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如何?

人工智能在当今已经迅猛发展,且已融入到我们普通人生产生活中去了。比如今日头条,便是以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为核心的内容分发的模式,为我们各位头条用户进行精准的、个性化的内容推荐

什么是人工智能

什么是人工智能,引用下百度百科的解释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的目的就是让机器模仿人类的行为,使得机器可以完成一些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模仿人类的行为包括:听(语音识别)、说(人机对话)、看(图像识别)、学习(机器学习)、思考、行动(机器人)

至于现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如何,小黄打算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来进行分析。人工智能这门学科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这60多年的发展,可以说是潮起潮落。大概可以分为萌芽期、三次高潮、两次寒冬共六个阶段

(1)人工智能的萌芽期

人工智能的萌芽期有两个标志性事件。1950年,有“人工智能之父”之称的艾伦图灵提出图灵测试(机器能思考吗?);1956年,约翰麦卡锡在达特茅斯会议上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用来描述机器的智能,研究如何使用机器来模拟人的智能。这场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

(2)人工智能的第一个高潮

人工智能的概念被提出来之后,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如机器定理证明、跳棋程序等。第一个高潮持续十多年,直到20世纪70年代。

(3)人工智能的第一个寒冬期

在第一个人工智能高潮时期,科学家制作出具有初步智能的机器,但是有非常大的局限性,只能完成指定的工作,解决很窄领域的问题。由于数学模型和数学手段有限以及计算的复杂度以指数级上升,因此,人工智能进入了第一个寒冬期

(4)人工智能的第二个高潮

1980年,卡内基梅隆大学制造出了一款名为XCON的“专家系统”,并帮助DEC公司每年节约4000万美元左右的费用。于是在市场上受到热捧,这也标志着人工智能第二个高潮的到来。

(5)人工智能的第二个寒冬期

可惜好久不长,在1987年后,以苹果公司为首的个人电脑崛起之后,复杂昂贵、难以维护的“专家系统”,便失去了市场,人工智能也进入了第二个寒冬



(6)人工智能的第三个高潮

我们目前正处于这个时期。第三次人工智能的高潮标志性事件,便是2016年谷歌公司的人工智能“阿法狗”击败战胜韩国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这几年我们经常听到的几个概念,比如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都为第三次人工智能的高潮奠定了基础。深度学习,可以让机器高度模拟人脑的思维模式,就像婴儿一样可以一点一点进行学习。云计算,极大提升的人工智能的算力。大数据,互联网的信息量爆发性的增长,这些数据都是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的海量养料。

对人工智能思考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我们的工作?小黄个人的观点认为人工智能会成为人类工作的最佳工具和伙伴,可以把人类从重复的、危险的劳动解放出来。人工智能的优势是存储能力、计算能力,而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提升我们工作的效率,当然持续学习的能力也是必要的。

人工智能的时代到来也是时代的大势。我们国家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将人工智能上升到了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高度。

至于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毁灭人类,这种哲学上的问题,能力有限,无法给出什么想法。

文|技术猿小黄

图|来源于网络

我是技术猿小黄,很高兴为您回答,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我,点个赞,谢谢

如果您有什么想法或建议,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在回答人工智能达到了什么程度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人工智能的概念是什么?

人工智能(Artifical Intelligence, AI)是指计算机拥有像人一样的智能能力,是一个融合计算机科学,统计学,脑神经学和社会科学的前沿综合学科,可以替代人类实现识别,认知,分析和决策等多种功能。比如你说一句话,机器可以识别分析并进行反馈,且有一定的类人学习能力。

毫无疑问,这种技术的发展是颠覆性和广泛的,覆盖范围会涉及到各行各业。而人工智能在硅谷也是最受欢迎的行业,一个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薪水甚至可以达到8位数。由此可见,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火热程度都是被人看好的。

那么为什么人工智能如此火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呢?

一,人工智能正逐步替代人类,且展现了其无比的优势

先来看几个案例:

一个小规模皮肤病肿瘤病理阅片比赛,一方是来自北京,云南和内蒙的医生们,另一方是国内研发的医疗影像人工智能,结果AI胜。

2016年AlphaGo 4:1战胜了李世石,AI胜。

当前在制造领域,越来越多的人类被机器人替代。根据麦肯锡的报告显示,到2030年,会有8亿人类因人工智能失业。

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人工智能在逐步的发展,且在逐步的走向替代人类的方向上进步并展现了无比大的优势,因为它机械,精确,受外界干扰小,精力集中且不知疲倦。

但是迄今,像《终结者》里超强的人工智能还没有出现。

二,当前的发展还处在弱人工智能的阶段,其作用还处在工具层面

如果按照设想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可以将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

当前的一切人工智能还处在弱人工智能层面,比如AlphaGo,比如深蓝,比如Watson。原理还都是通过统计数据归纳出的数据模型去做单一的工作。而当前阶段的所谓机器学习还处在高度拟合的层面,与科幻片中的具有独立意识,自主心智和机器情感还相差甚远。怎么形容呢?你可以理解成,中间还差着好多个爱因斯坦。

三,AI还处于婴儿期,技术不完善,应用昂贵

就算是听起来高大上的人工智能医疗,现阶段的数据采集也基本看人工,而数据的标注也是人类在做,人类在这方面需要提供先进的经验给机器学习。数据还不完善,且应用的成本还比较贵,属于发展的早期。

