痴情实际背后就是自私。

尤其是作为郭靖和黄蓉的女儿,这一点更是不应该。

最后郭靖黄蓉一家都为国捐躯了,在最危机的关头也还是没有看到郭襄放弃自己的儿女私情返回襄阳。

郭襄后来创立峨嵋派,定下的规矩中尤其有一点是我完全不能理解的:要求弟子要守身如玉。

总不能因为自己打了一辈子光棍也要求后人也如此吧。

实在是有点不可理喻。

从这些都可以看出郭襄的性格并不怎么好,自私还固执。不过因为大家都卖郭靖面子,加上郭襄后来又创立了峨嵋派,在江湖中的地位很突出,所以就选择性地忽视了。


灭绝的心理是有点不正常,不过变态的程度也还不算太严重。


郭襄其实对灭绝的影响并没有多大。

前面说郭襄定规矩弟子要守身如玉,但灭绝在年轻的时候和师兄孤鸿子其实是有婚约的。

只不过在师兄被杨逍气死后,灭绝又看不上别人只好打一辈子的光棍,反倒是在冥冥中遵守了这条规定。

换成是谁看到自己心爱的人死在自己面前,心理多少都会发生变化。

灭绝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变得有点不正常的。

杨逍并不是直接下手杀了她师兄,而是两人在比武的时候孤鸿子没打过对方,还没言语侮辱了一番,孤鸿子受不了这个刺激怒急攻心才一命呜呼的。

要说这孤鸿子心理承受能力也太弱了,看看现在最著名的NBA赛事中,多少万众瞩目的巨星都喜欢喷垃圾话,被喷的人又是输球又是被喷的也没见咋样。

灭绝师太你把帐挂在杨逍头上也就罢了,没必要把整个明教都拉进你的私人恩怨中吧。

后来自己的徒弟纪晓芙又和杨逍之间产生了联系,她硬是要逼纪晓芙暗算杨逍,徒弟不答应结果被灭绝一掌给打死了。

最后又轮到另外一个徒弟周芷若,因为灭绝对明教的仇恨加上立场不同,所以在临死的时候都要逼迫徒弟发誓不得嫁给张无忌,违背誓言结果简直是惨毒之级。

所以其实说灭绝的心理有点变态其实是不为过的。


不过当时整个六大派的人心理都不正常,所以这也并不怪灭绝一个人。


当时的社会局势都在抗元,这也是明教的最大目的。

先有国后才能有家,有门派,可是这六大派却一心想着联手去剿灭明教,这是很不明智的。

尤其是峨嵋派是最不应该和明教产生矛盾的,你要说别的门派作为一个江湖组织,拧不清也还罢了,但是峨眉派是郭襄创立,郭襄的一家人就是围攻捐躯的,难道她们不明白这一点吗?

结果这一点被统统无视了,反而在对付明教上是叫的最狠跳的最高的那一个。

在大局观的把控上,灭绝师太和郭襄几乎是如出一辙的。

还好后来有张无忌从中周旋,化解了六大派和明教的矛盾,避免了自相残杀,也算是为后来明教推翻元朝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吧。

不过灭绝师太也不是完全的是非不分,起码她能够在众人面前坦诚的承认自己技不如人这一点还是很让我佩服的。

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灭绝还是比较恰当的:可恨之人也有可怜之处。




郭襄本身就不正常,一切根子都在郭襄身上。郭襄创建峨眉派,给后世立下三条祖训。



第一,只有处女才能当掌门。为啥立这个规矩?我觉得是因为郭襄一辈子都是处女,具有强烈的处女情结,所以才立下这么一个变态的规矩。郭襄的徒弟风陵师太一辈子是处女,灭绝师太十五岁当掌门,一辈子是处女,周芷若当了掌门,跟宋青书都结婚了,也不敢破处。胳膊上的守宫砂鲜红欲滴。照书中的趋势,周芷若也是一辈子的处女。

