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剧界历史上,名丑刘异龙是如何走上昆剧表演之路的?

刘异龙老师,有名昆剧表演艺术家、昆剧名丑、昆曲艺术名家、素有昆曲界“江南名角”之称、昆曲演员、昆剧名家。

话说2000年是中国的龙年,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龙是福政去邪吉祥如意的象征。就在上海的昆剧界,有这么一位生在龙年、名中带龙的国家一级演员,以扮演文丑而著称,他就是不争重奖、重戏情的名丑刘异龙。

与大多数戏曲演员不同,刘异龙出生在一个似乎与文艺并不沾边的家庭,他之所以能够走上昆剧表演之路,活泼好动的天性和丰富的艺术细胞无疑是不可缺少的内因;但若不是一系列的巧合使得这条昆曲的千里龙被昆剧前辈朱传沧相中,恐怕刘异龙这辈子只能和昆剧擦肩而过了。

其实你要问起他搞昆剧,这实在是一个巧合,他们祖上没有一个是唱戏的,没有一个当演员的,没有一个跟文艺搭界的,只有刘异龙他。那时候是54年吧,他从武汉到了上海,考中学嘛、好像时间已经过了,正好看见华东戏曲研究院昆曲(剧)演员训练班他们招生,其实昆剧,什么叫昆剧,自己根本就不懂,来考这个昆剧演员训练班,那时候是、还很紧,因为自己这个人呢,也比较调皮、好动,所以考这也正合适,他爸爸那时候还在武汉,是坚决反对唱戏,他说唱戏被人看不起,但是自己心里想,有什么看不看得起,你唱得好嘛、也照样,那时候说叫、为人民服务嘛,自己就去考了,他在武汉也管不着自己,结果自己一下就考进来了。但是呢,那时候啊使刘异龙他难忘的有一件事情,他考的时候已经超过了15岁,它是15周岁以下,自己就不能报名,那时候出现了一个奇迹,什么呢,有一个传字辈的老师、他叫周传沧,周老师看见他,咦、这小孩眼睛挺大,样子还不错、还挺有神。他说来、来、来,慢点、慢点,让我来看看,他就教自己做了个动作,要把眼睛要睁大,结果自己就跟他做,一做、他说好,你们就给他报名吧。那么他一说报名、自己就报名了。这第一步迈进来之后,通过初试、复试,自己就是统统就通过,考取了,所以从54年进入戏校,一直到1961年毕业,刘异龙他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一个昆剧演员。

在当时40多年的艺术生涯里,刘异龙塑造了许许多多成功的人物形象,从样板戏《龙江颂》里的反派角色烧窑师傅、《十五贯》里的小偷娄阿鼠直至当时的最近轰动海内外的《牡丹亭》里的石道姑,刘异龙都是演啥像啥,这源于他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深入研究和灵活把握。刘异龙虽然一再谦虚地说是党挽救了昆剧这一濒于灭绝的古老剧种,但是像刘异龙这样在第一线默默耕耘的演员也是功不可没。

自己这个人呢,演的角色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十五贯》的小偷、杀人犯娄阿鼠;还有《渔家乐》当中的万家春、天真无邪的小和尚,还有一个专门在情场上作祟的西门庆,还有《醉皂隶》,还有个愚忠愚孝的《儒林》当中的一个酸秀才,还有一个善辨忠奸的《评话》当中一个小人物。于此等等,是各式各样的人物自己都演,尤其是当时的这一回《牡丹亭》当中他演的一个非常非常使他重视的角色,那就是一个石道姑啊,因为本来分配自己演这个角色的时候呢,自己还不大想接,哎呀,自己这个男的、演一个石道姑,而且她还是个石女,这怎么演呢,自己很心烦,但是通过仔细地阅读了《牡丹亭》的全剧,就知道石道姑这个人是一个人物,她很有演头。当时这回到北京去演,三本上、中、下的《牡丹亭》自己这个石道姑这个角色、戏,虽然相比之下,比柳梦梅、杜丽娘和其他角色要少,但是、得到了北京广大的观众和专家的青睐,他们都交口称赞,哎呀、刘异龙啊刘异龙,你明明是个大胖胖的男人、为什么我们看你石道姑的时候始终没有察觉到你是一个男人呢,你活脱是一个石道姑、活脱是个女人的形象,这就是说、对自己一个很高的褒奖,其实自己心里倒是有点儿乐滋滋的。

