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让孩子在本省读大学还是在外省读大学?

让孩子在本省读大学,还是到外省读大学呢?缪老师的建议是:能出去就出去!为什么呢?孩子好,家长好,社会好。让孩子去外省上大学,还有可能获得相当的院校层次提升,那又如何去做呢?

一、孩子好

去外省,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老师,能够给孩子带来什么呢?快速成长!

每个孩子都会从嗷嗷待哺的婴儿,逐渐成长到玉树临风的帅哥或者亭亭玉立的少女。

在大学之前的阶段,由于咱们特有的封闭式的教育环境,孩子所能汲取的知识和经验,大多来自于自己的家庭和学校,对于社会和人际交往的认知,都比较单薄。

但作为一个成年人,要想成功的发展事业,在社会上如鱼得水,你就必须要拓展自己的边界,清楚的建立对本我的认知。一个相对陌生的环境,更容易激发孩子的思考,让他快速的形成独立人格

二、家长好

孩子成年了,作为家长的你,心里是什么滋味呢?兴奋和欣慰?恐怕还有一丝的不安和酸涩吧?

中国人是很讲究血脉亲情的,从小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捧在手里还怕化了,又特别羞涩于表达自己的爱,你的情况是不是这样呢?

面对着要与孩子分离(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通常解不开套、断不了奶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长,愿意一直把孩子留在身边的家长,不少都对孩子有特殊的心理依赖。

所以把孩子送到外省,家长可以获得宝贵的自我成长的机会,你可能因为一直把心思花在孩子身上,导致没有自己的生活,既没爱好,也没休闲。

孩子到了上大学的年龄,你的岁数也不小了,花时间去旅旅游、跳跳舞、唱唱歌、练练拳,愉悦自己。让自己为了自己而活着,感觉还是不错的。

三、社会好

现在的社会变得越来越多元了,知识更迭的速度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交通越来越便捷,地域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人口的流动也越来越频繁。

以前去外地上学,回趟家动辄十几二十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现在呢,从祖国最东面飞到最西面,也不过5个小时,高铁让我们的陆路交通也迅捷无比。

让孩子去外省,回家很容易,想去看孩子也不难。既让孩子得到成长,又让自己享受生活,何乐而不为呢?家庭和谐,自然社会和谐。

四、怎么做

在大学报考的时候,通常本省的大学对本省投放的招生计划比较多,外省投放的招生计划少。而一些高考大省,因为本身的高等教育资源与高考人数不成正比,同样的分数,考到外省,反而能够被录取到层次更高的大学。

让孩子到外省去上大学,作为家长,一是要提前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不要让自己被孩子远离而困扰;二是要做好孩子的工作,叮嘱他做人的底线;三是要跟孩子建立成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在信任的基础上,孩子会更愿意跟你分享他的日常点滴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渐行渐逝,你站在路的这一端,看着他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然后,他用背影默默的告诉你:“不必追。”

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老师,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欢迎关注。
原创不易,期待你的点赞、转发、评论~




你会让孩子在本省读大学还是在外省读大学?

我倾向于让孩子在外省读大学,如果有条件的话,我甚至希望他到国外去读大学。我有这种思想主要受到我大学同学和一位大学老师的影响。

上大学之前,我的确认为让孩子在本省读大学比较好,毕竟在省内嘛,有什么事可以照应一下,而且位于经济大省,毕业后也好找工作。

但是上了大学之后,我的这种思想被完全地改变了。当时我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都是跟我一样来自广东,但是也有部分同学来自新疆、四川、山东、江西等省份,然后在往后的相处中,发现那些外省的同学的独立能力远远超过本省的同学,而且本省的同学看事情的眼界往往停留在省内,而那些来自省外的同学却能够放眼全国。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原来跨省读书,眼界真的会不一样。

于是慢慢地我认为上大学应该到省外去比较好,但是有一次听完食品营养与安全的教授的课后,发现自己的眼界真是太狭窄了。

当时那位教授说,她的儿子在广东实验中学读书,高三的时候有实力考上清华北大的,但是刚好她儿子那届有去新加坡国立大学就读的机会,全校只招3人,然后她的儿子考出去了。给我们说这些的时候,那时他的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新加坡工作了。她还说,她儿子工作后发现自己周围都是硕士、博士,自己一个本科生压力很大,所以正在准备考研事宜,据说已经拿到了麻省理工的offer。我当时再一次被震惊到,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还有人会放弃清华北大去国外读书;我第一次感觉到麻省理工这样的强校是这么的真实……

从那以后,我就知道了,读书不仅仅是读书桌上的几本书就可以了,还要用脚去读书,你的脚能丈量多少土地,你的眼界就会有多开阔……

为什么不让孩子去更远的地方寻找他自己的未来呢?