大家如果看过中世纪的国外小说,比如红与黑,或者简爱,或者茶花女,或者基督山伯爵就能知道,老处女(修女)是很可怕的,很变态的,变着法折腾人。灭绝师太就是一个标准的老处女(修女)。她不近人情,不讲道理,嗜杀成性,冷漠孤僻,总之不正常。这一切的根源,皆因不近男色,阴气太甚。



第二,峨眉派掌门必须找到屠龙刀,扶植一个有为青年学会武穆遗书,宝刀屠龙,兴复汉室,如果这个家伙不听话还得用九阴真经和倚天剑宰了他。这比慕容复从小兴复燕国难度还大。慕容复起码还是自己干,峨眉掌门却帮别人干,还得全程监控。干过教育行业或者培训行业的朋友都知道,教一个人学文化和自己上手干,那个更难。因此这是峨眉派掌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每一个掌门都得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屠龙刀出现在江湖上,灭绝才派纪晓芙下山找,结果被杨逍祸祸了。



第三,峨眉派必须成跟少林齐头并进的大派。说实话这个目标郭襄能达到,因为郭襄死的时候张三丰没有创建武当派,六大派除了少林就数峨眉派牛逼。可是郭襄死后,张三丰创建了武当派,立马成为仅次于少林的大派。峨眉派成为比昆仑派还靠后的门派,仅仅比崆峒派和华山派强点。这对于灭绝师太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再牛逼你能比张三丰厉害?所以灭绝师太每天闭门练功,可惜徒劳无功。



而且说个郭襄性格好的话题,你是在逗我吗?郭襄人称小东邪,跟黄药师有一拼,这两货性格好?




郭襄是郭靖的爱女,其性格豪放大气,但依据书中情节推断,她未必高寿。如果她能有张三丰那样的高寿,峨眉派应该发展得更好。

郭襄的徒弟是风陵师太,风陵师太在江湖上并没有恶名,可见郭襄教导有方,在人品这方面的掌控是到位的。


郭襄的外号是小东邪,有一点邪气,见识和普通人不同。比方说刚刚和杨过见面那时,她明知道大头鬼不是好人,但依然欣然随他一同走,称呼他为大头鬼叔叔。

在黄蓉告诉她杨康与穆念慈的故事时,换做别人,一定会斥责杨康的卑鄙行径,同情穆念慈的遭遇,但郭襄却说,穆念慈既然喜欢了杨叔叔,不管杨叔叔多坏,也要喜欢到底。


所以我们眼中的灭绝师太是狠毒的,若郭襄当时在世,那么她眼中的灭绝未必是如此。

灭绝其实并非一开始就狠毒,她恨魔教入骨,因为当年她的师兄孤鸿子中了杨逍的计郁郁而终,所以她要求纪晓芙帮她报仇,纪晓芙不允被她打死后,又要求周芷若为她报仇。

根据灭绝师太的表现来看,她对师兄孤鸿子情意深重,师兄的死对她打击很大。她之所以变得狠毒,跟这件事有直接关系。




郭襄性格好,那只是因为读者只看到郭襄少女时代,结交群豪的事迹,觉得她大方不做作,能够与三教九流和谐共处,像何足道、张三丰这等大豪杰也非常中意她。

但襄阳之变后的郭襄呢?对杨过求而不得,又遭遇国破家亡变故的郭襄呢?是否还能如少女时代一般,纯真豪爽?

其实,读者们者都相信,成年后的郭襄豪爽是肯定的,否则也不会开创峨嵋派,成为一派祖师,还占据大好山头。但另一方面来说,郭襄必然也是偏执的,对于杨过的事情,她偏执地等待,即使年纪大了,还要创出黑沼灵狐这样的招式,来寄托相思;对于蒙古人,郭襄更是偏执的,国仇家恨,她比张三丰等人更加执著于驱逐鞑虏,正是在她的这种心态下,峨嵋弟子都是有火性的,并不是软弱可欺的女孩儿特点,而是有着大抱负的侠士。

