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到焦虑抑郁的时候该怎么办?

当你想要完美及时地完成一些事情,却因为焦虑情绪不断地打击自己,又无法达成目标时,内心产生了一种自我惩罚似的内耗感。

就如同下列的一段对话:

母问:“你为什么不去完成功课?”

子说:“因为功课太难了。”

母问:“有问题可以问同学老师。”

子说:“我觉得自己可以解决,但是时间不允许。明天就要交了,我是不可能完成的。”

母说:“不可能完成,现在就开始,一点点来。总比不做强。”

子说:“那是不可能的,我永远也不能完成这么难的题目。”

恶性循环,情绪焦灼,时间流逝,内心惩罚自责感。

内耗就像是以上这样的情况,明明知道问题在哪,但是情绪累积,不断否定,一个根本不能逾越的难题。

内耗产生的原因:

1. 完美主义。

在心目中有一个完美的自己,这个自己是如此优秀,优秀到一定不能有差错,不能犯错误。如果不能做到,就会花很多时间精力不断排斥自己,否定自己,又不甘心成为这样的内心评价的自己。导致黑暗死循环。

2. 目标定制不切合实际。

目标过大过高,导致无法达成最后的结果,从而又从另一个角度来否定自己,认为自己就是无能,所以不能完成目标。

内耗产生的结果:

1. 对他人的伤害。

越是容易内耗的人,对他人的要求也会越高,强迫他人与自己一致,保持“完美”,但是他人并不能如此,于是对他人的容忍度就低了。人际关系也会相应的变得困难,难以被他人接受。

2. 对自己的伤害。

不原谅自己,排斥自己,恶性循环。一旦遇见同样的事情,强化失败的经验。

如何做才能停止内耗?

1. 降低期望值。设定合理目标。

一旦目标并未达成,下一次吸取经验,设定符合自己情况的实际计划。

2. 从脑海中去掉“应该”“一定”等言论。

将必须要达成的变成可能达成,避免完美主义倾向。

3. 消极情绪一旦形成,立刻断源。

从一些积极的事件和人物身上得到积极的感受。找到适合自己的社会支持。

4. 不断创造小而可达成的自信事件。

一点点累积自信心。

避免内耗,我们可以从产生的原因入手,切实地改变悲观行为,从精神与行为中找到到成长模式。

我是上海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萤火虫老师,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2019.01.04

本编写了如下一首《暖阳照来》作为本题的回答。

《暖阳照来》

有些时候

会沮丧

会抑郁

会彷徨

比如现在这样

脑子晕晕乎乎

身体懒懒洋洋

灵感飘到天外

思维堵在路上

但是当暖阳照来

又都恢复到原样

活泼而又可爱

激情天天向上

时间看得宝费

心中荡漾希望

没有思绪于是有了思绪

不在状态也就来了状态

不可能任何事都准备好再做

于是万事俱备迎那欠着东风

那就做个行动派吧

十分钟眨眼就溜走了

为了新年的成功

谢谢,顺颂安康!

一一《养气场》




挑战,更新,升级思维模式

事无巨细是您的特点,追求完美是您的目标,您做的事情未必是您喜欢的事情,您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为了赚钱而工作。

敏感是自己的特色,鸡蛋里挑骨头是自己的习惯,自责和责备是看到不妥、失败的第一反应、首选。

为了所谓的不失败、成功,不惜牺牲自己的心理为代价,心力交瘁。

“本人责任心很强,想做好每一件事,”面面俱到,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不知道纲举目张。极度没有安全感,不知道什么应该放下、什么必须放下,看不到放下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益处。

“优柔寡断的人,每做出一个决定前总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反反复复,很怕出错,好不容易做出了决定,但是又经常后悔,觉得还有很多方面没考虑周全。”梦想追求完美的人,恰恰难以完美,特别害怕失败;或者说没有能力承担失败,后悔是看不到失误给自己带来的积极的一面,说明自己不够灵活、没有具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能力,只是迫于应付琐事。无法、没有精力跳出来、展望整个格局。

