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现在大班,我现在在家给她看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有必要吗?

你好,我是阿彩老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提问。孩子现在读大班,你可以作为兴趣书给他看小学一年级的课本。

1.激发兴趣。因为一年级的课本是图文结合,里面有精美的图画,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所以你可以让他去看一看,通过这些图片,让他对一年级的书本感兴趣,对上面的文字感兴趣,所以激发他学习的欲望。

2.不强压任务。孩子在看一年级的课本时,不要刻意去让孩子一定要一天认多少字,学多少个拼音,强压多少任务,以免让孩子失去兴趣。如果孩子看到书本有需求向你提问的时候,你再满足他,这样迎合孩子的口味,才能更好的让他感到学习的无限乐趣。

3.随机引诱。在孩子看一年级的课本时,家长可以跟孩子谈谈小学的生活,比如说小学看的书,小学做的游戏,小学上的课,小学参加的活动,通过这些来让孩子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

总之,要正确引导孩子,要顺其自然。让孩子的一颗爱学习的萌芽之心自然生长。




【彩虹老师分享】回答问题前,先分享我身边俩个例子。

案例一

同事家孩子去年幼升小,暑假给孩子报了幼升小培训班,每天一个半小时,教材完全就是一年级上册的教材,只是换了封面。这也恰恰是当时同事报名最重要的原因。想让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就开始学习小学内容,就是“赢在起跑线上”。

结果:孩子刚入学确实表现非常好,经常受老师表扬,但问题在期中考试后暴露出来。同事和老师沟通后得知:孩子一开始优秀是因为暑假的衔接班起了作用。但是后来的问题出现也是因为暑假衔接班,衔接班因为目的很明确时间也紧张,很多内容只是大概讲了点皮毛,孩子只学会了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读,怎么读没有掌握,但就因为孩子很多知识点都接触了就觉得自己会了,上课反而不会认真听,指望一年级孩子“有选择行的听”根本不现实。

当然我举得的是我知道的例子,但是也能反映出一些普遍的问题。


案例二

另一位同事因为去年家里孩子上小学辞职了。孩子之前一直是奶奶带着,因为本身教师工作就特别忙,所以没有多少时间关注自己的孩子,加上平时孩子还比较愿意读书兴趣也比较广泛,所以同事觉得孩子进入小学应该比较适应。但事实却是因为孩子进入小学弄得家里“鸡飞狗跳、母子反目”(同事的原话)。

早上起不来,吃饭慢吞吞,上课坐不住,作业做不完。老师催妈妈,妈妈就催孩子,典型的“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些作业鸡飞狗跳”。最后同事无奈,只能离职回家照顾耗子,用她的话就是:孩子养育中欠下的,后面会加倍的补上。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孩子的习惯培养比课本知识重要的多。


【彩虹老师观点】不建议提前给孩子学习课本知识,但是非常建议提前培养孩子进入小学的学习习惯和适应能力。

作为带了无数学生的老师和班主任来看好习惯太重要了,远胜于学前学过的各种知识。

一、幼升小着重培养的能力:

1、自理和自立能力。

小学和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幼儿园玩为主学为辅,一个班级最多20个孩子配三个老师,喝水如厕穿衣服做游戏都有老师组织带领,孩子跟着大部队走就是。而小学呢,一个班40多个人一个班主任,不会事无巨细的照顾到每个学生。

所以很多幼儿时期被家庭照顾保护的太好的孩子上了小学会很不适应,习惯了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围着转,一下子要自己做主了,反而不习惯了。

所以小学前的孩子最该补习的不是文化知识,而是能生适应集体生活的自理和自立能力。

2、良好的作息习惯。

案例二中同事家孩子因为平日作息不规律 孩子习惯性晚睡,导致小学后生物钟一时调整不过来,睡眠时间不够影响白天在学校的状态。所以孩子现在大班了可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作息,为小学做准备,毕竟小学每天课程满满,是以学习为主,精神状态不好会严重影响学习的。

3、孩子思维方面、阅读能力。

您提到给孩子提前学习课本知识,我觉得没有必要,但是你可以自己翻看一下小学一年级教材,然后和自己家孩子实际情况比对,看孩子哪方面的能力需要提升,可以把小学的课本作为导向发现孩子某方面能力不足,但是不要作为目的。毕竟现在各种考试如果只靠掌握课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