郭襄的徒弟风陵师太,作者着墨不多,但感觉上比较恬静。

而徒孙灭绝师太,个人感觉年轻时应该是比较肖似郭襄的,爱恨分明。

灭绝一生的执著,一是倚天剑,这是郭襄留给峨嵋弟子的枷锁,寻找合适的人选,传递《武穆遗书》和《九阴真经》,这是郭襄的遗愿,也是灭绝等掌门人的职责。周芷若也接受了这一职责,所以才有她对张无忌等人的逼不得已。

当然,周芷若找到这两件宝物,可说是奉祖师之命,但找宝物而行的暗算之事,这却不是祖上的遗命,而是她自己在重压和嫉妒心之下的选择,不能扣到郭襄身上。

不过,诱惑张无忌再图谋屠龙刀,却是灭绝教周芷若的办法,那么,说灭绝为了使命而走火入魔,失了道心,这不为过。

但灭绝为什么会变态、失了人性?这就与她的第二个执著有关,也就是她的师兄孤鸿子。

孤鸿子在剧中一般不会出现,但小说里提到过,灭绝与杨逍的仇也是因为孤鸿子,孤鸿子挑战杨逍失败,遗失了倚天剑,自己也被气死了。

灭绝对明教深恶痛绝,一是因为孤鸿子之仇,二是因为兄长被谢逊所杀,这血海深仇之下,她能对明教有好心态?不可能的。

小结:

从郭襄到灭绝,其实都是有轻微偏执性格的人,她们为着一个目标可以持续多年、吃苦受累也全不在乎,但这种执著稍微过界,就可能是为达目标不择手段。

郭襄一生未嫁、坚持抗元,灭绝也可以出家为尼、坚持剿明,谁又能说,这对祖孙不是非常相似呢?




郭襄性情好,死皮赖脸从别人那里讨金钗,然后又当掉金钗请陌生人喝酒,还要撒谎掉了,

郭襄性情好,要跟着没什么好名声的陌生男人去看神雕侠,宋五好心告诉她不要去被大头鬼打晕她半点不关心,只知道跟着陌生男人走去追星

郭襄性情好,偷放打瞌睡不守军规要被斩首的士兵




郭襄性格是不错,但她身上有股“邪气”,而这邪气,最终在灭绝师太身上得以完全地体现。

郭靖黄蓉在教育孩子方面,跟大多数父母一样,是在不断地尝试。大女儿郭芙娇生惯养,结果养成了骄横跋扈的性格。二女儿郭襄出生后,他们便采用了“放养”模式,结果郭襄我行我素,漠视世俗礼教,被称为“小东邪”。儿子郭破虏采用的则是不闻不问的策略,结果他几乎没有存在感。

郭襄与任何人都合得来,表面上看,这是大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是“正邪不分”。也就是在郭襄眼里,无所谓正与邪。特别是襄阳城破之时,郭靖黄蓉郭破虏都战死襄阳,但郭襄呢?并没有出现。

正因为如此,郭襄所创立的峨眉派,表面上是正派,但做事的方式却很邪门。特别是在灭绝师太身上,这种邪门完全展现出来了。纪晓芙不答应利用感情去伤害杨逍,灭绝师太便一掌将其拍死

为了让周芷若得到倚天剑和屠龙刀,灭绝师太让周芷若发毒誓,先引诱张无忌,然后将其抛弃。得到了秘籍的周芷若,变得冷酷无情,让人看了心里发毛。而少林寺屠狮大会上的峨眉派,行径让所谓的反派人士都看不下去了

峨眉派号称是抗元的正派,但反而将矛盾的重点集中在明教身上,而明教恰恰是抗元的组织。峨眉派并没有抗元的实际动作,夺得屠龙刀是其主要目标,而最终目的是战胜明教,将峨眉派发扬光大。

所以,灭绝师太之所以如此决绝,根源就在郭襄那儿。“灭绝”二字应该就是郭襄取的,她还曾经给丫头取名为小棒槌呢。郭襄的“大度”,使得峨眉派正邪不分,郭襄的“出人意表”,使得峨眉派不择手段,郭襄的“漠视世俗礼教”,使得峨眉派没有大义

