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打字聊天时,除了全拼、五笔、手写和语音输入外,有多少人在使用双拼?

为什么要批判全拼输入?

自从计算机发明之后,如何利用 QWERTY 键盘输入汉字便成为一大难题,在历经五笔、注音、双拼、手写等各类输入角逐后,全拼以绝对优势的地位统治了汉字输入的世界。

简单,易上手,符合人输入汉字的第一直觉,兼容性极强,可以说,全拼几乎没有缺点,那为什么还要学双拼输入呢?

提前放下本该在结尾才说的总结性语句——「简单快捷的双拼输入会养刁你的键盘手感,以至于每次用别人电脑都会感到无所适从。」

习惯于每次安利前都先要摆出忧国忧民,殚精竭虑为读者考虑的姿态,那就先对比一下几种输入法的优缺点吧。

先解释几个名词:

  • 重码率:不同的汉字或词组具有相同的编码的概率,比如「少数」和「烧熟」都对应同样的编码「ShaoShu」,「派」和「牌」都对应「Pai」 。
  • 击键次数:平均每个字所击打键盘的次数。
  • 上手难度:嗯,这个,还是自己体会好了。

再列举几种常见的输入法:

  • 手写输入:上手难度小,可谓是最入门的解决方案,会写字,就能上手;重码率低,不写错,就不会有重码。
  • 五笔输入:重码率极低,击键次数也少,可谓效率最佳;学习门槛高,常常会使学习者有种「步子迈大了,咔」的挫败感,目前大多存活在 90 年代第一波接触电脑的人中。
  • 双拼输入:上手难度小,但比手写高一点,起码得会拼音;击键次数少,两键一字;重码率一般。

有人问,全拼呢?

很遗憾,天下不仅仅没有免费的午餐,更是没有色香味俱全的午餐。

全拼的优势在于短板短的均匀,或者是叫长处长得一致,并不是本身有惊艳无双的优势。

  • 击键次数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七个字需要「ZhongHuaRenMinGongHeGuo」23 次输入,而双拼输入法,只需要「VsHxRfMbGsHeGo」14 次击键就已足够。即使算上智能联想,双拼的声母也可以简化全拼中诸如 sh、ch 等的按键次数。
  • 上手难度不是最小:至少需要学会拼音,这点不如手写。
  • 重码率不是最低:相对于五笔,还需要经过选字的过程。

可以看出,全拼是一种妥协的方案。

这世界分分秒秒来去匆匆,中庸的,却往往是最合适的,全拼自然就成为传播最广的输入方式。

今天教程的目的,就是用一次相对痛苦的学习过程,以化解全拼输入的一个缺点——击键次数过多,算得上是一次学习,终身受益。在笔者看来,这个性价比还是很高的。

为什么支持双拼输入?

请注意,双拼不是对全拼的重新改造!只是一次对于键盘的重新定制,如是而已。

在全拼中,每个字都需要声母和韵母组成,但声母和韵母所需要输入的字母个数是不一定的,从一个到三个不等,按键时就需要进行多次输入才能组成一个声母或韵母。而双拼对其进行规范化,无论是声母还是韵母,都各自集合在一个按键上,即把声母中 zh、ch、sh 和 非单字母韵母(ong、iong、uang 等)进行重新编排,使每个声母或者韵母都对应一个按键。

例如小鹤双拼的键位映射图:

可以看到,除了个别特殊的键,比如「O」只需要对应两个韵母,「L」需要对应一个声母和两个韵母之外,其他大都只是一个键对应一声母一韵母。

这样一来双拼相对于全拼的简便则凸显出来,特别是对于 an、ao、un、ang、ong、ing、uang、iang 等这些长的拼音组合以及单字输入这种需求来说,比如说「量」全拼用 liang,双拼只需要 LL,两个键。

以小鹤双拼的键位设置为例,如果我想输入「少数派」三个字,其键盘上:

  • 按键「U」对应的声母「sh」,对应韵母「u」。
  • 按键「C」对应的声母「c」,对应韵母「ao」。
  • 按键「P」对应的声母「p」,对应的韵母「ie」。
  • 按键「D」对应的声母「d」,对应的韵母「ai」。

那么,输入「少数派」就变得很简单了:

  • 敲击「U」「C」,就能输入「sh」「ao」。
  • 敲击「U」「U」,就能输入「sh」「u」。
  • 敲击「P」「D」,就能输入「p」「ai」。

对比如图:

而且双拼能做到的不仅是按键上的减少,事实上它更加符合学习拼音的人的思维习惯,比如「凉的」这两个字。我们在脑袋中思考这两个字的方式都是「l+iang」和「d+e」这样「声母+韵母」的方式,如果用双拼输入就非常有节奏感,两键一个字。而全拼则是「liang」「de」,前五后二并没有输入节奏。可能单个词组影响不大,但是放在句子中间的影响则会明显很多,特别是长篇写作的时候,全拼真是让人心累。




简答一下,双拼效率比全拼高,难度比五笔低,适合进阶学习。我用全拼6年,后来改双拼,现在用双拼7年。

简单说一下双拼是什么,例如当你打熊这个字,全拼需要输入x i o n g,输入五次。

双拼只要输入两次。按x s 即可。 因为s代表了iong。 如下图。



双拼原理是:拼音由声母 韵母组成,双拼就是把韵母集成到一个键上面了。顾名思义,使用双拼所有的字都只要按两次按键,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

s上面 集成了 iong 和 ong ,所以按 h s 可以打出红字。我使用的是搜狗输入法,双拼方案是搜狗默认的。见下图。



像 熊 ,黄, 英 ,祥,横,航,小, 这些字尤其节省按键次数。双拼的学习难度很低,比五笔简单多了,但是效率和五笔其实不相上下。在此感谢发明双拼的人, 聪明才智真的不一般。

大家想学双拼的话很简单,一共不足三十个键,每天记两三个,十天就够了。渡过了这十天的难受期,后面你就手指如飞了。

如果你用电脑版搜狗输入法更好,电脑版的搜狗可以开启双拼的情况下同时使用全拼。 混合输入最适合初学的时候,当你记不住韵母是哪个键了,就用全拼。慢慢过渡,花几天时间记忆韵母,然后我就慢慢就会了。

使用双拼先不说打字会变快,即使出字速度没变, 你也比以前少按很多次键盘,手会更轻松。 个人觉得最没效率的就是 9宫格的全拼,别看手指快如闪电,其实打出来的字没几个,手速快,字速慢。 总之是推荐大家使用双拼提高效率,现在就是一个效率社会。




感觉还是笔划好用!!!






我个人觉得五笔输入法不错





我就在使用双拼,方案是拼音加加的那个,个人感觉比较有规律比较好记,所以就用了这个,刚开始的时候还记了好久的键位,还有真心佩服那些用五笔的人,另外有用了双键模式,变成了14键,26键实在是太小了,老是按错,所以就双拼加双键,





我一直用双拼输入法 。原来在电脑端做文字编辑时,发现双拼输入速度飞快,由此一直坚持使用微软双拼输入法。在手机上也是如此。谁用谁知道。不管是双拼还是全拼,都需要普通话发音基础过关,否则影响输入速度,不断的去猜自然影响输入速度。




手机我用的是笔画!因为我觉得笔画比拼音快多了。电脑用的是拼音!就是不懂五笔啊!特地去学习了一个月夜习班还是记不住字根没办法~多亏小时候老师严格,错了要罚抄!所以笔画顺序和拼音我一直都记在脑海里!





现在我也在用双拼,流行输入法,自然码方案,现在也用了几个月得时间。一是击键少了,二是输入节奏比较好,三是还有辅助码的使用使重码降低,以上原因使得输入文字感觉变得更好。





我用乱序17键双拼!





语音输入方便,因为不会打字,没读过什么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双键   重码率   韵母   键位   声母   上手   按键   拼音   输入法   语音   难度   键盘   效率   次数   击键   数码   电脑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