小学语文对孩子的阅读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会有阅读类题目和作文;数学题目简单,但是很多孩子最大的问题是题目读不懂,所以这段时期可以着重培养孩子思维和阅读能力。

4、锻炼身体。

小学一天要坐在教室好几个小时,现在说实话孩子的学习压力都不小,所以好的身体素质是必须的,另外体育课对孩子的要求也是有具体指标的,我们这边一年级跳绳是要求一分钟100个,还有跑步拍球等。

好身体是学习的本钱,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对孩子一生都有益处。


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是一场马拉松,不是一场短跑赛,需要比较的是耐力和毅力,眼光放远,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好性格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焦虑,不攀比,不需要注满水桶,点燃火苗,静待花开。


我是彩虹老师,是老师也是妈妈,爱教学爱育儿爱分享,欢迎关注一起成长!




我觉得知识一定要学,但绝对不能给孩子提前看课本。

我和您一样,家有一对龙凤胎,也是幼儿园大班,北京的公立幼儿园几乎是什么都不教的。也曾有过关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学习一年级知识的问题,经过多方求教,我得出的结论是,孩子是绝对不能零基础入学的,否则上了一年级真的会跟不上,但绝对没必要给孩子提前看课本。分享一下我的案例吧,起初我跟您的顾虑是一样的,不学怕孩子跟不上,学了又怕孩子失去好奇心,后来我买了一套一年级的教材,上册和下册。经过仔细研究,我发现一年级的基础知识主要就三部分,拼音、识字和生字。上学期生字是100个,下学期的生字是200个,总共加起来就是300个。对于孩子来说,好奇心多半还是来源于课本中的故事以及图片,于是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是知识一定要学,拼音识字生字一个都不能落下,但坚决不能给孩子提前看课本。我是先从拼音开始的,买了一份拼音挂图,有声的那种,孩子把它当成了玩具,经常不自觉地就去玩那个挂图,摁到每一个拼音的时候会有相应的读音,于是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把单韵母和几个简单的声母就已经学会了,剩下的复韵母和几个整体认读音节,我也是借助这个挂图来教孩子的,孩子很感兴趣,很快就学会了。学完拼音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孩子的识字训练了,我的工具是一本唐诗和无数的中文绘本,当然这些的前提都是要有注音的。因为我家孩子两岁起就开始念唐诗了,有了一些基础,这些基础在拼音识字的过程中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所以阅读起来基本没有什么障碍。学会了自主阅读之后,孩子就一发不可收拾了,迷恋上了阅读,从天文到地理再到历史,只要孩子想读的就统统拿给他,阅读量有了之后识字也就变成水到渠成的事了。最后是生字,生字是讲究笔顺和占格的,但只有笔顺和占格是不够的,还需要给每一个生字找一个相应的环境,这样才能记得牢。我的工具是生字表和唐诗,我打印了一份带生字表(这个生字表一定要有笔顺和占格),然后对照着生字表,将需要书写的这300个生字在唐诗中标出来,认字的时候对着唐诗念,书写的时候对着生字表的笔顺和占格写,这样笔顺、占格和语言环境就都解决了。

孩子自始至终没有看过课本的内容,这样既解决了孩子学习的问题,又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现在我的孩子拼音识字已经完全没有问题,自主阅读几乎没有障碍,生字也已经会写100多个了。另外需要跟您特别分享的是,孩子在读绘本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指读,这一点非常非常关键,不但能够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而且识字效率会很高。最后就是一定要坚持,坚持让孩子每天阅读,每天书写,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孩子以后会有很大帮助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我是一位宝妈,家有6岁娃,我想我的经验也许对你有用。我家小孩读大班的时候没有看提前看小学的课本,现在也挺好,学的蛮快,学习学习兴趣很浓厚。

我觉得吧,孩子的成长发育有自己的客观规律,不需要刻意去催着孩子跨越,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作用。

我觉得,家长在这个时候,要做的事主要有三件:

第一,加强阅读,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现在一年级课本识字量还是蛮大的,孩子提前多识点字,在接触一年里课本时,不至于太沮丧。