灭绝师太这样的徒孙,能当上峨眉派第三代掌门人,显然郭襄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没有郭襄点头,灭绝师太是不可能当上掌门人的。峨眉派第三代就她灭绝一个人么?应该不是,但她最终能够脱颖而出,只能说明她恰恰最对郭襄的胃口

风陵渡口的郭襄确实很可爱,但后来的郭襄却不那么可爱了。襄阳城被蒙古大军围困,郭襄并不关心,只是关心大哥哥来不来为她过生。父母镇守襄阳,郭襄也不关心,只是四处找寻杨过的消息。襄阳城破,郭襄还是不关心,只是在峨眉山上“大彻大悟”

郭襄身上的这种“邪气”,在峨眉派慢慢积累,最后由量变到质变,终于在灭绝师太身上爆发了出来。峨眉派已经不像个正派了,灭绝师太干的事也不像一个正派掌门人该干的事。




我要更正一下,郭襄只是年轻时候性格好而已,中年以后由于苦寻不着杨过,性格也变了,灭绝师太也不是心理变态,她只是对明教有仇恨而已。

郭襄一生为情所困,女孩子年轻时候心智还不成熟,天真烂漫,性格好也是自然的,随着年龄增长,心智成熟了,就会因此生恨,因为她付出太多了,没有一点点回报,久而久之,心里就会不平衡。

中年以后,郭襄已经心灰意冷,创立峨眉派,不再找寻杨过的下落,此时的郭襄,心中是有怨气的,对徒弟也很严厉,有时候还会把脾气发在徒弟身上,其实这些都可以理解,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年轻时候和中年以后的性格差异很大的,尤其是感情不顺的女人。

我相信灭绝师太年轻时候也是温柔可人的。

灭绝师太表面上看是有点不近人情,那也是有原因的,深爱的师兄孤鸿子因被杨逍打羞愤二死,而心爱的徒弟却死心塌地的和死敌杨逍相爱了,这对她打击很大,即使是处死了纪小芙,那也是清理门户。

在峨眉派,那么多女弟子忠心的追随灭绝师太,说明平时她对众弟子们还是挺好的,要不然早就重判亲离了。




灭绝师太并非是一个心理变态之人,而是一个性情刚烈,正邪不两立,不懂得中庸之道,一生为光大峨嵋门楣、推翻蒙元朝廷为己任,因爱成恨的一代宗师。灭绝师太虽略显暴戾,但绝非绝情绝义之辈,为报杨逍救师之恩,还再三安顿师兄,万不可伤其性命。

却说,襄阳城破,郭靖夫妇与其子破虏俱皆殉难,耶律齐夫妇也下落不明,屠龙刀遗失疆场流落于江湖,从此不知所终,郭襄则因遵父命,持倚天剑突围求救于临安,而躲过一劫。

郭襄听闻襄阳城破,父母双亡,恸哭数日不绝。

当初,郭靖夫妇制定刀剑计划本就是百年抗元大计,以期后人能习得刀剑中的兵法武功,驱除鞑虏,恢复汉家河山,如今此秘密唯有郭襄一人所知,郭襄为完父母遗志,便殚精竭虑的开始寻找屠龙刀。

之后,郭襄游历江湖,踏遍三山五岳,探查屠龙刀的下落,可惜始终未果。其间宋亡元兴,花落花开,不知经历了多少人事沧桑。

郭襄数次前去古墓,希望能从杨过夫妇身上得到屠龙刀的下落,可惜杨过与小龙女因不堪蒙元之扰,早已远赴西域,定居于西域白驼山,郭襄自是寻而不得。

这日,郭襄于元大都偶遇昔日襄阳给其祝寿的江湖能人异士百草仙鹿子峰,故友相见,自是欢喜,两人秉烛夜谈,郭襄这才得知鹿子峰前来大都欲要刺杀蒙元皇帝忽必烈,怎乃皇宫守卫森严,无法近身,转而准备行刺忽必烈宠臣阿合马。