建议去外省同学。

你好,我是一名清华在读博士,当过6年高中生家教。我是13年考入清华大学的,从上大学起我就开始帮助高中生学习,我写了一本书《中等生高考冲刺笔记》,书中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历年高考出题规律,总结出了各科目高考考点和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冲刺阶段的同学,找到提分点,提升成绩。

如果有需要这本书的同学或家长,私信:领书,就可以免费领取。

为什么我支持孩子去外省读书,我是从以下三点考虑的:

1.层层磨炼,更有利于孩子未来发展。选择去外省读书的同学,不仅要面对学业,还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孩子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民族风俗,心理上肯定是不适应的,然而这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就是孩子成长的过程,蜕变的过程。选择在省内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形的会很少,家长,很多高中朋友都在本地,没有适应不适应之说。

2.提前给家长适应的机会,寻找自己的生活空间。中国大部分家长大半辈子的心都在孩子身上,没有多少属于自己的空间。特别是当自己年迈,孩子不需要的时候,就会感到特别的孤独,不适应。不如趁自己还有能力、还有精力找到自己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生活空间的时候,选择放手,即给孩子一个成长的机会,也给自己重新寻找自我的机会,比如闲时广场跳跳舞,家里画画画,又或者和朋友出去旅旅游。

3.更有利于亲情的互动。许多家长会疑惑,我还该怎样对孩子好呢?心都给他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不听话?家长给的是不是孩子需要的再说。单从孩子这方面讲,一个人生活在蜜罐里时间长了,它是会忘记的,只有在外面经历一些苦难、锻炼,才会珍惜所拥有的。同样的家长也一样,如果孩子一直在身旁,拥有着“孩子第一,自己第二“的家长们,很少会有自己生活的。“距离产生美”,这并不是一句空话,只有彼此有更多的空间,才会意识到彼此的好。

当然,也并一定去外省发展就是好的,家长要结合孩子的考学成绩、专业发展、兴趣爱好为他选择出最好的学校。有机会就去外省看看,没机会也要寻找机会去多锻炼一下孩子,尽可能的让孩子多出去旅旅游,看看世界!

以上是我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我整理了一些高考志愿资料,可能对孩子选择院校有帮助。有需要的家长或同学,私信:方法,就可以免费领取。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世间任一文明的发展和兴盛,都离不开异地文化的撞碰、互通、交流与互融!

基于这一角度的认识,我一向推崇让孩子去外省读大学!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所谓的一方水土养一方英雄,就是从地域层面说明了区间文化的独特性、重要性及连接性。再结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那么,倘若能于“万水千山走遍”下异地求学读书,则孩子的人文视野及胸襟境界自能建瓴于高屋!

知行合一易,德才兼备难。

另外,从“距离产生美”的角度来分析:让孩子去外省读大学,不但能使孩子免除对本土人文景观的长期审美疲劳,而且能使孩子因对求学地产生距离的朦胧美而热恋异地文化!最是暂别离会使孩子学会感恩、适应打拼、利于生存……

志在四方俊,胸怀九州杰。

所以,于情于理、于公于私、于人于己,都应该让孩子去外省读大学!

诸君以为然否?





大家好,我是有温度有灵感的高校人才真经。

孩子出省上学还是在省内上学,这背后有很多决策因子,关键看你给这些因子确定的权重。

一是家庭。对于考大学,父母的想法和孩子的想法可能并不一样,孩子通常都想变成一只脱笼的鸟,一般愿意走得越远越好。而父母,则要考虑孩子将来能不能经常回家,能不能养儿防老,因为很多孩子一旦远离,就永远远离了。虽然,大多数父母都把自己的愿望埋藏在心底,目送孩子去远方,但这并不代表父母不需要孩子在身边,只不过,实现孩子的心愿对父母来说更重要。

二是地域和学校。有的时候省外并不都是好的,比如对北京、上海的孩子来说,国内还有比所在城市更好的地方吗?所在城市就有最好的大学,诗也不一定都在远方,有可能就在家门口。但对于西部地区的孩子,省外可能真的是诗和远方。另外,如果孩子的成绩只够上个省属高校或者更差,那其实没有必要到外省去上其他省的省属高校,在本省享受地利人和其实并没什么不好。

三是孩子个人成长。若论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省内省外其实差不多。但到远方去,对孩子确实是一种特别的历练,特别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当年,我就是跨越2000多公里,坐40多个小时绿皮车,从祖国的西部来到了东部,大多数是硬座,有时还是无座,受过那样的罪之后,就发现没有什么是险胜不了的。但现在交通方便了,这种历练有时就变成了一种游历,很多离家远的孩子,放假喜欢一路玩回家,这也算是不错的经历了。