而对于人工智能会导致一部分人失业的问题,其实人工智能在造成失业的同时也会创造不少新的岗位出来,只是针对个体需要做长期规划和转型,如果真的被人工智能代替,那也不用怨天尤人,只能怪自己不争气了。

四,人类担心的不应该是人工智能的失控,而是在商业化目标牵引下的道德失控

在当前5G发展后,物联网逐步兴起,大量的数据会产生并被管理,进一步会应用在人工智能的领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没有理由不质疑总有一天人工智能会真的像电影里演的会逐步替代人类。技术的发展牵引下的社会体系完善还需要时间,如果节奏跟不上,很可能人工智能会失控。然而,我们需要考虑和担心的应该是,为了发展而发展的情况下,每年的商业化目标是人工智能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在盈利目标的牵引下,很可能也会带人类入万丈深渊。

所以,根本的前提是整个社会都需要控制好节奏,按照既定的节奏发现,如果一个新技术失去了掌控,那也不是为人类造福了,那对全人类都是一场灾难。

结束语:

人工智能当前还处于弱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仍然是发展的早期。想要一个看你一眼,或者抱一下就知道你是否发烧的机器人很容易,如果想要一个有感情的大白,还做不到。不过聊天可说不准了,通过聊天软件和你聊天的人是你的爱人还是AI呢?(细思极恐)




人工智能是用机器模拟人类的大脑,使机器具有人类智慧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和强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是机器看上去具有智能但并不能像人类样具有意识和推理能力,强人工智能则完全类人化,像人类一样具有自主意识和推理能力。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阶段还处于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广泛交叉的前沿科学。自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极大的进步,主要得益于计算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深蓝”战胜人类棋手,极大的激发了全人类的关注。

目前,我国已经把人工智能产业作为国家发展的主导产业。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在很多领域已经是世界领先,如人脸识别技术,机器视觉技术等。国家鼓励在机器视觉,生物识别,自动驾驶,专家系统,自动规划,智能搜索,定理证明,博弈,自动程序设计,智能控制,机器人学,语言和图像理解,遗传编程等方面继续加强研究和投入。




现在的人工智能如何不知道,但人的智能却是越来越高了!

一味地算计别人,来喂饱自己!

那手段可真是层出不穷,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

有人意识到如此,这可能才是开发人工智能最可能的原因吧!




很多人都说将来5g,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所以早在2015年,人工智能在国内快速发展以来,我们国家就陆续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助力,扶持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

人工智能是21世纪以来,最为前沿的技术,欧美等国家都在战略层面纷纷开始布局,加大投入去发展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作为计算机下一代革命性技术,是大势所趋!

与西方国家的同行相比,我们国家的大型互联网公司可能更具有数据优势。

以亚马逊平台为例,用户可以购物,但你不可以在这里订餐或者打车,而我国的互联网企业已经可以一平台多功能了,例如微信得小程序你可以在上边干任何事情!

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需要庞大的数据库支持,而我国从人口到政策,再到资金技术!都在大力的支持!具有先天优势。我国的数据生态系统正好是封闭的,因此国外很难获得!所以他们在现在在一些领域发展的比我们慢多了,比如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物联网,电子病历,生产力数据,高分辨地图数据,语音识别!






1.人工智能在语音方面的突破

小米电视之前推出主打”高性价比”的全球首款人工智能语音电视小米电视4A,只需一个语音按键,便可实现关键词搜索、热度排行、开启应用游戏等10类语音交互功能。无独有偶,长虹近期推出CHiQ人工智能电视新品Q5N和OLED电视新品Q5A系列,主打的功能还是语音控制。

2.人工智能在图像处理方面的突破

过不了多久,所有人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对一张图片或是对视频进行复杂的处理。举个栗子,SmileVector是一个推特机器人,可以生成任何明星照片微笑的动图,如果输入一张人脸图片,它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生成它们微笑的表情。

3.人工智能在自然语言方面的突破

通过互联网搜索引擎,发掘、建立语音信息数据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自然语义分析、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技术进行语音信息聚类处理.

虽然电脑的粗略运算能力可超过人类,但它不可能具备人类所有精细的特征,因为人类对自己的大脑拥有的许多微妙能力并不了解,更无从仿模相应软件。

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或者在未来几年,一定会质的提升.人工智能得到了全球从学术界到应用领域的高度重视,为了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为了使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赶超国外先进行列,我们应该加大研究和投入力度,培养更多的超一流人才。







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世界人工智能技术的前列,与欧美日的技术水平差别巳经不大。




还早呢,距离智能还有少了100年,多了几百年。人脑作为几十亿年的进化产物,想完全替代,这个想法本身就有问题。

但人工智能的发展最大的贡献是,让人类摆脱物质追求,机器人能生产出足够物质,人们不需要工作就能有基础保障。

人类有望摆脱因为物质财富而产生阶级和阶层。

但是,会不会衍生出其他问题,是不是会产生对人工智能的垄断,美国科幻片,大多数这个路数。

先实现第一个目标,就是,让机器工作,人休息!




我国人工智能发展非常迅速,甚至有些领域让一些发达的国外而眼红!




1,机器人的语言,视觉,行走系统都可以了,

2,但是还是有一点机械,不随意,不自然。

3,机器人的思维可以根据输入程序和语言自己分析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人工智能   萌芽期   寒冬   机器人   深度   语音   高潮   人类   机器   领域   能力   智能   数据   工作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