阿合马,蒙元宰相,智谋多而善于言辞,因制定元代钞法,开纸币流通之先河,才得以使蒙元可以不断发动战争扩张其疆域,成为大一统的王朝。

行事之前,百草仙鹿子峰将其女托付于郭襄,然后只身前往,不想行刺失败,被投靠于蒙元的江湖翘楚百损道人所杀。

郭襄携百草仙之女返回中原,途径晋地三县交界的黄河风陵渡口,见那黄河倒泻如银河,掀天浊浪,想起昔日与杨过初识于此,从此情窦初开,那时自己潇洒明慧,而今年近不惑,却一事无成,有感逝者如斯,不舍昼夜,为忆昔日之美,纪往日之青春,遂给百草仙之女起名风陵。

岂料这有感而起的名字,江湖中人皆以为郭襄为情所困,放不下心中的儿女私情,忘记了家国情怀,以至骂名四起。

郭襄忍辱负重,背负着别人的误解,年复一年地为完成父母遗愿,奔走呼号,终于在不惑之年,见复国无望,看破红尘,遂结庐峨眉,顿悟出家,成为了峨嵋派的创派祖师。

数十年间,郭襄虽对屠龙刀不停地觅迹寻踪,却还是不知所终。郭襄深知,随着襄阳城破,郭破虏的离世,光阴荏苒,屠龙刀已成为无主之物,按照江湖盗亦有道,非不欲剑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的原则,再不速速寻回屠龙刀,屠龙刀一定会成为他人之物。

于是,郭襄做出了一个一生都令其后悔的决定。

郭襄放出“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这一似谒非谒、似诗非诗的二十四字谶语,希望让全天下的武林人士共同寻找屠龙刀,自己可从中趁机夺回宝刀,没料到此举惹的江湖中人人自危,血雨腥风亦就此拉开帷幕。

元廷鹰犬、西域妖僧百损道人也加入到寻找屠龙刀的大军之中,无所得手,不顾道义,居然打起了与屠龙刀齐名的倚天剑的主意,郭襄虽将其重伤,但自己也受伤颇重。

郭襄的徒弟风陵师太,衣不解带的侍奉郭襄。郭襄自知命不久矣,于是将刀剑的秘密告诉于她,希望她能继承自己的遗志,完成郭靖黄蓉夫妇的夙愿,并将峨眉派的掌门信物玄铁指环与倚天剑一并交予她的手中,之后郁郁而终,溘然长逝。

风陵师太秉承师父遗命,竭尽心力,寻访屠龙宝刀,一并追查百损道人的下落,岂料音讯全无,心中料想百损道人多半也重伤而死。

昆仑派少年名宿游龙子,不耻昆仑派与朝廷虚以为蛇,而又有感于峨眉派的除强济弱、重诺守信,并仰慕道德操守亦属一流、胸怀天下苍生的风陵师太,遂易名孤鸿子,改换门庭于峨眉派,并拜其为师。

河南开封金瓜锤方评与妹妹方湘君相依为命,不料方评被蒙元朝廷所害,风陵师太师徒两人路径此地,见方湘君孤苦伶仃,孑然一身,出于隐恻之心,风陵师太遂收其为徒。

方湘君容貌甚美,由于兄长被害,自幼便养成了疾恶如仇、处事决断,正邪不两立的刚烈性情。方湘君与孤鸿子同门学艺,日久生情,私下里更是定下了嫁娶之约,两人虽结下情缘,但也是发乎于情而止于理。

就在两人卿卿我我之时,朱武连环庄、郭杨故交朱子柳的后人传来消息,匿迹多年的屠龙刀出现于西域昆仑山。

风陵师太于是命方湘君留守山门,自己则带着孤鸿子一路北上陇西,又西入昆仑,不远万里来到了朱武连环庄。岂料,这居然是一个巨大的圈套。

朱子柳的后人告知风陵师太,百里之外的萨卡寺,其主持桑波贝乃是蒙元国师八思巴的弟子,手中持有屠龙刀。屠龙刀本就是失踪于与蒙元对抗之中,加之朱子柳与郭杨两家为世交,风陵师太对此自是深信不疑。