我个人是到离家很远的外省求学,当年自己也是坚决不想在本省上学,放着周边的川大、重大、电子科大不报,非要到省外去。现在我基本已经无法再回四川工作生活了,完全成了一个脱线的风筝。离家太远,无法照顾双亲;习俗差异,双亲在我们这里生活也不是很舒服。所以说,就我个人的想法,我觉得不管在哪里上学,毕业后应尽量选择一个离家不太远,回家方便的城市,又能适当保持与原生家庭的距离,这才算是理想的位置。




感谢悟空问答小秘书/头条教育邀请。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说下叶秋当年的选择,叶秋当时就没有在本省选,因为觉得上了这么多年学了,上大学时一定要出去看看,这个选择怎么说呢,叶秋觉得还不错,每年上学时坐火车也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在本省和外省上大学从心理来说是不一样的,在外省上大学有更多的独立性。

至于到底选择省内还是省外,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本省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比较少,而成绩比较好,那肯定是去外省了。比如山西河北河南等的考生,本省没有985,那考上985的考生肯定去外省了,这个就没得选了。

反过来,如果是北京上海等地的考生,因为本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充足,在本省或本市上大学更容易选择好大学,而且本身就是经济发达之地,这时候选择本省或本市就是很好的选择了。

相对于本省还是外省,城市的选择可能更加重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城市,对以后的就业和发展可能影响巨大。因为如果本科高校所在城市经济发达,那就业机会多,而且对本市的高校认可度也高,有助于就业,而且,可能很多本科同学也在这就业,这都是以后重要的社会关系网,同学们可以有更多机会聚一聚,有事的时候可以找他们倾诉,互相帮忙,叶秋毕业后独自一人去了一个城市工作,看到本市的同事有很多同学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做什么事情经常有同学帮忙,叶秋实在是羡慕不已。

叶秋觉得,选择上本省还是外省上大学时,首先要分析自身情况,看看什么选择可以选一个心仪的大学,在分数满足条件下,选经济发达或者是国家重点建设的城市比较好,这对个人以后的发展还是很有益处的。




事实上我的孩子正在外省上大学,这事我觉得没有绝对的利与弊,每个家长的考量原则不一样,做出的决定肯定不同。

当时孩子考大学的时候,分数不错,在本省选择211的话,其中一所能上、但选不了最好的专业;另一所也没有太中意的专业,同时还会让孩子的分数浪费掉很多。孩子上高中非常辛苦,多考20分那可不是轻松的事,为了让孩子上更好的大学,我们放弃了本省。同时,孩子也想到外省去就读,一方面增长一些见识,另一方面也想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因此我们选择了成都的一所211大学。

其实,我觉得关于孩子在本省还是外省就读,应该在多重因素中取舍,如果本省的大学实力就非常强,我想我可能就会让孩子选择本省了,毕竟将来就业可能离家更近些。如果本省的大学实力不太好,本着不浪费分数的原则,就在外省挑一所自己中意的大学和专业,至于将来就业可能就会离家远一些。

很多时候,鱼与熊掌是不能兼得的,当然在本省和外省读大学和就业地点也没有直接关系的,我觉得最终的选择权还是交给孩子吧,毕竟大学是要孩子上的,将来的路也是要孩子走的,做父母的替代不了,还是果断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历练吧。




成绩评估

首先肯定是要评估一下孩子的高考成绩,能考上什么水平的大学,我的理解如果只是个普通本科,没有到985、211的程度,那么我会让孩子选择本省的大学。

因为普通本科的知名度并不高,受地域性的影响大,如果是读本省的普通本科在自己的家乡找工作比较容易,这个学历的认可度也比较高一点。

就业方向

弄清楚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如果本省院校的专业性上比外省有所差距,就建议读外省院校,能提高专业上的竞争力,也是为了减少就业压力。




孩子的成绩和志向很重要,如果孩子成绩较优秀,且有着自己向往的大学,那肯定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如果成绩不太好,只能上普通大学,那还是建议让孩子离家近一点,毕竟逢年过节的回家比较方便,当然,这也只是建议,到最后还是得让孩子做决定。因为人生只有一次,选择的权利必须由孩子做主,才不致于后悔一生。其实本地外地大学没什么区别,只是距离的远与近,方便与不方便而以,孩子在没考学前也会提前了解各大学的专业情况,清楚自己的兴趣和要报考的专业,我们做父母的只要为他/她加油鼓劲就行了,尊重孩子,让他/她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即便失败了,对他/她也是一种历练。







得看情况吧,我就一千金,如果以后上大学,我当然希望她优先选择离家近的学校,太远了不放心,也舍不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外省   大学   省外   眼界   省内   分数   家长   父母   成绩   同学   孩子   机会   城市   工作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