第二,保护孩子的学习好奇心。小孩子对新鲜事物感兴趣,不建议你提前给孩子看课本,就是怕孩子到时候对课本没兴趣,觉得自己都会了。

第三,提高孩子独立自主性。小学跟幼儿园最大的不同是,孩子需要自己完成上厕所,打水封很多事情,独立自主的孩子在小学里才不至于手足无措。

希望能帮到你。







非常有必要,我家下半年也要上一年级了,现在拼音和汉字正学着一些,要耐心教一些哦,要不上小学后第一年孩子会学的很累,大人会更累的




有必要,但不能过分去做。在幼儿园明确规定不能有小学化倾向,让孩子们去玩,去养成习惯。

大班孩子马上上小学了,应该让他们了解一些,提前做准备是对的。




我觉得与其让孩子超前学习,还不如让孩子多看一些课外书,开阔孩子的眼界,为将来孩子学习语文的时候打稳基础。

笨鸟先飞,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笨鸟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让孩子提前掌握学校知识,一年级还没有结束,就二年级的知识就已经超前学完了。

这样的现象对孩子真的好吗?我觉得有点像拔苗助长,这样做对孩子会产生那些影响呢?

①知识不扎实,容易马虎

同学们现在学的知识,他已经学过了,再碰到这些知识,他就会觉得简单,就容易粗心大意。

②知识容易整混

学校学习跟课外补习不同步,学多了,孩子有时候也会出现混淆。

③不补习,成绩就下滑

不少培训机构会提前让孩子学习一些考卷和讲解,不少题目都是学校考试的题目,这也导致一部分孩子不补习,成绩立马下滑。

不要让焦虑影响我们的判断

很多时候是现在社会就业压力太大,让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感到担忧。

我们觉得孩子在起跑线上落后就什么都赶不上了,可是孩子要学12年,让孩子稳打稳扎地学习,让孩子能送得更远些。




我孩子九月份就要上小学了。

我们没有给他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本内容。只是每天坚持阅读,认字,算数这些都坚持每天去做。哪怕每天认一两个字都要坚持去做。

但是对于您问现在有没有必要给大班孩子看一年级的课本。我个人觉得,可以看,但不是必须要看。

如果是我的话,我可以给孩子当做是认字的课本。比如让孩子打开来看看,有哪些字是认得的,如果孩子有兴趣的话,可以鼓励孩子尝试去读一读句子。这样孩子既认得了字,又培养了语感。当然,如果孩子有很大的兴趣去学的话,那就让他学。千万不要逼着孩子去深入学习一年级的知识,第一,会造成他对知识的恐惧。第二,就算他学会了,到时候老师讲解的时候他可能会不听,觉得自己学过了,我会了。

我建议,可以趁这段时间可以好好培养孩子的一些兴趣,比如画画,识字,跳舞,弹琴或者手工,也可以让孩子下下围棋,象棋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和细心,为以后小学学习也有帮助。也可以趁这个时间训练孩子基本的独立生活习惯,比如每天学会自己安排自己一天的时间,家长指导孩子写规划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洗衣服,洗碗,叠衣服,收拾自己的房间等等。到小学了,你就不需要天天催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没有必要,昨天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有兴趣去看就是了。




可以的,看小孩兴趣。

对于马上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很重要。

以我家孩子来说。去年刚上一年级,幼儿园不教写字,也不认识几个字,数学也接触不多,幼儿园就是玩过来的,没有提前教他一年级内容。但是在暑假时,给孩子在新华书店买了教材,他自己偶尔会看。

到了上小学时,问题出现了,不识字,第一次考试时都不知道要干嘛(文字多不识字)。由于一个班级的孩子来自不同地方幼儿园,起点差距很大。但是慢慢的孩子适应了就好了,我发现提前学习一年级的内容不是必要的,会到不会有个过程,只要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老师作业,家长给孩子多辅导一下,孩子进步了更有成就感。孩子第一次考试语文数学刚及格,期中考试98/99。

所以,让孩子熟悉下小学教材,对提高小孩学习兴趣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大班   课本   笔顺   孩子   生字   拼音   幼儿园   同事   兴趣   习惯   教材   能力   老师   小学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