朱子柳又道,比邻而居的明教也在也在觊觎宝刀,已派人数次前去查探。风陵师太唯恐明教抢了先手,心中甚是着急,于是在情况未明之下,便带着孤鸿子孤军深入。

不料,两人刚进萨卡寺大堂,便触动了机关,一道铁笼从天而降,将两人困在里面。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时,一相貌俊雅,约莫二十岁上下年纪,身穿白色粗布长袍的少年书生,突然出现,打开笼门,将两人救出。

此白衣书生竟然是新进加入明教、藉藉无名的杨逍。待到杨逍救出风陵师太两人之后,这才道出原委。原来,杨逍竟是桃花岛主黄药师的弟子程英的传人,桃花岛与峨眉派本就素有渊源,今见风陵师太被困,杨逍自是责无旁贷,前来营救。

当初大宋灭亡之后,程英避于桃花岛,偶回嘉兴祭祖,巧遇杨逍而收其为徒。桃花岛岛主黄药师自始不忘自己乃炎黄子孙的身份,以匡扶汉人河山为念,程英接其衣钵后,自然也是以驱除鞑虏,恢复河山为己任,待到杨逍武功大成,师父便命他加入了以抗元为宗旨的明教。

三人同回朱武山庄,朱庄主见又有新的帮手加入,顿时眉飞色舞。

风陵师太见杨逍不仅武功文采斐然可观,而且心思细腻,生性豁达,赞美之词自然也就溢于言表。

自从来到西域,孤鸿子就被当做青年一代中的佼佼者,众星捧月一般,今见杨逍风头处处盖过自己,还被师父不吝言辞地予以肯定和赞美,自是心里不平。

于大处上,孤鸿子立场坚定,决不含糊 ,但在小处上却锱铢必较、斤斤计较,器量狭小。此时,孤鸿子暗下决心,他日必与杨逍一试高低。

这次,风陵师太觉得时机已成,于是兵分两路,攻打萨卡寺。一路峨眉派与杨逍从正门攻入,一路则由朱庄主率众从后门杀入。

风陵师太等人最先攻入内院,但料不到不知从那面跑出来几十个番僧,手持奇怪的兵刃,结成一个古怪阵法“曼陀罗阵”。那些番僧本来武功就不弱,结成这个变幻莫测的阵势后,威力更是大增,亏得风陵师太用倚天剑,才杀进内堂。

岂料,众人进入内堂,居然空无一人,朱武山庄的人更是早已不知所踪。风陵师太见势不妙,于是带着孤鸿子与杨逍准备逃离萨卡寺。

就在这时,桑波贝突然现身,并趁风陵师太不备,猛然出掌,用风陵师太以为百损道人已死,已然失传的玄冥神掌击中她的后背,师太当即口吐鲜血,好在风陵师太临危不乱,反手一挥倚天剑,砍下了那桑波贝的脑袋,最要命的居然是,桑波贝的手中根本没有屠龙刀。

原来,桑波贝手持屠龙刀就是朱武山庄杜撰而出。那朱武山庄本就是贪慕萨卡寺中珍藏的富可敌国的大批财宝,可惜自己又非桑波贝敌手,于是假言屠龙刀的信息,骗风陵师太及众人出手,自己则趁乱将财宝取走。

风陵师太后悔莫及,想不到相貌堂堂、忠良之后的朱武山庄庄主,竟变成这般奸诈异常之人。

风陵师太自知时日不多,希望杨逍能退出明教,执掌峨眉。杨逍先是面露难色,随后婉言拒绝。在旁的孤鸿子,面呈酱紫极是难看,心里觉得师父颜面尽失,死乞白赖地去乞求一个外人,到最后居然被人打脸。