人说京昆是一家,刘异龙主要演的是昆剧,但早年也兼演一些京剧文丑,自然对京昆丑角的分别有着独到的见解。在他的眼里,丑角已经不是单纯地凭外表的丑陋和动作的滑稽来达到逗人一笑的目的,而是要让观众在笑声中得以启示、丑中见美,成功刻画丑角何其难,对角色把握自如的刘异龙不忘几位身怀绝技、倾囊相赠的恩师。

昆剧的文丑呢,他要唱、念、表、演,动作性很强,也不亚于所谓的武丑,非常非常吃功夫。如果你腰腿功不好、没有一条好嗓子、没有一个表情的天赋,那完全是演不好昆丑的。一般的人认为丑大概是很难看的,长得很丑的人,他就让他演丑,其实不尽然,你就像拿自己来说吧,你说我很丑吗,但是我很温柔、我不丑,但是自己恰恰就是演丑的,自己这一辈子学昆剧文丑的话,是跟了三位好老师。一位是他们传字辈的华传浩华老师,一位是浙江省昆剧院的王传淞王老师,还有一位是他们上海戏校的周传沧周老师。这三位老先生、老艺术家他们把他们身怀绝技的东西是毫无保留地教给了我(他)们。当时周总理喻昆剧为兰花,他们有很强烈很强烈的翻身感,恨不得把他们满肚子的东西都教出来,否则的话,好像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他们有这种翻身感,所以我(他)们呢也就是受益非浅。

刘异龙从事着他终爱一生的昆剧表演,平时工作十分繁忙,当时他的夫人是一家国企的总会计师,两人的职业不同,脾气秉性也不尽相同,老刘性直刚烈,夫人腼腆柔顺。老夫妻俩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相濡以沫、感情至深。也许这是出于戏曲的共同爱好和深刻理解吧。现在当时刘异龙的女儿、女婿都活跃在戏曲界,家里的大半数人都搞了文艺,相互之间的关怀和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刘异龙他爱人、她叫李玲贞,她是民光国际毛巾被单公司的总会计师。各个方面呢,也相当于是国家的一级演员,她工作比自己还要繁忙,大家也会想一个是当演员的、一个是搞财务的怎么会结合在一块儿呢,说起来呢,她尽管是搞财会的,她对戏的理解还是蛮深刻的。自己每演什么戏啊,她都要去看,她看之前、她先说:刘异龙,先把剧本给我看一看。她看好剧本之后,知道自己演什么角色,在这个剧里任务是什么、是怎么回事,她再看完戏呢,回来呢,还给自己提意见,你演得过火了、你太要观众了,于此等等,对自己的提醒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呢,她帮自己生了一个唱戏的闺女,叫刘佳。她当时在上海京剧院二团,她专门演花旦、泼辣旦。她呢,很愿意演戏、自己这个女儿,特别是演戏的细胞,自己看起来比自己还要浓,她现在当时、闺女也成家了,是跟他同学王英姿、朱文龙的儿子朱浩忠他们俩成为一对儿,所以说呢,当时他们家有四分之三的人口是搞文艺的,四分之一的人口呢,是搞财会的。所以说呢,他的太太呢对他、对女儿、对女婿的支持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他的太太说,“因为他们家里搞文艺的人多嘛,所以自己有时经常去看看戏,如果不去呢,比方自己女儿、自己先生呢,他们就不高兴,就说怎么我们演戏你不看,所以呢,久而久之,自己也喜欢看戏了。自己同事有时候都问,你怎么会去找一个搞文艺的,后来、自己跟他们说了,其实、他们跟平常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只不过只是你们不了解他们,就是、文艺呢,对他们也是一种工作,舞台就是他们的工作,因为他是演小花脸的,自己总跟他说,你台上归台上、台下归台下,不要把台上用到台下来,我实在吃不消,自己跟他说”。

刘异龙似乎生下来就与书画有缘,在他的家里名家的书画作品不计其数,这些都是书画家在看了刘异龙的戏后欣然动笔所成。书画家是观赏刘异龙表演的常客,他们在听戏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刘异龙也常去参加书法展、画展,从交谈中了解旁人对昆曲的看法,改进自己的表演。谈起自己的书画缘,刘异龙兴趣十足,将个中生动有趣的故事娓娓道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昆剧   龙年   文丑   道姑   丑角   昆曲   武汉   戏曲   上海   名家   文艺   演员   角色   女儿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