“每天早上一醒来,脑海里就翻来覆去地想,感觉自己作出的很多决定都是错误的,想到万一出现严重后果被追责怎么办,内心感觉特别孤单害怕,甚至想哭。”思维的运动轨迹如齿轮,有效的位移有限,安全感严重缺乏,观察的角度往往是负面,负面的东西往往是纸老虎,自己常常被纸老虎吓着。付出越多,收获的恐惧就越多。

“这种状态严重困扰着我,让我难以安心工作,甚至想着逃避。”心理再强大的人也会有逃避的冲动。

“我的家人都觉得我这是自寻烦恼,杞人忧天,完全没有必要,我自己也觉得很多时候是多虑了,想的太多,”不是自己主观愿望导致多想,是客观的心理基础导致自己不得不思考。

“我就是说服不了自己,”您感性强大、理性也非常强大,您没有能力说服自己。

“凡事还是往悲观不好的方面想,”安全感缺乏的人无法做到不往悲观的想。

“总想着万一出现问题怎么办,”不要等到万一,立马调整、更新、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以摆脱“自己倍受煎熬。”的感觉。

如果您觉得我的理解到位欢迎联系。




焦虑、抑郁症其实就是当今社会、由于快速发展、一些人思想不跟趟、一些人由于就业问题、房子问题、子女、婚姻失败等诸多问题,所造成当今中国大概有成万上亿人的心理健康出b现疾病、就象流行感冒一样、席卷中国大江南北、但此病、并不可怕。因此病主要是心理疾病引起的健康疾患、又因睡眠不足导致精神不足、慌慌忽忽,烦烦烦躁躁,老事重翻,感觉世界凄凉悲惨,活着没意思,对生活失去性趣等,因此,此病需家人亲朋的理解与温暖及耐心培伴、多给予病人温暖、多交流、沟通、病人干万别生气,在配合专业医院及专业医生的治疗方案,及专业医生开的一些药物配合治疗、焦虑抑郁症患者一定会走出心理阴影、重新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

病情稳定后,药物基本少服与停止(付作用,慌慌忽忽),

只要感觉病人有复发之时服用一星期左右,此病复发后一般得七,八天缓解,等缓解后,还是停药,家人随时观察病人动态,一旦犯病,病人不在状态,

所以此病只有在医生,病人,与家人共同协作下,才能可控,可治,可防,才能战性这一人类最大的心理及精神疾患!

此疫期间,希望病人家属多注意观察病人的情绪,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生活并不一直是阳光明媚、五彩斑斓的。悲伤的回忆、经历以及当下发生的负性事件都会让我们悲伤、无助、迷茫、自责或是内疚。于是,我们的世界瞬间变灰了。

此时,我们该如何从抑郁情绪中恢复过来呢?下面介绍的方法,只有在你处于抑郁情绪的时候才有效。因为对于抑郁症个体而言,他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让自己起身去行动。

1.与亲人、朋友保持密切的联系

孤独会让我们更加抑郁,所以要与朋友和亲人保持紧密的联系。当我们同某人面对面地倾诉自己的感受时,这一简单行为就可以让我们感到安慰和支持。同我们交谈的人不一定可以修复我们的伤口,对方只需要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不随意批判和评价)就足够了。

2.规律的身体锻炼

当我们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感觉疲劳的时候,连刷牙、洗脸也成为了奢侈,更别说出去运动了。但我依然想告诉大家,身体锻炼在对抗抑郁症方面可以和抗抑郁药物一样有效。我们可以从小处着手,散步、跳舞,即使出去简单地走一走,呼吸点新鲜的空气都会有好处。

3.吃出好心情

和运动一样,我也经常告诉大家要吃“好”。我们要少吃对心情有不利影响的食物,如咖啡因、酒精、反式脂肪、糖和精制碳水化合物等,而要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粗粮以及富含欧米茄-3脂肪酸的食物。

4.转移注意力

坐在那里或是躺在床上反复的想那些烦心事,只会让自己更加抑郁。还不如做些别的事情来转移一下注意力,让自己快乐、放松一下。但你可能依然认为,早晚还是要面对那些让人痛苦的事情。

尽管注意力转移并不会使问题自动化解,但它可以使我们的大脑接受新的刺激,暂时获得放松。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所接触的人和物,也许会让你发现新的思路和灵感。