这次西域之行,风陵师太已经察觉出孤鸿子气度狭窄,难堪大用,待到两人一回到峨眉,风陵师太便将刀剑的秘密与郭祖师的遗命告知方湘君,并在圆寂之时将峨眉掌门也传给了她。

方湘君谨遵师父遗命,秉承祖师遗志,并且为明其志,改名为“灭绝”,意为彻底消灭蒙元鞑子。

当孤鸿子说起当日师父曾央求杨逍接掌峨眉一事,灭绝怒不可遏,认为杨逍傲慢不逊,竟然不把峨眉放在眼里,誓要领导群雄,将峨眉派发扬光大。

灭绝接掌峨眉不久,杨逍也已贵为明教光明左使。孤鸿子觉得杨逍胜之不武,徒有其表,于是数次相约其比武,却都被杨逍拒绝。

孤鸿子以为杨逍害怕自己,于是用尽讥讽之言,并将明教称为魔教,试图激怒杨逍。杨逍觉得此战终难一免,于是答应在坐忘峰决定与其一决高下。

孤鸿子临行之际,灭绝为保师兄胜算,亲自将倚天剑借给孤鸿子,并再三安顿,万不可伤其性命,凯旋回来那日,便是两人大婚之礼之时。

没想到两人坐忘峰比武,倚天剑剑未出鞘,孤鸿子便被杨逍击败,剑也被夺去,杨逍却不取剑而掷于地上,并称其为废铜废铁一般。

三天之后,孤鸿子心气郁结,竟被活活气死,倚天剑也给当地官府取了去,献给了汝阳王。

灭绝本等待着师兄胜利归来,履行嫁娶之约,岂料孤鸿子中道殂逝,倚天剑也落入他人之手,灭绝伤心之下,正式削发为尼,遁入空门,法号“灭绝师太”。

后来灭绝师太得知倚天剑的下落后,到汝阳王府将其夺回。自此灭绝师太对杨逍恨之入骨,继而开始迁怒并痛恨明教,由此开始了一生的复仇行动。




江湖传说"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倚天屠龙记》中,金庸先生开篇就讲清了屠龙刀和倚天剑的关系,两者都是神兵利器,旗鼓相当。在那揭竿反元的年代,屠龙刀遗失,倚天剑却控制在峨眉派手里,作为峨嵋派掌门的灭绝师太嚣张跋扈,心里变态一些也无可厚非。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感觉这句话是错的,因为人在生活当中会遇见很多事情,这些事情会很容易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心态。峨嵋派祖师郭襄大家对他的认识一直停留在《神雕侠侣》的16岁,入世未深,没心机,人畜无害,看上去又有一些可爱的印象。可没想到在这情窦初开的年纪,心仪的大哥哥被姑姑带走再无消息,相忘于江湖的心愿变成奢望,心中不免会有伤,有恨,心态发生变化,再也不会是16岁的小可爱了。

郭襄开山立派,峨嵋派定下从不收男徒弟门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郭襄心态在变化,在扭曲,心中有恨。灭绝师太作为郭襄的徒孙,教诲不敢忘,一心光大峨眉,做事决绝,心理变态,跟师祖郭襄的传承是分不开的。

灭绝师太手握倚天剑,在江湖上也可以横着走,峨嵋派实力大不如前,要想发展峨嵋派必须在江湖上立威,目标首选魔教。选魔教原因:一是魔教影响力最大,反元实力最强,如果把魔教灭掉,峨嵋派将名气大盛,江湖地位显著提高。二是魔教杨潇霸占勾走纪晓芙,灭绝师太怀恨在心,对魔教恨之入骨,所以对魔教赶尽杀绝,手段残忍,剑下无全尸,灭绝二字表现的淋淋尽致,说变态也不过分。

综上所述,我认为灭绝的心理变态一部分是因为传承,一部分是因为恨,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发扬峨嵋派而为之,更重要的是倚天在手,有变态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屠龙刀   魔教   峨眉   襄阳   西域   徒子徒孙   性格   武功   祖师爷   宝刀   这一点   峨嵋   掌门   徒弟   师兄   弟子   江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