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菜好吃吗?有佐料吗?

谢谢邀请。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从饮食文化方面,人们从生到熟,从简单到复杂,从填饱肚子到口味上的提升,经历了多少漫长的时光,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也都是一点点推敲,一点点和实践而来的。

谈到古时食物好吃否。由于古时没有太多配料和调味品,那时的水果、蔬菜、肉食、海鲜全都是原汁原味。虽说口味上没有现代人口味突出,但更多吃的都是纯绿色、纯天然食物。

吃起来重点就突出“鲜”“香”两字。




本人可以说是资深吃货。对美食有自己的看法,首先,美食的真正内涵只有一个字:鲜!并不是五星大厨堆积一大堆配方,搞出一个口味才算美食,美食制作高手往往是简单的佐料,就能将食材本身的香气激发出来,让你产生百吃不厌,越吃越馋上瘾的感觉,才算是美食。佐料很重,初次很香,连吃2次就会厌烦。郑州非常有名的叫花鸡,调料极其少,但是食客10几年来宾客盈门,外卖数量更大。山东莒县任记羊汤也属于少佐料美食的典型代表。另外海鲜类,山珍类,甚至土猪肉,佐料尽量少才能享受到真正美食的味道。古人许多美食,佐料其实也很少,他们对美食的理解就是鲜为要义。




可以说,古代菜品的味道比不上今天菜品的味道。古代调料相对较少,是由少变多的渐变过程。据说最早常用三样:盐、酒、梅,其实葱、姜、花椒是中国原产的,很早也被用作调味。

辣椒是明朝末期从国外引进的,叫做海椒。花椒很早就有,《诗经》里就有它的身影。有些调味料是从西域传到中原地区的,比如胡椒(晋代)、蒜(汉代)。丁香是汉代传入中国。孜然是唐朝经中亚进入中国。

芥末、茱萸也曾被用作调味。醋最早为中国所用,源于酒糟。制糖技术源于印度,汉代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豆豉是我国创制,源于我国。

当下,调味料多到我们数不过来。只能说古代食物的透着本香,而今天我们大量用调味料,甚至复合调味料,食物更多是卤香。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1.对于古代人和现代人,大概率会觉得现代菜更好吃,不然地理大发现时,印度香料不会价比黄金了。不加佐料的菜,时间久了,就会“嘴里淡出鸟”。加了椒盐和孜然的羊肉串大概率比只加盐的好吃,因为香料不仅能提味,而且掩盖了羊肉本身的膻味。中国5000年文明,美食文化肯定占有其中一席之地。从只有煮和烤发展到现在的8大菜系,无不说明,人的口味要求越来越高。

2.可悲的是少数情况下,会觉得古代菜更好吃,因为最主要的食材改变了。随着人类过度消费地球,很多美味的物种消失了。据说长江三鲜之首中的野生刀鱼几乎已经绝种。

3.关于古代菜是否用佐料。《礼记·内则》:“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可见,先秦时人们就已经开发使用以辛香为主的调料了。不过古代人中的大多数普通人是吃不起佐料的。佐料价比黄金,还是先解决温饱再说,能吃盐就不错了。




我们现代人生活好了,吃东西吃菜都是变着花样来的,而且足不出户已经可以做到吃到天下了,什么美国菜,什么俄罗斯的,什么越南的印度的,想吃什么样的都有,所以还是非常的庆幸的,但是我们不妨想想在中国的古代老前辈们都吃什么菜呢?他们的菜好不好吃呢?有没有佐料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1.对于古代人和现代人,大概率会觉得现代菜更好吃,不然地理大发现时,印度香料不会价比黄金了。不加佐料的菜,时间久了,就会“嘴里淡出鸟”。加了椒盐和孜然的羊肉串大概率比只加盐的好吃,因为香料不仅能提味,而且掩盖了羊肉本身的膻味。中国5000年文明,美食文化肯定占有其中一席之地。从只有煮和烤发展到现在的8大菜系,无不说明,人的口味要求越来越高。


2.可悲的是少数情况下,会觉得古代菜更好吃,因为最主要的食材改变了。随着人类过度消费地球,很多美味的物种消失了。据说长江三鲜之首中的野生刀鱼几乎已经绝种。


3.关于古代菜是否用佐料。《礼记·内则》:“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可见,先秦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开始使用以辛香为主的调料了。不过古代人中的大多数普通人是吃不起佐料的。佐料价比黄金,还是先解决温饱再说,能吃盐就不错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佐料   调味料   大发   好吃   膻味   古代   美食   印度   汉代   调料   香料   概率   中国   现代人   口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