所以,你要说服自己出去溜溜、和宠物玩玩,这些都是有益的。假如你能和好朋友一块去的话就更好了。


最后,当我们不管通过何种方法来调节自己,都不能减轻自己的抑郁情绪和身体症状时,我们就需要专业的帮助了,比如去专业的机构和医院去寻求心理医生。




谢谢邀请,焦虑抑郁该如何彻底治愈,目前的医学水平只能说几率彻底治愈,不能保证做到彻底治愈。

谈一谈抑郁症和焦虑症的关系

我们不难发现,抑郁症的患者总是会出现明显的焦虑表现,比如一个悲观厌世的典型抑郁症患者,往往还会伴发严重的焦虑;而严重的焦虑症患者是一定会出现抑郁症状表现的。所以说抑郁与焦虑的关系就好像肝胆相照一样。

其实单就焦虑障碍来说,是会继发于很多精神疾病的,比如抑郁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分离转换障碍、偏执型精神病等等。但我们目前的诊断原则还是一元论诊断,所以除非两种精神障碍都十分典型,且严重影响患者,一般不会下共病诊断。

比如一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表现,但同时使用抗焦虑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关注患者的原发疾病诊断——双相情感障碍,理论上双相情感障碍的情感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焦虑症状也会随之消失的。

焦虑抑郁该如何彻底治愈?

抑郁症在首次系统治疗充分且足剂量足疗程的时候是可以达到50%的彻底治愈率的,也就是说,如果遵医嘱坚持完整治疗,起码有50%的患者今后不会再次复发。当然,就像我说的,一个患者遵医嘱坚持服药的情况下是否能够保证今后不再复发,是无法确定的,医生能做的只是将复发几率运用科学的方法降低到最低,至于今后是否会遇到不良社会事件,以及是否会影响患者复发,是医生左右不了的事情。

关于焦虑的问题,虽然焦虑会伴发于很多精神障碍疾病,但我更认为焦虑是源自于患者内心对于事物的错误认知,同样的事物,只有焦虑的人在它身上能够感受到焦虑的属性,其余人看这个事物是不会产生焦虑的。所以我认为,焦虑是基于错误认知产生的情绪反应。根源还是在焦虑的人所产生的错误认知。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有疑问可以私信留言。




首先要说的是,焦虑和抑郁是两个概念。

焦虑是对未曾发生的事情感到紧张恐慌,有点不知所措,坐立不安。

而抑郁是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有种后悔和怨恨的情绪。

无论遇到哪种情况都要正确看待,不要回避,理性解决。

人都会遇到麻烦事情,遇到了就要坦然面对。

俗话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躲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要勇敢面对。

而且对即将到来的麻烦事做好对策和预案。凡事都要从最坏处考虑,这就是威武斌诺,有备无患。

这也是考验一个人能力和心理素质的时候。应该能够接受这样的考验。

对于过去的事情,应该把它放下。放下,就是一种智慧。

对于焦虑和抑郁,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情绪要放松,主动寻找开心快乐的事情去做。

比如,调节饮食结构,按时休息,能够出去走走就更好,生活中要有歌声和笑声。

只要做到这几点,调节心态就不是大问题。

希望我的建议对您有一点帮助。




我就有焦虑抑郁的状况,有时候总喜欢胡思乱想,一旦任由情绪发展下去,会发生血压升高, 心脏增速,失眠,浑身发冷哆嗦,想上厕所,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采取这几种方式,赶快转换思维,从思维恶性循环中跳出来,强制自己不想乱七八糟事, 想一些开心的快乐的事。

换个环境,出去走一走,深呼吸清新空气,看周围美景,把自己的心续从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或者使劲撰拳头,把精力集中到拳头上,也是一种办法。

主动找个人聊聊天,集中注意力想聊的话题,分散注意力。

抑郁是因为性格原因造成的 ,排遣抑郁的方法就是不去想烦心的事,一切顺其自然,多运动,多接触阳光,休息好,多和人接触,不要停留在自己的世界中,我的方法不知道对别人是否有效,仅供参考。




建议您就诊于正规医院的神经内科或精神心理科接受正规的治疗。不可相信偏方而耽误了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焦虑   抑郁   内耗   病人   患者   障碍   内心   情绪   事情   医生   目标   感觉   完美   心理   情感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